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宁县
周宁县
周宁县,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宁德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截至2021年,县辖6镇3乡、147个行政村(社区),土地面积1047平方公里,2021年末户籍人口数为21.09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2亿元。2020年2月,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周宁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县境内溪流纵横,坡降陡峻,水系发达,河流天然落差大。旅游资源丰富,水电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明矾石、饰面石材、高岭土、稀土、银等14种矿产。
截至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0个。
周宁古为七闽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闽中郡。明嘉靖三十五年建东洋行县,由宁德主簿驻征赋税。清雍正十三年分割东洋里十五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驻治,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由县佐驻治。民国34年8月1日设县,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第四园区九龙漈•鲤鱼溪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陈峭、省级森林公园仙风山,以及芹山湖、后垄溪大峡谷、蝙蝠洞、官山、灵峰寺、方广寺等一大批旅游景点。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政府领导
5 地理环境
6 自然资源
7 人口民族
8 经济
9 交通运输
10 社会事业
11 风景名胜
12 地方特产
基本信息
中文名:周宁县
著名景点:塔山公园、九龙漈瀑布群、鲤鱼溪
政府驻地:狮城镇
电话区号:0593
地理位置:福建省东北部
机场:宁德通勤机场(规划中)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
火车站:周宁站
代码:350925
GDP:76.16亿元(2020年)
所属地区:福建省宁德市
国家/地区:中国
外文名:Zhouning County
人口:21.18万人(2020年户籍人口)
下辖地区:6镇3乡
邮政区码:355400
面积:1046平方千米
方言:闽东方言福安话、部分福州话
行政区类别:县
车牌代码:闽J
旧代码:352230
别名:狮城、天然空调城
县委书记:袁华军
建制沿革
周宁古为七闽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闽中郡。西汉为闽越国,东汉属会稽郡。三国属吴建安郡。晋南朝属温麻县。隋属原丰县(闽县)。唐属长溪县。五代闽龙启元年(933)起属宁德县,宋初为青田乡东洋里。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洋行县,由宁德县主簿驻征赋税。清雍正十三年(1735),分割东洋里十五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县丞驻治,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由县佐驻治。
民国元年(1912),东洋分县改由宁德县派分驻员治理。民国3年复设县佐。民国18年,裁县佐设警察所,综理辖区行政事务。民国19年改设公安分局。民国22年6月,改设宁德县第五区。民国24年6月,改设周墩特种区,脱离宁德县辖,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长乐)。民国25年2月,又改为宁德县第三区。民国26年1月,复为周墩特种区,隶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9月,改隶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34年8月1日设县,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县治在狮城,辖地639.6平方公里,隶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4月,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7年9月,宁德县析咸杉乡127.7平方公里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767.3平方公里。
1949年6月28日,周宁和平解放;9月1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民主政府;11月12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政府,隶福安专员公署。
1955年9月,寿宁县划出第六区(今纯池乡的11个行政村和泗桥全乡)辖地278.7平方公里,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1046平方公里。
1970年7月起,隶宁德地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周宁县下辖6个镇、3个乡。
区划详情
6个镇:狮城镇、咸村镇、浦源镇、七步镇、李墩镇、纯池镇。
3个乡:泗桥乡、礼门乡、玛坑乡。
政府领导
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袁华军
地理环境
周宁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峰峦起伏、山陡谷深、溪谷错综。境内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最高点龙岗头,海拔1506米;最低点街头亭,海拔仅65米;县城所在地狮城镇海拔880米。千米以上的高峰282座,县城海拔880米,居福建省之首。
鹫峰山脉的主体部分在境内连绵起伏,形成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地貌、海拔500米以上至800米的低山地貌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貌。周宁东南部县境距海岸74公里。
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三大类型,中山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1%,是用材林和单季稻、牧、茶区;低山占26.7%,是水源涵养林和粮、茶区;丘陵地占12.3%,是双季稻和主要经济作物区。
境内水系发达,天然落差大,水电资源可开发利用大约37万千瓦。
气候
周宁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量充沛。2010年平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32.9℃,极端最低气温-5.2℃,年降水量2130.7毫米,降雨天数192天,日照时数1617小时。海拔落差,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夏无酷暑,盛夏季节平均气温7月份24.3℃、8月份23.0℃、9月份22.0℃,有“天然空调城”之美称。
