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南区
汉南区
汉南区,别称武汉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地处武汉三环线和武汉外环线之间,紧邻长江黄金水道,东、南与江夏区、洪山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与洪湖市、仙桃市毗邻,北与蔡甸区、汉阳区接壤。截至2021年,汉南区总面积489.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1万,下辖7个街道,包括2个开发区、58个社区和50个行政村、8个园区。该区是典型的汉江冲积平原地形地貌特征,呈现四面地势较高、中部较低的形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土地广阔。汉南区被誉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区。202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1.31亿。
截至2021年,汉南区共有幼儿园76所,小学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中13所,高中4所,完中1所。全年共有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 10 家。共有医院 13 个。
汉南古属云梦泽,为楚地。606年后划归汉阳县,1966年9月至1978年2月,汉南地区分属汉阳县邓南区(公社)、东城垸农场和汉南农场管辖。1979年9月,汉阳县邓南人民公社划归汉南农场管理局管辖。2014年1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尸骨墩遗址是汉南区著名的旅游景点。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政治
8 经济
9 交通
10 社会
11 旅游
12 荣誉
13 地方美食
基本信息
面积:489.7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政府驻地:武汉市汉南区纱帽正街109号
著名景点:朱家山风景点、江滩公园风景点
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方言:武汉话
行政代码:420113
中文名:汉南区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委书记:刘子清
汽车站:汉南大道客运中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1182元(2021年)
人口数量:常住人口61.8万人(2021年)
下辖地区:7个街道、2个开发区、58个社区和50个行政村、8个园区
电话区号:027
地理位置:武汉市西南郊
火车站: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武汉西站
车牌代码:鄂A
GDP:1861.31亿元(2021年)
外文名:Hannan District
邮政区码:430090
坐标:东经113°25'—114°9'、北纬30°11'—30°29'
区长:唐超
荣誉:入选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建制沿革
汉南区
汉南区原属,商末周初,先隶南国,后属郧国。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统一中原时,属南郡。汉属荆州江夏郡,分属安陆、沙羡县;后置沌阳县,复为安陆县,三国时,魏、吴分据江夏郡,置石阳县(又名石梵)、沙羡县。晋属荆州江夏郡,改石阳为曲阳,后为曲陵,复置沌阳县。南北朝时,属郢州江夏郡、司州汉阳郡,置沌阳、滠阳县(后废)。隋属沔阳郡,置沌阳、汉津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因汉津位于汉水北岸,依“水北为阳,山北为阴”的旧例,改汉津为汉阳县。唐先后隶沔州汉阳郡、鄂州江夏郡,置汉阳县。
五代十国时,先后属吴和南唐,仍隶鄂州;后周汉阳军(领汉阳、汉川),治所屯鲁山(龟山)。宋初,属荆湖北路汉阳军。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汉阳军为汉阳府,仍领汉阳、汉川两县,隶属湖广行中书省。
明初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以县隶武昌府;十三年恢复汉阳府。
清顺治元年(公元1627年),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北、湖南两省分治,汉阳府隶属湖北布政使司,亦辖汉阳、汉川两县。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湖北布政使司将德安府孝感县和黄州府黄陂县划为汉阳府的辖地。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又将安陆府沔阳州列入汉阳府管辖,从此汉阳县成为附郭首县。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为“阳夏分治”向慈禧太后奏请道:“查溯江而上六十里(华里)汉阳县属之蔡甸地方,市面较盛,水陆交通亦属要地,不可无职分较高之员驻扎其间”。此间,汉口镇及周围数乡从汉阳县中分出,另立夏口厅,同属汉阳府,故增驻通判于蔡甸。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汉阳府为汉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后又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蒲圻专员公署第一和第三行政督察区。1926年,成立中共汉阳县委会(县委机关设汉阳城区)。
