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
葫芦
葫芦(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葫芦茎、枝被粘质长柔毛;卷须2歧,顶端有2腺体;叶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两面均被微柔毛;雌、雄花均单生;果初绿色;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幼苗怕冻,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其幼嫩时可供菜食,成熟后外壳木质化,中空,可作各种容器,水瓢或儿童玩具;也可药用。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主要品种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栽培
6 主要价值
7 植物研究
8 植物文化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葫芦
别称:嘎贝哲布(藏名)、葫芦壳、抽葫芦、壶芦、蒲芦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堇菜目
亚科:葫芦亚科
属:葫芦属
分布区域: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二名法:Lagenaria siceraria
门:被子植物门
亚纲:五桠果亚纲
科:葫芦科
族:冬瓜族
种:葫芦
英文名:Calabash Gourd , Bottle Gourd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性状
该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长1.2~1.8cm,宽约0.6cm,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对种皮质硬而脆,子叶2,乳白色,富含油性。气微,味微甜。
鉴别
该品粉末淡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薄,垂周壁平直或弯曲,外被角质层。种皮厚壁细胞多成片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50μm,长约100μm,木化,纹孔圆形或长圆形,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较小,壁甚厚,呈长方形或类圆形,有的少数分枝,壁波状弯曲。星状细胞碎片较多,不规则形,分枝成星状,界限不甚明显,具数个分枝或突起,壁弯曲,木化,胞腔不规则。种皮下皮细胞类长方形,扁平,垂周壁稍厚。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直径2~15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用水合氯醛透化,脂类物质成片脱落,可见糊粉粒溶化后的痕迹。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充满油滴和糊粉粒,直径2μm以下。假种皮碎片细胞类。长方形,排列成镶嵌状,壁薄,微弯或平直。纤毛众多,长短不一,长约100μm,平直或稍波状弯曲。
主要品种
与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全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
小葫芦
与葫芦(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虽似葫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我国多栽培。
本变种果实药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儿童玩具。种子油可制肥皂。
瓠瓜
本变种与葫芦(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厘米。各地栽培。
本变种的果实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供作乐器,为“八音”的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用作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
分布范围
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
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繁殖栽培
浸种55度水15分钟,然后30度水24小时.温水上放七天(不接触)尖端裂开就栽种。然后栽种到土里,苗出到3分之2时转到18度。
选茬整地
1、选地 选茬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可以。以玉米、小麦、大豆茬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类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闭除草剂的地块都不能种植甜葫芦。
2、整地 早春顶浆打垅,及时镇压保墒。种植垄为长口垄,垄宽90—130cm,中间7—8条空垅也要打垅有利于灭草。
室内催芽
刚收获的大亚腰葫芦
1、浸种 品种选用,日本青皮葫芦,用40℃温水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浸好的甜葫芦种子。2、催芽 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掸水2次。掸水不要过多,防止种皮内有积水。催芽温度一般在25—28℃,不能低于25℃,最高不超过32℃。
3、要求 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拱嘴露白),放在另外的盆里,放在室内阴凉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长,等待播种。
苗床播种
1、苗床准备 苗床底垫8—10cm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实、踩平。同时用7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消毒,每平方米0.3—0.6g,同时扣棚。待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
2、营养土准备 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剂的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按7:3比例混拌。
