掇刀区

掇刀区掇刀区

掇(duō)刀区,是湖北省荆门市下辖区,位于荆(门)南(漳)大断裂带内,地质板块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由北向南递减。辖区国土面积639.997平方千米。境内矿藏主要为沉积矿藏,发现非金属矿藏11种,全境地处亚热带季风带内。东北与钟祥市相连、西南与当阳市交界、北与东宝区比邻、南与沙洋县接壤。掇刀区辖2镇,4街道。下设78个村委会。截止2021年底,全区总人口(常住人口)达42.21万人。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漳河新区)300.31亿元。

截至2021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所,有各级卫生机构共217个。

掇刀地域夏商属荆州,周为楚地,秦汉置当阳县,唐属荆门县,宋元属荆门军,明属承天府,清属荆门州,民国为荆门县辖。1949年至1979年为荆门县辖。1980年,分属荆门市(县级)和荆门县。1983年,荆门市、县合并升格为地级荆门市,掇刀现域分属东宝区、沙洋区。1992年10月,设荆门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掇刀石街道范围。2000年12月,在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3月,成立掇刀区。有周勤宣烈士墓、许启瑞三烈士墓等旅游景区。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政治 8 经济 9 文化 10 交通 11 社会 12 旅游 13 著名人物 14 荣誉

      基本信息

      面积:640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300.31亿元(2021年)

      政府驻地:龙井大道99号

      著名景点:千佛洞森林公园、凤凰旅游区

      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机场

      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荆门话

      中文名:掇刀区

      外文名:Duodao District

      人口:42.21 万人(2021年)

      行政代码:420804

      地理坐标: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下辖地区:4个街道、2个镇

      电话区号:0724

      地理位置:荆门市西部

      火车站:宜昌东站、荆门站

      车牌代码:鄂H

      所属地区:中国 华中地区、湖北省 荆门市

      邮政区码:448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区委书记:周俊杰

      建制沿革

      历史得名

      “石上掇刀留汉月,令人犹自忆雄风。”

      掇刀,因三国名将关羽在此屯兵时将刀掇于巨石而得名。

      荆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长湖、漳河三大水系就有人类集居生息。其设治历史始于殷商后期,西周分属权国、冉国,春秋战国归属楚,汉置当阳县。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置荆门县。宋建荆门军,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

      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79年析荆门县城关镇及近郊置荆门市,属荆州地区。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撤销荆门县,将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

      1985年,设立荆门市东宝区、沙洋区。

      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48号)撤销钟祥县,设立钟祥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1998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门市沙洋区,设立沙洋县。县人民政府驻地为沙洋镇。

      2001年6月辖掇刀、白庙2个街道,团林铺、麻城2个镇。2004年底,掇刀区辖2个街道、2个镇,15个居委会、78个村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荆门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57个乡级单位(5个街道、50个镇、2个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掇刀,是一颗镶嵌在鄂中大地上的璀璨明珠。1992年,成立“荆门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11月,成立“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荆门市掇刀区”。掇刀区、荆门开发区、荆门高新区,“三区合一”,一套班子。

      2007年3月,开发区(高新区)与行政区分设。掇刀区辖团林铺镇、麻城镇、掇刀石街办、白庙街办,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3万人。建区以来,掇刀坚持走“一主三化” (以民营经济为主,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实施“兴工富区”战略,现已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医药、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有年加工原油500万吨的——荆门石化总厂,有华中主火力发电厂——荆门热电厂,有上市公司——百科药业集团,有中国最大的水阀门制造企业——普安阀门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更是掇刀的亮点。

      荆门市掇刀区是2001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区,下辖团林铺镇、麻城镇、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和白庙街道办事处,截止2012年6月30日该区共有77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场委会,有644个村民小组和77个居民小组。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掇刀区下辖4个街道、2个镇。

      区划详情

      4个街道:掇刀石街道、白庙街道、兴隆街道、双喜街道。

      2个镇:团林铺镇、麻城镇。

      自然环境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东通孝感下汉泸,与安陆、应城接壤,距武汉市217公里;南连荆州通湘粤,与江陵、潜江、天门毗邻,距荆州市80公里;西扼宜昌接渝蜀,与南漳、远安、当阳交界,距宜昌市120公里;北望襄樊达中原,与宜城、随州相连,距襄樊市111公里,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

