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王九思王九思

王九思(1468年-1551年),明陕西鄠县人,字敬夫,号渼陂。弘治九年进士。

王九思官至授检讨,以附刘瑾为吏部郎中。刘瑾被诛,王九思贬为寿州同知。正当中年有为时,又被迫归乡,之后以重资聘请乐工学习弹琵琶,善作词曲。

作品有《碧山乐府》《碧山续稿》《碧山新稿》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个人荣誉 4 个人作品 5 人物轶事 6 墓葬情况 7 社会评价 8 后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王九思

      别名:王敬夫、王渼陂

      出生日期:1468年

      出生地: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

      身份:明代文学家

      任职: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

      主要成就:倡导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

      民族:汉族

      逝世日期:1551年

      代表作品: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

      国籍:明朝

      人物生平

      王九思出身于书香之家,家境富裕,天资聪明,一表人才,自幼读书,学识渊博,尤长文学。他青年时热衷于功名。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及进士第。当时文渊大学士李东阳任宰相。李为“茶陵诗派”的代表,很赏识王九思会试时所作《端阳赐扇》诗中“谁剪巴江,天风吹落”等佳句,特留王九思为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文学。一年后即在翰林院参与编修国史。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升任吏部考工员外郎等职。他在吏部任职期间,能剔除弊端,选贤任能,辞却那些不称职的官吏。一次吏部考试,他不媚权贵,对李东阳的干儿子李台繁与一般人一样看待,受到时人的称赞。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一度把持朝政的宦官刘瑾,案发被诛。朝中清理瑾党人物,因王九思与刘瑾是陕西关中小同乡(刘瑾是陕西兴平人),被名列瑾党,受到牵连,贬为寿州(今安徽寿县)同知(知州的助手)。王九思在寿州任职时,处理诉讼、防备盗患、修城防和阳河渠等,较有政绩。他于政务之余,常与士人学者讲古文,整学风,并以诗唱酬。次年,即王九思43岁,正当中年有为时,又以瑾党根除未尽之由,被迫归乡。王九思回到家乡鄠县后,彻底放弃了做官的念头。他除了带领乡亲们修涝河桥,施舍医药、教育生徒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学创作和倡导戏曲方面,历40年,84岁辞世。

      个人荣誉

      王九思的诗歌主要写他仕途失意后的怨怅之情,时时流露出“相权操白刃,谗口叹青蝇”(《朱仙镇谒岳王庙》)的感慨。也有少数接触社会问题的诗篇,如《卖儿行》、《马嵬废庙行》、《孤儿吟》,或叙村媪卖儿的惨状,或述宦官气焰的嚣张,或写当时世态的炎凉,有一定现实意义。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模拟痕迹较重。有些诗从语言到意境,就如汉魏、杜诗的赝制品。但他才情烂漫,有些诗语言绮丽,抒发情怀细腻。

      王九思的杂剧《杜甫游春》描写杜甫春天闲游长安的感受,剧中痛责了李林甫的罪恶,揭露了“昏子谜做三公”的荒唐现实,下决心拒绝征召,乘槎度海,去过隐居生活。杜甫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他是借杜甫之口,倾吐自己的愤懑。王世贞《艺苑卮言》认为剧中李林甫影射当时宰相李东阳,可备一说。王九思还有一折杂剧《中山狼》,明代单折杂剧一般认为从它始。该剧主题与康海《中山狼》相类似。

      王九思散曲存套数十余首,小令百数十首。其曲作多数是对现实表示不满,通过寄情山水,发泄自己的牢骚。虽然抒发的是个人的情怀,境界狭窄,但尚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他的散曲秀丽雄爽,如“有时节露赤脚山巅水涯,有时节科白头柳堰桃峡。戴什么折角巾,结什么狂生袜,得清闲不说荣华。提起封侯几万家,把一个薄福的先生笑煞”(《沉醉东风》)。倾吐胸臆,生机盎然。正词谑语错杂其间。但有时曲作过于粗豪,精思不足。