行政区划
汉南区
1949年5月前,汉南地区为国民政府汉阳县所辖新滩乡和合成乡,新中国成立后将两乡合并,成立汉阳县新滩区。后更名为邓南区,1956年12月新滩区改称邓南区。1957年10月,孝感地区在邓南区所辖东城垸围堤垦荒,建立东城垸农场。1966年9月,东西湖农管局在邓南区所辖银莲湖围垦,建立汉南农场。其后多次调整,最后于1984年1月,设立武汉市汉南区,辖四个国营农场,四个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撤社建乡。1997年12月撤纱帽镇,改设纱帽街道。2000年,汉南区辖1个街道、1个镇、2个乡。总人口98901人,各乡镇人口:纱帽街道53956邓家口镇6819大咀乡5636水洪乡6938东城垸农场虚拟镇7318乌金农场虚拟乡4921汉南农场虚拟乡8024银莲湖农场虚拟乡528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6月,撤销大咀乡,并入纱帽街;撤销水洪乡,并入邓家口镇;调整后,汉南区辖4个国营农场(东城垸农场、乌金农场、汉南农场、银莲湖农场),1个街道、1个镇,47个村(大队)、8个居民委员会。
2005年1月17日,武汉市民政局《关于调整设立汉南区街道办事处的批复》(武民政7号):同意设立湘口等街道办事处,作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一、设立湘口街道办事处,驻地湘口。管辖范围为原汉南办事处和银莲湖办事处辖域范围。二、设立东荆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荆。管辖范围为原东城垸办事处辖域及原乌金办事处的部分区域。具体调整方案是将原乌金办事处东至长江干堤,南到纱帽河,西至蚂蚁河,北到汉南区与蔡甸区交界处的部分区域划归纱帽街道办事处,余下的区域与原东城垸办事处合并设立为东荆街道办事处。三、调整纱帽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将上述乌金办事处的划出区域划归纱帽街道办事处管辖,驻地不变。四、上述街道办事处负责管辖范围内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辖区内原农场各自按企业运作。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汉南区辖3个街道、1个镇:纱帽街道、东荆街道、湘口街道、邓南镇。共有8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2006年6月12日,湖北省民政厅《关于武汉市汉南区撤销邓南镇的批复》(鄂民政发28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武汉市汉南区撤销邓南镇,然后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批汉南区在原邓南镇行政区域设立街道办事处。2006年,撤销邓南镇,设立邓南街道办事处,作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以街带村的建制,其管辖范围为原邓南镇行政区域,驻地为邓南正街特1号。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汉南区下辖4个街道。
区划详情
4个街道:纱帽街道、邓南街道、东荆街道、湘口街道。
街道 | 街道下辖社区 |
---|---|
纱帽街道 | 百花街、滨江路、薇湖路、朱家山、月亮湾、绿苑路、廖家堡,长江、东风、大咀、东江、通津、江上、江下、周家河、幸福、陡埠 |
邓南街道 | 振兴街,金城、窑头、捞子湖、鞋尖、水一、水二、水三、新沟、邓西、建新、解放、南庄、下南、塘江、郭家 |
东荆街道 | 杜家畈、滩头,东荆、王家寨、黄家墩、沟北、南丰,乌金、东庄、清江、水产 |
湘口街道 | 湘口、新渡、向新、大垸、五湖,都湾、进洪、芦桥、龙沟、双塔、硚口 |
自然环境
汉南区,面积288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04400人。区人民政府驻纱帽街道。邮编:430090。代码:420113。区号:027。拼音:Hannan Qu。车牌:鄂A8。
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错,港汊密布,仅东北部有少数岗丘。历史上曾是江汉平原泛区的边缘地带,1949年后相继建东城垸堤、汉南垸堤、东荆河堤和长江干堤,进行垦殖、排灌等综合治理。
位置境域
汉南位于武汉市西南郊,地处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东向边缘,汉南区东、南以长江为界,与江夏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东荆河为界,与洪湖市、仙桃市接壤;北以通顺河为界,与蔡甸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纱帽街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0千米,距武汉港、汉口火车站均为30千米。汉南区处于东经113°25′—114°6′15′ 、北纬30°11′3″—30°11′20″,东西最大横距为34.1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离为19.08千米。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汉南区地质为疏松沉积物,厚度在80米左右,疏松沉积物具有二元结构铁特征;自然地貌呈东南高,西北低,沿河高,腹部低,东北局部丘岗星罗棋布,小湖交错,港汊纵横,东南部、南部及西部为江河冲积平原以及由湖泊淤积而成的宽阔平原,地势平坦,其高程在海拔20.7~26米之间,其中冲积平原区、淤积平原区和低垄岗区的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61.2%、19%、19.8%。
