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晋

王象晋王象晋

王象晋(1561年-1653年),字葱臣,又字子进,号康宇,自称好生居士、明农隐士、群芳主人等,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明代著名园艺学家。并且是一位文人、官吏,旁通医学,著述丰富。

他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崇被元年(128年),任按察司副使,次年平定通州民乱。崇被七年(1634年),升任河南按察使。次年,迁浙江右布政使。

王象晋一生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除《群芳谱》以外,他还著有《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赐闲堂集》《剪桐载笔》《操弧剿说》《救荒成法》《日省录》《心赏编》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为官经历 3 人物评价 4 农业实践 5 农学巨著群芳谱 6 医药学贡献 7 主要著述 8 群芳谱

      基本信息

      本名:王象晋

      出生时间:1561

      所处时代:明代

      去世时间:1653

      为官经历

      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考选,升任翰林、御史等职。时值魏忠贤阉党之祸炽盛,他与兄王象乾都是东林党人,阉党力图拉拢他二人入伙,遭拒绝,遂触怒阉党,被迫辞职回乡。数年后复职,历受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职。

      人物评价

      他为人宽厚正直,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因事得罪了当朝权贵,仕途坎坷。史书称誉他是,“济人利物常恐不及,乃爱国爱民、急公好义、关心国计民生的长者”。

      农业实践

      他在身居官职的时候,也时时不忘农本要义,经常寻找机会到农村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生产情况。他还常到农田现场细心观察体验,亲身获取第一手农业资料。自1607年至1627年的20年间,王象晋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经营农业。他特别热爱种植花卉、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专门开辟了一块园地,自己动手,督率佣仆培育花木,试种农作物。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王象晋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又从古代农书中汲取了不少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他用10多年的时间编撰了一部28卷40余万字的农业重要著作《群芳谱》。 图片

      农学巨著群芳谱

       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全称《二如亭群芳谱》。编撰者明代王象晋(1561~1653),字荩臣,又字子进,号康宇,自称明农隐士、好生居士,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浙江石布政使。约在1607~1627年间,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一些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10多年时间编成此书。全书30卷(另有28卷本,内容全同),约40万字,初刻于明天启元年(1621),后有多种刻本流传。内容按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等十二谱分类,记载植物达400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尤其重视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记述较详,并注意名称订正,纠正以往混淆之处,为该书突出优点。不足之处是“略于种植而详于疗治之法与典故艺文”。《群芳谱》可能以南宋陈泳所辑《全芳备祖》为蓝本,从体例到内容,受该书影响较大。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汪灏等人奉康熙帝之命,在《群芳谱》的基础上改编成《广群芳谱》一百卷。

      医药学贡献

      晚年优游林下,平时留心医药,从事园艺和医药研究,经常收集所见到的各种验方,日久成帙。间或以之授人,用之多验,久之遂通医药,对药物性能颇有了解。论男女气血之异而分别用川芎或熟地。《群芳谱》按照12谱分类,药居一类,对药性的种植、修治、制用、辨讹、服食等,均有所论述,对祖国医药学有一定贡献。图片

      主要著述

      一生著述颇多,有《二如堂群芳谱》28卷、《赐闲堂集》20卷、《清寤斋心赏编》、《剪桐载笔》、《奏张诗余台壁》等行世。医著有《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保世药石》及《卫生铃释》,后二种已轶。

      群芳谱

      由明人王象晋编著的《群芳谱》(元·亨二部)新版再次出版。2011年11月18日,再版首发仪式在桓台县政协举行。因当时并未参加首了式,书样也是首发一个半月后才拿到,故此消息迟到俩月。

      《群芳谱》又名《二如亭群芳谱》,全书共二十八卷,作者王象晋,生于1561年,卒于1653年,字荩臣,号康宇,自号好生居士,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明万历三十二(1604)年进士,由中书舍人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是清初诗坛领袖王渔洋的祖父。

      王象晋为人宽厚,刚正不阿,政绩显著。平生重视农圃,鄙薄五谷不分的所谓“大人者”。《山东通志》称他是“济人利物常恐不及,乃爱国爱民、急公好义、关心国计民生的长者”。1607年到1627年的20年间,王象晋有大半时间是在新城老家闲居度过的。《群芒谱·自序》称,家中有“薄田百亩,足供饘粥”,有一个园子取名“涉趣园”,园中央修建了一个凉亭,叫“二如亭”。这段时间内,他在“涉趣园”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十多年时间编成此书。全书二十八卷(此外尚有三十卷本,内容与此完全相同),约40余万字,分元、亨、利、贞四部。四部下又细分为天谱、岁谱、谷谱、蔬谱、果谱、茶竹谱、桑麻葛棉谱、药谱、木谱、花谱、卉谱、鹤鱼谱等。

      《群芳谱》作为我国十七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其内容极为丰富,书中记载的栽培动植物达四百多种,对每一种植物的名称来源和考订,植物性状和类似植物的区别等,都有较详细的阐述,具有较高的农学价值。所介绍的花卉种类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农书或(和?)花谱,对传统名贵花卉,不仅收集了很多品种,且记述了品种的特性,被后世农书和花谱引用。谱中每种植物下面除种植外还列有治疗、典故、丽藻等目,用较大的篇幅收录了古代有关验方、历代文人雅士有关果、木、花、卉的诗词歌赋,具有较高的文学兼药物学价值。

      《群芳谱》专门论述与民生关系最密切、有经济价值或者某中(种?)特用的作物。作者作谱的目的,旨在为民生着想,服务于人民。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明代以来虽多次刊印,但由于社会变革、战乱等种种原因,又由于该书部头较大,年代久远,当今之世亦难见完本,于民间则窥豹益难焉。为弘扬桓台传统文化,桓台县政协开始整理重版该书,并于2011年先行出版元、亨二部,其余利、贞二部于2012年完成。本次出版的《群芳谱》以明天启本为底本,中有模糊不清之处,则用汲古阁藏版刻本补正。它的出版,将以其较高的文化品位、珍贵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为世人学习和了解桓台深厚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真实客观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