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由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用以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的主要武装力量。解放军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后留存的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五次反围剿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1949年合并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组织而成。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总人数约200万人,是世界上现役兵员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国防军费在2011年为9230亿人民币,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占世界各国国防预算总额的8.2%,居世界第二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历史影响 4 组织机构 5 军种构成 6 战区构成 7 主要标志 8 军衔制度 9 军服演变 10 历次裁军 11 海外基地 12 代表人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成立的标志:发动南昌起义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组成: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

      总兵数:约200万

      别称: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外文名: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成立时间:1927年( 丁卯年)8月1日

      军徽:镶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和“ 八一”

      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

      领导政党:中国共产党

      英文简称:PLA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1943年7月开始,即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部分“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就开始使用“解放军”的称谓。

      1944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军委高干会议上,刘少奇说:“正规军、游击队合起来叫‘解放军’,或加之为国民革命军解放军。”这是现存档案资料中,关于中共中央领导人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解放军”称谓的记载。

      继刘少奇较早提出解放军的称谓后,比较集中提出解放军称谓的年份是1945年。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中,出现了解放军的提法。8月11日,朱德首次提出“山西解放军”这一称谓。8月13日,《解放日报》发表《当前的紧急任务》的社论,社论文章中多次使用了解放军的说法。8月26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又一次正式出现解放军的提法。在这一阶段,中共中央不仅提出了解放军的称谓问题,而且开始正式使用这一称谓。1945年1月19日,中共南路特委宣布成立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1月2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驻地鹤山宅梧正式成立。8月15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等提出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得到中共中央军委复电批准。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人民解放军”的提法被广泛使用。1946年9月12日,《解放日报》在社论中再次提出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随后,在新华社和毛泽东发表的多篇文章中,也多次出现人民解放军称谓。10月3日,《解放日报》在《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这是全军性改称“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志。

      1948年初,全军各部队均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7月-1937年7月),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中国共产党从国共合作的失败中深刻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决定: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8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南昌起义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称为“国民革命军”。

      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发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以及湖南、湖北部分农民军和工人武装等共5000余人,起义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11月13日晚,在中共湖北黄麻特委领导下,发动黄麻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占县城,随后,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宣告成立。这是大别山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军的起点。12月11日,在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聂荣臻等同志的领导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广州工人、农民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部发动湘南起义,成立了湘南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1928年6月起,起义地区保留下来的部队,以及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9年12月28日、29日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政治建军的原则。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在这个阶段,红军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时期,总人数约30万人。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并得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定8月1日为建军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抗日武装斗争。从1933 年9月起,中共满洲省委把党领导的各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 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党领导或影响的各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已建立11个军,共3万多人同日军开展游击战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

      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进一步推动全国抗战,1937年7月,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同志赴庐山同国民党商谈苏区改制、红军改编等问题,并提出了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将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想法。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将驻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第八路军又按战斗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习惯仍称八路军。10月12日,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

      八路军于1937年8月改编之初,下辖3个师,每师辖2个旅,旅辖2个团,全师编近1.5万余人。3个师分别是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6个旅分别是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三四四旅,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三五九旅,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总人数4.5万人左右。部队经过三年的发展,到1940年8月百团大战之际,八路军已发展到30多个旅,170多个团,全师从4.5万人扩充到40万人。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八路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96万人。

      新四军改编后下辖四个支队,支队辖团,新四军的支队等于旅。新四军成立时为10300人,成立之后的新四军英勇战斗在抗日前线,屡战奇功,在历史上创建了光辉的业绩。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已拥有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

      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194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反攻开始。为了最后消灭日本侵略者和伪军,并制止内战危机,8月11日,中共中央于发出指示,要求各战略区编组“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各战略区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编为野战兵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遵照这个指示精神,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令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的八路军部队,分别编组成1至3万人的野战兵团。同时,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军区辖冀鲁豫、冀南、太行和太岳4个二级军区,共29万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