土壤。汉南区的土壤质地多样,沙、黏、壤质间有,但以沙质、壤—沙质、沙—壤质土壤居多,纯沙质土壤和纯黏质土壤极少。土壤酸碱度范围为微酸性、微碱性范围,PH值在5.5—8.5之间。黄棕壤程弱酸性(中性),湖土中的灰潮土有明显的石灰反应,PH值在7.5以上。湿潮土五石灰反应,土壤中性,PH值在7—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老耕地、沙质土壤约为0.5%—1.5%,新垦的湖区土地一般在2%以上、水田的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旱地。主要有3个土类、7个亚类、10个土属、38个土种。其中以正土、油沙土、次油沙土、壳土、湖板土、乌枚子田、正土田居多。正土主要分布在东城垸农场、乌金农场、邓南街、纱帽街。油砂土主要分布在邓南街、纱帽街、东城垸农场、乌金农场。次油沙土主要分布在邓南街、纱帽街。壳土主要分布在乌金农场、东城垸农场、纱帽街。湖板土主要分布在汉南农场、银莲湖农场、东城垸农场。乌枚子田主要分布在乌金农场、东城垸农场。正土田主要分布在汉南农场、乌金农场、邓南街、东城垸农场。
气候特征
汉南区属北亚热带东亚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充足、光照适宜、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旱涝交替、无霜期长等特点。全区年平均气温为16.6℃,无霜期年平均日数为254天,年辐射量为107.16千卡∕平方米。汉南区全年的日照时数为1 970小时,日照率为45%。汉南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 276.2毫米,高值年(1954年)为2 037.6毫米,低值年(1976年)为839.9毫米,年际差为1197.7毫米。全区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3天,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常年风向为东北风。
自然资源
汉南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水果型玉米生产基地,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加工联合体,有专供香港市场的纯瘦肉型坛山猪。武汉市政府规划的“中部领先、全省一流”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也正在这里加快建设。舒适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培育了汉南农业发展的先进模式,使汉南成为了武汉乃至中国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汉南有不可多得的土地优势。原有的国有农场体制,使汉南拥有了长江经济带绝无仅有的、面积广阔的国有土地资源,也使汉南具有了地广人稀的资源特征。这个以国有农场和国有土地为主体的区域,纵横287平方公里,滋养着10余万人口,使这里的人均耕地面积位居湖北省前列。汉南有中国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水资源优势。长江从汉南的东面和东南面依境而过,流程绵延60多公里,年平均过境水量6400亿立方米;通顺河和东荆河从汉南的西面和西北面依境而过,流程绵延60公里,年平均过境水量60亿立方米。四面环水的优越地理和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使汉南人均淡水占有量是中国人均淡水占有量的20倍,是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45倍。汉南更有不可再生的油气资源。最新权威勘测结果显示,汉南地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贮量1400-2500亿立方米。汉南将成为继江汉油田之后中国中部又一新的油气之城。
自然资源
长江、通顺河是两条过境河流,将境内围在其中,形如一个狭长岛屿。境内还有蚂蚁河、协子河、内荆河等自然河。长江从洪湖市同心垸流入境内,西起水洪乡的新沟村,由南向西再折北,流经水洪乡、邓家口镇、纱帽街和乌金农场,东止汉南经济发展区。过境流程46千米,年平均流量为2.26万立方米/秒,年过境水量达7127亿立方米,是汉南区南部的水利调蓄总动脉。通顺河于武汉经济发展区的沌口注入长江,过境流程45千米,西起银莲湖农场沟口头,东止乌金农场王家山,流经银莲湖农场、汉南农场、水洪乡、东城垸农场和乌金农场,年平均流量为44.7立方米/秒,年过境水量达14亿立方米,是区内北部的水利调蓄总动脉。由于港汊纷繁,没有统一的名称,人们习惯以通顺河(沟口头——汉南段)、上洪河(汉南——洪闸村段)、东荆河(洪闸村——东港村段)、长河(东港村——蚂蚁山段)、清江河(蚂蚁山——王家山段)等分段为名称说。
蚂蚁河位于区内东北部,西起东城垸农场十八家,东止乌金农场东城闸,河道全长27.4千米,流经东城垸农场、乌金农场、邓家口镇和纱帽街,原系通顺河一支流,1958年修复东城垸堵口后,成为内陆河,历史上此河没有统一的名称,人们习惯以滩头河(又名五丈沟,南丰桥——探头山段)、周家河(滩头山——坛山桥段)、蚂蚁河(古称马影河,坛山桥——东城闸段)等分段称说。其流域面积152.49平方千米,占全区垸内总面积的69.3%,流域内有耕地13.02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6.4%,在枯水季节,蚂蚁河最窄处(坛山鸡肠子河段)宽度为4米,在正常调蓄水位21.5米的情况下,最宽处(搪江山河段)为100米,其河道分布在下东城垸排水区,雨量过大时,可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既能给农田提供灌溉水量,也能为养殖业提供放养水面。区内湖泊星罗棋布,大部分分布在东北部。承水面为225913.87亩,在正常水位20.5米的情况下,总容积为714.4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汉南区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有藜蒿、湖藕、茭白、菱角、芡实、薇菜等。另外,还有可作蔬菜食用的木心菜、野韭菜、灰彤菜、长命菜、甜红菜、燕子花、虾米菜等。藕多产于东城垸农场和乌金农场,1987年以前多为野藕,条细、节长。茭白俗称蒿笆,主要生长在水浅的湖荡沟汊之中,以东城垸农场最多。菱角有家菱角与野菱角之分,茎、叶可作饲料,鲜菱可剥皮做菜或生食。芡实生长在有莲藕生长的地方,其茎可做菜,果实可食用和入药。