      地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1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荆门东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荆山之灵脉,南拥江汉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境内北部层峦叠翠,中部岗岭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  

      气候环境

      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种50多种,矿床(点)543处,探明储量并开发利用的矿产达23种。尤其是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其中,在石油钻探和航天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的累托石储量673万吨,居全国之首;石膏、白云岩和水泥用石灰岩储量居湖北省第一位,分别为11.6亿吨、12.5亿吨和6亿吨,磷块石储量3.6亿吨,居省前列。

      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水域面积18.49万公顷,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40.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荆门平原土质深厚肥沃,丘陵岗地宜草宜木,土地自然生产力高。全市各类土地面积1219.26千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49.4千公顷,森林面积340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5.95千公顷,人平分别为1.2亩、1.7亩和0.3亩。森林覆盖率35.7%,活立木蓄积量1120万立方米,树木136科251属485种。

      人口

      2021年,掇刀区总人口(常住人口)42.21万人(含双喜街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4.61%,较上年同期提高0.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20.93万人(不含双喜街道)。2021年,有汉、土家、回、苗、壮、彝、土、侗、满、瑶、黎、仡佬、蒙古、布依、纳西、维吾尔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415人,约占总人口的0.32%。

      政治

      职务姓名
      掇刀区委书记、荆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周俊杰

      经济

      掇刀,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这里有丰富的资源,石膏、燃煤、耐火砂、粘土、陶土及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分布境内,且储量丰富。仅石膏储量就达8亿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里还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便利,政策优惠,设施配套,服务周到。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增长迅猛,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为掇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更有热爱掇刀、建设掇刀、扎根掇刀的各界人士,他们明礼诚信、团结友爱、艰苦创业,是掇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21世纪的掇刀人正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意气风发,只争朝夕,与时俱进,用勤劳和智慧与您共同谱写掇刀新的篇章。

      2021年,掇刀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含漳河新区)30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值13.56亿元、157.22亿元和129.53亿元,分别增长11.4%、3.3%和1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54:53.84:41.62调整为4.52:52.35:43.13。

      2021年,掇刀区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下降1.9%,衣着上涨1.6%,居住类下降1.9%,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上涨4.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8%,医疗保健上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8%。

      人民生活

      2021年,掇刀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60元,增长1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22元,增长9.8%。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掇刀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76%。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8.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74%。

      房地产开发投资47.3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房屋施工面积392.78万平方米,下降12.0%;房屋竣工面积56.61万平方米,下降55.1%。商品房销售面积55.62万平方米,增长20.8%;商品房待售面积37.35万平方米,增长1.5%。

      财政

      2021年,掇刀区地方财政总收入274374万元,增长22.5%。按部门分,税务部门272618万元,增长24.0%;财政部门1756万元,下降5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521万元,增长2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615万元,下降24.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42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468万元,教育支出38697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0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0817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5772万元、卫生和健康支出2241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69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8819万元。

      第一产业

      2021年,掇刀区农业总产值2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6%;农业增加值14.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9%。粮食种植面积24.16万亩,比上年减少0.2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4.74万亩,比上年增加0.25万亩,其中,油菜籽增加0.55万亩。蔬菜面积5.42万亩(复种面积),比上年增加0.19万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13.25万吨,增产0.43万吨,增长3.4%;油料总产量4.05万吨,比上年减少0.06万吨,下降0.6%;蔬菜产量12.75万吨,比上年增加0.61万吨,增长5.0%;水果(含瓜果类)产量1.97万吨,比上年减少0.09万吨,下降4.16%。

      2021年,掇刀区生猪出栏6.23万头,增长1.0%;家禽出笼288.6万只,增长34.6%;肉类产量0.55万吨(不含禽肉),增长27.4%;牛肉产量0.05万吨,增长54.9%;禽蛋产量4138吨,下降29.5%。大牲畜存栏5.29万头,增长2.7%;家禽存笼215.06万只,增长42.0%;生猪存栏4.75万头,增长2.2%;水产品产量1.71万吨,增长1.0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掇刀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812.87亿元,增长44.2%;人均营业收入218.5万元,增长60.1%;利润总额41.52亿元,增长128%。亏损企业22家,亏损额2.97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1%,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营业收入194.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3元;税金总额83.28亿元,增长4.6%;本年应交增值税13.01亿元,增长4.1%。工业产品产销率97.8%,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1年,掇刀区建筑业总产值43.31亿元,增长23.52%。建筑业竣工产值25.21亿元,增长42.4%。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4.25万平方米,下降9.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据统计,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0亿元,增长50.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2亿元,增长112.46%;第二产业投资45.99亿元,增长59.74%;第三产业投资41.82亿元,增长41.19%。区属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7亿元,增长46.87%。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14.11亿元,增长63.81%。

