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位于北京市,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 现任党委书记王洪元、校长安黎哲。校训为“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学校总占地面积13176亩。学校共有17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教职工2098人。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曾培养出徐冠华、尹伟伦、朱之悌等杰出校友。
北京林业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85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82名。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办学条件
4 办学条件
5 学术研究
6 文化传统
7 学校领导
8 校区环境
9 学校荣誉
10 报考条件
11 知名校友
基本信息
中文名:北京林业大学
外文名: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 、二级学科2个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7个
主要奖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
本科专业:65个
现任校长:安黎哲
官网:http://www.bjfu.edu.cn/index.htm
学校排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82、ABC中国大学排名第85(2023年)
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简称:北林、林大(BJFU)
主要院系:17个学院
知名校友:徐冠华、尹伟伦、朱之悌、王涛、张新时
类别:公立高校
学校类型:林业类
属性:双一流(2017、2022)、全国重点大学(1960)、211工程(1996)、985平台(2009)、2011计划(2013年)、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专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院校代码:10022
党委书记:王洪元
成立时间:1952年10月16日
录取批次:本科一批
历史沿革
北京林业大学夜景
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合并,成立了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1月30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揭牌成立。
2019年10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北京林业大学揭牌成立,由王洪元任理事长,安黎哲任院长。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林业大学获得“传统插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0年10月17日,北京林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成立,并加入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
2021年3月26日,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学院揭牌。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林业大学在列。
2022年3月至9月,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于进行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6月至11月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报批工作,12月底开工建设,2025年6月竣工。
2022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将在雄安建立新校区,预计于11月中旬公布新校区总规方案。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与师生见面:以林为心、以景筑园,构建礼序乐和、景理聚韵、特色鲜明的山水校园。
2023年3月,北京林业大学等四所北京“双一流”高校将疏解到河北省雄安新区,预计2025年秋季对外招生,2035年全部搬迁完毕。
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办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北京林业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 林学 | 4 |
林学(城市林业) | 4 | |
森林保护 | 4 | |
经济林 | 4 | |
地理信息科学 | 4 |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园林 | 4 |
旅游管理 | 4 | |
风景园林 | 4 | |
园艺(观赏园艺) | 4 | |
城乡规划 | 5 |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4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4 | |
土木工程 | 4 |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4 |
物业管理 | 4 | |
市场营销 | 4 |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
会计学 | 4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 | 4 | |
电子商务 | 4 | |
农林经济管理 | 4 | |
统计学 | 4 | |
金融学 | 4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 | 4 |
生物技术 | 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
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 | 5 | |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车辆工程 | 4 | |
自动化 | 4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4 |
木材科学与工程(木结构材料与工程) | 4 |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4 | |
包装工程 | 4 | |
林产化工 | 4 | |
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 | 4 | |
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
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 | 5 |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4 |
应用心理学 | 4 |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 | 4 |
商务英语 | 4 | |
日语 | 4 | |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
物联网工程 | 4 | |
数字媒体技术 | 4 | |
网络工程 | 4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4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 | 4 | |
生态学 | 4 | |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4 |
环境工程 | 4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 | |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4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
产品设计 | 4 | |
数字媒体艺术 | 4 | |
动画 | 4 | |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 草业科学(草坪科学与管理) | 4 |
草坪科学与工程 | 4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098人,其中专任教师1386人,包括教授355人、副教授6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34人次,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30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5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4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称号。
两院院士
序号 | 姓名 | 院士类别 | 备注 |
---|---|---|---|
1 | 沈国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2 | 孟兆祯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3 | 尹伟伦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4 | 李文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5 | 徐冠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6 | 张新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7 | 唐守正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8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9 | 崔鹏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官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1 | 灌木能源林树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 马履一 | 2007年 |
2 | 林业工程与森林培育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孙润仓 | 2008年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一共30个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72个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风景园林学、林学
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
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林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林业经济管理 | |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 植物学、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土壤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业经济管理 | |
北京市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 | 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 |
二级学科 | 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草业科学、土壤学 | |
交叉学科 | 生态环境地理学 |
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 ||
---|---|---|
法学 | ||
法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经济学 |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金融学 | 国际贸易学 |
统计学 | - | - |
工学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车辆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结构工程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森林工程 | 木材科学与技术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环境科学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 - |