区内多数植物夏绿且生长繁茂,冬天枝叶凋落,休眠或枯萎。地带性植物属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并混有针叶林及次生灌草丛植被,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非地带性植被发育良好,在坑塘、洼淀可见水生植被,在河坡、路边有发育良好的荆条、狗尾草群落。水生植被以苔草、菰莲、蕨类为代表,沉水植物群系与挺水植物群系二者兼有。境内植物还有蔬菜栽培各类品种群丛,果树栽培有梨园、苹果园、葡萄园、桃园群丛,另有片林和村庄园林群丛。
汉南境内的冲积平原,枯水时节地下水位较低,大都垦为旱地,原始的自然植被已难寻觅,主要呈现的是栽培植被。有一年一熟的棉花、玉米、高粱、花生、大麦、小麦、大豆、油菜、芝麻等旱作物。但在远离长江边的地方和通顺河的地带,以及蚂蚁河两岸的河湖漫滩,常年地下水位较高,大部分垦为水田,以种植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的水稻为主,兼种有一年一熟的麦类和油料作物。汉南境内的淤积平原区,由于四周地势较高,多为旱地,以种植一年一熟的棉花、旱杂粮、油料为主。中部稍低,地下水位有时达到耕作层,形成一年一熟的水稻种植区,是境内重要的粮、棉、油产区。汉南境内的低垄岗区,具有生产多宜性特点和优厚条件,自然植被比较丰富,栽培植被品种繁多。
动物资源
解放前,境内湖荡湿地中,野生兽、禽类、爬行类动物较多,兽类有野兔、刺猬、獐、鹿、黄鼠狼、水獭、狗獾、猪獾等野生动物。禽类有喜鹊、乌鸦、布谷鸟、麻雀、燕子、八哥、斑鸠、野鸭、绿翅鸭、苍鹭、红嘴鸥、白颧、黑颧、小天鹅、大雁等。爬行类有壁虎、蜥蜴、竹叶青蛇、银环蛇、乌梢蛇、白花蛇、水蛇、五步蛇等。
解放后,境内两次围垦,加之狩猎者众多,野生动物减少,有的甚至绝迹。野鸭,秋季由北方迁徙到境内荒无人烟的湖区群集觅食。解放前用排铳猎取野鸭,是湖区周围百姓的一条活命生财之道。1956年以前,每到秋冬时节市场便有野鸭出售,一般按野鸭品种分类以对论价。有2只一对、3只一对、4只一对和5只一对的,也有多到8只一对的。雁,也是一种迁徙性水禽,秋季成群结队由北方飞来,前鸣后和,与野鸭同湖觅食越冬,亦屡遭湖区居民铳猎侵扰。1956年以前,市场上有售。20世纪60年代以后,境内的湖区辟成了良田,从而断绝了大雁的觅食栖身之所。由于境内地表属“富营养型”水质,含浮游的动物很多,对繁殖鱼虾提供了良好条件。境内水域有鱼类8科45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科的鲤、青、草、鲢、鳙、鲫、长春鳊、团头鲂等;鳅科的泥鳅、花鳅等;鳍科的鳜鱼;鲶科的鲶鱼、南方大口鲶;鲍科的黄颡鱼、长吻鲍、瓦氏黄颡鱼;鳃科的黄鳝;鳢科的乌鳢。除此以外,还有众多水栖动物,其中以鳖、龟、蚌、虾、螺、蟹最为常见,尤以螺的蕴藏量最大。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称为“龙虾”的水栖动物大量繁殖,其价廉味美,成为集贸市场上的畅销物。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61.8 万人,比上年增长16.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32.82 万人,增长2.8%,其中,农业人口5.01万人,下降 0.7%,非农业人口 27.81 万人,增长3.5%。迁入人口 9563 人,迁出人口 1538 人。
政治
刘子清
书记:刘子清副书记:唐超、梅华
政府领导
区长:唐超
副区长:黄元峰、王洋、万世华、王丰伟、蔡永红、余仕伟、翁自力
人大领导
主任:陈明骏
副主任:晏冠亮、陈立新、周慧明、王世柱、刘红兵、李文涛
政协领导
主席:徐安
副主席:郭永才、林伟、张双平、赵勤
秘书长:李耀家
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汉南提出了“工业立区、开放强区”的发展战略,几年来,除原有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增资扩股,增强实力,形成强劲发展势头外,通过招商引资,以汽车零部件、能源原材料、动力能源、印务包装等为特色的新经济板块在汉南初现雏形,一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武汉市正式调整了产业发展布局,要求工业向城市三环线以外区域聚集发展。汉南紧靠武汉城市三环线,无疑将成为众多本市企业外迁和同内外投资者来汉投资的承接地。目前,武汉正在启动实施武汉经济开发区与汉南区一体化发展战略。汉南区将与武汉经济开发区,实现在空间谋划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武汉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总量最高、产业最集中的国家级开发区。今年,武汉开发区又成为中国八大城市之一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汉南也将成为这一基地的示范区。