      个人作品

      明代中叶前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文坛以三杨为代表,在形式上追求曲雅工丽,在内容上歌颂功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文风弥漫一时。王九思居官后,感到自己以往的作品,也多追求形式上的典雅,缺乏现实生活内容,并对此种文风产生了怀疑。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倡导“复古”的文学运动,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反对虚浮、萎弱的“台阁体”。王九思放弃自己的所学,予以积极支持,成为文学史上明代“前七子”的一员。他和其他人一起,在打击“台阁体”文风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们走上拟古主义的道路,却是错误的。

      王九恩在罢官以前的作品以诗文为主。他与武功康海同里、同官,同因列入瑾党被免官。同样的身世遭遇,同样的思想感情,使他们交谊深厚。归里后,常常谈文赋诗相聚,唱和颇多。他的诗文集有《渼陂集》、《渼陂续集》19卷。他的词也写得较好。如《历代词综》中收录他的

      《蝶恋花·夏日》

      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绕屋重重绿。

      人在绿阴深处宿,午风枕箅凉如沐。

      树底辘铲卢断续,短梦惊回石鼎茶方熟。

      笑对碧山歌一曲,红尘不到人间屋。

      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同代学者李先开推崇他的诗词:“诗文苍古,而词则新奇,不止守元人之家法,而且得元人之心法”。

      《彭麓山房宴集》

      客有红珊瑚,盈盈高数尺。

      持之博村酤,反为农父扼。

      相逢不一醉,别后怨畴昔。

      我今有美酒,来坐松下石。

      劝君君不饮,骑马将安适。

      不见桃李花,落尽五侯宅。

      《睹官军赴颍上歌》

      银鞍绣甲剑在腰,马鸣十里风萧萧。

      羽旗犹转杏花坞,铁骑先过杨柳桥。

      将军妙手逞轻捷,一箭飞落双皂雕。

      道傍观者众如堵,奔走流汗喜欲舞。

      老父叹息忽不乐,暮年今见持戈斧。

      七日贼围颍上县,一县万人命如线。

      闻说提兵李佥事,日夜登城奋孤战。

      城中妇子愁唧唧,恨不人人生羽翼。

      晨炊走汲井水竭,夜号声绕春云黑。

      步兵间道单身出,简书马上飞来急。

      岂谓辕门坐风雨,不念愁城卧荆棘。

      丛侍郎,马都督,请君早发元戎纛。

      净扫烟尘四千里,我亦西归杜陵曲。

      《周将军歌》

      十五学击剑,二十学用兵。

      猿肱燕颔将门种,丹书紫诰金柜盟。

      大明天子自神武,日向虞阶舞干羽。

      渥洼龙驹满帝闲,越裳翡翠来天府。

      长缨欲请系单于,庙堂勿用开疆土。

      岁月悠悠老将至,封侯万里无由遂。

      被酒酣歌缺唾壶,临风雄辩挥如意。

      大儿蟠胸五千卷,红云留侍通明殷。

      元孙指掌八阵图,青春拜受将军弁。

      将军卜筑淮水濆,买田盖屋栖白云。

      刁斗漫随程不识,园林恰似何将军。

      垂杨袅袅细烟雾,短竹潇潇繁雨露。

      芰荷香散碧池风,琴樽兴恋青山暮。

      山中甲子经七旬,堂下曾孙看几度。

      剑舞时令胆气粗,镜光长许仙颜驻。

      跨马夜射南山石,鞲鹰晓猎中山兔。

      射猎年年乐未央,山谷小虏今跳梁。

      棘门霸上真儿戏,野草飞沙空战场。

      浮生感叹雪盈首,世事蹉跎柳生肘。

      扫尘时复看龙泉,安得将军却少年。

      《画葡萄引》

      汉武唯知贵异物,博望常劳使西域。

      大夏康居产富饶,胡桐柽柳非奇特。

      独取葡萄入汉宫,遂遣天王亲外国。

      当年肉味厌侯王,今日霜根遍西北。

      吾家十亩后园里,长条几架南山侧。

      龙须时袅水风斜,马乳尽垂秋雨色。

      故园一别惊风雨,画图相对思乡土。

      青钱已办雇河舟,白首行看住草楼。

      但愿千缸酿春酒,未须一斗博凉州。

      《卖儿行》

      村媪提携六岁儿,卖向吾庐得谷四斛半。

      我前问媪:"卖儿何所为?"

