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

福建省泉州市辖县

德化县德化县

德化县,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东与永泰县、仙游县毗邻,南和永春县接壤,西连大田县,北毗尤溪县。截至2021年,总面积2232.16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户籍人口35.55万。辖18个乡镇、217个行政村(社区)。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先后荣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陶瓷之乡”等荣誉称号。

德化县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区,全县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地貌以低中山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截至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3.44亿元。

截至2021年,在教育方面,新改扩建13个教育项目,刺桐红幼儿园等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000个。在医疗方面,县医院医技楼、第三医院建成投用。

德化建县前疆域分属尤溪县、永泰县管辖。唐贞元年间析永泰县归义乡置归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由永泰县析出归德场置德化县。宋属清源军、平海军和泉州。元属泉州路、泉宁府和泉州分省。1950年10月划归晋江专区;1971年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1985年撤地建泉州市,德化县仍属其管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境内人杰地灵,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苏清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许兴泰、武烈尊王苏十万等都是德化人。特色古迹有灵鹫岩、九仙山摩崖石刻、石弥勒佛等。特产有瓷美,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瓷种众多。其中的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政治 8 经济 9 文化 10 交通 11 社会 12 旅游 13 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德化县

      外文名:Dehua County

      行政区类别:市辖县

      下辖地区:12镇、6乡

      电话区号:+86(0)0595

      著名景点:九仙山风景区、岱仙瀑布、石牛山风景区、戴云山

      机场:泉州晋江机场

      方言:闽南语泉州话-闽台片

      特产“三黄”:黄梨、黄花菜、山茶油

      县长:方俊钦

      特产“三黑”:黑鸡、黑羊、黑兔

      荣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之乡、中国小水电之乡等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面积:2232平方公里

      别名:中国瓷都、世界陶瓷之都

      地区生产总值:287.66亿元(2020年)

      政府驻地:德化县凤池街10号

      邮政编码:362500

      地理位置: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

      火车站:德化站、泉州站

      车牌代码:闽C

      著名高校: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县委书记:黄文捷

      主要民族:汉族、畲族、阿美族等

      行政区划代码:350526

      人口:33.21万(2020年)

      建制沿革

      德化县德化县

      地名由来

      唐贞元年间,析永福(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933年,闽王王延钧令场升县,取“归德”之“德”,鸣琴布化万民,所以命名德化县,并将善业寺辟为县治之所(即今址),传说宋代德化第一任县官刘文敏为“德化”写下一副冠联:“德风吹草绿,化雨润花红”,但德化县只产陶瓷,却不出文人。有个陈半仙云游到德化,见县治前二水平行东流,说要改二水平流为丁字形,谶言:“水流丁,岁簪缨”。杨梅富户林程闻言,即献资五十万民缗买田改溪,开凿未竣,夜间暴雨,洪水直冲,二水合流,“一夜成丁溪”,所以德化县治前就定名丁溪,丁溪既成,陈师文、苏祥、林扬休三人遂中进士,德化斯文则从此始。有人仿撰一联:白瓷映草绿,举子衬花红,这更体现了德化瓷都的特点。

      历史沿革

      德化建县前疆域分属尤溪县、永泰县管辖。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析福州都督府侯官县等县部分地置尤溪县。永泰元年(765年),析侯官县西乡地和尤溪县东乡地置永泰县。贞元年间(785~795年),析永泰县归义乡置归德场,场址设今德化县城,辖今浔中、三班、盖德、霞碧、雷峰、南埕、水口等乡一带地方,隶属永泰县,初具德化县雏形。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信臣克泉州,其弟王审知创立闽国。

      五代十国之一闽国龙启元年(933年)由永泰县析出归德场置德化县。

      闽天德三年(945年),德化县隶属闽国东都(今福州)。

      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尤溪县析常平、进城二乡归德化县管辖,时属南唐清源军(今泉 州)。

      德化白瓷德化白瓷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为其辖地。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 节度使,泉州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泉州和漳州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和泉州。 元属福建省泉州路、泉宁府。明属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

      清代隶属兴泉永道,《圣祖实录·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5.19)改置兴泉道,领兴化、泉州二府。《世宗实录·卷五十三》: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徙兴泉道道治于泉州府属厦门。《世宗实录·卷一四三》:(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升泉州府属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来道属,寻改道名为兴泉永道,至清末,兴泉永道领府二:兴化、泉州。直隶州一:永春州。德化隶属清代隶属兴泉永道永春州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国3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

