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家
外交家(diplomat),是指一个具备劝说天才的外交人物,中国历史上包括晏婴、张骞、周恩来等。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著名人物
3 故事
4 历史资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外交家
代表人物:晏婴、张骞、周恩来
意义:代表一个国家
职能:具备劝说天才的外交人物
英文名:diplomat
俄语:дипломат
著名人物
(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名婴,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张骞
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但并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国。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他与他的副使先后到过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产相继传入中国,中国丝绸等商品也大量被运往西域,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苏秦
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 后世敬仰其成就,以“苏秦背剑“来命名武术定式,十分形象,通俗易懂,更取其纵横捭阖之意。
苏秦相传为鬼谷子的徒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提倡合纵(联合其他国家对付秦国)。
苏秦从鬼谷子学成之后,出游数载,一无所成,搞得“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感叹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苏秦苦读太公《阴符》之时,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锥自刺其股。这是成语“悬梁刺股”中之“刺股”的由来。写成两部书,一部为《揣》,一部为《摩》,战国策中有所记载。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
李肇星
(1940年10月-),山东青岛人,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于2007年4月离职。现任中国外交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于中国外交学会就职。其后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下放到山西、江西等地。1970年复职担当驻肯尼亚大使馆职员7年。其后,1993年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1995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96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2001年再任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接替唐家璇任外交部长。继任:杨洁篪。
罗伯特
罗伯特·安东尼·艾登
(Robert Anthony Eden, 1897—1977),英国政治家、外交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国防委员会委员、陆军大臣、外交大臣和副首相等职。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东南)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的。
克贝斯蒂安
克贝斯蒂安·路易斯·兰格
挪威历史学家,外交家,曾任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他担任国际议会联盟秘书长长达二十四年(一九O九年一一九二三年)。在此期间,他长期居住在日内瓦,从事着大量的繁忙的国际性工作,为和平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为此,他与瑞典政治家布兰廷共同获得一九二一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金。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周恩来对外国记者的问题总是能完美的回答。
顾维钧
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字少川。英文名“Vi Kyuin "Wellington" Koo”。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华民国高级外交官员。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19年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巴黎和会。
故事
晏子名婴(?一前500年),宇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国王知道晏子的个子很矮,就想捉弄他。楚王命人在城墙的大门旁边又开了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去。
晏子知道楚王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他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门。”
招待晏子的官员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晏子进去以后,就拜见楚王。楚王故意问:“是因为齐国再没有别人,才派你来的吗?”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人多极了,仅都城就有上百条街道,人们把衣袖举起来,就可以遮住太阳;人们甩掉汗水就象下雨一样。大街上人们肩靠肩,很拥挤,怎么说齐国没人呢?”
楚王接着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派你出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们齐国派使节出访很有讲究,对那些精明能干的的人,就派遣他们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国家;对那些愚蠢无能的使臣,就派他们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国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无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国来了。”晏子的话使本打算要戏弄他的楚国君臣们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合纵连横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
公元前313年的一天,秦国的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肯献地,以为秦王担心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骂齐王。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绝交,并且与秦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使再次向张仪索讨献地时,张仪却说:“哪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一定是听错了,只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大败而归。接着,在蓝田交战中,楚国又被秦国打败,割给秦国两个城市.从此,楚国就一蹶不振。这就是张仪采用连横政策,帮助秦王离间敌国联盟,扩张秦国势力的典型例子。
蔺相如
完璧归赵: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
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赵王就找来蔺相如,要他出使秦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
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壁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
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蔺相如等了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
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
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
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
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
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
呢?”
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
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
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
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
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
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当下你把璧拿出来吧。”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
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
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
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
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张骞
开辟丝绸之路:(?~前114),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班超
出使西域: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先到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了。班超凭着自己的敏感,估计必有原因。他对部下说:“你们不觉得鄯善王对我们态度冷淡了许多吗?这肯定是因为有匈奴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所以才这样"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还好吗?"侍者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置词,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接着,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饮到酣处,班超故意设辞激怒大家:“你们与我都在这孤立无援的西域,想要立功以光宗耀祖.现在匈奴使者才到了几天,鄯善王就对我们如此冷淡,假如鄯善王将我们送给匈奴,我们该怎么办?"众人都说:“现在在这个危险的地方,不管是生是死,我们都跟着司马(汉朝的一种官职)."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趁着夜色用火烧掉匈奴的住处,使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那么他们就必然害怕,我们就可以杀光他们.杀了他们,鄯善王必然害怕,我们便可完成任务."