      媪方致词再三叹:"夫老病卧盲双目,朝暮死生未可卜。

      近村五亩止薄田,环堵两间惟破屋。

      大儿十四能把犁,田少利微饭不足。

      去冬蹉跎负官税,官卒打门相逼促。

      豪门称贷始能了,回头生理转局缩。

      中男九岁识牛羊,雇与东邻办刍牧。

      豪门索钱如索命,病夫呻吟苦枵腹。

      以此相顾无奈何,提携幼子来换谷。

      此谷半准豪门钱,半与病夫作睟粥。"

      村媪词终便欲去,儿就牵衣呼母哭。

      媪心戚戚复为留,夜假空床共儿宿。

      曙鼓冬冬鸡乱叫,媪起徬徨视儿儿睡熟。

      吞声饮泣出城走,得谷且为赡穷鞠。

      儿醒呼母不得见,绕屋长号更蹢躅。

      观者为洒泪,闻者为颦蹙。

      吁嗟!猛虎不食儿,更见老牛能舐犊。

      胡为弃掷掌上珠,等闲割此心头肉?

      君不见富人田多气益横,不惜货财买童仆。

      一朝叱咤嗔怒生,鞭血淋漓宁有情。

      岂知骨肉本同胞,人儿吾儿何异形。

      呜呼!安得四海九州同一春,无复鬻女卖儿人。

      《马嵬废庙行》

      秋风落日马嵬道,道南废庙颜色新。

      立马踟蹰问野叟,野叟须臾难具陈。

      请予下马坐树底,展转欲语还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气焰上薰天。

      寺人原是马嵬人,大筑栋宇求福田。

      马嵬镇里东岳祠,一时结构何参差。

      渎神媚鬼意未休,浸淫及汉寿亭侯。

      方岳郡县为奔走,檄官牒吏争出头。

      占民畎亩不与直,费出帑藏多蟊啇。

      工徒淋漓血满肤,昼夜无能片时息。

      东楼西观对南山,巍巍新庙落何棘。

      木偶尽是金缕纹,驿车挽载自京国。

      翩翩羽客招呼至,考钟击鼓空坐食。

      更有文章颂功德,穹碑大书为深刻。

      我本田家孟诸野,但认犁耙字不识。

      往往才士过吟哦,尽道台臣与秉笔。

      听来依稀记姓李,云是文章名第一。

      豪华转眼不足恃,乾坤变化风雷异。

      寺人已作槛中囚,道路忽传邸报至。

      百姓欢呼羽客走,殿宇尘生谁把帚。

      当日台臣尚秉钧,寄语县官碑可掊。

      横曳碎击亟掩藏,至今文石埋郊薮。

      予闻野叟言,坐来生感激。

      赫赫台臣苟如此,寺人微细何嗟及。

      月明骑马陟前冈,仰天一笑秋空碧。

      《夏日楼居漫兴(二首)》

      一榻高楼上,萧然野兴存。

      雀暄邻树晚,雨暗寺钟昏。

      问字儿能读,耽诗客共论。

      吾生真可乐,俯仰任乾坤。

      世泰容吾拙,官闲似隐居。

      苦吟迟得句,倦读卧看书。

      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

      老亲身更健,千里寄双鱼。

      《夜雨》

      夜雨清无寐,秋虫响易哀。

      庭除纷叶下,树杪自风回。

      戎马连城发,乡书隔岁裁。

      路难归未得,颇觉壮心摧。

      《秋夜》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

      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

      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