      清初沿袭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划属福建布政使司永春直隶州。

      民国年间,历属福建兴泉永道(南路道、厦 门道)之第四、第六、第七、第九行政督察区。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兴泉省,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门。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1934年属第四 行政督察区,驻仙游,辖今德化、莆田、仙游、惠安、永春,1935年区政府驻地自仙游移驻同安。

      德化新貌德化新貌

      1935年4月属第四 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1938年,仍隶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政府驻地自同安移驻永 春。此后隶属第六、第七、第九行政督察区等,民国32年开 始,1943年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建, 1949年11月24日解放。

      属福建省第七专区(后改称永安专区)。

      1949年9月于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管辖泉州部分、莆田、厦门。1950年10月,德化县改属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泉州、莆田、同安县,后改名为晋江专区。

      1950年10月划入晋江专区;1950年,政务院批准设立 县级泉州市,隶属晋江专区专员公署。

      1971年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

      1985年撤地建泉州市,德化县仍属其管辖。

      1949年11月24日德化解放,至1950年3月,全县设5个区,辖12个乡镇(浔中镇、锦福乡、三高乡、碧霞乡、西南乡、瑞上乡、水口乡、桂涌乡、葛岭乡、赤水乡、双阳乡、济屏乡)。

      德化县城夜景德化县城夜景

      1951年1月至1952年6月,全县增设为7个区、1个镇和54个乡(浔中镇、丁溪、英山、隆泰、三班、锦湖、高蔡、仙荣、格头、林地、三风、泗荣、雷峰、蕉溪、肖坑、瑞坂、荐解、西山、高漈、湖坂、秀山、南埕、八逞、亭坑、蟠山、久往、湖坂、秀山、南埕、八逞、亭坑、蟠山、久往、赤水、佛岭、东里、猛虎、永吉、美湖、双翰、古春、琼溪、尤床、上春、上涌、下涌、桂林、云路、桂阳、陈溪、解放(葛坑)、胜利(富地)、团结(吉山)、民主(岭脚)、和平(云溪)、光明(漈头)、霞碧、苏洋、碧坑、朱地、霞山、大溪)。

      1955年1月至1956年7月,全县设9个区,为129乡镇。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德化县在其中。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德化县下辖12个镇、6个乡。

      区划详情

      12个镇:浔中镇、龙浔镇、三班镇、龙门滩镇、雷峰镇、南埕镇、水口镇、赤水镇、上涌镇、葛坑镇、盖德镇、美湖镇。

      6个乡:杨梅乡、汤头乡、桂阳乡、国宝乡、大铭乡、春美乡。

      自然环境

      德化县古典建筑德化县古典建筑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东经117°55′—118°32′,北纬25°23′-25°56′。东与永泰县、莆田市仙游县毗邻,南和永春县接壤,西连大田县,北毗尤溪县。县境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0.4公里。

      地形地貌

      高岭土高岭土

      全县地势偏高,地形复杂,地貌以低中山地为主。河流以戴云山为中心,呈叶脉状向四周分布,分属闽江水系和晋江水系。境内山脉连绵,多呈北东——南西走向,河谷剧烈下切,峡谷十分发育,具鲜明之山地景色。其间偶有散布于群山之中的山间盆地和河谷阶地。地势大抵由中部微向四周倾斜,呈层状梯级下降。福建省第二高山戴云山雄居中部,海拔1856米。最低点仅217米。

      德化县中部高耸,往四周呈阶梯状渐降,东南低于西北。全县75%以上的村驻地海拔在600~9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800-1856米的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9.24%,约131.29万亩,主要分布在赤水、上涌、桂阳、葛坑、汤头、大铭、雷峰、南埕等乡;海拔500-800米的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6.43%,约155.34万亩;海拔在217-500米的山间丘陵、盆地、河谷阶地仅占总面积的14.3%,主要分布在雷峰、浔中、三班等乡。

      气候特征

      德化行政区划德化行政区划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无霜期270天左右。同时,由于海拔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又具有气候垂直变化大、小气候突出等特征。城关年平均气温18.0℃,平均最高气温23.3℃,平均最低气温14.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9℃,极端最高气温36.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2℃,日照年平均1802.4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7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89.0毫米。春雨季(3~4月),平均雨量31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7.3%;梅雨季(5~6月),平均雨量55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1.1%;台风雷阵雨季(7~9月),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6.3%;少雨季(10~2月),平均降水量27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2%。历年来年最大降水量2485.7毫米(1961年)。

