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边绿刺蛾

褐边绿刺蛾褐边绿刺蛾

褐边绿刺蛾(拉丁学名:Latoia consocia),别名青刺蛾、梨青刺蛾、绿刺蛾等,属于鳞翅目刺蛾科动物。

褐边绿刺蛾成虫体长15-16毫米,翅展约36毫米,触角棕色,雄栉齿状,雌丝状,头和胸部绿色,复眼黑色,雌虫触角褐色,丝状,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暗褐色,外缘部灰黄色,腹部和后翅灰黄色,卵扁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黄绿至淡黄色,幼虫头黄色,甚小,常缩在前胸内。褐边绿刺蛾遍布全国,除了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外,国外分布在日本、朝鲜、苏联,生长环境25-30℃为最适宜生长发育温度范围,成虫繁殖力高,种群趋势指数最大。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饲养 6 物种危害 7 蛰后处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褐边绿刺蛾

      拉丁学名:Latoia consocia Walker

      科:刺蛾科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种:褐边绿刺蛾

      命名者:Walker

      目:鳞翅目

      别称: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洋辣子

      界:动物界

      属:绿刺蛾属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命名年代:1865

      形态特征

      褐边绿刺蛾成虫 体长15~16mm,翅展约36mm。触角棕色,雄栉齿状,雌丝状。头和胸部绿色,复眼黑色,雌虫触角褐色,丝状,雄虫触角基部2/3为短羽毛状。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暗褐色,外缘部灰黄色,其上散布暗紫色鳞片,内缘线和翅脉暗紫色,外缘线暗褐色。腹部和后翅灰黄色。

      卵 扁椭圆形,长1.5mm,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黄绿至淡黄色,数粒排列成块状。

      幼虫 末龄体长约25mm,略呈长方形,圆柱状。初孵化时黄色,长大后变为绿色。头黄色,甚小,常缩在前胸内。前胸盾上有2个横列黑斑,腹部背线蓝色。胴部第二至末节每节有4个毛瘤,其上生一丛刚毛,第四节背面的1对毛瘤上各有3~6根红色刺毛,腹部末端的4个毛瘤上生蓝黑色刚毛丛,呈球状;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腹面浅绿色。胸足小,无腹足,第一至七节腹面中部各有1个扁圆形吸盘。 蛹 长约15mm,椭圆形,肥大,黄褐色。包被在椭圆形棕色或暗褐色长约16mm,似羊粪状的茧内。

      展翅宽30~44mm。刺蛾科台湾有50种。本种上翅表面淡绿色,翅基具褐色斑,外缘有1道浅褐色斑纹,斑纹有褐色线条镶边。近似种包括素木绿刺蛾(P. shirakii)、斑绿刺蛾(P. pastoralis)以及双齿绿刺蛾(P. hilarata)等。

      生活习性

      褐边绿刺蛾褐边绿刺蛾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卵多成块产于叶背,每块有卵数10粒作鱼鳞状排列。低龄幼虫有群集性,稍大分散活动危害。

      1龄幼虫不取食,孵化次日即蜕皮。2龄起开始取食。幼虫蜕皮前,体侧和腹面4列枝刺张开,排列十分整齐,腹部紧贴叶片,不吃不动直至蜕皮。开始脱皮时,先从头顶部撕开一破口,虫体即从此处抽出,蜕皮过程在1分钟内完成,蜕皮后15分钟后刺毛张开,再过20分钟后,开始取食蜕下的皮,幼虫从准备蜕皮至食掉蜕皮,整个过程大约持续50分钟。蜕皮后不久,幼虫就可以取食叶片。取食时2-4龄只食叶肉,食后留下叶脉,叶片呈网状透明,透明斑随龄期增长而增大,4龄前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4龄开始分散取食。5龄幼虫取食时,啃穿叶片形成孔洞。6龄自叶缘向内开始取食,形成缺刻。