      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独坐》

      花林春昼寂,独坐意萧然。

      园蝶浮暄景,山禽下暝烟。

      白头慵拭镜,浊酒不论钱。

      自酌邀明月,徘徊益可怜。

      《晨起》

      晨起临芳苑,闲行玩物华。

      社期来燕子,春色到梨花。

      地僻柴扉静,亭深草径斜。

      桃源那复见,今见野人家。

      《晴起》

      旭照浮虚牖,清愁破殿颜。

      下床梳白发,开户见青山。

      心已寒鸥足,身如野鹤闲。

      杖藜寻旧侣,同过碧溪湾。

      《静坐》

      老来堪静坐,多虑恐伤神。

      诗不推敲就,情惟淡泊真。

      香阶花影覆,芳树鸟声频。

      兴到歌还舞,浑忘雪满巾。

      《浒西庄春日行乐词(四首)》

      绕屋花如绣,当筵酒泻油。

      青童珠络臂,红妓锦缠头。

      深院歌娇鸟,垂杨系紫骝。

      谢公行乐地,不羡五陵游。

      袅袅鸣仙佩,盈盈出洞房。

      盘云高髻子,叠雪绣罗裳。

      倚柱调鹦鹉,吹箫引凤凰。

      烟花春日暮,沉醉紫霞觞。

      渭北神仙府,春来乐事多。

      花枝侵舞榭,日色艳宫罗。

      丽曲娇莺妒,红颜细马驮。

      更怜明月上,流影入金波。

      十二层楼外,和风醉牡丹。

      紫云临绮席,朱袖倚雕阑。

      娇态含羞语,名花带笑看。

      欢悰犹未厌,天际驻青鸾。

      《亳州》

      出门二月已三月,骑马陈州来亳州。

      暮雨桃花此客馆,春风燕子谁家楼。

      簿书堆案不相放,郡守下堂仍苦留。

      浮名羁绊有如此,愧尔沙边双白鸥。

      《无题》

      寂寞西风翡翠楼,黄昏斜抱玉箜篌。

      彩鸾影逐秦箫断,红叶心随御水流。

      天外行云难入梦,手中团扇易惊秋。

      愁来只恐嫦娥笑,明月疏帘不上钩。

      人物轶事

      钟爱戏曲写作

      他认为要写好戏曲,必须懂音律,便从学音乐开始。他购买乐器,聘请乐师,教他学习音乐知识。经整整三年的不懈努力,学会了弹奏琵琶、三弦等,而且弹得很好。他雇请歌妓,组成家班,一旦有了新作,便排练和演出,并不断修改提高。他十分注意向别人学习,丰富提高自己。一次戏曲作家李开先去西夏饷军路经关中,住在康海家里,他得知后,立即邀请到鄠县作客,设宴招待。同时,让家班演唱了他的杂剧《游春记》,请李开先指点。当李开先从文风、韵律等方面提出批评意见后,他一一虚心接受。他和李开先在近十天的相处中,经常是彻夜不寐,交流戏曲艺术。

      王九思的戏曲创作,具有很高的成就。由于他是被统治集团排挤出来的,对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性,有较深的体会,所以他的剧作,不仅写出了许多直抒胸臆和反映民风的作品,而且寄寓了对现实政治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

      他的《杜甫游春》杂剧,写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出游曲江,痛骂权相李林甫“嫉贤妒能,坏了朝政”。影射朝政,有所实指,作品里的杜甫,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他把矛头指向权贵,是难能可贵的。