      水文特征

      德化县城新貌德化县城新貌

      境内河流以戴云山为中心,呈叶脉状向四周分布,分属闽江水系和晋江水系。全县溪流总长495.06公里(溪面宽在10米以上),河网密度0.222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深在1000-1300毫米,径流总量22.95亿立方米。

      境内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有浐溪、涌溪、大张溪、小尤溪等12条。其中浐溪、涌溪集雨面积最大、河流最长、流量最大。城区内河流有穿越中心城区的浐溪及其支流丁溪、缨溪。

      浐溪:位于大樟溪上游,全长101公里,是境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戴云山南坡,环绕县境东南部至水口乡湖坂村的涌口与环绕县境北部的另一条主要河流——涌溪汇合经永泰、闽侯入闽江,流域面积95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6.5‰,年平均径流量为11.72亿立方米,是德化县县城供水的主要水源。

      丁溪:发源于盖德乡雪山下,流经福阳、有济、英山、丁墘、丁溪村至县府前入浐溪,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河道长度13.4公里,河床坡降平均为31.88%。

      缨溪:发源于浔中镇格仔后金鸡山下,流经仙境、龙翰、浔中村南流入浐溪,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河道长度8.6公里,河床坡降平均为44.16‰。

      自然资源

      九仙山九仙山

      有林地面积250.7万亩,森林覆盖率77.3%,全市第一:森林蓄积量1038.2万立方米。占泉州市森林总量的51%。水电资源充足,全县拥有电站155座,总装机容量24.77万千瓦,小水电装机容量位居中国前列,被授予“中国小水电之乡”荣誉称号。

      因具垂直气候特征,树种繁多,有维管束植物864种;国家级珍稀植物有水松、银杏、南方红豆杉、金毛狗、刺桫椤、鹅掌楸、花榈木、福建柏、樟树、红豆树lO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江南油杉、油杉、福建青冈、福建酸竹、长袍铁杉、黄檀等。此外,还有兰花、杜鹃花、茶花。

      动物资源

      国家级珍稀动物有蟒蛇、云豹、黄腹角雉、虎纹蛙、苏门羚、猕猴、穿山甲、水獭、毛冠鹿、黑熊、金猫、大灵猫、小灵猫、蛇雕、白鹇、鸳鸯、蝾螈、蜂鸟等;省级珍稀动物有棕鼯鼠、大头平胸龟、棘胸蛙等;高经济价值动物有龟鳖、河螺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高岭土、煤炭、石灰石、泥煤、叶蜡石、金、铜、钨、锰等矿藏40多种。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德化县常住人口为332148人。

      民族

      德化先民属闽越族。德化县有汉族,畲族,阿美族,高山族,壮族,苗族,满族,瑶族,水族,蒙古族,哈尼族,土家族。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黄文捷
      县委副书记方俊钦、黄俊荣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方俊钦
      副县长刘振铭、林金雪(女)、郑荣尊、黄振宇、陈荣省、吕伟成、洪仰行、林玉萍(女 )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王传敬
      副主任陈祥端、苏毅君、刘志阳、陈德峰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陈维启
      副主席徐明侃、陈荣斌、程德强、汤渊儒

      以上内容参考:福建省人民政府、腾讯新闻。

      经济

      德化梨德化梨


      2022年,德化县生产总值353.44亿元,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3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11.42亿元,增长6%;工业增加值162.9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9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9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138.99亿元,增长2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8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64亿元,增长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7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51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1元,增长6.5%。

      第一产业

      2021年,德化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4亿元,增长5.4%。其中:种植业产值13.89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2.27亿元,增长18%,牧业产值7.89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0.31亿元,增长6%。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粮食播种面积13.95万亩,增长0.6%;粮食产量6.2万吨,增长2.5%;水果产量26298吨,增长6.1%;蔬菜种植面积10.17万亩,产量12.52万吨,分别增长4.8%和6.8%;肉类总产量1.7万吨,增长4.5%。新增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2家,市级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各8家。