      第一野战军:1947年3月,国民党军向陕北发动重点进攻后,中央军委决定由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统一指挥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即西北野战部队。7月31日,西北野战部队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简称:西北野战军),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和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号排列的决定,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野战军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一二〇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逐步发展而来的。

      第二野战军: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晋冀鲁豫军区第2、第3、第6、第7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年5月,为进一步发展中原战局,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中原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下辖第1、第2、第3、第4、第6、第9和第11纵队。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野战军: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陈毅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第7师、第2师第4和第5旅、第4师第9旅、苏浙军区第2和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等部,由华中先后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1945年10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组建津浦前线野战军。与此同时,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华中军区,辖苏中、淮南两个军区及四个军分区,全部兵力约13.5万余人。同年11月10日,正式组成华中野战军,下辖第6纵队,第7纵队,第8纵队,第9纵队,总兵力约4.7万余人。1946年1月,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山东野战军。1947年1月下旬,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整编后,华东野战军约有27.5万余人。1949年初,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

      第四野战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打破国民党独占东北的企图,中共中央决定从山海关内各解放区抽调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1945年10月31日,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由东北抗日联军改编的东北人民自卫军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统一领导、指挥东北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8月,建立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11月,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野战军第1至第12纵队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至第49军,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华北军区野战部队:1945年8月至11月,为适应对日全面反攻和对付国民党军向张家口、冀热辽边两个方向的进攻,晋察冀军区组建了8个野战纵队,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将野战纵队缩编为第1、第2、第3、第4四个纵队。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华北军区,所属野战部队编为2个兵团。7至8月,华北军区将野战部队调整为第1、第2和新组建的第3兵团。1949年1月,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进行统一整编,3个兵团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第19、第20兵团。太原战役结束后,第18、第19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第20兵团进驻天津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构于1949年11月11日在北京成立。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四大野战军的番号在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取消,并被分别改编和划归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诸军兵种和各军区指挥。

      1955年,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党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国务院、国防部发布“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决定将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沈阳、北京、内蒙古、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西藏、兰州、新疆军区。1956年4月,又将原属南京军区建制的福建、江西两个省军区划出,单独组建福州军区。至此,全国共设13个大军区。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边防形势的需要,又从13大军区调整为11大军区,内蒙古军区降格为省军区,划归北京军区建制领导,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划归成都军区建制领导。

      1966年7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告第二炮兵正式成立。解放军发展成由陆、海、空三军和导弹部队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

      1985年7月,为适应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并解决现行军区体制存在的战役纵深浅、独立作战能力弱、机构重叠、后方部署重复等问题,中央军委决定将11个大军区调整为7个大军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撤销福州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番号。

      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九次大裁军,全军编制人数保持在250万以内。20世纪90年代末,人民解放军第九次精简整编,实现了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21世纪初期

      2003年,中央军委宣布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再裁减20万,使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裁军30万。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在北京成立。

      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成立,随之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等七大军区的番号被撤销。

      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在北京成立。

      (本目录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历史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起义部队打着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拉开了共产党人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历经土地革命战争、全面抗战、解放战争三个大阶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经过多次整编,先后被冠以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等历次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90多年的发展,人民解放军由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单一陆军兵种,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诸多技术兵种组成的现代化合成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五个战区司令部,200多万名现役军人,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层出不穷,部队建设坚持聚焦备战打仗,不断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本目录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组织机构

      中央军委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 习近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4日决定)

        副主席:许其亮、张又侠(201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201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

      领导机构

      中央军委七大部(厅)

      • 中央军委办公厅

      •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

      •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

      •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

      中央军委三大委员会

      • 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

      •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五大办公室(署/局)

      • 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

      • 中央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

      • 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

      • 中央军委审计署

      •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

      下属机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

      各军兵种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 直属院校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军事法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

      • 军事检察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

      军种构成

      见词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是指中国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包括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预备役官兵每年一般进行240小时的军政训练。

      参考资料

      战区构成

      参考资料

      • 13个集团军(2017年4月改革后)
      • 东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1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2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3集团军