随着汉南与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东风等企业集团零部件就地采购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汉南建设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工业园、印务包装工业园、现代物流商务区,为世界各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构筑了广阔的平台。重点建设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注重和加强产业关联度,同时发展印务包装、能源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以园区为依托(即“一区五园”:汉南经济开发区、湘口工业园、邓南农产品加工园、农科所美国新都市工业城镇、纱帽街幸福产业园、乌金机电产业园),强化功能分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近年来,编制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并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数亿元,用于水、电、路,气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全区形成了生活、农业、工业三大基本功能区。汉南区坚持“工业立区、项目兴区,开放强区”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利用毗邻武汉经济开发区、神龙汽车辐射区和水陆交通优势,在产业布局和产业方向上,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业和模具制造业。全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建设机电工业园,已吸引24家企业入驻。3年后,汉南工业园区产值将达100亿,税收过10亿。
汉南区充分发挥自身条件优势,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广规模种植,积极推行节约型、清洁型、健康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着力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利用新技术养殖螃蟹,种植西甜瓜等农产品,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健康水产生产示范区。“喜鹊湖”牌大闸蟹、“春玉”牌西甜瓜、“坛山”牌生猪、“邓丰”牌甜玉米俏销中国。建成全省第一家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发电的项目。加快调整完善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争取项目政策支持等工作力度,形成以汉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202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861.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15 亿元,增长 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96.02亿元,增长 9.8%;第三产业增加值 648.14 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为 0.92:64.26:34.8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01182 元。
2021年,全年就业人数 307729 人,比上年增长5.5%。其中单位城镇就业人数 204888 人,个体工商户城镇从业人数53290人。
2021年,年末市场主体 50793 户,其中,本年新登记8336户。年末企业数 29877 户,其中新登记5964 户:企业数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 902 户,其中新登记128 户;私营企业28975户,其中新登记 5836 户;外商投资企业418 户,其中新登记29户。个体工商户 20192 户,其中新登记2331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306 户,其中新登记 12 户。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29.61 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种植业产值 15.87 亿元,增长 15.0%;林业产值0.07亿元,下降 19.1%;牧业产值 3.63 亿元,下降17.7%;渔业产值8.21亿元,增长 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4 亿元,增长437.6%。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1.46 万吨,比上年增长4.2%;油料总产量0.14 万吨,增长 246.8%;蔬菜总产量31.13 万吨,增长4.3%;牲猪出栏量 5.74 万头,下降 17.7%;家禽出笼量6.33万只,下降 78.8%;禽蛋产量 0.03 万吨,下降60.0%;水产品产量2.60万吨,增长 7.5%。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大型工业生产活动主要集中于骨干企业,51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累计产值过亿元企业 230 户。从经济总量来看,过10 亿元企业44户,过 100 亿元企业 4 户,过1000 亿元企业1 户;从行业来看,100 亿元以上企业中:整车企业2 家、电子电器企业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6%。