3、装袋播种 将营养土装入10×15cm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1/3处放入20—30粒二铵作底肥,装满蹲实,并将营养袋底角剪开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8—10mm的眼2—4个以便透水。将营养袋整齐摆放在苗床上(间隙1cm),并浇足水,表土干后,待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5—10日进行。用木棒在营养袋中间扎3—4cm深的眼,将催好的芽的种子,芽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行1次浇水。
田间管理
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在主蔓长到50cm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并耢平空垄防止草荒,然后对空垄进行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1kg左右。
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
(1)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在空压缩上。可培1次定向土,使瓜秧向顺风方向倾斜,避免翻秧。
(2)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掉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以后。
(3)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上午和雨天不开花,所以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开始授粉,过了处署(8月23日)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个。
(4)田间留车道,原则在道两侧各有2条瓜垅,以便于浇水和收瓜。
采收加工
1、采收时间 8月上旬开始逐渐采收,当第1茬瓜长到15—18斤左右(用指甲掐有声音即可采收),原则头一天采收,第2天先削掉瓜皮,再削瓜条,雨天不要削瓜条。
2、搭架晾晒瓜条熏瓜及包装
(1)晾晒木架规格每公顷需建架高2.2米,宽3米,长18—20米,两排架。木杆用塑膜缠上,防止粘瓜条。
(2)晾晒瓜条 晾晒场地一般选择在地里为最佳,因为大地里没有灰尘,在自己家院内或者门前大道上,灰尘很多,但是必须用塑料布罩上,防止灰尘落上。晾晒标准用手握一下不粘手为宜。
(3)熏房材料 用木杆搭架,四周必须用塑料布罩上,四周底角(边)用湿土压好踩实,防止硫磺汽味散发出去。每公顷需建熏房规格:长12米,宽3米,高2.5米。
(4)熏瓜 一般是上午削瓜条,下午进房,第二天出房再进行晾晒,转动木杆,防止瓜粘木杆,八分干开始理条,一头齐,分长短扎把在进房熏条。扎把在头上扎和中间扎两种,一般都在头上一端扎。把扎得不要过紧,一般熏条时间,为2个晚间,24小时左右。每公顷用硫磺200公斤左右,每房用硫磺以水条为准,一般3000斤瓜条,每次用2—3斤左右,用硫磺多少与天气有关,晴天则少,阴天则多。
(5)包装要求 扎小把直径为3cm出房后用塑料袋装好,防止硫磺味散发出去。(每个包装重50公斤)。
(6)产品质量标准瓜条长1.8—2.2米,宽2.5cm,厚3mm。质量要求:无老化条、油条、皮条、脏条、蛇皮条、筋条瓜不超过20%,水分在20%左右。
(7)等级要求 60—90cm为三等条、1—1.7m为二等条、1.8—2.2m为一等条。
主要价值
每100克葫芦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15.00千卡),蛋白质(0.7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3.50克),膳食纤维(0.80克),维生素A(7.00微克),胡萝卜素(40.0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40毫克),维生素C(11.00毫克),钙(16.00毫克),磷(15.00毫克),钾(87.00毫克),钠(0.60毫克),镁(7.00毫克),铁(0.40毫克),锌(0.14毫克),硒(0.49微克),铜(0.04毫克),锰(0.08毫克)
葫芦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食谱
素炒葫芦丝儿 主料:葫芦一个 辅料:干辣椒两颗,蒜一瓣,盐适量
制作步骤:
- 葫芦去皮切丝儿;
- 锅放油,将干辣椒和蒜瓣爆香;(干辣椒一定要爆出香辣的味道,看见辣椒有一点糊的颜色最好)
- 下葫芦丝儿大火翻炒,见变软变熟加盐调味出锅!(可依据个人口味加味精 糖调味,随意。)
药用价值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切碎用。
【来源】葫芦科植物葫的干燥种子。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味】酸、涩,温。甘,平。入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
止泻,引吐。用于热痢,肺病,皮疹。
利水消肿:用于重症水肿及腹水。
利尿,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
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
【用法用量】0.5~1两。煎汤,绞汁,或煮食等。
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等症,常与猪苓、茯苓、泽泻等药同用。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
【注意】据有的报道指出,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某些变种的果肉有致泻作用。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忌服食。
【附方】
⑴葫芦汁:鲜葫芦1个,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1小碗,加入适量蜂蜜调服。
单用鲜葫芦汁,可充分发挥其清热利水或润肺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或肺燥咳嗽等。
⑵葫芦虫笋汤:葫芦60g,切片,虫笋30g,切段。加水煎汤服。
葫芦、虫笋皆长于利水,二者合用,能明显增强利尿行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较有效验。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据古代医书记载,葫芦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
经济价值
成熟后外壳木质化,中空,可作各种容器,水瓢或儿童玩具。
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果实老熟后经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酒壶;生活用具,如水瓢;鸣虫玩具,如蝈蝈葫芦;及观赏品等。