教育学 | ||
应用心理学 | - | - |
哲学 | ||
科学技术哲学 | - | - |
管理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会计学 | 企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 行政管理 |
理学 | ||
微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态学 | 自然地理学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植物学 | - | - |
农学 | ||
土壤学 | 植物营养学 | 草业科学 |
林木遗传育种 | 森林培育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经理学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自然保护区学 | 生态环境工程 |
复合农林学 | 工程绿化 | - |
文学 |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设计艺术学 |
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 ||
---|---|---|
工学 | ||
机械工程 | 森林工程 | 木材科学与技术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林业装备与信息化 | 风景园林学 |
管理学 | ||
农业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 - |
理学 | ||
植物学 | 微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态学 | - | - |
农学 | ||
土壤学 | 林木遗传育种 | 森林培育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经理学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自然保护区学 |
生态环境工程 | 草学 | - |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名称 | |||
---|---|---|---|
生物学 | 生态学 | 林业工程 | 风景园林学 |
林学 | 草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北京市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种,国家级规划教材5种,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种,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生物学
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3种,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2种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0种教材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北京林业大学夜景 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合并,成立了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1月30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揭牌成立。 2019年10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北京林业大学揭牌成立,由王洪元任理事长,安黎哲任院长。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林业大学获得“传统插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0年10月17日,北京林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成立,并加入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 2021年3月26日,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学院揭牌。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林业大学在列。 2022年3月至9月,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于进行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6月至11月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报批工作,12月底开工建设,2025年6月竣工。 2022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将在雄安建立新校区,预计于11月中旬公布新校区总规方案。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与师生见面:以林为心、以景筑园,构建礼序乐和、景理聚韵、特色鲜明的山水校园。 2023年3月,北京林业大学等四所北京“双一流”高校将疏解到河北省雄安新区,预计2025年秋季对外招生,2035年全部搬迁完毕。 办学条件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办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北京林业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098人,其中专任教师1386人,包括教授355人、副教授6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34人次,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30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5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4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称号。 两院院士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官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一共30个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72个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风景园林学、林学 重点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建设
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北京市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种,国家级规划教材5种,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种,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生物学 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研项目 2022年9月21日,“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研究”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牵头,北京林业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 科研成果2000-2022年,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95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获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总计25.59亿元。 该校在树木抗逆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抗逆植物材料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与应用,林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技术,森林生物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林产精细化工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正巩固发展。 学术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由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连续收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学数据库(CABI)、英国《动物学记录》(ZR)、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重点研究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力求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度)来源期刊。 《中国林业教育》 由教育部主管的、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连续两届获得“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被国家级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教育网、华艺线上图书馆(台湾)等收录。 《风景园林》 由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被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收录。
北京林业大学夜景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馆藏纸质文献196.92万册,电子 图书130 万册,电子文献48900GB,数据库69种,中外文数据库资源56个。形成了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生态环境学和园林学为特色的藏书体系,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传统学校标识 校训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校训含义: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以北林人不可或忘的终身使命。 校徽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环境学校总占地面积13176亩,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696亩,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图书馆建筑面积23400平方米。 学校荣誉
获得排名
报考条件1.日语专业只允许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 2.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专业部分课程为英语授课,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3.工商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商务英语、生物科学类、设计学类、动画等专业建议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报考。 男女比例:所有招生专业均无男女性别限制。 往届生录取: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级招生办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特殊类型考生录取:高水平艺术团、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等特殊类型的录取,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相应招生简章的具体规定执行。 体检要求 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根据专业(类)特点,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和就业需求,我校对部分专业(类)制定补充规定,详见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招生网招生政策栏目(https://zsb.bjfu.edu.cn)。 知名校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精彩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