      王九思的剧作中最受推崇的是《中山狼》剧本。当时,他的挚友康海据马中锡的小说《中山狼传》,写成《中山狼》杂剧,用以寄愤,他对康海蒙受冤枉寄予无限同情。用同一题材,仅用一个单折篇幅写了这个剧本。剧中对东郭先生的愚腐作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愤怒地抨击了豺狼般贪婪、奸巧的“世人”。使《中山狼》这个久已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寓言故事,在腐朽黑暗的明代中期获得了具强烈现实主义的主题。它告诫人们:狼的本性总是要吃人的,应该除恶务尽,决不可怜悯姑息。这是他的亲身观察体验,也是万古不易的真理。他的《中山狼》剧本,与康诲的杂剧《中山狼》,同是取自《中山狼传》,但要高于康海一筹。不仅曲文通俗、浅近,而且情节也更为凝炼、集中。他不受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个楔子的旧规范的拘束,是一个创举,在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王九思的戏曲作品,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气息,在艺术上不落俗套,语言精炼清畅。特为西北地区文人和广大群众所喜爱,争相传诵。不少评论家说他的作品“词曲工美奇”,“秀丽雄爽”,认为无论就思想性、还是艺术价值,都“不在关汉卿、马东篱(致远)之下”,《中山狼》剧本成为历来传诵的名作,被近人列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王九思被罢官回家后,还编纂了鄠县第一部县志《鄠县志》。书成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康海为此书作序,对他的文章简略大加赞赏,作为启迪后世作者的方规。这部县志是明代三秦八部名志之一,可惜这部县志于明末战乱中散失。

      眉户曲子的宗师

      王九思回家以后,先是写了很多诗词。但由于不合韵律,很难演唱,还受到人们的嘲笑。这时40多岁的他便下决心学习音乐。“费重赀募国工学按琵琶三弦,习诸曲尽其技”。他高薪聘请名乐师给自己传授音律知识和弹拨乐器的技艺。很快掌握了元曲遗韵《北曲》的各种唱腔,把眉县、周至、鄠县等地的民歌、山歌、情歌整理加工,使《北曲》得到发展,形成了被当时曲论家评为“世争传播的套曲”,即按关中人语调唱的流行曲,先在眉、周、鄠一带传唱开来。他自编自唱,其优美动听即令“老乐工击节自谓弗如也”。同期戏曲家李中麓曰:“敬夫词曲新奇,得元人心法,为一代宗匠乡曲……”这种曲调唱起来自由爽畅,舒展平缓。有的激越慷慨,凝重悲壮;有的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有的欢乐明快,诙谐有趣。现代

      流行的眉户曲调中仍保持着这种特点。

      王九思开创了风靡关中西到甘陇,东到晋南流行数百年的眉户曲子。明清时期晋南人在鄠县经营盐、铁、百货生意者极多。王九思是鄠县北街人,他家对面就是山西会馆,晋商经常探亲进货,这就把“世争传播”的曲子带到山西。晋南至今流行眉户曲子,自在情理之中。同期曲论家李开先去西夏饷军,途经康海处,王九思闻知,立即邀李开先返鄠县作客,九思盛宴招待,他们在10天的相处中通力合作,切磋琢磨,既完善了眉户曲子,又由李开先将套曲带至西夏,“关陇之士争相传咏”,至今甘、青、宁亦有眉户曲子。

      墓葬情况

      王九思墓位于鄠邑区甘亭街办六老庵村北“王家坟”内。王家坟系鄠邑区北街王氏祖坟,原面积136亩,古柏千株,封土按昭穆次第排列,亦有石马、石羊、石虎置于道侧。王九思墓封土略大,于“文革”中平毁。现王家坟园被辟为鄠邑区苗圃。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评价

      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在其《六十子诗》中评价王九思说:“编戏今丽曲,善作古雄文。振鬣长鸣骥,能空万马群。”又在其《渼陂王检讨传》中说王九思:“诗文苍古,而词曲则新奇,不止守元人之家法,而且得元人之心法矣。脍炙人口,洋溢人耳。”这当是对王九思诗文、杂剧、散曲的全面评价。

      后裔

      人物简介

      王海明,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图腾文化研究专家、中国国家美术院副院长、中国龙凤文化十大艺术专家、明朝大文学家王九思第22代玄孙;2000年始潜心研究中华图腾龙文化十余载,2012年中国画《雄视全球》获金奖并载入《中国历代龙书画作品大观当代名人佳作》中,成功举办了“中国龙文化创意绘画个人作品展”,中华图腾《龙福》代表作被中华龙文化博物馆收藏;2015年陕西榆林市龙文化主题项目收藏其100多幅作品;近十年来在海内外发表作品60余幅,其中国龙文化创意绘画艺术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与赞赏。

