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

十堰十堰

十堰简称“堰”,别称“车城”,是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中国商用车之都。下设13个街道办事处、72个镇、34个乡、1786个村委会、174个居委会。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堰有“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十堰地处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汉江中上游,北抵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全境,武当山耸峙东部。十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境面积2.3万平方千米,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39.21万人,常住人口316.62万人。截至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4.68亿元。

2022年,全年全市安排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科技投入7346.53万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42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0项。2022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95个,其中医院71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2个,民营医院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7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1个,门诊部(所)554个,村卫生室18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个。

1995年在十堰郧阳发现中国唯一一处白垩纪龙蛋共存的化石群,1975年在郧阳发现100万年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堰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9年,成立县级十堰市,1994年,成立新的地级十堰市。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自然资源 4 人口 5 政治 6 经济 7 自然资源 8 人口 9 政治 10 经济 11 社会 12 社会 13 旅游 14 旅游 15 著名人物 16 荣誉 17 对外交流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十堰

      外文名:Shiyan

      别名:车城、中国卡车之都

      国家/地区:中国湖北省

      高等学府: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主要民族:汉族、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

      邮政编码:442000-442700

      地理位置:华中、湖北西北部、秦巴山区汉水谷地、秦岭淮河一线、汉江中上游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郧阳小片

      地理最高点:竹溪葱坪

      行政代码:420300

      坐标:北纬31°30′至33°16′,东经109°29′至111°16′

      东西长:约200公里

      市委书记:黄剑雄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882元(2022年 )

      面积:2368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339.21万人(2022年户籍人口)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下辖地区:3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茅箭区北京中路8号

      电话区号:国际(+86)719、国内:0719

      著名景点: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太极湖、野人谷、九龙瀑、上津古城、楚长城

      机场:十堰武当山机场

      火车站:十堰站、武当山站、十堰东站、武当山西站

      汽车站:十堰中心客运站、十堰客运南站、十堰汽车客运换乘中心

      车牌代码:鄂C

      城市荣誉: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2021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先进市(2021年)、“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20年)

      地区生产总值:2304.68亿元(2022年)

      年平均气温:15.4℃

      市长:王永辉

      建制沿革

      古代

      十堰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考古学者在郧阳青曲的曲远河学堂梁子上发掘出了距今100多万年的古人类颅骨化石,被国际古人类学者认定为直立人,并命名为“郧阳人”,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断代的空白,证明十堰地域为古人类的起源地。

      十堰市区十堰市区

      十堰工作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总体地处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东秦岭南亚带,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西翼反射弧,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第二沉降带中段交接部位。区域性大断裂将其分割成不同的构造单元,控制性断裂分别为:①青峰断裂(Ⅰ):贯穿整个调查区,呈北东东向展布于竹溪风溪至房县青峰一带,倾角20°~45°,严断裂带挤压破碎、柔皱现象明显,断裂破碎带宽度在30~150m,断裂破碎带沿线因断裂作用构成宽大的角砾岩带、糜棱岩带和错断形成的构造岩块。两侧发育走向与主断裂平行向北缓倾的次级冲断层,是一条多旋回发展的断裂;②竹山断裂(Ⅱ):呈北西走向,经竹山秦古、宝丰、至房县与青峰断裂会聚,区内长130km。断面倾向北东,形态上俱上陡下缓的铲状特征,剖面上断面形成叠瓦状组合,具逆冲或斜冲性质。该断裂起始于加里东期,并具长期复合断裂性质,工作区宝丰、房县盆地均受其控制;③两郧断裂(Ⅲ):呈北西向,穿越工作区郧西县东北部,延伸长120km,由一系列平行断层组成,平面上具分支复合现象,断面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75°不等,破碎带宽20~50m。该断裂主要活动期为印支—燕山期,第四系亦具活动特点,仍然是丹江口水库内的发震构造。

      十堰市境内以青峰断裂为界,南属扬子准地台区的青峰台褶束,北为秦岭褶皱系。其中秦岭褶皱系区又以两郧断裂、竹山断裂分别隶属于金鸡岭复向斜区、武当山复背斜区及北大巴山褶皱区,各区构造形迹差异明显。

      地形地貌

      十堰市山脉分属3个系: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十堰北部,武当山位于十堰中部,大巴山的东段横列于十堰西南部。这些山脉多由变质岩和石灰岩构成。特点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米,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海拔87米。十堰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十堰市可分为丘陵、低山、中山、高山4种主地貌类型和河谷平地、山间盆地2种副地貌类型。