这天天刚黑,班超率领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时天刮大风,班超命令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之后,约好一见火起,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并命令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安排已毕,班超顺风纵火,一时,三十六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逃遁无门。班超亲手搏杀了三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匈奴人都葬身火海。第二天,班超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晓之以理,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汉朝作质子。
冯僚
出身低微的汉朝女子冯僚自幼心性聪慧,习武练剑,博览史书,胸怀大志。自做了解忧公主的侍女更加好学不倦、锐意进取,深得解忧的喜欢,二人以姐妹相称。冯僚说服解忧远嫁乌孙王,大展宏图。二人来到乌孙协助乌孙王治理国家。冯僚以巧计追杀匈奴伏兵时智救乌孙大将,二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冯僚冒生死之险身入叛军虎穴智斩凶顽,瓦解敌军,凯旋而归。在屡次平定叛乱、驱逐匈奴的激烈大战中,冯僚每每出谋划策,亲临沙场,以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智谋,不仅消除了握有权柄的汉朝和乌孙以及西域诸国的内奸,而且以惊人的韬略全歼了来犯的匈奴大军,为保卫乌孙和西域各国的和平与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冯僚不仅是历史上代表汉朝出使西域的第一位女外交家,而且也是卓越的文武双全的女军事家。
历史资料
外交官是社会的特殊群体 ,为了维护本国利益 ,他们运筹帷幄、誓死强辩、临危不惧 ,最终运亡为存 ,使本国转危为安。在对外交往中 ,外交人员的作用及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在历朝历代 ,外交事务作为国家政务的重要一环 ,外交人员都由设有专门的中央机构和相应的地方机构管理 ,具体外交任务的完成也需要其他机构的协助配合。不同的历史时期外交机构和外交官的名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考察 ,敬请方家斧正。
先秦时期
夏代以前的氏族时期 ,国家尚未形成 ,散居于各地的部落为了某种共同的利益组成部落联盟 ,联盟中的各个部落必然经常保持联系 ,联盟中的首领也需要不断的向各个成员部落发布命令和采纳建议《史记·五帝本纪》 , “龙主宾客 : ,远人至……各以其职来贡 ,不失厥宜。”又“舜曰:龙 , ……命汝为纳言 ,夙夜出入朕命 ,唯信。”《正义》:孔安国:“纳言 ,喉舌之官也。听下言纳于上 ,受上言宣于下 ,必信也。”“龙”负责部落内外上下之间的政令传达接待宾客 ,这一项任务被称为“纳言”,即是早期的外交官。夏禹时据说曾有大规模的朝觐活动《左传·哀公七年》记 ,季康子说“禹合诸侯于涂山 : ,执玉帛者万国。”“万国”可能是夸大的数字 ,这里的“国”可能只是一个部落“禹”接受“万国” ,的首领或部落代表的晋见礼品“玉帛”,这是一场规模很大的外交活动 ,有盟会性质 ,这里“禹”可以看做是一位部落盟主 ,在“涂山”主持召开了一次部落联盟大会。这种大规模的会盟活动必须事先经过各部落间周密的联系商讨 ,这些联系商讨当下称为“外交磋商”。在传世文献上 ,殷商时期没有出现作为官职的“外交官”,但是 ,具有外交含义的“史”“史人”“使”“来”等却在甲骨文中常常出现。甲骨文中“史”“使”“事”三个字的写法相似 , ,在如今整理出来的甲骨文中 ,据本人统计 ,含有“史”“使”的句子有232 条之多 ,其他与外交相关的卜辞也有数百条。可见 ,在商代已经明确出现了从事外交工作的使者。西周时期的外交官称为“行人”。“行人”作为外交人员明确提出来是在《周礼·秋官》中 “大行人 ,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 ,以亲诸侯。”“小行人 ,掌邦国宾客之礼籍 ,以待四方之使者。”可见 ,行人是西周迎待诸侯宾客之官。春秋时期 ,随着王纲解纽 ,宗法制的衰落和诸侯国实力增强 ,各诸侯国由周王朝属国地位渐变成一独立主权之国 ,亦需具备外交官 ,以沟通各国。