      国内贸易

      2021年,掇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41亿元,增长26.4%。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90.25亿元,增长33.8%;限上零售业销售额43.82亿元,增长21.9%;限上住宿业营业额0.68亿元,增长41.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03亿元,增长34.6%。

      对外经济

      2021年,掇刀区外贸进出口总额90.19亿元,增长52.6%,其中,出口总额56.58亿元,增长59.6%。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430万美元,增长20.18%。

      财政

      2011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66846万元,比上年增长64.7%。中央级财政收入完成26331万元,同比增长69.5%;省级财政收入完成229万元,同比增长67.8%;市级财政收入完成23235万元,同比增长70.7%;区级财政收入完成46444万元,同比增长71.0%。地方财政总收入按部门分,国税部门完成26350万元,同比增长73.9%;地税部门完成36836万元,同比增长66.9%;财政部门完成3660万元,同比增长9.1%。实现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720万元,同比增长61.5%。区直财政支出完成55857万元(不含省、市专款及社保基金),同比增长11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67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097万元,教育支出7413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752万元。

      邮电业

      2021年,掇刀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83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道路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19.11亿元,增长14.3%。

      旅游业

      2021年,掇刀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59万人(次),旅游收入3.5亿元。

      文化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权县,(公园前106年)即诞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三国遗迹和楚文化历史使荆门这座城市古色诱人。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帝陵,也是最大的单体帝陵,其最大特殊之处是一陵两冢,整个陵园占地180公顷,由30余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组成,气势恢弘,风格独特,其布局之妙,石雕工艺之精美,是明、清以来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三国文化在荆门也有很深的积淀,武圣关公治理荆襄九郡,扼守荆襄古道时,屯兵掇刀,留下了“大架槽”、“响铃岗”、“城南纪山之南10公里处,因名纪南)建都400多年,王公贵族死后均葬于荆门纪山一带,其中最大的一座王陵即是著名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墓。1993年在郭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郭店楚简”轰动海内外,其记载的《老子》曾一度改写中国思想发展史,被誉为中国人文历史的大发现。

      掇刀区掇刀区

      荆门境内的最古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新时期时代(距今4600多年前)长江流域人类的聚集地屈家岭文化和沙洋马家院文化遗址。最具影响的历史遗迹是唐代新罗国(现朝鲜半岛一带)太子墓、西汉绿林起义遗址。荆门市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精品近万件,有“中国第一湿尸”的郭家岗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郭家岗楚墓丝绸,中国最早的漆绘人物画-包山《迎宾出行图》,世界上最丰富的先秦楚简-郭店楚简等十余件中国第一的文物。荆门人杰地灵,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贤。春秋时期(公元前6-5世纪)道家创始人老莱子隐居荆门,躬耕讲学,斑衣娱亲;楚国神射手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故事,楚辞赋家宋玉、民间歌舞家莫愁女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绝唱,宋代(公元12世纪)理学大家陆九渊曾任荆门知军,并在荆门度过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岁月,民族英雄岳飞曾在荆门筑城抗金,唐朝陈子昂、刘禹锡、杜牧、宋代苏氏三父子、欧阳修等在荆门留下了许多诗章。

      地方特产

      双井西瓜

      双井西瓜,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双井西瓜”已有数十年种植历史,从最初的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大中棚栽培,种植面积和品种质量不断扩大提高。双井西瓜早熟性强、果实中等大小,含糖量高,圆球形,花皮,红瓤,可食率高。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双井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交通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东通孝感下汉泸,与安陆、应城接壤,距武汉市217公里;南连荆州通湘粤,与江陵、潜江、天门毗邻,距荆州市80公里;西扼宜昌接渝蜀,与南漳、远安、当阳交界,距宜昌市120公里;北望襄樊达中原,与宜城、随州相连,距襄樊市111公里,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