      水文特征

      十堰市河流众多,共计有2489条。堵河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长338.6公里,承雨面积12431平方公里,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仅次于清江,位居第二。汉江是十堰市过境河流,流经郧西、郧县和丹江口市,过境长度216km。

      自然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市水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386.66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过境客水285.99亿立方米,市内自产水100.67亿立方米。十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14.54亿立方米,是市内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十堰地表水年径流量90.69亿立方米,占湖北省陆面流径总量9%以上。多年平均入水量60.6亿立方米,是十堰市区工农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汉江是十堰市过境河流,流经郧西、郧县和丹江口市,过境长度216公里,平均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水量达262亿立方米。入库汉水转变为巨大的电能送往华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两省350万亩良田。十堰市地下水贫乏,十堰市多年平均流量为9.98亿立方米。十堰山泉质量甚优,由于丹江口水库水质清秀少污染,跨世纪南水北调宏大工程国家已选定中线方案。

      动物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动物分布具有南北兼有的特征,野生动物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十堰市分布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4纲,28目,69科,207种,其中:国家一级10种,金丝猴、梅花鹿、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豹、金钱豹、丹顶鹤、林麝等。国家二级40种,分别是猕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大灵猫、鬣羚(苏门羚、明鬃羊)、小天鹅、凤头蜂鹰、凤头鹰、松雀鹰、毛脚鵟、草原鵟、草原鹞(鹞子)、红脚隼、勺鸡、黄喉貂、水獭、金猫、河麂、斑羚、鸳鸯、鸢、栗鸢、大鵟、鹰雕、秃鹫、鹊鹞、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领角鸮、褐林鸮、长耳鸮(长耳猫头鹰)、拉步甲(昆虫)、灰鹤、雕鸮(猫头鹰)、灰林鸮、虎纹蛙(蛙类)、三尾褐凤蝶(昆虫)。湖北省重点保护72种,分别是狐、貉、黄腹鼬(黄鼠狼)、狗獾、猪獾、花面狸(果子狸)、豹猫(夜猫子)、小麂、毛冠麂、狍、红白鼯鼠(飞鼠)、棕足鼯鼠、复齿鼯鼠、赤腹松鼠、豪猪、普通鸬鹚、苍鹭、大白鹭、中白鹭、绿头鸭、斑头秋沙鸭、灰胸竹鸡、华东环颈雉、贵州环颈雉、珠颈斑鸠、大杜鹃、小杜鹃、普通夜鹰、短嘴金丝燕、棕腹啄木鸟、家燕、金腰燕、虎纹伯劳、棕背伯劳、黄鹂、黑卷尾、八哥、松鸦、红嘴蓝鹊、灰喜鹊、喜鹊、大嘴乌鸦、白颈鸦、画眉、红嘴相思鸟、寿带、大山雀、蓝喉太阳鸟、草绿龙蜥、丽纹龙蜥、脆蜥、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滑鼠蛇、玉斑锦蛇、棕锦蛇、尖吻蝮、中华大蟾蜍、泽蛙、黑斑蛙、湖北金钱蛙、合征姬蛙、鼬獾、赤麻鸭、环颈雉、红胸田鸡、董鸡、白腰杓鹬、丘鹬、普通燕鸥、回声杜鹃等。

      植物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植被因海拔高度呈垂直生物气候带:海拔1200米以下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常见的树种有栎类、响叶杨等;海拔800米以下多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木以及果树经济林等;海拔1200~2000米为暖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带,主要树种有亮叶桦、水青冈、山杨、漆树、华山松、巴山松、铁尖杉等;海拔2000米以上为温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灌木矮林、高山草甸,常见树种有巴山松、冷杉、红桦、山杨、杜鹃、竹类及草本植物。据调查资料,十堰拥有木本植物113科,376属,计1470种。其中乔木702种,灌木644种,藤本1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含亚种变种):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杉、银杏、苏铁。国家二级保护树种28种:篦子三尖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树、榧树、连香树、杜仲、闽楠、红豆树、厚朴、凹叶厚朴、水青树、黄连、榉树、大叶榉、红椿、毛红椿、川黄檗、鹅掌楸、樟树、楠木、花榈木、秤锤树、香果树、秦岭冷杉、喜树、黄杉、金钱松、华南五针松。地方重点保护植物6种:七叶树、剌五加、蜡梅、麦吊云杉、巴东木莲、紫茎。十堰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物产十分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大豆、蓖麻等;豆杂粮作物有马铃薯、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高粱、栗谷、大麦、荞麦、山药等;棉麻作物有棉花、苎麻等;主要蔬菜作物有大白菜、萝卜、黄瓜、辣椒、番茄、包菜、花菜、芹菜、茄子、南瓜、冬瓜等;特色作物有黄姜、魔芋、茶叶、柑桔、烟叶、绞股蓝等;食用菌类有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主要中草药植物有柴胡、草决明、桔梗、川乌、留兰香、天麻、党参、白术、板蓝根、玄参、独活等。此外,还盛产竹笋、香椿、蕨菜等武当山珍系列产品。