2021年,年末全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3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255.67 亿元,同比增长51.8%。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202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0.1%,房地产投资增长 52.0%。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2.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 88.2%,办公楼投资下降59.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 22.7%。全区房屋施工面积1312.35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9.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17.38 万平方米,下降44.7%。全年房屋竣工面积 83.68 万平方米,增长21.9%。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5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2%。按经营规模大小划分,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28.45 亿元,同比增长 5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117.22亿元,同比增长 55.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1.23 亿元,同比增长 24.3%。
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市口径)23.85 亿美元,同比增幅 10.9%。进口总额 239276.62 万美元,增长51.7%%;出口总额 299512.14 万美元,增长49.39%。
财政、金融和交通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3.3 亿元,增长2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8.8 亿元,增长20.8%;其中税收收入134.8亿元,增长 25.1%。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367.37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4.7%;其中,居民储蓄485.56 亿元,增长9.5%。金融机构各类贷款余额 2090.03 亿元,增长2.3%。
2021年,全年货运量 897 万吨,比上年增长21.4%;货物周转量 38700 万吨公里,增长 37.8%;客运量4006 万人,增长132.6%;旅客周转量 110375 万人公里,增长124.9%。
交通
汉南交通条件得天独厚。通南达北、承东启西的三条主干线——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和即将兴建的福(州)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均在汉南交汇。中国唯一通行5000吨级以上船只的黄金水道——长江,在汉南有百余里的航线,有近20公里的岸线适宜建设船舶停靠的深水码头。汉南还是武汉通往江汉平原的门户,今年即将建成通车的武汉至洪湖的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直通江汉平原腹地,为联接湘鄂川,对接沪浙粤,架起了物流的桥梁。汉南区区位优势明显从地理上看,黄金水道长江穿境而过,有全年不冻港口纱帽港,港区岸线4250米,枯水季节水深10——12米,2500吨货轮可直航长江上、中、下游及海外。良好的水运条件能解决企业某些特定的设备及产品的运输问题。陆路更处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京珠、沪蓉高速公路距区政府5公里处交汇,国家“十 五”期间计划兴建的福乌高速公路也将交汇于此。
汉南地处武汉市三环线附近,距武汉机场48千截至米,距武汉港38千米,距汉口火车站35千米。截至2012年,全区有二级公路35.55公里,三级公路48.58公里,三级碎石路23.5公路公里,四级油路11.57公里,四级碎石23.1公里,等外公路41.05公路,全区公路密度为46公里/百平方公里。武汉至洪湖的高速公路穿越该区境内23公里。汉南区有全年不冻港(纱帽港),长江穿境而过。
社会
汉南区育才第二小学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76 所,小学26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5 所,初中 13 所,高中4 所,完中1 所。全区幼儿园在校学生 14785 人,小学在校学生29122 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 3282 人,初中在校学生 9509 人,高中在校学生3942人,完中在校学生 68 人。全区幼儿园教师4134 人,小学教师544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1008 人,初中教师2934 人,高中教师 1356 人,完中教师 141 人。科技事业