      第1代1-3龄幼虫取食量很小,从4龄开始取食量加大,5龄比4龄增加3倍,6龄比5龄增加7倍,7龄达到暴食期,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80.79%。第2代幼虫从5龄幼虫开始加大取食量,7-8龄取食量较大,8龄幼虫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78.98%。第1代1-5龄取食速度较慢,6龄以上取食速度加快,7龄进入暴食期。第2代1-6龄取食速度较慢,7龄以上取食速度加快,8龄进入暴食期。

      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梅、樱桃、枣、柿、核桃、板栗、山楂等果树和杨、柳、榆等林木。

      分布范围

      褐边绿刺蛾褐边绿刺蛾

      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

      繁殖饲养

      在广西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枝叶间或表土层的土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和羽化为成虫。扁刺蛾第一代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于8月中旬至9月下旬。褐边绿刺蛾青刺蛾第一代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于8月至9月上、中旬。褐刺蛾的第一代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于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由于各地气温不同,有些地区在第二代老熟幼虫结茧较早,当年还可化蛹和羽化,并产生第三代幼虫。成虫出现于春、夏二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

      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白天隐伏在枝叶间、草丛中或其他荫蔽物下。除此之外青刺蛾产卵排成块状外,其余两种的卵,多散产在叶背面。幼虫孵化后,低龄期有群集性,并只咬食叶肉,残留膜状的表皮;大龄幼虫逐渐分散为害,从叶片边缘咬食成缺刻甚至吃光全叶;老熟幼虫迁移到树干基部、树枝分叉处和地面的杂草间或土逢中作茧化蛹。

      物种危害

      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老龄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时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

      褐边绿刺蛾幼虫褐边绿刺蛾幼虫

      在东北和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河南和长江下游地区发生2代,江西发生2或3代。在发生1代的地区,越冬幼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卵期7天左右。幼虫在6月下旬孵化,8月为害重,8月下旬至9月下旬,幼虫老熟入土结茧越冬;在发生2代区,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化蛹,成虫发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在6月末至7月,成虫发生期在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在枝干上或树干基部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

      毒性

      褐边绿刺蛾等多种刺蛾类的幼虫俗称洋辣子, 其体表长有防御性的有毒刺毛,会伤害接触者,使其产生瘙痒、刺痛、丘疹、红肿、皮炎等症状。对于褐边绿刺蛾幼虫蛰伤,首先使用胶带将患处残留的体刺尖端及刚毛粘下,再进行对症治疗。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一般是将偏碱性的液体抹于患处,以缓解患处疼痛。

      褐边绿刺蛾褐边绿刺蛾

      3.物理防治:利用成蛾有趋光性的习性,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在6-8月掌握在盛蛾期,设诱虫灯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在各代幼虫盛孵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800-1000倍液喷洒,或结合防治其他食叶害虫,实行兼治即可。

      蛰后处理

      1. 蛰后用胶带粘受伤部位,可以把刺入皮肤的细毛给清理掉,这是最直接的方法。

      2. 洋辣子的毒是酸性的。可以用浓肥皂水涂患处。可以重复一次。一般十分钟左右就会减轻。

      3.中药喉症丸研碎,水调敷于患处。

      4.有发烧,关节肿痛等全身症状,应到医院治疗。

      5.被蜇后可用棒棍挑破其身体,会发现一绿(或青)和黑的经脉。将其中绿(或者青)的一条取出捣碎,敷在被蛰处立马有奇效。千万别动黑色那条,这是他毒液所在处。

      6.被蛰后可在患处抹上一些牙膏,抹过牙膏后患处会感觉清凉,大约5分钟后疼痛感就会减轻,牙膏迅速凝固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把凝固的牙膏剥落,即可将毒刺给带出。(老家皖北,夏秋季洋辣子很多,尤以梧桐树和玉米地里为甚,农村人的土办法,但是效果很好,若是蛰后出现大面积红肿和过敏的,建议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