      第二产业

      2021年,德化县1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值417.4亿元,可比价增长13.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55亿元,增长13.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8.9个百分点。一是产业增长面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126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接近8成,累计实现产值349.43亿元,增长34.7%;其中,产值增速10%以上的企业有113家。二是主导行业支撑强。陶瓷业、矿山冶炼业、电力业三大主要行业累计完成产值364.4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7.3%。其中,120家陶瓷业企业完成产值289.17亿元,增长23.2%;10家矿山冶炼业企业完成产值64.79亿元,增长6.9%;4家电力业企业完成产值10.49亿元,增长19.8%。三是大型企业贡献显著。累计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86家,累计实现产值362.87亿元,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6.9%。新增外贸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0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列入省市级龙头企业41家。

      戴云山戴云山

      第三产业

      2021年,德化县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2亿元,增长1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为5.19亿元、7.62亿元、30.56亿元、15.21亿元、17.61亿元、44.38亿元,分别增长10.4%、13.1%、16.9%、8.5%、8.3%、9.1%。从基础指标看,商品房销售面积、规模以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工资总额、存贷款余额等第三产业增加值主要核算指标强势回升,分别增长20.3%、39.5%、33.1%、19.7%。

      文化

      德化县德化县

      德化为中国陶瓷名城,已有上千年辉煌的陶瓷制造史外销史,却长久以来没有城雕。早在1993年10月举办首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期间,就有陶瓷界和文史界知名人士郑重提出要有德化城雕。经过十多年来向各界人士广泛征求意见,最终选定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代表作、泉州海交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渡海观音”作为城雕原型。

      渡海观音

      德化大型瓷雕“渡海观音”坯体高度7.5米,由137块部件组成,烧成后高达6.4米,用瓷土8吨多,仅头部用土就达半吨。石雕、木雕达这个高度已属不易,瓷器达此高度迄今尚无文字记载。由于工程巨大,现代的注浆方式不适合这尊观音的坯体成型,所以制坯方式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印坯方式,这样就导致同一块部件内的坯体厚薄不一,最厚的部位达20厘米,而最薄的部位仅3厘米,烧成后的成品每块重近百斤,这就增加了烧制的难度。德化科技团队应用了现代自动化科技,专门研制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编辑设置各程序段时间、温度目标值,升降温度速率自动运算,自动运行,匀速升温,匀速降温,声光自动报告窑炉运行状态。

      德化特产

      德化梨德化梨

      德化——中国早熟梨之乡

      德化梨主要分布在美湖乡、上涌镇、葛坑乡、国宝乡等4个乡镇,年产量达8000吨。该品种具有成熟期 早、果型美观、汁多、肉脆、酸甜可口、风味独特、产量高等特点,可比其它地区早熟20天左右。1999 年参加福建省早熟梨评比以成熟期全省最早、品质全省最优获得全省第一名。

      陶瓷历史

      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确实壮观,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白莹莹、花艳艳的瓷片,象颗颗星斗撒在人间,似片片白玉镶织大地,把青翠翠、绿葱葱的山乡点缀到更加美丽。全县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德化窑址”(包括浔中、龙浔、三班、盖德,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陶瓷。至唐代后期,德化三班、泗滨一带制瓷业已开始发展。唐末五代出现陶瓷专著《陶瓷法》、《绘梅岭图》。

      宋元时代

      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系统工程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彩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器形以碗、盘、杯、碟、瓶、罐、壶、盒、洗、花瓶为主,少量烧制黑釉茶碗等。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以及篾纹、菊瓣、葵纹、麦穗、卷草等纹饰,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都有发现。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月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宋末元初,德化瓷窑有很大的改进,出现了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烧成的老技术进入采用氧化烧成新技术阶段。1976年考古发掘的屈斗宫宋元窑炉遗址,坡长达57.1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完、残瓷器标本。这座窑的发现,特别是大量外销瓷器的出土,对研究德化穴元时代的烧造规模、烧制工艺、窑炉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填补了过去德化龙窑的空白。

      明 代

      大樟溪大樟溪

      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特别是道释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明代,德化窑炉也有新的创新,在全国首先出现了装烧容量大,既节省燃料、又易于控制烧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阶级窑。这种形式的窑炉流传到国外,对国际瓷窑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夺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活跃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丰富,纹画内容取材很广,有历史故事、人物仕女、生产活动、社会习俗、禽兽花果、山水景物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画面明静素雅,笔法朴实粗犷,构图简洁舒展,充满生活气息,显示了民窑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浓郁艳丽的网络,开创了德化窑彩瓷的新纪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陈设供器一样畅销国外。