      艺术成就

      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龙文化创意工作室和渼陂书画研究会2014年7月13日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的西安市鄠邑区同时成立。 庞进指出,当下,中华民族面临着海峡两岸统一、精神家园重建、与世界文明接轨等重大问题,龙文化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宣传弘扬传播龙文化,书画是很好的载体和方式。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提出了“龙道文明”。他指出:龙道是以龙为标志的,立足中华文化、容合世界文明、关注当下民生、瞩望人类未来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龙道主要由天道、仁道、行道构成:以天道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以仁道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行道处理人与自身、信仰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天道源于中国道家学说,是作为万物根源、众象法则、自然规律、宇宙秩序之道。仁道源于中国儒家和墨家的学说,是以多互主体观为依据,尊己尊人、爱己爱人、利己利人、成己成人之道。行道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性命双修、心身共美、知行统一、努力福生之道。庞进强调,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尊、爱、利、成”,即“尊己尊人、爱己爱人、利己利人、成己成人”,这四句话是龙道文明的核心思想、基本原则,它们有根、有容、具有公约性,适合国情世况,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当代阐释。庞进认为,以这四句话为基准,可以与世界上任何文明相对接、相融通。由王九思第22代世孙王海明发起成立的鄠邑区渼陂书画研究会主要以传承明代文学家王九思渼陂书院文化,打造中国图腾文化第一品牌,组织书画家及文化艺术研究者进行学习交流、探讨为宗旨,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艺术形式,书画能够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传递感情,自古以来都是文化文明的重要载体。龙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的多种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具有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等精神蕴涵的神物。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标志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在当下,中华民族面临着海峡两岸统一、精神家园重建、与世界文明接轨等重大问题,龙文化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龙文化是需要研究、宣传、传播、弘扬的,宣传弘扬传播龙文化,书画是很好的载体和方式。我上个月在天水的伏羲文化论坛上提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可以理解为“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上五千年”由伏羲开创,“下五千年”由黄帝开创的观点,引起很大反响,数十家媒体报道。我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就得益于山西吉县柿子滩距今达一万年的两幅古岩画,一幅女性图,我将其断为伏羲的母亲华胥氏;一幅鹿头鱼尾组合图,我称其为“萌龙”。研究龙文化以来,我到过海内外许多地方,题写过无数的龙字,我觉得这也是在宣传、弘扬、传播龙文化,所以常有神圣、美妙、快乐之感。

      部分作品部分作品

      王海明是明代文学家王九思的后裔,身上有优秀艺术家的基因。王九思以诗词曲剧名世,王海明以书画立身,尤其是近年来,王海明致力于龙文化的创意书画,可以说成就斐然。我们支持他、祝福他,相信他能以龙的精神从事龙的事业,层楼再上,取得更大、更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社会评价

      浓墨重彩神龙韵

      南有中国龙脉秦岭,北有龙吟之水黄河,被誉为八百里秦川“白菜心”的农民画乡鄠邑,本身就是龙文化的繁盛之地。当年鲧奉命治水,鲧的封地就是夏之崇国有扈,即鄠县。龙君送伞,龙女献宝,白龙传说等故事至今遍于鄠邑乡野。明代大文学家第22代孙、中国龙文化大创意画家王海明,就成长、浸湮在这样的一个龙文化的氛围之中。

      任何一个画家或书法家的创作,他的作品无不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就有怎样的性格,有怎样的性格就自然有怎样的作品。王海明先生生于1959年,他对十年文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等反差巨大的社会体验记忆尤深,深深为当代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自豪,而鼓舞,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一步一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激动,而情不自禁。中国是条“龙”、盛世巨龙腾飞、中国龙引领的世界走向和谐等一系列创作主题,在他的脑海中激荡着他的艺术思维。2007年,成立西安画乡中国龙文化创意工作室,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创作与推广,他先是画龙,数百幅作品誉满海内外,后又搞龙书法、龙凤书法,推出了一批令人回肠荡气的好作品,“龙画龙书展龙韵,描龙奋书龙精神”,是书画界对他最恳切的赞评。