其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影响着气候。周宁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显著夏季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光能资源因光温配合较好,日照虽比低海拔市县少,但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的4至10月也是该县日照最充足,每月日照时数多在120小时以上,较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成熟。由于山地漫射光的增多,又有利于高素质茶叶的形成。周宁县的光能资源利用率还很低,有待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地形复杂,海拔垂直差异大,热量资源也分布悬殊,权成立体农业气候。海拔400米以下地区的气候相似中亚热带型,可种植双季稻及亚热带果树和其它经济作物。尤其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地区,无霜期长,越冬条件好,是周宁县热量资源最佳地。海拔400至850米的高丘、低山地区,热量相似于北亚热带,可种植较耐寒的亚热带果树及高素质茶叶。850米以上的中山地区,热量条件类似南温带,为避暑山庄建设,科技楼、作家屋等旅游业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气候资源。
周宁县雨量充沛,水份资源充足,农作物生长季(气温大于10℃以上)平均雨量达1300至1600毫米,这对亚热带农作物的水份供应是有余的,所以干旱现象少。不过梅雨季和台风雷雨季的暴雨,易造成周宁县的洪涝灾害,须做好防范工作。
自然资源
周宁历史上曾有过银、铁采炼,已探明矿藏有16种,主要有明矾石、珍珠岩、高岭土、稀土、花岗石料、矿泉水及钨、铁、钼、铅、锌、银等矿藏地27处,其中:中小型矿床7个,矿石20个,各类矿化点28个。在储矿藏中,已探明珍珠岩储量61.24吨、明矾石储量251.2万吨、高岭土储量1079万吨、泥煤储量23.5万吨。潜在矿种有银、花岗石料、叶腊石等。
森林
内森林植被属于常绿温暖照叶林地带。植被有12个类型,46个群丛,有大量的药用植物和禽兽类资源,虽经历几次较大幅度的消长过程,仍不失原貌。1973年起,先后进行3次森林资源调查。至1987年,全县森林林分年平均总生长量由7.17万立方米提高到7.19万立方米,以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为主的针叶树种,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林相整齐,构成新型的植被类型。
境内林业用地为典型的地带性特征,主要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在中山、低山、丘陵地带。1981年林业区划,进行第一次全县林地土壤普查,计有林业用地12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48%,划分为3个土类,8个亚类,17个土属。在各类土壤面积中,红壤795639亩,占林业用地66.35%;黄壤376590亩,占31.41%;紫色土26881亩,占2.24%。全县林业用地土壤均属酸性,其中:一类地面积837564亩,占土类面积的69.8%,主要土类有黄壤、黄红壤、暗红壤、水花红壤、红壤等,多分布在礼门、李墩、浦源、纯池等低丘地段;二类地面积358099亩,占土类面积29.9%,主要土类为粗骨红壤、粗骨黄壤、紫色土,多分布在礼门、七步、咸村、浦源、玛坑的高丘地段;三类土地面积3447亩,占总面积的0.3%,主要土类是粗骨红壤,分布在七步、咸村、玛坑等地的山脊、山顶及陡坡地段;有少量分布在溪河两岸、山顶、山脊上的岩石裸露地为四类地。1987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18783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7%。
耕地
民国时期,耕地面积以主产物收获量折算,茶园与农地混合,面积失实。民国31年(1942年),编查耕地面积合计为11.06万亩。民国34年经复查核实,耕地总面积为10.84万亩。民国37年9月,宁德县咸村划归周宁,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6.92万亩,农业人均2.31亩。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高,陆续开垦耕地。至1956年全县耕地增至18.39万亩,农业人均2.28亩。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部分边远耕地抛荒,1963年陆续垦复耕作。此后,由于国家和社、队兴修水利、建设公路、办工厂、农村基建、机关单位建房以及其他占用等,1979年,全县只剩耕地14.50万亩,农业人均1.12亩,与1956年比,减3.89万亩。1980年后,贯彻《土地法》,对耕地实行依法管理,制止滥占耕地。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增至14.71万亩,但由于人口增加,农业人均却降至1.02亩。据农业区划普查,1980年全县水田10万亩,农地4.5万亩,合计耕地14.5万亩。耕地地处海拔800米以上的占59.59%,500至800米的占26.43%,500米以下的占13.98%。水田中分布在溪谷平地田占15.26%,缓坡地山垅田占32.17%,梯田占47.14%,溪岸边田占5.44%;农地中,处于25度以上坡地占17.40%,15至25度山地占32.70%,6至15度缓坡地占41.60%,6度以下占8.30%。耕地土壤类型分布,水田中,渗育型占53.46%,潴育型占29.88%,潜育型占16.66%;农地中,红土占41.45%,黄泥土占55.02%,紫色土占2.25%,冲积土占1.29%。水田有机质和磷、钾含量状况为,缺磷、缺钾面积分别占水田总面积的92.3%和67.66%。内涵冷烂酸锈毒等低产障碍因素的中、低产田面积多达7.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78%。
人口民族
周宁县境内人口分布不均,溪流沿岸的小盆地人口较稠密,高寒偏远山区人口稀疏。
民国34年(1.945),全县人口48057人,土地总面积639.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5.1人。建国后,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按每平方公里平均人数计算,1954年77.7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94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39人,1988年上升到150人,其中狮城镇人口密度最大,达407人,纯池乡最小,仅100人。
2020年年末户籍人口21.1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7万人。
民族