收藏价值
在古人看来,葫芦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内的上佳气场,而对于不好的气场则可以进行有效的抑制、阻遏,从而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居环境。因此,古时候的豪门大族多在家中供养几枚天然葫芦,置于中堂之上,认为有化煞收邪、趋吉避凶之妙用。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关于葫芦的题材,如“子孙万代”、“万代盘长”等。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顶梁”,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床头放葫芦促进夫妻感情。
人们喜爱葫芦,因为它爱生长,能蔓延,多果实,这一特色,恰恰与人类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孙繁衍的愿望相结合。借物抒情,于是产生了人们对葫芦的钟爱和崇拜。从而也衍生出许多相应的神话和吉祥福瑞故事。代代相传,葫芦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增寿、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孙的吉祥物。
制作工艺
工艺种类
烙画葫芦
(一)葫芦烙画技法,(二)葫芦雕刻技法(三)葫芦漆艺技法(四)葫芦范制技法(五)葫芦勒扎技法(六)葫芦押花技法(七)葫芦针刻技法(八)葫芦结扎技法(九)葫芦彩绘技法(十)葫芦镶嵌技法(十一)葫芦编制技法(十二)葫芦剪接技法(十三)葫芦灯制作技法(十四)葫芦笔筒制作技法(十五)葫芦虫具制作技法,(十六)葫芦花瓶制作技法(十七)葫芦鸟巢制作技法(十八)葫芦鸽哨制作技法(十九)葫芦酒制作技法(二十)葫芦音箱制作技法(二十一)葫芦首饰制作技法(二十二)葫芦果脯制作技法(二十三)葫芦小菜制作技法(二十四)葫芦瓜子制作技法,(二十五)葫芦干丝制作技法(二十六)葫芦乐器制作技法(二十七)葫芦酒具制作技法(二十八)葫芦修饰技法(二十九)葫芦表制作技法(三十)葫芦包制作技法(三十一)葫芦吊牌制作技法(三十二)葫芦动物制作技法(三十三)葫芦罐制作技法(三十四)葫芦壶制作技法(三十五)葫芦花篮制作技法(三十六)葫芦人物制作技法(三十七)葫芦日用品制作技法(三十八)葫芦勺制作技法(三十九)葫芦社火制作技法(四十)葫芦塑骨技法制作工具
(一)加工工具:角膜机、钢刷子、小锯、曲线锯、铜刷子、曲线刀、口罩、眼罩、锥子、木锉、竹片、砂纸、砂纸器、铁刨花、筷子、勺、贝壳等。
(二)制作工具:烙画机、渲画机、可换笔、可换笔头、贴纸、美工刀、胶棒、胶条、复写纸、金刚石磨头、尼龙笔、鬃毛刷子、雕刻钻、电钻、胶枪、雕刻刀、烙画花纹、钳子、榔头、改锥、夹剪等。
(三).装饰物:彩色线、中国结、装饰结、木珠、项链绳、手机链、穗、宝石、昆虫模型、水晶珠、银饰品、石牌、葫芦托、大漆、油漆、树脂、蜂蜡、化工染料、丙烯颜料、硅胶、硅油等。
挑选
一、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
彩绘葫芦
二、葫芦上手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芦的生长期要长。三、葫芦上手撮一下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
四、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行话:瓷皮糠里。
五、葫芦的皮色应当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行话:一汪水。
六、皮色惨白的葫芦千万不能要,因为葫芦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七、拿起葫芦用鼻子问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没有动过手脚的葫芦应该发出浓郁自然的葫芦香味。如葫芦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点味道也没有的,这表明葫芦本身已经做过手脚,坚决不要。
作旧
葫芦本身经过长期的把玩以后,本身的色泽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光亮润泽。这种颜色葫芦的价值必然远远高于一般葫芦。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逐利的需要,作旧现象随之而生。以下介绍几种葫芦作旧的方法。
烙画葫芦
一、日照涂油法:将葫芦置于阳光之下,均匀地暴晒一段时间以后,在用质地细密的布料蘸上干净的核桃油均匀涂于葫芦的表面。如此上面的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就可以极大地加快葫芦变色的过程,不过要想达到那种古色古香的境界还是需要经过1到2年左右的时间方可。二、沸水煮色法:将葫芦放到浓红茶水、中药儿茶水或者红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温浸泡一段时间以后使色彩浸入葫芦的表皮之内。
三、高温油炸法:将葫芦完全浸入高温的食用油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葫芦就会变颜色,显得古色古香了。
不过如何作旧我们依然有办法将其与真正自然变色的葫芦给区分开来。下面是一些简易的鉴别方法:从颜色上看人工作旧的葫芦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变色的葫芦,但却没有内敛的光晕,表面的那层浮光皮生硬无比,很容易鉴别。其次看葫芦的内壁,自然变色的葫芦显得比较陈旧,特别是虫具,葫芦的内壁一般会是灰黑色,并经常有虫蛀的痕迹。而人工作旧的葫芦则不然,其内壁的颜色多与外壁的色泽相同,并有侵染之相。最后,从葫芦各部位的着色程度来看,自然变色的葫芦各部位色泽不完全一致,一般是把玩、触摸越多的地方色泽越深,反之则越浅。以范制葫芦为例其阳文凸起的部位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后色泽较其他部位深得多。而人工着色的葫芦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盘玩摩擦越多的地方会掉色而变浅,反倒是凹陷之处色泽更深。
作品展现
葫芦一般都用来加工烙画葫芦,彩绘葫芦,雕刻葫芦等,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产品名:吉祥如意葫芦
尺寸:高:14cm 直径:7cm
材质:黄铜