      他的“龙画”作品突出的特点是构图宏阔,气势雄厚,色彩辉煌。他常对人说,龙是神龙,行于天地之间,喷火降雨,皆以大气镇邪赐福,作品不大气,难以抒我心愿。获中国首届名人龙书画金奖的《雄视全球》尤以令人震撼:绿色的地球上方,有一条红黄相间以示吉祥的巨龙,昂首扬尾,稳立于地球之巅,以雄视目光俯视全球。整个构图呈“S”形状,符合常朴之先生倡导的美学规律,龙身之动感与龙足之稳静完美结合,太阳、地球、月亮的和谐公转、自转运动之美尽显于巨幅画图中。银白色且泛红的云彩,衬托出龙的神秘与威猛,这幅画寓意十分鲜明:发扬龙的包容、团结、奋进的精神,中华民族就一定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引领作用。获得2012年中华龙名家名人艺术世纪展大奖的《龙飞凤舞》,更是名噪一时:金龙从云中飞下,彩凤昂首引颈高歌,金龙舞动如意,彩凤锦羽飘飞,给人一种碧空中龙凤飞动、舞动之感,白云缭绕,年轻的龙,多彩的凤,相鸣相吟,相谐相应,色彩,声音,姿态,律动,都给人一种谐趣共生之美。

      浓墨重彩,主题突出,以全新的视觉,赋予传统龙的时代精神,是他龙画的又一特点。五年前,他一直搞艺术创作,先有主题,后有创作,给人一定的价值观引导,是他创作的基本思路之一。《汉唐雄风》、《日月同辉》呼唤传统道德的复苏与回归;《紫气东来》、《福寿平安》从老百姓的感知出发,反映了百姓心中盼平安福至的主题和勤俭持家才会福绵万代的真知灼见;《龙虎追月》之“航天精神”,《龙腾四海》之“世界情怀”,《龙飞九天》、《龙飞凤舞》既能看出“易”的哲理,又能领略出作者“同心同德”之宽广胸怀。

      整个龙画作品,运用大量传统技法,并融入各种绘画元素,色彩明亮而雅致,构图饱满大气,线条流畅,笔墨功夫深厚,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冲击。

      他的“龙书”作品一出手便与众不同,独有新意。所有“龙书”以佛宣为背景,以龙的飞动、升腾为主体,以墨的枯、润、焦为笔迹变化,以不同的吉祥动物来点题,给人以传统的吉祥文化十二生肖之美,更可以体会到中国汉字的象形之美。如《鹤寿延年》,上部以流动的“S”体,突出鹤喙之尖削及鹤颈之柔美,同时从整体去看,又是一个“寿”字;为2013年新年创作的《银蛇舞春》,上部突出蛇头、蛇信子,下部以草书“春”字收尾,整体看,既是一个如意的“意”,又似一个“春”字,“银蛇舞出如意春”,也就是作者的本意了。

      他的龙书正走入佳境。《龙飞凤舞》、《龙寿无疆平天下》含意隽永、耐人寻味,《龙飞凤舞》以龙、凤相携并行飞动的轨迹为主线条,灵动自如,相依相傍,整体看又呈现“龙飞凤舞”书法体。《龙寿无疆平天下》,更渗透了陕西人独有的感情,这两幅龙书作品随龙画《龙飞凤舞》一同参加中华名人协会、世界华商联合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中国书法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华龙名家名人艺术世纪展, 获“中华龙名家名人艺术世纪奖”及“中华爱国艺术家”荣誉。

      龙是一种符号,一种意境,是所有龙的传人独有的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精神是团结、奋发的精神,是天地合一、和谐世界的精神,不论对现在、将来,对个人、对民族,它的凝聚、鼓舞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愿王海明先生以此为起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龙画龙书作品。

      名人合影名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