周宁绝大多数居民为汉族,解放前少数民族仅有畲族。据1953年人口普查,全县汉族62984人,占总人口的98.98%;畲族646人,占1.02%。此后,因工作、婚嫁、谋生等原因,有其它少数民族迁入。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汉族143754人,占总人口的99.01%;少数民族7个,共1438人,占0.99%。其中畲族1407人,壮族19人,苗族6人,高山族3人,满、回、彝族各1人。与1964年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5989人,增长47.04%;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72人,增长48.86%。汉族人口遍布全县各地,畲族人口主要聚居于狮城、咸村、玛坑、七步等4个乡镇的26个自然村,其中咸村乡的云门村设有畲族村民委员会。
经济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44.22亿元,增长9.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1%。
2020年“十三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
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40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1亿元,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4亿元,增长22.8%。全县税收收入3.81亿元,下降6.2%。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5.0%。粮食播种面积7.08万亩,增加0.23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36万亩,增加0.17万亩;茶叶种植面积7.30万亩,增加0.2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61万亩,增加0.2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50万亩,增加0.07万亩。
2020年全年粮食产量2.68万吨,比上年增加0.07万吨,增长2.8%。其中,稻谷2.30万吨,增加0.05万吨,增长2.5%。
2020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437吨,比上年增长27.6%。肉类总产量5098吨,下降4.9%。其中,猪肉产量4103吨,下降5.2%;禽肉产量759吨,下降8.3%;牛肉产量29吨,下降12.7%;羊肉产量69吨,下降6.0%。年末生猪存栏6.21万头,增长68.9%;生猪出栏5.67万头,增长8.9%。禽蛋产量1322吨,增长14.5%。牛奶产量3017吨,增长242.8%。
202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2061吨,比上年增长1.0%。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32亿元,比上年下降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4%。分行业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8%,金属制品业增长30.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1%,比上年下降3.18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用电量1.80亿千瓦时,增长10.5%。
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0.82亿元,比上年下降68.2%;资产负债率47.4%,比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64元,比上年增加8.8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9%,比上年下降9.4个百分点。
2020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21亿元,比上年下降13.0%。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1亿元,下降22.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铁路)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5.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5.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5%。民间投资增长74.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4.9%。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4.3%,国内贷款增长5.5%,自筹资金增长17.3%,其他资金增长22.9%。
202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3亿元,比上年下降2.7%;商品房销售面积13.76万平方米,增长22.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8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38万平方米。年末住宅待售面积0.8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36万平方米。
2020年全年建成项目4个,新开工5个项目。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0.1%。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27亿元,增长3.4%;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1.44亿元,下降0.8%。
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0.03亿元,下降73.2%。
旅游
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203.8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9.9%。旅游总收入15.67亿元,下降28.2%。
金融
2020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8.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93亿元,增长22.0%。
2020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9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53亿元,车险保费收入0.30亿元,非车险保费收入0.1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交通运输
2020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公路通车里程889公里,比上年下降6.2%,其中,高速公路32公里。全县共有桥梁199座,比上年增加7座。全年货运量48.67万吨,增长5.4%。货物周转量4403.85万吨公里,增长15.9%。客运量167.03万人,下降39.7%。旅客周转量7071.13万人公里,下降36.7%。年末汽车保有量3.07万辆(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增长28.5%。轿车保有量1.54万辆,增长11.6%。