      矿产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市已查明矿产共有54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33种,矿床、矿(化)点共计8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22个,中型矿床19个,小型矿床34个。通过地质工作已普查、详查矿区160处,勘探矿区12处。矿产类型涵盖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汽四个大类。包括:贵金属矿金、银、铂、钯、铀矿;有色金属矿铜、铅、锌、钼、镍、钴、汞、锑等;黑色金属矿铁、钛、钒、铬、锰等;稀有稀土金属矿有铌、锆及轻稀土元素等;能源燃料矿产有煤、石煤矿等;冶金辅助原料矿有白云石、石灰石、石英岩、铝土矿等;化工原料矿有硫、磷、重晶石、含钾岩石;建材矿产、宝玉石及其他非金属矿包括板石、石棉、粘土、石灰岩、大理石、绿松石、矿泉水等。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铌、稀土、钒、石煤、锆石、瓦板石、绿松石等7种矿产的储量居全省首位,银、金、锑、铅、锌、铜7种矿产的储量居全省第二、三位,磷、煤、钛3种矿产居全省7~10位。按矿产分类,十堰市矿产有六大类:(1)贵金属矿产。主要是金和银,其次有少量的铂、钯矿。已知银、金矿床(点)72处,其中大型银金矿床1处,小型金银矿床12处;有砂金矿床中型1处,小型7处。地质普查评价储量:金(金属量)45吨,银(金属量)2093吨;已探明储量:金32吨,银1620吨;(2)稀土金属矿产。主要矿种为铌──稀土矿,次为铌钽矿、锶、锗、铀钒钼矿,计有大型矿床2处,矿(化)点27处。十堰地区铌、稀土资源丰富,截至1990年底,探明储量在全国分别列第二、第三位;(3)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共有十三种矿产,十堰市已发现铜、铅、锌、锑、汞、镍、钴、钼、铝、镁等十种。已查明大型伴生矿床5处,中型3处,小型9处,矿(化)点150处,全地区六县市均有分布。全区已初步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金属量)为:铜10787吨、铅37731吨、锌135543吨、锑4580吨、伴生钼矿2465吨、镍998吨、钴119吨,金属镁(MgO)地质普查储量超过2000万吨;(4)黑色金属矿产。十堰市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钒、锰、钛四种元素、十一个矿种,共发现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2处、矿(化)点217处。已探明铁矿储量85164.10万吨;(5)能源矿产煤、石煤及伴生钒矿。十堰市煤资源丰富,以下古生界石煤为主,兼有其他年代煤。石煤地质储量195000万吨,探明储量16197.7万吨,查明煤及石煤矿产地95处;石煤钒及钒钼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矿(化)点19处;(6)非金属矿产。除煤矿资源外,初步查明有八类,三十余个矿种,矿产地214处,大型矿床18处。

      土地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36.74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196.93万公顷,建设用地8.5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31.27万公顷。在农业用地中,耕地0.69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8.74%;园地4.99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11%;林地162.64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68.7%;牧草地1.93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0.82%;其他农用地6.68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82%。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5.36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26%;交通运输用地0.47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0.20%;水利设施用地2.73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1.15%。在未利用土地中,未利用土地26.46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11.17%;其他未利用土地4.80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03%。

      人口

      2022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39.21万人,常住人口316.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8.30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6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

      民族分布

      十堰市是湖北省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44个少数民族成分。2016年,十堰少数民族人口为2.25万人,占十堰市总人口的0.65%,其中回族人口1.9万人,分布在十堰市八县市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远眺十堰

