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

吴孟超吴孟超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马来西亚归侨,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1956年起从事肝脏外科事业。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吴孟超于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军人,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作为科技工作者,2006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医院院长,获评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Liver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院士的座右铭是“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上影集团于2017年出品了以其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我是医生》,由谢鸣晓导演、赵有亮等主演。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荣誉表彰 4 社会任职 5 个人生活 6 社会影响 7 人物评价 8 人物纪念 9 相关作品 10  基金会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吴孟超

      代表作品: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

      职业:医学家、教育家

      出生日期:1922年8月31日

      逝世日期:2021年5月22日

      研究领域: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逝世地:上海

      别称: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性别: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医学院

      教育背景:同济大学医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生平

      吴孟超院士吴孟超

      科研项目

      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

      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

      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

      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

      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

      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

      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

      项目成果

      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吴孟超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

      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于2015年以疟疾的青蒿素疗法打开了诺贝尔奖的闸门之后,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王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著作作品

      专著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5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 Liver Cancer》等专著15部。

      期刊论文

      论文2115篇(近5年发表论文186篇,其中一区8篇,二区29篇,三区21篇,四区4篇,顶级期刊18篇,其他英文69篇,北大核心34篇,科技核心16篇,其他中文5篇)

      人才培养

      吴孟超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

      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自1978年以来,在他指导下全院共培养博士后研究员23名、博士研究生67名、硕士研究生85名。如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王红阳。

      荣誉表彰

      所获奖项
      • ▪2014 第九届 中国医师协会评选的中国医师奖 (获奖)
      • ▪2011 获军队干部保健终身贡献奖 (获奖)
      • ▪2011 “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人物 (获奖)
      • ▪2010 军队医学科技重大成果特别贡献奖 (获奖)
      • ▪2006-01-09 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 (获奖)
      • ▪2005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
      • ▪2004-12 荣获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特殊贡献奖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金奖 (获奖)
      • ▪1995 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 (获奖)
      • ▪1995 上海烛光奖 (获奖)
      • ▪1995 爱国奉献奖 (获奖)
      • ▪1995 实用医学荣誉奖 (获奖)
      • ▪1994 全军科技重大贡献奖 (获奖)
      • ▪1994 上海市医学荣誉奖 (获奖)
      • ▪1994 何梁何利医学基金奖 (获奖)
      • ▪1994 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获奖)
      • ▪1993 获美国旧金山东华医院荣誉奖和陈家庚医药科学奖 (获奖)
      • ▪1986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
      • ▪1982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获奖)
      荣誉称号
      • ▪2011-05-03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第17606号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获奖)
      • ▪2011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获奖)
      • ▪2009 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十大新闻人物 (获奖)
      • ▪2009 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百名先进模范人物 (获奖)
      • ▪2008 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 (获奖)
      • ▪1996 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获奖)
      • ▪1994 获全国“侨界十杰”荣誉称号 (获奖)

      社会任职

      吴孟超吴孟超

      吴孟超历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肝胆外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曾任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总后勤部专家副组长;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过“十四大”代表,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上海市人大代表。

      国际外科学会会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会员

      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军队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中方主席

      个人生活

      吴孟超吴孟超

      吴孟超有一套手保健操,一有空就做,以保持手的灵活。谈话时,他的双手常拢住茶杯,不停地转动着。大号茶杯衬托出活泛的手指,笔者同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细节:吴孟超食指上关节向外弯曲,像个钩。这是天生的吗?吴孟超一笑,说这是一辈子用力拿手术刀的结果。说着把食指与中指一并,指尖已经永远并不上了。

      社会影响

      1997年3月,吴孟超将所获奖金和社会捐赠共500百万元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2004年6月更名为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以奖励中国在肝胆外科领域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宣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宣传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要把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5月10日到20日,中宣部、卫生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上海市委共同主办吴孟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兰州、重庆、广州、上海巡回举行。

      2011年6月15日,中宣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上海市委联合组织的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中国科学院举行专场报告会,千余名在京院士、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和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2011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向吴孟超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1年8月3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办的吴孟超院士从医68周年暨90华诞座谈会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韩启德、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等发来贺信贺词。