此时外交官或为专职 ,或由国家执政大臣或王室重要成员兼任。外交官在春秋时期有多个名称 ,如“行理”《国语·周语中》 , “行理以节逆之。”韦昭注 : “理: ,吏也。逆 ,迎也。执瑞节为信而迎之。行理 ,小行人也。”又称“行李”《左传·僖公三十年》 , “行李之往来。”刘文淇《疏证》 : :“顾炎武云 ,古者谓行人为行李 ,亦曰行理。朱骏声云 ,李读为使 ,或读为吏 ,假借字形声俱近。杜注 ,行李 ,使人。”外交官在春秋时期一般通称为行人。如《春秋·襄公十一年》“楚人执郑行人良霄。”《左传》“书曰‘行人’ : ,言使人也。”《国语·晋语八》“秦景公使其弟 : 金咸来求成 ,叔向命召行人子员。”韦昭注:“行人 ,掌宾客之官。”战国时期朝聘与遣使外交并行。各国官制不同 ,负责外交的官员也有差别。如秦国的“相邦”、“御史”、“行”、“谒者”都参与外交事务;楚国则有“令尹”、“左徒”;齐国外交官制较完备 ,由“诸侯主客”、“行人”和“谒者”等官员负责;赵国有“相”、“御史”、“行人”;魏国有“相国”;韩国有“典冠”;燕国有
“相国”参与其事。除各国固有官员参加外交活动外 ,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专业使者的出现。这些专业的使者即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他们把游说各国君主 ,推行自己外交主张作为专门的职业 ,这些纵横家的前身就是行人《汉书·艺文志》 , “纵横家者流 : ,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 :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又曰:‘使乎 ,使乎 ?’言其当权事制宜 ,受命而不受辞 ,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 ,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秦汉时期
秦代负责外交的是典客和典属国。《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秦官有典客 : ,掌诸侯及归义蛮夷。”秦代有典属国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典属国 , ,秦官 ,掌蛮夷降者。”可知“典属国”是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外交官员。汉代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秦官有典客 , ……汉改为鸿胪。……武帝太初元年 ,更名大鸿胪 ,又更名其属官行人为大行令。”关于“鸿胪”的含义 ,韦昭注云“鸿: ,声也。胪 ,附皮。以言其掌四夷宾客 ,若皮胪之在外附于身也。”尚书主客曹为汉代另一负责外交的机构 ,关于“尚书”的含义《宋书·百官志》 , “秦世 :
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 ,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关于“主客尚书”的设立《汉官仪》 , “尚书四员 : ,武帝置 ,成帝加一为五。……主客尚书 ,主外国四夷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三国承汉制 ,魏、蜀、吴三国皆有大鸿胪。魏国《三国志》 :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爽诛 ,征玄为大鸿胪 ,数年徙太常。”蜀国《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 : 谷阝传》“ 杜琼字伯瑜 : , ……迁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吴国《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嗣主传》“宝鼎元年正月 : ,遣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吊祭晋文帝。”西晋设大鸿胪《晋书·职官志》 , “太常 ……大鸿胪 …… : ,皆为列卿 ,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员。”东晋时省置无恒 ,《宋书》卷三九《百官志上》谓“晋江左初省 , ,有事则权置 ,事毕即省。”南朝前期继续东晋的状况 ,宋、齐两代《南齐书》卷一 ,六《百官志》“有事权置兼官 : ,毕乃省”。直到梁武帝天监七年(公元 508 年) ,复置大鸿胪《梁书》卷二《武帝纪中》 , ,是年“诏