社会事业
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62人,有14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比上年末上升0.63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
2020年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0.95亿元,增长4.9%。年末电话用户总数14.61万户,增长1.5%。固定电话用户1.65万户,下降0.1%。移动电话用户12.96万户,增长1.7%,其中4G用户10.1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69万户,增长5.7%。
人民生活
2020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80元,比上年增长5.7%。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5元,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31917元,增长3.6%。
2020年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54元,比上年增长0.1%。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840元,增长0.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84元,下降1.3%。
社会保障
2020年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47人。其中,参保的离退休人员3.22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95万人,比上年减少2042人。其中,参保职工1.37万人,参保的城乡居民16.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70人,比上年增加730人。
2020年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4人,比上年减少4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64人,比上年末减少49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783人,比上年末增加770人;城乡特困人员1360人,比上年末减少39人。“造福工程”搬迁5人。
教育事业
2020年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60人,在校生1116人,毕业生199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940人,在校生2730人,毕业生784人。初中招生1923人,在校生5497人,毕业生1660人。普通小学招生1810人,在校生12198人,毕业生1887人。特殊教育招生11人,在校生72人,毕业生1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58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15.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1%。
科学技术
2020年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家。全年专利申请70件,专利授权69件。截至2020年底,共存有效发明专利18件。
文化事业
2020年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馆1个,档案馆1个。
2020年年末共有影院2家,银幕6块。广播电视差转台1座,电视台(县级)1座。有线电视用户1.51万户,数字化率100%。
语言
周宁话属于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北片。境内通行的是以县城狮城
镇口音为代表的周宁话。周宁县建县前(1935),曾设立过周墩特种区,故周宁话也叫“周墩话”。
历史上,周宁因地方偏僻,与省城福州相距较远,加上交通闭塞,与外界接触、交往不易,当地方言与福州话已有较大差异,而更接近于邻县的福安话。因此,周宁话与闽东北片土语一样,一方面比南片的福州话保留更多古代汉语特点,同时由于自身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一些特色。
周宁县特殊的地理、历史状况在语言方面也有一定的反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境内各地口音多有差别。周宁县为鹫峰山脉主体部分,境内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千米山峰遍布全境,多数村落座落在崇山峻岭与盆谷之间,山川阻隔、交际困难,便形成种种语言的殊调异腔,但各地大体上尚能通话,且各种土腔都以狮城音为代表,求大同而存小异。其次是县境四周有不少乡、村土语受到邻县方言的影响或渗透。例如县西北的泗桥乡与北面的纯池乡,历史上曾一度隶属政和县与寿宁县,这两个乡中均有部分村落说政和话;纯池乡的豪洋、莲地、纯池等自然村的土语,则带有浓重的寿宁腔;县境东南部的咸村乡、玛坑乡大部分村落分别受宁德霍童话与福安穆阳话的影响和渗透。此外,境内还有一些畲族居住点,这些畲族人内部使用接近客家话的畲话交际,与当地汉族人交往,则仍使用周宁话。
习俗
饮食
主食:解放前,农民主食大米、番薯米,穷苦百姓以番薯米为主粮。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渐提高,以大米为主,掺杂番薯米。80年代,实行农业生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粮食逐年增产,绝大多数农民食大米,以面粉制品为佐食,番薯米作为家畜饲料。蔬菜:县内蔬菜品种主要有芥菜、萝卜、油菜、花瓶菜、空心菜、菠菱菜、牛皮菜、白菜、芥蓝包、萁菜、芹菜、苋菜、韭菜、魔芋、山芋、田芋、薯、四季豆、扁豆、豇豆、玉豆、黄豆、米豆、羊须豆、茄子、白匏、冬瓜、丝瓜、苦瓜、佛手瓜、黄花菜、麻笋、茭笋以及姜、蒜、葱、辣椒等。农家青菜多时,或晒成菜干,或加盐腌贮于瓮中,俗称瓮菜,常年可食。果类:主要有梨、桃、桔、柿、栗、杨梅、橄榄、枇杷,群众食用的桔、苹果等水果多由外地运进。酒类:旧时群众家酿土黄酒、白酒、番薯酒。解放后,县酒厂生产虎骨木瓜酒、白术酒、猕猴桃酒等,其它饮用酒均由外地大量运进,酒的品种繁多,档次不断提高。
医疗卫生
2020年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141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人,注册护士361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846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1人。
体育事业
2020年全年全县运动员在全国级赛事中共获得1银;在省级赛事中共获得1金2银3铜。
2020年全年新建1个笼式足球场,全年共计销售体育彩票0.15亿元。
资源环境
202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3.9%。