      人物评价

      吴孟超院士有着高尚医德,爱党爱国爱民情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评)

      吴老是福建人民的骄傲,也是福建人民学习的榜样。要像吴老那样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黄爱民评)

      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评)

      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评)

      60年前,吴孟超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

      吴孟超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忠诚书写了一代医学大家爱党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评)

      吴孟超为我们时代树立起新的价值标杆”,吴孟超精神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总后勤部政委刘源评)

      我们要学习吴孟超同志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学习他无私奉献、情系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评)

      吴孟超同志是当代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典范!”(广州军区副政委田义功评)

      “我们要像吴孟超那样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人生追求,努力在军事医学领域不断做出新业绩、创造新辉煌。”(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程天民评)

      从吴孟超身上看到了中国医疗界的良心和光明。”(著名学者周国平评)

      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事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吴孟超高尚的医德是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需要!”(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评)

      吴老身上始终散发着一种爱的气息,这种爱是对事业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周围每一个人的爱。”(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沈锋评)

      作为同行,我们要学习吴老“知行合一”的大医境界。(北京医院普外科主任韦军民评)

      吴孟超是一位一心向党、立志报国的忠诚赤子,是一位勇攀高峰、成就卓著的科学大家,学校党委作出了向吴孟超学习的决定。(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政委陈锦华评)

      吴老的高贵品质、渊博学问、大家风范和可贵精神,是一本厚重的书,一生也读不完。吴老总是那样登高望远,在培养人才上,总是看得那么远、那么准,大家有口皆碑的,是他在关键时候作出的三次重要抉择。(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王红阳评)

      “吴孟超院士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令人钦佩、感人肺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始终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创造了中国和国际肝脏外科界的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他不仅是肝胆方面的名医,而且与人民肝胆相照,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要向他学习,始终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全国劳模、华西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评)

      “我们要深入开展向吴孟超学习的活动,在做好雪域高原广大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的健康服务中,更好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评)

      “吴老俭朴而又简单的生活打动了我,让我知道其实没有奢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享受。作为新一代同济人,我们要努力学习,充实生活,向吴老看齐。”(同济大学法学院程德理教授评)

      “吴孟超无愧于‘人民医学家’的称号。其非凡的医学成就和高尚人格享誉国内外,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导师。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们当以吴老为楷模,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心怀病人、苦练技能、勇于创新,为更好地从事医疗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景丰教授评)

      “吴老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一个信念坚定的军人、一个品行高洁的老人、一位本色不改的学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计名利,脚踏实地,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济大学医院院学工办辅导员苏娜评)

      人物纪念

      2021年5月23日至25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在上海市长海路225号三号楼广场设置灵堂,接受吊唁。吴孟超遗体告别仪式于5月26日上午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2022年1月20日,吴孟超和夫人吴佩煜的追思暨安葬仪式在上海进行,这对相濡以沫60年的伉俪,一同被安葬在上海福寿园东园——风荷园。

      相关作品

      肝脏外科学

      作者名称吴孟超

      作品时间2000年1月1日

      《肝脏外科学》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黄家驷外科学

      作者名称吴孟超

      作品时间2008年10月1日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是一本外科专业高级参考书,是从1960年5月黄家驷主编《外科学各论》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发展而成的。《黄家驷外科学》继承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传统,其章节设置系统涵盖了外科基础、麻醉、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外科、整复...

       基金会

      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于2004年5月26日成立,是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办法》,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的宗旨是:弘扬吴孟超院士“勇闯禁区,勇于创新,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精神,推动中国医学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吴孟超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 ,我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多年来, 吴教授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扬和尊重。1997年3月始 ,吴教授拿出个人积蓄,并获海内外团体和个人资助,设立了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该基金已多次颁奖,奖励了一大批在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2004 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

      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是一个为医学科技发展服务的公益组织。为全国人民的健康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是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的承诺。健康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基础,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我们真诚地期盼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对基金会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打造属于我们大家的健康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