        南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4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5集团军

        西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6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7集团军

        北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8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9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0集团军

        中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1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3集团军

      主要标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亦即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徽均以“八一”军徽为主体,表示海军、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象征广阔的海洋,衬以银灰色铁锚,代表舰艇;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象征无垠的蓝天,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代表飞机。

      红军时期,在统一规定军旗制作时也曾设计过军徽式样,但由于当时战争残酷、物资匮乏,无法在全军推广。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使用过的红五星帽徽、“八路”“新四军”臂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等,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军徽的作用。1948年冬,在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 军旗、 军徽的问题,确定由军委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席 周恩来主持军旗、军徽工作,并由时任总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 黄镇牵头组成设计组。军旗、军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 朱德、 刘少奇、周恩来、 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 八一”军徽。”

      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底色红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着为红地,上绣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自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旗面为红地,长方形,横直为五比四。旗杆套用白色,宽为旗面横长的十六分之一。旗杆为红黄二色相间之旋纹,上置黄色矛头。由旗面的中心点向上下划一垂直中线,向左右划一水平中线,将旗面分为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格。五角星及“八一”两字均为金黄色,位于上方近旗杆之长方格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初,党中央指示解放军总部提出制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方案。周恩来亲自主持这项工作。在研究设计过程中,毛泽东亲自听取汇报,并指示:军旗要有“八一”二字,表示192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举行南昌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历史节日;要有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周恩来指示:军旗要以革命的颜色、广大人民群众的传统喜庆颜色——红色作为主体。星和字用黄色,旗杆要有红黄二色旋纹,顶部要装一个红缨枪的矛头,饰着红穗,象征人民军队的由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命令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地,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

      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正式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 公木作词, 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5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又将其改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参考资料

      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于1955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两度实行 军衔制度,1965年5月1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此后的20余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再设置军衔。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开始考虑重新实施军衔制。1987年12月30日,中央军委常务会决定在1988年 国庆节(10月1日)前实行新的军衔制。

      现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于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实行,初设为6等17级,1993年将 士兵 军衔由3等6级增设为3等9级,1994年取消 一级上将衔,1999年将士兵军衔由3等9级精简为2等8级,2009年又改为2等9级。另外,在实行新军衔制的同时,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议案,对1955年至1965年期间被授予军官军衔的人员,其军衔予以确认,表明“55式军衔”作为个人荣誉至今仍然有效。现行军衔分为5等19级:

      军衔识别

      将官(金色橄榄枝,加金星)

      校官(两杠,夹星)

      尉官(一杠,串星)

      士官(折杠,金色麦穗交叉步枪)

      士兵(折杠)

      参考资料

      军服演变

      07式军服标志服饰一改87式军服服饰中国人民解放军品种少,服饰与服装的整体搭配不够协调,前胸较空,服饰表现力、表达力不强等不足。军官增加 姓名牌、级别资历章、绶带,官兵增加胸标、 臂章,士兵佩带 国防服役章,短袖夏常服上衣领尖、胸部分别增加领花和胸标,增强了识别功能,强化了军服美感,体现了军人荣誉。礼、常服服饰以金黄色为主色调,既符合民族传统,又能体现军队威严。加工上采用金属铸造和静电植绒等多种工艺,制作精细,缀钉方便。标志服饰主体图案,以“八一”军徽、 长城、盾牌、钢枪、飞翅、铁锚为主,象征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体现全军官兵献身国防的坚强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97式军服

      1993年初,中国人民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开始研制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军服。

      与87型军服相比,新一代军服的样式更为美观和多样,用料更为科学和合理,并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军服颜色体系。驻香港部队试穿的新一代军服主要设计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4个系列。具体分为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军鞋(靴)和服饰9个部分。