      晚清以后

      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和外来侵略,中国城乡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等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仍获得很高的评价。1915年,苏学金首创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等奖。之后许友义创作的《木兰从军》、《关公》、《观音》等瓷雕作品,先后分别获得在英国、日本和南京举行的国际和全国博览会的金奖。1930年,许友义师徒为仙游龙纪寺特制的瓷塑《五百罗汉》,形态各异、行动逼真,亦为中国瓷坛首创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

      德化瓷业生产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全县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三大陶瓷产品体系。也涌出了一批陶瓷名企,如佳美集团、冠福集团、顺美集团等等!也使很多大企将分公司设至美国、德国、英国等等国家……。1993年,李鹏委员长任总理时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高度概括了德化陶瓷在国内的影响和地位。1996年3月,德化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单位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德化人民充分发挥山多、水足、矿富、瓷美四大优势,大力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成功闯出一条山区经济发展路子,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之后,2003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如今已形成了以瓷雕为特色,茶具、餐具为主的陶瓷重县,现今德化瓷雕扬名于世,德化茶具生产约占到全国的百分七十,为发扬中国茶文化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交通

      建设中的兴泉铁路贯穿县域,在县城附近设有德化站,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公路

      后茅公路——德化段:泉州后渚港至永安茅坪公路,又称13~305线,原称晋永线(晋江至永安),从永春苏坑入德化英山格经城关、浔中、国宝、赤水、美湖会龙桥、联春、春美、过十八格、出石岭入大田仙峰,长74.78公里。

      水漳公路——德化段:福州南门兜至永定三层岭公路,又称13~103线,原称水漳线(古田县水口至漳平),德化路段起自德化与永泰交界山土窟坂,经水口、南埕、雷峰,至城关涂厝格,长57.5公里,接晋永公路出英山格经永春至漳平。

      水路

      德化县德化县

      浐溪是县内主要水路,全长101公里。经永泰县境入闽江,距福州230公里。

      涌溪水路自桂阳乡涌溪开始可以放木,流经久住、丘坂,至涌口与溪汇合。

      社会

      民生社保

      2020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68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02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5元,比上年增长6.6%。

      医疗卫生

      县医院成为华侨大学附属医院,投入5530万元完成县中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

      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药品、耗材零差率和医疗价格、医保支付改革全面开展。

      投入1亿元加快建设县医院医技楼、立体停车楼、妇幼保健院、第三医院和16家中医馆。投入2844万元,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成立县总医院,建立与三级医院协作网络,组建2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2家医疗机构协作共享的分级诊疗平台。深入开展健康扶贫、上门评残、“暖心服务”行动、巡回医疗健康服务,“健康德化”建设持续推进。

      教育

      投入8000万元完成城区学校新改扩建8所,新增学位5200个。

      投入4亿元推进16个教育项目建设,7所公办学校交付使用,新引进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增校舍面积5万多平方米、学位5280个,中、高考质量稳步提升,教师进修学校创建“省示范性学校”和县教育“两项督导”分别通过省级评估。

      体育文化

      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德化文化活动周、“百态观音·慈航普渡”德化瓷艺大师作品巡回展、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年会以及多位陶瓷大师海内外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的德化窑陶瓷精品展、由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陶瓷艺术个展——连紫华瓷艺作品展反响良好,申报“世界陶瓷之都”通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初评,瓷都德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成立县融媒体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建成桂祥图书馆,提升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31个,创建非遗和文创展示基地3家。举办第十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戴云山保护区获批省级对台交流基地。

      社会保障

      培训各类劳动者1.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819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3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8.7%。社保体系不断健全。新农合、新农保等继续提高标准,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纳入新农合,社保卡制作发放基本完成,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安置房建设等有序推进。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发放3300多万元,惠及低保对象8293人,救助困难群众1.6万人。

      民生支出21.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脱贫成效持续巩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建立防返贫、控新贫、稳脱贫长效机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出现返贫现象,实现村财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消除、10万元以上的村达127个。

      巩固扩大医保覆盖面,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在全市率先试行非公初级职称自主评聘工作,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安置公益性岗位83个,加强治欠保支力度,防范和打击虚假仲裁做法在全省推广。新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个、农村幸福院15个。广泛开展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老龄、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