2021年,全年共有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10 家。孵化器面积7.08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 383 家;共550 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全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51.22 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图书馆1 个,馆内现有藏书171200册,本年新购图书 51200 册,阅览室座席800 个。发放借书证350个,图书流通人次 10.35 万人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7次。
2021年,街道文化站 7 个。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0 场,其中组织大中型文艺活动 11 场,举办培训班及基层辅导10 场。
2021年,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总发稿量达20014 余条,其中“武汉经开区”官微发布新闻 2006 篇,政务网站发布新闻1859条,日均发稿 54 篇。“武汉经开区”微信视频号共发布短视频122条,原创 104 条。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共有体育馆 1 个,灯光篮球场43 个,游泳池(馆)23 个。
民生保障
2021年,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492 元,比上年增长 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72 元,增长 14.1%。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754 元,比上年增长1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3612 元,增长22.6%。
2021年,全年社会保险参保75.24 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参保 25.44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0.91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8.89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参保2.29 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收入 33.78 亿元,失业保险金收入1.43 亿元,工伤保险金收入 0.79 亿元。
城市建设
2021年,全年完成道路照明提升改造11.5 公里。综合管廊主体建设 3.1 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大修工程5.9公里,县乡道改造项目 1.6 公里。
2021年,整改建设公交站棚(亭)55 个、提升改造169 处;共更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 63 台,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条、增设站点 7 处、建设杆牌站 12 个。
资源环境
2021年,年末公园 95 个,比上年增加7 个;人工造林面积 0.09 千公顷,森林覆盖率 10.5%,比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已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全年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36 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11 天。
卫生事业
2021年,年末共有医院 13 个,与上年持平;门诊部34个,比上年增加 9.7%;医院病床 2597 张,下降6.0%;卫生技术人员 4158 人,增加 6.4%,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525人,增加 3.9%;注册护士 2121 人,增加6.6%;药剂人员152人,下降 0.7%;技师 218 人,增加14.7%;其他技术人员142人,增加 34.0%。
旅游
汉南区旅游资源丰富,万里长江,碧波千顷的蚂蚁河,还有神秘的纱帽山,向人们展示了几万前人类播撒的文明。纱帽山是商周文化的遗迹,1965 年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锛、陶豆、陶纲坠、青铜尊等。其中商朝青铜尊被作为省博物馆馆徽。纱帽山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汉南已开始重点建设纱帽山文化旅游景区:对发现几万年前人类头盖骨化石、商周文物的纱帽山进行综合整治,建“汉阳人”及商周文化博物馆;根据历史记载,在纱帽山黄盖火烧曹营的前沿阵地建遥想亭;对长江干堤进一步加固,统筹规划,沿长江干堤建设旅游观光带,即沿江河干堤禁脚200米范围内加快建设以经济果木林、旅游休闲农庄、垂钓园等为主体的旅游休闲农业项目,将堤防建设产业化。
江滩公园
江滩公园
江滩公园风景点为境内最大旅游胜地,位于纱帽街蚌蛤洲,2009年建成,占地300亩,公园分为两个平台。纱帽山遗址
纱帽山遗址
纱帽山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l~3米。遗址于1984年8月在文物调查中被湖北省博物馆发现,湖北省及武汉市文物考古部门在纱帽山遗址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纱帽山遗址经省、市文物考古部门鉴定为商周文化遗址。金竹岭遗址