      政治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黄剑雄
      市委副书记王永辉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王永辉
      副市长胡志莉、张澍、龚举海、周智勇、朱云慧、宋嵘、罗耀华
      秘书长刘玉松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人大主任师永学
      人大副主任柯贤国、刘学勤、卢熹昌、曹明权、师利龙、黄芸
      秘书长刘永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赵哲
      副主席沈明云、潘世东、赵国平、李翔、刘庆涛、邓平基、刘文国
      秘书长张清甫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浙江路及北京路新城区

      自然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市水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386.66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过境客水285.99亿立方米,市内自产水100.67亿立方米。十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14.54亿立方米,是市内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十堰地表水年径流量90.69亿立方米,占湖北省陆面流径总量9%以上。多年平均入水量60.6亿立方米,是十堰市区工农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汉江是十堰市过境河流,流经郧西、郧县和丹江口市,过境长度216公里,平均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水量达262亿立方米。入库汉水转变为巨大的电能送往华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两省350万亩良田。十堰市地下水贫乏,十堰市多年平均流量为9.98亿立方米。十堰山泉质量甚优,由于丹江口水库水质清秀少污染,跨世纪南水北调宏大工程国家已选定中线方案。

      动物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动物分布具有南北兼有的特征,野生动物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十堰市分布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4纲,28目,69科,207种,其中:国家一级10种,金丝猴、梅花鹿、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豹、金钱豹、丹顶鹤、林麝等。国家二级40种,分别是猕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大灵猫、鬣羚(苏门羚、明鬃羊)、小天鹅、凤头蜂鹰、凤头鹰、松雀鹰、毛脚鵟、草原鵟、草原鹞(鹞子)、红脚隼、勺鸡、黄喉貂、水獭、金猫、河麂、斑羚、鸳鸯、鸢、栗鸢、大鵟、鹰雕、秃鹫、鹊鹞、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领角鸮、褐林鸮、长耳鸮(长耳猫头鹰)、拉步甲(昆虫)、灰鹤、雕鸮(猫头鹰)、灰林鸮、虎纹蛙(蛙类)、三尾褐凤蝶(昆虫)。湖北省重点保护72种,分别是狐、貉、黄腹鼬(黄鼠狼)、狗獾、猪獾、花面狸(果子狸)、豹猫(夜猫子)、小麂、毛冠麂、狍、红白鼯鼠(飞鼠)、棕足鼯鼠、复齿鼯鼠、赤腹松鼠、豪猪、普通鸬鹚、苍鹭、大白鹭、中白鹭、绿头鸭、斑头秋沙鸭、灰胸竹鸡、华东环颈雉、贵州环颈雉、珠颈斑鸠、大杜鹃、小杜鹃、普通夜鹰、短嘴金丝燕、棕腹啄木鸟、家燕、金腰燕、虎纹伯劳、棕背伯劳、黄鹂、黑卷尾、八哥、松鸦、红嘴蓝鹊、灰喜鹊、喜鹊、大嘴乌鸦、白颈鸦、画眉、红嘴相思鸟、寿带、大山雀、蓝喉太阳鸟、草绿龙蜥、丽纹龙蜥、脆蜥、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滑鼠蛇、玉斑锦蛇、棕锦蛇、尖吻蝮、中华大蟾蜍、泽蛙、黑斑蛙、湖北金钱蛙、合征姬蛙、鼬獾、赤麻鸭、环颈雉、红胸田鸡、董鸡、白腰杓鹬、丘鹬、普通燕鸥、回声杜鹃等。

      植物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植被因海拔高度呈垂直生物气候带:海拔1200米以下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常见的树种有栎类、响叶杨等;海拔800米以下多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木以及果树经济林等;海拔1200~2000米为暖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带,主要树种有亮叶桦、水青冈、山杨、漆树、华山松、巴山松、铁尖杉等;海拔2000米以上为温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灌木矮林、高山草甸,常见树种有巴山松、冷杉、红桦、山杨、杜鹃、竹类及草本植物。据调查资料,十堰拥有木本植物113科,376属,计1470种。其中乔木702种,灌木644种,藤本1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含亚种变种):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杉、银杏、苏铁。国家二级保护树种28种:篦子三尖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树、榧树、连香树、杜仲、闽楠、红豆树、厚朴、凹叶厚朴、水青树、黄连、榉树、大叶榉、红椿、毛红椿、川黄檗、鹅掌楸、樟树、楠木、花榈木、秤锤树、香果树、秦岭冷杉、喜树、黄杉、金钱松、华南五针松。地方重点保护植物6种:七叶树、剌五加、蜡梅、麦吊云杉、巴东木莲、紫茎。十堰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物产十分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大豆、蓖麻等;豆杂粮作物有马铃薯、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高粱、栗谷、大麦、荞麦、山药等;棉麻作物有棉花、苎麻等;主要蔬菜作物有大白菜、萝卜、黄瓜、辣椒、番茄、包菜、花菜、芹菜、茄子、南瓜、冬瓜等;特色作物有黄姜、魔芋、茶叶、柑桔、烟叶、绞股蓝等;食用菌类有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主要中草药植物有柴胡、草决明、桔梗、川乌、留兰香、天麻、党参、白术、板蓝根、玄参、独活等。此外,还盛产竹笋、香椿、蕨菜等武当山珍系列产品。