      旅游

      九仙山

      九仙山雾凇石牛山风景

      传说,老子一生下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就开口说:“唯道独尊”,到了第九天就长成九尺身材的汉子,双眼方瞳,长眉,鼻子生双柱,聪慧颖悟,以三十六法心理性,究忠尽孝。后来做了周朝守藏史的官,又出任周室柱下史,周昭王时驾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函谷关令尹请他著《道德经》五千余言。有一年七月的甲子日,有人看到老子是个大耳长须,童颜鹤发,气宇超凡,仙风道骨,身骑青牛之上的仙人,手执云帚出游东瀛,把青牛放在东海之滨,自己驾云到东瀛州去了,有一天,老子急于回太清宫,忘记了收回青牛。后来青牛见不到主人,就在海滨的一个小山顶上,仰首向天长叫,叫一声小山就升高一寸,它想借此山直接通达天上太清宫去见它的主人。因此,一声一声地叫,叫了六万声,这个小山升高了六万寸,这时叫得声哑口渴,当它鸟瞰山下时大海不见了,脚下尽是层峦叠嶂,再往天上一看,离天大约还有三尺三,因此,它又张口想再叫,可是口太渴发不出声来,没有声音山就再不升高了。青牛的口也合不上了,从此,它就变成一头张口向天长叫的石牛。后人见此座山似牛,又尽是石头,人们就把它叫做石牛山,其牛头向天张开的牛嘴成为石牛山风景点的一绝。

      岱仙瀑布

      岱仙瀑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溪水从山峰的缺口直下139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飞流直下,水雾形成的虹霓霞雾,使你感到山岚袭人。岱仙瀑布号称“华东第一瀑”,它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伟的飞仙山峰,落差139 米,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两处交相辉映,格外壮观。岱仙瀑布为我省最大的瀑布之一,名列“泉州十八景”。

      岱仙湖休闲区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中心,船岛山、下狮山、背腰里内湖、大云山内湖、葫芦坑内湖、虎尾山农田。

      岱仙瀑布岱仙瀑布

      岱仙瀑布有“华东第一瀑”之称,发源于泉州市德化县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飞泻直下139米,被誉为“华东第一瀑”,奇妙的是,部分溪水流到边崖,形成一道更宽的、水流似油从漏斗穿过状的油漏瀑,因此岱仙大瀑布也称岱仙双瀑。整个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晴天,阳光直射,水帘发光,彩虹时隐时现,似巨幅珠帘下垂,象彩绸飞舞。蝉鸣、鸟语、流水声互相应和,象演奏交响乐,妙趣横生。通往石牛山的公路从瀑布崖顶穿过,下车鸟瞰瀑布,更使游客流连忘返。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翠,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阴天,飞瀑溅沫,弥漫着乳白色的浓雾,烟波浩渺,苍茫一片。近观如漂浮空中,畅游仙山琼阁;远观似珠帘襟带,虹霓霞雾,轻盈飘渺。夏时,凉风微拂,雾岚轻扬,清新怡人;冬天,冰棱千丈,凝固着动态的美,折射着七彩阳光,更是一幅奇异的景观。山谷里,翠竹连绵,乔木挺立,灌木丛中点缀着野花,有龙潭虎穴、河马石、浴仙池等数处景点,与瀑布相互映衬。

      广济桥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岐山堂革命旧址位于水口镇毛厝村。1941年冬至1949年中共闽中地下党在毛厝开展革命斗争,岐山堂是毛厝地区的革命据点之一。1945年5至12月,中共闽中特委和司令部领导人率领游击队驻此并于同年7月1日在岐山堂召开纪念建党24周年的群众大会,9月又在此召开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群众大会。1949年3月,中共仙德工委在岐山堂设立指挥中心,开展“搞枪筹款,武装队伍”的活动。嗣后,随着革命工作的需要,建立永德仙人民游击队总指挥部领导永德仙人民游击队,在永德仙边境地区游击斗争期间,曾在歧山堂设立指挥机构。

      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宝云龙谷景区里的农业创意园区原是一片荒田,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完善规划设计,这里已被改造成集农业观光、科普宣传、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为一体的农业创意园区。云龙谷农业创意园区占地50亩,香草培育区里总共种植薰衣草、紫苏草、迷迭香、薄荷等13种香草。

      荣誉

      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陶瓷之乡

      中国小水电之乡

      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

      中国茶油之乡

      中国瓷都·德化”和“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文明县城

      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科普示范县

      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省级文化先进县

      省级双拥模范县

      福建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

      福建省首批平安县

      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中国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县

      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福建省优秀旅游县

      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

      千年古县

      世界陶瓷之都

      福建最适宜人居地

      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55。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31。

      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40。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5月29日,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6月,位列“数字乡村”百强县榜单第7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