复置宗正、太仆大匠、鸿胪 ……仍先为十二卿”。此时大鸿胪改称鸿胪卿 ,去大字。陈承梁制 ,设鸿胪卿。北朝与南朝情况差别很大 ,北魏前期已设大鸿胪《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 , :“后魏曰大鸿胪。”《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册封一》载 ,拓跋焘延和二年(公元 433 年)“诏兼大鸿胪卿崔颐”拜杨难当为南秦王。北齐官制 ,多循北魏《隋书·百官志中》 , “鸿胪寺 : ,掌蕃客朝会 ,吉凶吊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北魏改大鸿胪为鸿胪寺 ,为九寺之一。北周依周官改制 ,设蕃部中大夫和
宾部中大夫负责外交。《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司寇有蕃 :部中大夫 ,掌诸侯朝觐之叙 ,有宾部中大夫 ,掌大宾客之仪。”在客曹尚书设置方面 ,魏承汉制 ,设客曹尚书《晋书·职 ,官志》谓“及魏改选部为吏部 , ,主选部事 ,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尚书 ……及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及渡江 ,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可知魏及西晋初皆有客曹尚书 ,及太康改制则省 ,东晋则无。南朝刘宋与南齐皆设主客曹 ,隶于左仆射 ,
《宋书·百官志》“左仆射领殿中、主客二曹。”梁、陈皆设尚书主客郎《梁书·萧介列传》 , “萧介 : , ……十二年 ,转主客郎。”北魏前期设主客尚书 ,后改为尚书主客曹。
隋唐五代时期
隋代负责外交的机构谓鸿胪寺和谒者台。隋初设鸿胪寺 ,文帝废 ,炀帝复置《隋书·百官志中》 , “鸿胪寺 : ,掌蕃客朝会 ,吉凶吊祭。”《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隋文帝开皇三年 : ,废鸿胪寺入太常 ,十二年复置。”谒者台《隋书·百官志上》 , :“谒者台 ,仆射一人 ,掌朝觐宾飨之事。”隋初曾罢谒者 ,置通事舍人 ,炀帝时改通事舍人为谒者台之职。唐代由鸿胪寺和尚书主客负责外交。唐沿袭隋鸿胪寺之名 ,其名称有过几次改动 ,龙朔三年 (公元 662 年) ,改为司宾寺;咸亨元年(公元 670 年) ,复为鸿胪寺。光宝元年(公元 684年) ,又改为司宾寺;神龙元年(公元 705 年) ,定为鸿胪寺。主客为尚书四部之一《旧唐书·职官志》 , “尚书、侍郎之职 : ,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 ,二曰祠部 ,三曰膳部 ,四曰主客。”五代时期 ,官制缺失甚多 ,史所载甚少 ,当时官制皆依唐制 ,则鸿胪、主客亦应如唐《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 , :“晋天福三年 , ……晋遣供奉官张匡 假鸿胪卿 , ……册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新五代史·梁本纪》“ 戊寅 : ,封鸿胪卿李崧介国公 ,为二王后。”《新五代史·东汉世家》“承钧自李筠败 :而失契丹之援 , ……乃拜五台山僧继禺页为鸿胪卿。”可见 ,五代时期晋、梁、汉皆有鸿胪 ,依承唐制。关于尚书主客《旧五代 ,史·列传十九》“李愚 ……洎庄宗都洛阳 : ,邓帅俾奏章入朝 ,诸贵见之 ,礼接如旧。寻为主客郎中 ,数月 ,召为翰林学士。”可知五代时期 ,亦依唐制 ,设主客郎。
宋辽金元时期
宋代负责外交的机构较多 ,有鸿胪寺、主客郎、客省、引进司、四方馆、东西合门等。宋代鸿胪寺承唐代鸿胪寺之名 ,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 963 年) 已有鸿胪寺建置《宋史·礼志》 , :“太祖建隆三年三月 ,有司上合班仪:太师 ,太傅 ,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 1130 年) 并入礼部 ,二十二年后复置鸿胪寺《续通典》卷三十《职官八》 , “高宗建 :炎后罢鸿胪寺并入礼部。”宋代设主客郎中、员外郎 ,隶属于尚书省之礼部《宋史·职官志》 , “主客郎中员外郎 掌以宾礼待四 :夷之朝贡。”宋代又设客省、四方馆、引进司、东西上合门管理外交事务 ,隶于尚书省 ,并于靖康元年(公元 1126 年)改隶于中书省。