      矿产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市已查明矿产共有54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33种,矿床、矿(化)点共计8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22个,中型矿床19个,小型矿床34个。通过地质工作已普查、详查矿区160处,勘探矿区12处。矿产类型涵盖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汽四个大类。包括:贵金属矿金、银、铂、钯、铀矿;有色金属矿铜、铅、锌、钼、镍、钴、汞、锑等;黑色金属矿铁、钛、钒、铬、锰等;稀有稀土金属矿有铌、锆及轻稀土元素等;能源燃料矿产有煤、石煤矿等;冶金辅助原料矿有白云石、石灰石、石英岩、铝土矿等;化工原料矿有硫、磷、重晶石、含钾岩石;建材矿产、宝玉石及其他非金属矿包括板石、石棉、粘土、石灰岩、大理石、绿松石、矿泉水等。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铌、稀土、钒、石煤、锆石、瓦板石、绿松石等7种矿产的储量居全省首位,银、金、锑、铅、锌、铜7种矿产的储量居全省第二、三位,磷、煤、钛3种矿产居全省7~10位。按矿产分类,十堰市矿产有六大类:(1)贵金属矿产。主要是金和银,其次有少量的铂、钯矿。已知银、金矿床(点)72处,其中大型银金矿床1处,小型金银矿床12处;有砂金矿床中型1处,小型7处。地质普查评价储量:金(金属量)45吨,银(金属量)2093吨;已探明储量:金32吨,银1620吨;(2)稀土金属矿产。主要矿种为铌──稀土矿,次为铌钽矿、锶、锗、铀钒钼矿,计有大型矿床2处,矿(化)点27处。十堰地区铌、稀土资源丰富,截至1990年底,探明储量在全国分别列第二、第三位;(3)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共有十三种矿产,十堰市已发现铜、铅、锌、锑、汞、镍、钴、钼、铝、镁等十种。已查明大型伴生矿床5处,中型3处,小型9处,矿(化)点150处,全地区六县市均有分布。全区已初步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金属量)为:铜10787吨、铅37731吨、锌135543吨、锑4580吨、伴生钼矿2465吨、镍998吨、钴119吨,金属镁(MgO)地质普查储量超过2000万吨;(4)黑色金属矿产。十堰市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钒、锰、钛四种元素、十一个矿种,共发现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2处、矿(化)点217处。已探明铁矿储量85164.10万吨;(5)能源矿产煤、石煤及伴生钒矿。十堰市煤资源丰富,以下古生界石煤为主,兼有其他年代煤。石煤地质储量195000万吨,探明储量16197.7万吨,查明煤及石煤矿产地95处;石煤钒及钒钼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矿(化)点19处;(6)非金属矿产。除煤矿资源外,初步查明有八类,三十余个矿种,矿产地214处,大型矿床18处。

      土地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网显示,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36.74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196.93万公顷,建设用地8.5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31.27万公顷。在农业用地中,耕地0.69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8.74%;园地4.99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11%;林地162.64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68.7%;牧草地1.93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0.82%;其他农用地6.68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82%。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5.36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26%;交通运输用地0.47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0.20%;水利设施用地2.73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1.15%。在未利用土地中,未利用土地26.46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11.17%;其他未利用土地4.80万公顷,占十堰市土地总面积2.03%。

      人口

      2022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39.21万人,常住人口316.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8.30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6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

      民族分布

      十堰市是湖北省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44个少数民族成分。2016年,十堰少数民族人口为2.25万人,占十堰市总人口的0.65%,其中回族人口1.9万人,分布在十堰市八县市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远眺十堰