      87式军服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 我军体制单一、样式呆板、面料落后的服装势在必行。 1984年1月,中央军委在批准 85式军服定型生产的同时,指示我军服装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1985年 11月7日,在全军被装总体论证会上,对礼服、常服、作训服的样式,用料、颜色及冬服配套,供给标准和供应办法等提出了全面改革方案。1987年7月,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审查了服装样品。1987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定型,1988年10月1日起陆续装备部队。

      85式军服

      1980年3月20日,中央军委扩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会就明确提出,要恢复军衔制。为了配合军衔制的实施,从1981年开始,我军便着手新一轮军服改革工作。由于这次改革的军服准备在恢复军衔制的同时装备,因此从一开始就叫“军衔服装”。1985年5月1日,新式军服正式装备全军,定名为85式军服。1985年式军服基本沿用了1955年式军服样式。取消红领章、红五角帽徽,干部、战士戴大檐帽,女战士只装备无檐帽,佩戴八一军徽帽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增发了长、短袖制式衬衣。

      2017年8月1日起,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将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这是与夏常服配套的新式军帽品种,设计上突出中国元素和我军特色,更加符合中国军人的脸型和气质,是对07式军服体系的优化完善,能够更好满足官兵夏季佩戴需要。

      历次裁军

      第一次:计划将军队总数由550万压缩到400万

      新中国成立之时,解放军的总员额达到了550万人,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的以步兵为主体的陆军,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技术兵种也很少。1950年4月,中央决定将全军总员额由550万减至400万。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工作未能继续进行,军队又进行了扩编,到1951年12月总人数增加到627万,是解放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第二次:627万减至400万

      1951年底,国内大规模剿匪作战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已转入阵地防御作战阶段,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形势,中央军委决定于1952年再次对解放军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

      1952年精简工作全面展开,至年底结束,全军总人数降为400万余人。

      第三次:减至320万

      朝鲜停战和国内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基本结束后,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面对国民经济一五计划全面展开等大好形势,决定对人民解放军再一次进行精简整编。

      此次精简工作到1955年底顺利结束。全军兵力精简到了大概320多万人。

      第四次:降为240万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降低军政费用占国家财政开支的比重。中央军委1957年1月召开扩大会议,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

      这次精简工作从1957年开始到1958年底结束,全军总人数降为240万。在步兵减少的同时,海、空军和特种兵得到了加强,占到全军总人数的32%。

      第五次:裁军计划流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队数量再次大幅度上升。1975年,解放军总人数高达610万。为了解决比例失调和部队臃肿问题,1975年6月至7月,中央军委决定3年内将军队减少60万人。

      但是随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全国展开,这次裁军随之夭折。

      第六次:继续完成第五次精简整编任务

      1980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8月15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精简方案,精简机关,压缩军队员额,减少保障部队和非战斗人员。这次精简还裁并了各级机关的重叠机构,撤销了省军区独立师,部分野战军步兵师改为简编师。

      第七次:军队总员额减至400余万

      1982年9月,中央军委下发精简方案,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改为总参下辖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军区直属的炮兵、坦克和野战工兵部队,大部划归陆军的军内建制;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所驻省、自治区、直辖市。

      至此,中国军队总员额减至400余万人。

      第八次:裁减员额百万

      198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转发了军队精简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这次精简整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压缩军队总员额,全军总人数减少100万。到1987年,百万大裁军的浩大工程基本完成,解放军总员额为300万人。

      与裁军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相继成立。陆军中技术兵种比例首次超过步兵,人民军队迈出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第九次:裁减员额50万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在80年代裁军100万的基础上,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军50万。到1999年底,裁军50万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十次:裁减员额20万

      2003年,中国宣布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再裁减20万,使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

      第十一次:裁减员额30万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

      如果这一计划完成,军队规模将保持在200万人左右。

      海外基地

      部署图部署图

      2017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队出征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海军司令员沈金龙宣读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组建命令并授予军旗,海军政治委员苗华致辞。

      代表人物

      主席:习近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4日决定)

      副主席:范长龙 许其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5日决定)

      委 员:常万全 房峰辉 张阳 赵克石 张又侠 吴胜利 马晓天 魏凤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5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