      2021年,掇刀区公路里程1171.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包括一、二、三、四等)1171.56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9.505公里,建成通组公路23.049公里。

      社会

      2021年,掇刀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所,其中,小学18所、初中4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学生总数30375人,其中,小学22076人、初中6602人、职业中学1697人。中小学招生数7215人,中小学毕业生数5557人。教职工数1383人,其中专任教师1379人。

      医疗卫生

      2021年,掇刀区共有各级卫生机构共217个,其中,医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村卫生室92个,妇幼保健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997人;医院床位数3500张。

      人民生活

      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1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51元,增长18.1%。

      社会保障

      2021年,掇刀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018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46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5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89人;组织就业创业培训24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9%、调解成功率69%。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65万元,扶持创业166人,带动就业749人。

      2021年,掇刀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4522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总人数47625人(含退休11929人),其中企业43482人,事业单位4143人;实际收缴基本养老保险36983万元,其中企业实际收缴30932万元,事业单位实际收缴605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063人,实际收缴失业保险金1049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1201人。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7392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250842人,职工参保26550人。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71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00元/月。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276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1户、7.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1户。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85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5亿元,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166户1799人,农村低保对象465户921人;城市特困42户43人,累计发放救助金73.54万元,农村特困242户249人,累计发放救助金366.43万元。

      科学技术

      2021年,掇刀区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总数14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家,新增2家省级星创天地。争取上级科技项目22项,其中,市级重大专项6项。2021年授权专利1601件,其中,发明专利129件。

      文化事业

      国家三级图书馆:荆门市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图书馆。

      2021年,掇刀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万册。

      体育事业

      2021年,掇刀区共有体育场地1148个,面积共计66.3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4平方米。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5次。

      旅游

      响岭岗东周文化遗址

      响岭岗东周文化遗址被考古专家考证为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地下楚文化宝库。掇刀石、望兵石、古驿道、马跑泉、关帝庙、长坂坡古战场等三国遗迹尚存,令人流连忘返。这里, 山水秀丽,风光宜人,有国家级千佛洞森林公园,山高林密,峰秀谷幽,层峦叠翠;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清代名臣周培公、辛亥革命时期的留德医学博士陈雨苍、新中国上将陈士榘、少将邓家泰,还有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梅等,真可谓“唯楚有才”!

      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是湖北省精华旅游线路“世界文化遗产 三国文化之旅”上的热点地区。

      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荆门山水秀美,景色宜人,具有山幽、洞奇、水秀之美称。核心景区在荆门境内的大洪山。

      1988年与张家界同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独有树种对节白蜡和古生物活化石古银杏等数十种珍贵树种,其中5公顷的中国最大古银杏原始群落被中国科学院评价为“20世纪末中国最有价值的地理大发现之一”。

      景区林木丛生、溪泉遍布,洞壑交错,极具旅游价值。境内的鸳鸯溪、黄仙洞、美人潭、天河等是景区内的代表性景点,其中鸳鸯溪漂流已有“鄂中第一漂”的美誉。景区内的黄仙洞、空山洞、王莽洞等洞穴堪称溶洞奇观。最具代表性的黄仙洞全长2.1公里,以大、奇、绝美闻名遐尔。洞口绝壁千丈、吞云吐雾、气势磅礴;洞内蕴藏着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4个世界级景观和8个国家级景观,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边池”云盆景观被洞穴专家誉为“国内仅有、世所罕见”。该洞因两位道教仙人广成子、黄石公曾在洞中悟道羽化成仙而得名。

      主要景点

      漳河水库

      1966年建成的漳河水库,是中国八大水库之一,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称号。景区气候宜人,工程宏伟。水域宽阔,烟波浩瀚,岸线曲折,山秀水碧,因蓄水形成的36个岛屿、164个半岛。使之为休闲探幽的绝佳去处。依托大洪山主脉的虎爪山、太子山、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和处于荆山余脉的圣境山、千佛洞森林公园彼此相应成辉,构成了荆门独特的山水自然景观。