      政治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黄剑雄
      市委副书记王永辉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王永辉
      副市长胡志莉、张澍、龚举海、周智勇、朱云慧、宋嵘、罗耀华
      秘书长刘玉松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人大主任师永学
      人大副主任柯贤国、刘学勤、卢熹昌、曹明权、师利龙、黄芸
      秘书长刘永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赵哲
      副主席沈明云、潘世东、赵国平、李翔、刘庆涛、邓平基、刘文国
      秘书长张清甫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浙江路及北京路新城区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1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923.7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97亿元,增长2.9%。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7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5.45亿元,下降4.2%;住宿和餐饮业74.07亿元,增长1.0%;金融业119.72亿元,增长6.4%;房地产业145.47亿元,增长1.6%;营利性服务业292.42亿元,增长7.6%;非营利性服务业260.43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8:40.1:5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2882元。

      2022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9%,衣着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4%。

      2022年,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9.65万户,比上年增长27.3%。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3.8万户,增长13.7%。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39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

      2022年,全年全市粮食产量82.56万吨,比上年下降2.3%,粮食种植面积318.54万亩,增长0.1%。夏粮产量24.87万吨,增长3.5%;秋粮产量57.68万吨,下降4.7%。分品种看,稻谷产量18.44万吨,下降3.5%;小麦产量17.25万吨,增长3.6%;玉米产量29.91万吨,下降4.2%;大豆产量2.51吨,下降2.8%。

      2022年,全年全市油料产量17.96万吨,增长5.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2.02万吨,增长3.3%。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43.73万吨,下降7.3%。

      2022年,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0.10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猪肉产量12.43万吨,增长2.7%;牛肉产量0.97万吨,增长2.6%;羊肉产量1.54万吨,增长8.7%;禽肉产量5.16万吨,增长2.4%。禽蛋产量7.78万吨,增长5.9%。年末生猪出栏160.58万头,增长4.5%。

      2022年,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81万吨,比上年增长11.2%。

      第二产业

      十堰十堰

      2022年,全市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40家。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9%;股份制企业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6.7%;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1.5%。轻工业增长28%,重工业下降0.5%。分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2.6%,制造业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5%。

      2022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9.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7.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8.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3%,金属制品业增长2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4.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78.5%,医药制造业增长33.9%。

      2022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347.91亿元,增长25.8%。

      2022年,全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8.8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建筑业增加值155.56亿元,增长10.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交通方式名称地点
      铁路十堰站十堰市车站路11号
      十堰东站(高铁)十堰市浙江路桐树沟
      武当山站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镇
      武当山西站(高铁)
      丹江口站(高铁)
      公路十堰中心客运站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路1号
      十堰客运南站十堰市茅箭区车站路6号
      十堰汽车客运换乘中心十堰东站旁
      公交十堰城市公交集团十堰市张湾区汉江南路29号
      高速十堰高速客运站十堰市张湾区凯旋大道刘家村
      航空十堰武当山机场十堰经济开发区方块村

      十堰市现有铁路客运站:十堰站,十堰东站(高铁),武当山站,武当山西站(高铁),丹江口站(高铁)
      汽车客运站:十堰中心客运站,十堰客运南站,十堰汽车客运换乘中心(十堰东站旁)

      社会

      十堰博物馆十堰博物馆

      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7个,剧场4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208.48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物事业机构22个。全年共举办(线上线下)艺术活动1217场次,观众人数达到176万人次。全市共有博物馆13个,有陈列展览47个,全年举办群众性文化展览230次,参观人数达到26万人次。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46.8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1.9%。

      医疗卫生

      2022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95个,其中医院71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2个,民营医院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7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1个,门诊部(所)554个,村卫生室18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203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589人,注册护士1509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500张,其中医院24332张,乡镇卫生院9543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2.16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2391787人次,出院人数1039573人。

      医院名称医院地址医院类别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南路32号西医三级甲等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朝阳中路39号西医三级甲等
      东风公司总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十堰市大岭路10号西医三级甲等
      十堰市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十堰医院)十堰市丹江路1号中医三级甲等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十堰市汉江路221号三级

      民生保障

      2022年,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27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0元,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23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54元,增长8.0%。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0.3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5.97%。

      2022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8.33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9.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9.3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2.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4.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6.5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66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38万人,全年领取失业金人数0.79万人。

      体育事业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2807个,体育场地面积775.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全市共有体育场馆26个,全年共举办市县级以上群体比赛150余场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450人。全市共有等级以上裁判员2797人,其中一级裁判148人,二级裁判2649人;等级以上运动员260人,其中一级运动员40人,二级运动员220人。