植物研究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葫芦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同时关于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而“葫芦”则是俗写,并不符合原意。不过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写作“葫芦”,一直延续。葫芦可用作容器。估计它来源于非洲,在今天的墨西哥、秘鲁和泰国均有数千年的被种植的葫芦被发现。在埃及葫芦被作为陪葬品。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子也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学者怀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指葫芦的字了(卣)。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据考古材料记载,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
“葫芦”名称众说纷纭:一是因为葫芦有很多品种,这是古人的一种分类方法。如陆佃《碑雅》认为:“长而唐上日瓠,短颈大腹曰匏”、“似匏而圆曰壶”。他的意思是瓠、匏、壶是三种葫芦的名称,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外形上。瓠即用来当菜吃的瓠子,细而长,犹如丝瓜;匏即农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芦;壶即扁圆葫芦。但古人的分类并不统一,李时珍解释匏、壶的含义,正好与陆佃相反,即匏是扁圆葫芦,壶才是瓢葫芦。崔豹在《古今注》中则认为瓠、匏、壶卢、瓢等都不是种与种的区别,而是种属之别。他认为“瓠”是一切葫芦的总称,而匏、壶卢、瓢、悬瓠都是瓠,只是外形有差别罢了。二是古人认为葫芦的性质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名称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就其质来说,葫芦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毛诗陆疏广要》。至于“茶酒瓠”、“药壶卢”,皆因用途而名之《本草纲目》。三是由于古人用字同音假造成的。葫芦不但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诗经》记载的时代来计算,中国栽培葫芦也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之后,记载葫芦的文献就更多了。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提到葫芦的古书有近百部(篇)。在这些书里,有的写葫芦的种植方法,有的写葫芦的食用、药用及日常器用的价值,有的是歌咏葫芦的诗文,还有大批有关葫芦的神话传说故事。
植物文化
秋实图
葫芦者,福禄也。
葫芦栽培七千载有余,工艺葫芦自唐始,成于宋,兴于明清。因乾隆纪晓岚等圣贤名家追宠而得以广布民间。
葫芦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经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葫芦通体挂磁包浆,紫润光洁,价值千金。
社会推进,文明式微,传统葫芦日渐消弭,濒危的范制,打结、火绘、雕刻等工艺得以挖掘保存,倾心制一、二精品,自赏、馈友,美不胜收。乐莫大焉。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葫芦也不例外,它是艺术品也是很好的远古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其作品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历史题材为基础,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去创作,因此形成葫芦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
1.葫芦艺术的天然性。
2.葫芦艺术的观赏性。
3.葫芦艺术的技巧性。
4.葫芦艺术的独特性。
5.葫芦艺术的趣味性。
6.葫芦艺术的通俗性。
德州扑克,5张牌大小排序,其中三个相同的带一个对,叫做豪斯,有叫做葫芦。
释名
《说文解字》“葫芦”这个名称,从《说文解字》中两字互训这点中可以看出。瓠字从瓜,说明古人把它看作瓜的一种;另外,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匏瓜”,也是很好的说明。后来这些名称在流传中,逐渐出现壶卢这个双音的名称。这个名称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学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
烙画葫芦工艺品--难得葫芦作品
《诗经》现代植物学把各种“葫芦”都归属于葫芦科。而在中国古代葫芦有众多称呼,最早是出现在甲骨文当中。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这种类型的文字,古文字学者指出,这是“壶字”,有专家指出它也是“葫芦”,除甲骨文这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名称外,葫芦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这三个字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卫风》云:“齿如瓠犀”;《幽风》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瓠”、“壶”、“甘瓠”均指葫芦。前二字在古代大约是相通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学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在江南还出现一个发音与壶卢相近的名字,那就是“瓠楼”(音娄)。“瓠楼”的出现,进一步证实我们的推测。胡芦和葫芦这两个名称显然是从这里衍生而来。到了唐朝,“葫芦”这一名称开始流行起来。宋代以后,由于葫芦品种繁衍,名称也变得更多了。
《本草纲目》的叙述关于“葫芦”的称谓,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出现了七种名称:悬瓠、蒲卢、茶酒瓠、药壶卢、约腹壶、长瓠、苦壶卢。之所以出现众多名称,主要因为古人把葫芦按其性质和用途与形状大小的不同而分类或由古人用字同音假借造成的。
影视
葫芦
《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化作七色山峰,锁住了蛇蝎二妖,青蛇精为了替姐夫报仇,屡施毒计欲害葫芦兄弟,七兄弟闯过了重重险关,消灭了黑风怪,烧死了蜘蛛精,并直捣青蛇洞。民俗
相关文章:
浮生拾慧——葫芦(黄廷法 文)
马致远之《夜行船·秋思》中说:“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关汉卿之《窦娥冤》中窦娥也唱道:“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
葫芦提一词,是元明清时期颇为流行的方言俗语,有“糊里糊涂”之意。
故清时曹雪芹先生把糊里糊涂判案的贾雨村称为葫芦僧,其所判之案也叫作葫芦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