金竹岭遗址是1982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金竹岭遗址位于邓家口镇搪江村西北约400米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约1.5米。金竹岭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砂褐鼎足陶片、泥质灰陶篮纹罐陶片、泥灰绳纹黑陶片等,经鉴定均为新石器时代文物。1982年12月25日,金竹岭遗址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墩遗址
张家墩遗址位于乌金农场纱帽大队的李家湾,发现于1998年9月下旬,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约4米左右,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烧土块绳纹陶片,青铜器爵。1998年9月5日,该遗址被汉南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9月25日,区人民政府在张家墩竖立”商至西周古文化遗址”的石碑。
荣誉
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汉南区入选。
地方美食
汉南的小吃以早点为主,汉南人又把吃早饭叫“过早”。一向都是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热干面是汉南一大特色。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湖北江河湖泊众多,水产极为丰富,所以武汉餐桌上河鲜是必不可少的。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汉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配合甜食应市,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脍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热干面
热干面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条基本煮熟,然后携起来排油摊凉,吃时再在开水内滚烫几下,沥水,加上芝麻酱、虾米、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匀。上口时香气扑鼻,耐嚼有味。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李包,他怕未卖完的汤面发馊变质,便把它捞起来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壶,他就把流出来的麻油拌到面条里。第二天,他把这些面条放在沸水里滚烫几下,捞起来拌上佐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使人争相购食。有人间他这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人们说热干面好,他从此就专卖此面。有些饮食摊贩看他生意兴隆,便向他学艺,也卖起热干而来。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热干面馆和摊点,是武汉人早晨爱吃的早点小吃之一。蔡林记一度是武汉最有特点、最有名气、最受武汉人欢迎的一家。但由于经营和管理问题,蔡林记热干面馆在武汉已逐渐没落,很多分店已经消失于街头。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谈炎记水饺
谈炎记水饺
谈炎记水饺馆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384号,距利济路口不远。1920年由黄陂人谈志祥创办。专门经营水饺近八十年,有独到的制作水饺技艺,从选肉、配料、点味、制馅、制度到包制、熬汤、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如以鲜猪腿、黄牛腿肉制馅,猪蹄熬汤,配上虾米、香菇、香菜、葱花等佐料,使水饺的馅嫩、汤鲜、形美、皮薄,吃起来爽口润腹,余香满口,吃后留有余味,使人吃了还想吃。除了传统的鲜肉水饺,名师谈银山近几年还陆续研制出冬菇水饺、厂米水饺、三鲜水饺鸡茸水饺、虾仁水饺等新的品种,适应不同食客的口味.面窝
面窝制作简单,遍及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多为摊点经营,或由饮食店兼管,没有代表性店铺。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牛肉豆丝
汉南区
豆丝是以绿豆、大米等为原料,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武汉人很爱吃,有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多种吃法。老谦记经营的是炒牛肉豆丝,炒时按顾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软炒,味道各有千秋,区别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黄牛眉子百沟、湿豆丝、水发香菇、玉兰片等,外加调味佐料,用麻油煎炉炒熟。吃起来牛肉酥滑鲜嫩,豆丝绵软滋润,牛肉与豆丝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别有风味。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