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性

真核生物细胞核中所含有的染色体组(n)的套数。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育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倍性

      性 质:科学

      解 释:染色体组(n)的套数

      类 别:生物

      简介

      ploidy真核生物细胞核中所含有的染色体组(n)的套数。如在小麦属(Triticum)中,一粒小麦(T.monococcum)的染色体数是14(染色体套数是2);二粒小麦(T.dicoccum)和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的染色体数是28(染色体套数是4);普通小麦(T.vulgate)的染色体数是42(染色体套数是6)。故上述小麦的种分别属于二倍体(2n)、四倍体(4n)和六倍体(6n),它们代表不同的倍性水平,组成一个“多倍系列”。

      育种

      多倍体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特有的,维持生物体生存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染色体基数:一组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数目以X表示高粱 X=10 小麦 X=7 棉属 X=13玉米 X=10 甘薯 X=15 豌豆 X=7稻属X=12二倍体: 体细胞具有两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粒小麦 2n=2X=14水稻 2n=2X=24玉米 2n=2X=20多倍体:体细胞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二粒小麦 2n=4X=28普通小麦 2n=6X=42陆地棉 2n=4X=52多倍体育种:用人工的方法诱发作物形成多倍体,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2.多倍体种类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源不同的多倍体陆地棉 异源四倍体 A1A1D1D1;普通小麦 异源六倍体 AABBDD小黑麦 异源六倍体 AABBRR;异源八倍体 AABBDDRR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源相同的多倍体甘薯 同源六倍体马铃薯 同源四倍体香蕉 同源三倍体在同源异源多倍体之间,还存在一系列过渡类型或复合在一起的多倍体:区段异源多倍体 BBB1B1同源异源多倍体 AAAABBBB倍半二倍体AABB×BB ABB二.多倍体植物的特点1.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①育性差,结实率低.②大多数同源多倍体是无性繁殖的,多年生的.③同源多倍体基因型种类比二倍体多纯显性:AAAA;三显性:AAAa;双显性:AAaa;单显性:Aaaa;无显性:aaaa④同源多倍体达到遗传平衡的时间长⑤器官的巨型性2.异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染色体配对正常,植株雌雄配子发育正常,结实率较高.三.多倍体的育种意义1.产生同源多倍体,获得植物某些器官的巨大型.2.创造异源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综合远缘种,属植物的优良性状.3.诱导异源多倍体,作为种属间的遗传桥梁,进行基因转移或渐渗.四.多倍体的诱导与育种1.诱导材料的选择①选择天然多倍体物种比重高的植物.②选择综合性状好,染色体倍数少材料.③选择杂合性高的材料.④选择收获营养器官的植物或无性繁殖的植物⑤选择远缘杂种后代材料.⑥选择生育周期短的植物.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和方法途径自然诱导人工诱导物理因素诱导化学因素诱导①物理因素诱导:温度骤变机械创伤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离心力等②化学因素诱导:化学药剂:秋水仙素;富民农;吲哚乙酸方法:浸渍法;滴液法;注射法;涂抹法3.多倍体植物的鉴定① 间接鉴定:同源多倍体:形态上多呈巨型性异源多倍体:检查育性②直接鉴定: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染色体数4.多倍体育种的要点①诱导群体要大,并包括丰富的基因型.②考虑染色体的最适数目.5.人工诱导多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①异源多倍体小黑麦②三单倍体甜菜和三倍体西瓜③同源四倍体黑麦,同源四倍体葡萄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一.概念和种类1.概念单倍体: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目的孢子体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导单倍体,并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2.种类①整倍单倍体: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目的孢子体一倍体(单元单倍体)由二倍体植物产生的含有一组染色体的单倍体多倍单倍体:多倍体植物产生的含有一组以上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同源多倍单倍体:同源多倍体产生的多倍单倍体异源多倍单倍体:异源多倍体产生的多倍单倍体二. 单倍体育种的优缺点优点:1.控制杂种后代分离,缩短育种年限2.提高获得纯合材料的效率F1 AaBbAB Ab aB abAB AABBAb3.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单倍体育种 AABB 杂交育种 A-B-4.与其他的育种方法相结合,提高选择效果5.为研究细胞学,遗传学理论问题提供素材单倍体育种的不足1.缺乏常规育种各个分离世代的基因重组和交换,减少了优良基因积累的机会2.缺乏各种材料在田间观察评定的机会3.诱导单倍体的技术不完善,花药培养时出愈率,绿苗率不高,好的类型可能丢失.三. 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1.利用单性生殖获得单倍体(1)利用自然孤雌生殖①从双生苗中选择②从嵌合体中选择(2)利用远缘花粉授粉(3)延迟授粉(4)利用理化因素诱变(5)利用诱发基因及核质互作2.利用染色体有选择的消失3.细胞离体培养(1)花药培养(2)未授粉的子房和胚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