      祥明显陵

      世界文化遗产钟祥明显陵构筑了中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显陵和气势恢宏的明代建筑群。显陵,原名献陵,是明嘉靖皇帝的生父朱佑杭、生母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钟祥明显陵于正德十四年(1519)开始修建,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成,前后断断续续修了47年。为修建显陵,朱厚熜动员了全国力量,从城墙大砖上可清楚地看到九江、安庆、荆州等地名和监修官名字。外围高城云南、贵州二省监修的地段,因银钱来迟而遗缺,二省使者当即被杀。朱厚熜为保存其随葬的黄金、白银、珠宝、玉器,下诏把参加修建的工匠役夫和送葬的彩女宫娥全部杀害,埋在城后山上。陵内修宫殿223间,显陵卫房宅1593间,打井12眼,还辟有东果园、西菜园。陵园占地面积180.3公顷,供事者达388人。仅重修显陵旧邸就花了白银48万余两,约合当时40万农民一年的口粮钱。

      母后墓地

      嘉靖皇帝为葬其母,于嘉靖十八年二月十六日离京南下钟祥考察葬地,三月二十四日返回京城。嘉靖皇帝的钟祥之行,往返1个多月,护驾8000多人,马3000匹,耗费白银20万两。五月十七日,母后梓宫引发离京,自通州登舟,乘水路经汉口至荆门,闰七月庚申,与其父合葬于纯德山显陵。

      新春蜜蜂科普馆

      位于掇刀区团林铺镇双碑村,占地面积18亩,馆区建有蜜蜂标准化养殖场、蜜源植物园、蜂产品加工车间、蜜蜂文化展示厅、体验厅、蜜蜂文化回廊、蜜蜂诗词亭等设施。开设蜂场参观、生产车间参观、蜂人表演、基地蜜源植物识别等活动,在这里游客可与蜜蜂亲密接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蜜蜂的精神、普及蜜蜂知识。新春蜜蜂科普馆现已被荆门市教育局确认为“荆门市首批中小学研学基地 ”,被荆门市科协和湖北省科协认定为“科普教育基地”。

      荆门花博园园林产业园

      位于掇刀区团林铺镇七岭村,紧邻西三环,距中心城区18公里、荆宜高速荆门西收费站3公里。园区面积168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300亩,是荆门市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农业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花博园立足“园林产业+生态农旅”产业发展定位,规划打造荆门地区“一基地两中心”,即花木科普科研基地、花木交易中心和花木休闲旅游中心,形成集“产、学、研、游、购、娱”等功能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及现代化都市农业综合体。园区共有五大区域,分别是旅游休闲观赏区、花卉苗木交易区、特色农业园区、民俗风情街区、创意游乐区。

      陈士榘将军故居

      位于掇刀区团林铺镇陈集村十组。修建于清朝末年,东依撇子山,西望团林铺,占地数亩,有房屋10余间,为土墙布瓦盖假三重(三正三厅)结构。陈士榘将军少年、青年时期曾在此居住。1949年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陈士榘将军故居分给农民居住。2009年12月,掇刀区人民政府按照20世纪初荆门农村民居风貌对陈士榘将军故居进行修缮,原立于荆门市烈士陵园陈士榘将军雕像移至故居。陈士榘将军故居现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掇刀区党员教育基地、掇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双泉温泉

      位居荆门城市内环、掇刀区关公大道99号,项目坐拥丰富天然温泉资源,是集沉浸式唐式生活体验、特色美食、网红打卡、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吃、住、娱、养、泡、购”一站式休闲综合体。双泉温泉撷取礼、食、饰、器、娱、泉盛世唐风,设有骊宫双泉、开元三彩、霓裳羽衣、锦绣未央、诗韵化境、锦瑟和鸣和水游乐府七大主题泡区,温泉日出水量超过1万m³,66道花漾泡池,50°C高温,可同时容纳2500人,泉水中富含氟、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即可体验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养生妙法。

      荆门植物园

      位于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东片区,建设总面积186万平方米。建有服务管理区、观赏植物展示区、植物生态文化园区、植物生态园区、科普教育区、引种驯化区、经济植物展示区、珍稀与特有植物展示区、温室植物展示区等九大功能园区。该植物园收集过渡地带的植物近2000种,其中,珍稀和特有植物70多种,兼具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憩娱乐、科研推广、乡土珍稀植物收集与保存等功能,并结合植物园的功能特点,是集公园、游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休闲园区。

      著名人物

      清代名臣周培公,新中国将军陈士榘、邓家泰,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梅。

      荣誉

      2020年12月,掇刀区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1年9月,掇刀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