      教育事业

      十堰拥有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的本科院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唯一的国家高等本科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以及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汉江师范学院。

      2022年,全年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730人,在学研究生1963人,毕业生484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20510人,在校生64324人,毕业生16583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450人,在校生37744人,毕业生11530人。普通高中招生23809人,在校生64803人,毕业生19439人。初中招生41369人,在校生124285人,毕业生39714人。普通小学招生37290人,在校生241037人,毕业生41179人。特殊教育招生75人,在校生1021人,毕业生98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030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0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32%。

      学校名称学校地址学校级别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理工类国家普通高等院校
      湖北医药学院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医科类国家普通高等院校
      汉江师范学院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师范类高等本科公立大学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工科类高等职业公立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十堰市车城西路133号工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十堰市上海路特1号医科类高等本科独立学院
      十堰教育学院十堰市柳林路柳小巷普通教育综合性学院
      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科技发展

      2022年,全年全市安排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科技投入7346.53万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42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0项。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8132.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33.5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16.7%。森林抚育面积894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62%。截至2022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升级自然保护区0个。

      2022年,全年全市国控、省控27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I~III类标准的断面有26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96.3%;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2年,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为338天,达标率92.6%,其中达到I级(AQI≤50)的76天,达到II级(50<AQI≤100)的262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六因子(PM10、PM2.5、SO2、NO2、CO、O3)年均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全市昼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8分贝。

      十堰夜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交通方式名称地点
      铁路十堰站十堰市车站路11号
      十堰东站(高铁)十堰市浙江路桐树沟
      武当山站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镇
      武当山西站(高铁)
      丹江口站(高铁)
      公路十堰中心客运站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路1号
      十堰客运南站十堰市茅箭区车站路6号
      十堰汽车客运换乘中心十堰东站旁
      公交十堰城市公交集团十堰市张湾区汉江南路29号
      高速十堰高速客运站十堰市张湾区凯旋大道刘家村
      航空十堰武当山机场十堰经济开发区方块村

      十堰市现有铁路客运站:十堰站,十堰东站(高铁),武当山站,武当山西站(高铁),丹江口站(高铁)
      汽车客运站:十堰中心客运站,十堰客运南站,十堰汽车客运换乘中心(十堰东站旁)

      社会

      十堰博物馆十堰博物馆

      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7个,剧场4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208.48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物事业机构22个。全年共举办(线上线下)艺术活动1217场次,观众人数达到176万人次。全市共有博物馆13个,有陈列展览47个,全年举办群众性文化展览230次,参观人数达到26万人次。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46.8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1.9%。

      医疗卫生

      2022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95个,其中医院71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2个,民营医院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7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1个,门诊部(所)554个,村卫生室18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203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589人,注册护士1509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500张,其中医院24332张,乡镇卫生院9543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2.16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2391787人次,出院人数1039573人。

      医院名称医院地址医院类别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南路32号西医三级甲等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朝阳中路39号西医三级甲等
      东风公司总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十堰市大岭路10号西医三级甲等
      十堰市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十堰医院)十堰市丹江路1号中医三级甲等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十堰市汉江路221号三级

      民生保障

      2022年,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27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0元,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23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54元,增长8.0%。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0.3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5.97%。

      2022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8.33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9.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9.3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2.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4.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6.5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66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38万人,全年领取失业金人数0.79万人。

      体育事业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2807个,体育场地面积775.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全市共有体育场馆26个,全年共举办市县级以上群体比赛150余场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450人。全市共有等级以上裁判员2797人,其中一级裁判148人,二级裁判2649人;等级以上运动员260人,其中一级运动员40人,二级运动员220人。

      教育事业

      十堰拥有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的本科院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唯一的国家高等本科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以及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汉江师范学院。

      2022年,全年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730人,在学研究生1963人,毕业生484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20510人,在校生64324人,毕业生16583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450人,在校生37744人,毕业生11530人。普通高中招生23809人,在校生64803人,毕业生19439人。初中招生41369人,在校生124285人,毕业生39714人。普通小学招生37290人,在校生241037人,毕业生41179人。特殊教育招生75人,在校生1021人,毕业生98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030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0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32%。