2020年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3878亩,占任务的111.4%。其中,国有林场造林面积1119亩,集体造林面积2759亩。商品材产量1.3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2.2%。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3100平方米。
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72.96%,森林蓄积量425万立方米。截至2020年底,礼门、泗桥、玛坑3个乡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全县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26个;市级生态村100个。县级以上森林自然公园面积7693.20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小区130处,面积2685公顷。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森林自然公园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1个。
2020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66天,达标比例为100%,空气质量年度综合指数1.84。区域噪声均值52.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均值63.7分贝。
安全生产
2020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26人,比上年增长85.7%。
风景名胜
名胜古迹有鲤鱼溪、九龙漈瀑布群、滴水岩、灵峰寺、蝙蝠洞、芹山湖、仙凤山、后垅溪大峡谷、千年古刹灵峰寺、元代建方广寺、石门山、官山、八蒲龙井。纪念地有中共闽东特委旧址、中共周墩中心县委成立地旧址、大前坪红军修械所旧址。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海峡西岸第一瀑的九龙漈瀑布群,有神鲤戏谐、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鲤鱼溪,两景区荣膺“中国完美假期十佳旅游线路”第三名,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有载入《辞海》的“八闽首景”滴水岩;有省级森林仙风山,以及佛教圣地方广寺、千年古刹灵峰寺,人工高山湖泊芹山湖、闽东的西双版纳后垄大峡以及蝙蝠洞等一批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是华东地区很有发展潜力的集生态观光、避暑休闲、疗养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鲤鱼溪
鲤鱼溪(Carp brook)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竟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九龙漈瀑布群
九龙漈瀑布群,瀑布总落差300多米,被誉为“福建第一”、“中国少有”、“华东第一瀑”,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8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第一级瀑布最为壮观,瀑高46.7米,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巨瀑右上方还有一个直径14米的潭穴,镶嵌瀑间,人称“龙眼”。 第六级至第九级是瀑瀑相接,人称“四叠瀑”。
塔山公园
塔山公园位于东面石笋岗上,海拔980米,投入527万元,2004年初竣工。塔山公园距县城1.5公里,规划面积330亩(22万平方米),是县城东大门主要景观之一。2005年塔山公园项目列入60周年县庆项目范畴,投入100万元,建成台阶(280级)、山门广场等。根据规划,塔山公园景点游路3000米,贯穿8个主要人文景点,据测算,塔山公园项目需投入1000万元,其中征地款600万元,建设资金400万元。
陈峭鸳鸯溪
位于滴水岩南部10多公里处的陈峭村后,距县城约40公里,与屏南县的郑山宜洋村同溪隔界,上游即为屏南鸳鸯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河床平缓,溪水清澈,溪岸为竹丛灌木丛荫掩,是禽鸟栖宿良地。每年秋后,鸳鸯鸟成群飞来此地越冬;平日则水鸟野鸭结队于此觅食、嬉戏。山上猕猴成群,多时一山有数百只。此外,还有云豹、麂、獐、山羊、野猪、白鹇、雉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林间百鸟竞鸣,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既是珍奇野生动物的极乐世界,也是诗情画意盎然的游览区。后垄村在滴水岩之南,是周政屏革命老根据地,已开通公路。后垄溪风景区的现状可用“深山老林”四字综述,奇岩异石随处可见,原始森林保护完好。该溪是霍童溪的重要支流之一。
高山明珠滴水岩
滴水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洞宫山麓,与古朴典雅的鲤鱼溪、气势磅礴的九龙祭瀑布群齐名,名载《辞海》。古人题匾曰“八闽首景”,它邻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鸳鸯溪的核心地带,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处与政和、屏南、宁德三地毗连,山峦起伏,溪涧密布,为闽东霍童溪流域旅游风光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林公宫
林公宫,位于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清嘉庆十七年(1811)建,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祀林公忠平王。宫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坐南向北,由门楼、戏台和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内壁有《西游记》壁画。戏台藻井装饰双凤戏珠图案。保存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铁鼎一尊。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据历史记载:“周宁县从宋代开始就种茶自产自用,清咸丰、同治年间,茶叶便开始外销西欧、南洋等地,1946年‘官思’茶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周宁现有茶园面积10.7万亩,总产量6340吨,产值6910万元,占农业产值12%,全县70%以上的农业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茶叶产业。在2000年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紫云银针"被评为金奖,"紫云高山大红毫"、"官司一级花茶"被评为优质奖。在2000年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上,"官司毛尖"获金奖,"官司绿茶"获银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