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朝代 ,其中枢官制分设辽官和汉官两大系统 ,辽官称为“北面官”,汉官称为“南面官”。南面官模仿唐、宋制度建立 ,北面官据契丹族原有制度设立 ,故南面官有鸿胪寺 ,而北面官则无 ,其职能相当的机构为客省局。南面官也有客省。金代不设鸿胪寺 ,由客省使、引进司负责外交事务。《续通典》卷三十《职官八》“金不设鸿胪寺有客省使、副使掌接伴 :人 ,使见辞之事。引进使、副使掌进外方人 ,使贡献礼物事。”又《金史》卷八《本纪第八世宗下》“壬戌 : ,太尉、左丞相完颜过道致仕。以客省使李磐为横赐高丽使。”元承金制 ,不设鸿胪寺 ,而有侍仪司会同馆负责外交事务。《续通典》卷三十《职官八》“元不设鸿胪寺 : ,有侍仪司会同馆属礼部 , ……其侍仪司掌外国朝觐之礼 , ……,成宗元贞元年以礼部尚书领馆事遂为定制 , ……掌诸王诸番各省四方
边远使客饮食供帐等事。”又《元史》卷第七《本纪第七世祖四》“八年三月 ……甲戌 : ,敕 “元正、圣节、朝会 : ,凡百官表章、外国进献、使臣陛见、朝辞礼仪 ,皆隶侍仪司 。”
明清时期
明代负责外交事务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行人司。明代初年承金、元之制设立侍仪司 ,太祖洪武四年(公元 1371 年)定为侍仪使、引进使 ,十三年改侍仪使为侍仪司 ,三十年(公元 1398年)改为鸿胪寺 ,遂成定制。行人司设立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1 年) ,设行人及左、右行人。不久改行人为司正 ,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建文中 ,罢行人司 ,以行人隶于鸿胪寺 ,成祖时恢复旧制。清朝外交事务比以前各代有所增加 ,特别是清代后期 ,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外交事务繁杂是此前任何一个朝代无法相比的。因此 ,有清一代外交机构的设立 ,亦与前代有所不同。清代前期 ,既保留了传统的鸿胪寺建制 ,又设立理藩院、会同四译馆管理外交事务 ,清代后期根据国内国际形式改革官制 ,先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后在美国、西班牙等国的要求下于 1901 年 7 月 24 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具体负责外交事务 ,鸿胪寺与理藩院的外交职能相应转向国内。总结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外交机构名称的改变情况 ,可以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周代以前 ,为官制建立的萌芽阶段 ,专门的外交机构可能还没有出现 ,只有职务未有专官 ,如夏代的“纳言”、商代的“使人”等。周代以后 ,官制逐渐完整 ,专门负责外交的机构为各朝各代所必需 ,故外交机构设立相沿不替。二 ,各代外交机构之名称历史承继性较为突出。如周代行人之名 ,汉代、明代皆有;战国时齐国有“主客”之名 ,秦代称“典客”,汉代有尚书主客曹 ,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皆有主客之职。汉代设鸿胪寺负责外交事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明、清各代均设。三 ,我国外交机构的名称的多样性是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如春秋时期外交官称为“行人”,其基本含义是行走在道路上的人 ,这一名称不仅反映出外交的日常生活状态 ,而且准确表现出外交官所具有的与各国沟通联系的职能特点 ;又如“大鸿胪”之名 ,根据韦昭对其含义的解释 ,体现了其职责是联系本国与附属国的主从关系 ,也蕴涵着汉代及以后历朝把自己看作天下正统和主人的思想 ,这种思想直到清末迫于列强压力所设“外务部”时才有所改变。我国的外交机构与外交官 ,其名称在历史上发生多次变化 ,从甲骨文的使人、《周礼》、《春秋》、《左传》等经典中的行人、历代史志中的鸿胪卿、侍仪司 ,直至清代新官制中具有现代意味的外务部 ,其变化之迹清晰可寻 ,而其历史传承性则更为明显。在名称变化的同时 ,在中国的各个朝代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对外交往的增加 ,他们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