      学校名称学校地址学校级别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理工类国家普通高等院校
      湖北医药学院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医科类国家普通高等院校
      汉江师范学院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师范类高等本科公立大学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工科类高等职业公立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十堰市车城西路133号工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十堰市上海路特1号医科类高等本科独立学院
      十堰教育学院十堰市柳林路柳小巷普通教育综合性学院
      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科技发展

      2022年,全年全市安排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科技投入7346.53万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42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0项。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8132.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33.5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16.7%。森林抚育面积894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62%。截至2022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升级自然保护区0个。

      2022年,全年全市国控、省控27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I~III类标准的断面有26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96.3%;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2年,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为338天,达标率92.6%,其中达到I级(AQI≤50)的76天,达到II级(50<AQI≤100)的262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六因子(PM10、PM2.5、SO2、NO2、CO、O3)年均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全市昼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8分贝。

      十堰夜景

      武当山十堰城区

      武当山十堰城区

      旅游事业

      2022年,全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00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旅游总收入1023.5亿元,增长14.2%。

      旅游

      十堰市是一个山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主要景点

      以下为十堰主要旅游景点:

      十堰人文地图汽车之城

      旅游事业

      2022年,全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00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旅游总收入1023.5亿元,增长14.2%。

      旅游

      十堰市是一个山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主要景点

      以下为十堰主要旅游景点:

      十堰人文地图汽车之城

      1.十堰市区

      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牛头山森林公园,四方山植物园,人民公园,黄龙古镇,黄龙库区漂流,东风商用车公司总装配厂装配线。

      2.丹江口市

      武当山峡谷漂流,丹江口水库,丹江口大坝,千岛画廊,松涛山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银梦湖,太极峡风景区,武当山南神道,武当净乐宫,丹江口库区旅游中心港,丹江口国家森林公园,骡马沟村武柱峰景区。

      3.武当山特区

      玄武门,玉虚宫,磨针井,太子坡,武当南神道,紫霄宫,五龙宫,南岩宫,金顶,太极湖,玄岳门。

      4.郧阳区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吟峡,仙女洞,虎啸滩,金沙湾水上乐园,郧阳岛旅游度假区,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

      5.郧西县

      五龙河旅游风景区,龙潭河风景区,天河七夕广场,上津古城,虎豹峡景区,悬鼓观。

      6.竹山县

      女娲山天池,九华山森林公园,驴头峡漂流,上庸古城,施洋故居。

      7.竹溪县

      楚长城鄂陕界关垭城门,十八里长峡,偏头山森林公园。

      8.房县

      野人谷野人洞,温泉度假村,挂榜岩,显圣殿,庐陵王故居。

      著名人物

      尹吉甫,《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陈世美,均州人氏,清代顺治年间官员陈世美,又名陈年谷,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杨献珍,1896年7月生于郧阳(今郧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

      施洋,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当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何世昌,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

      梅洁,郧阳中学1958届毕业生,国家一级作家,《长城文艺》编辑。

      杨正刚,空军中将,1993年7月晋升空军中将军衔。

      贺炜,毕业于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天下足球》栏目主持人。

      刘合炳,有当代“鲁班”之称的郧西籍农民工头。

      王建军,十堰市郧县人,现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

      江诗信,原籍郧西县,1935年生,资助莘莘“寒门学子”十春秋“希望老人”。

      白国伟,祖籍湖北十堰郧阳区,影视演员,画家,演讲家。

      华晨宇,2013年《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

      邓子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罗国士,中国书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香港美术学院荣誉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美学教授、陕西华联艺术研究院院长,有中国“月季王”之美誉。

      荣誉

      获得时间获得荣誉
      1999年国家园林城市
      2000年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2001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2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200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2004年
      2005年
      2004年全国双拥模范城
      2005年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006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百佳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武当山)
      2007年中国最安全城市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武当山)
      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武当山)
      2011年11月24日国家卫生城市
      2012年12月19日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5年7月19日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
      2016年9月19日国家森林城市
      2017年11月17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2017年12月2日2017美丽山水城市
      2017年12月15日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2017年12月24日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2月14日2018年国际候鸟养生之都
      2018年12月12日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8月13日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11月06日中国地级市百强第61名
      2019年11月14日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19年11月25日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第60
      2020年11月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5月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
      2021年5月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获评为四线城市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张湾中心区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克拉约瓦(罗马尼亚)、卡塞尔市(德国)、恩格斯市(俄罗斯)、完州郡(韩国)、天津市河西区、北京市丰台区、淄博市、淮安市、南充市、渭南市、四平市、博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