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鬣羚
中华鬣羚
中华鬣(liè)羚(拉丁学名: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又叫苏门羚、明鬃羊、岩驴,是牛科鬣羚属哺乳动物,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7)——易危物种(VU)。
中华鬣羚最大特点是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因此又被称为“四不像”。在中国古代因野生动物资料相对较少,加之中华鬣羚有“四不像”的古怪外形,民间还称之为“麒麟兽”“天马”等。
中华鬣羚体高腿长,毛色深,具有向后弯的短角,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身体毛色黑灰或红灰色,头体长140~170厘米,肩高90~100厘米,尾长115~160毫米,耳长175~205毫米,颅全长280~320毫米,体重85~140千克。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中华鬣羚生性胆小、行踪隐秘,常在悬崖峭壁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觅食,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它们通常冬天在森林带,夏天转移到高海拔的峭壁区。大部分夜间活动,单独或成小群生活。
2023年6月8日,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几处不同点位的红外线相机捕捉到了四段中华鬣羚的珍贵画面,这也是该保护区继2021年后第二次记录到中华鬣羚。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饲养
6 种类介绍
7 动物保护
8 相关事件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中华鬣羚
拉丁学名: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科:牛科
界:动物界
属:鬣羚属
种:中华鬣羚
保护级别:(IUCN)2008年 ver 3.1——近危(NT)、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命名者及年代:David、1869
目:偶蹄目
别称:四不像、苏门羚、麒麟兽、天马
亚科:羊亚科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亚种:2
英文名:Chinese Serow
形态特征
中华鬣羚
头体长140~170厘米,肩高90~100厘米,尾长115~160毫米,耳长175~205毫米,颅全长280~320毫米,体重85~140千克。体高腿长,毛色深,具有向后弯的短角,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有显著的眶前腺,尾短被毛,身体毛色黑灰或红灰色,特别在长鬃和腿部,毛粗,毛层较薄。四川亚种鬃毛黑色。雌雄均具短而光滑的黑角。耳似驴耳,狭长而尖。自角基至颈背有长十几厘米的灰白色毛,甚为明显。尾巴较短,四肢短粗,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跳跃。全身被毛稀疏而粗硬,通体略呈黑褐色,但上下唇及耳内污白色。
中华鬣羚最大特点是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
生活习性
中华鬣羚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它们通常冬天在森林带,夏天转移到髙海拔的峭壁区。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取食草、嫩枝和树叶,喜食菌类。采食多种植物的树叶和幼苗,到盐渍地舔食盐。有时在常规低洼的睡觉的地方,有时也在视角好的隆起地休息。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繁殖饲养
秋季发情交配,孕期7~8个月,每胎1仔,有时产2仔。
种类介绍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中华鬣羚四川亚种 |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maritimus | Heude,1888 |
中华鬣羚指名亚种 |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milneedwardsii | David,1869 |
近种区别
中华鬣羚外形似羊,与斑羚属相比角较长、较粗,横脊较大,中华鬣羚比斑羚(Naemorhedus goral)大很多,而比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小很多。
动物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近危(NT)。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VU)。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Ⅰ级。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中华鬣羚如同其他森林动物一样,随着其分布区内森林被大量采伐,栖息地遭受破坏。此外,由于中华鬣羚体型较大,能提供较多的肉食,其皮板质量又属上乘,常被过度猎杀。
相关事件
2017年11月8日,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果米滩水电站成功救助了一只滑落水电站前池的中华鬣羚,经工作人员检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已放归野外。
2019年8月22日下午5点左右,中华鬣羚误闯入景东县文井镇一村民家。经过检查民警并未发现鬣羚有受伤痕迹,判断它具备野外生存能力,适宜放归自然。
2021年12月14日消息,近日,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对保护区内60台红外相机拍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了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是首次发现。
2022年4月13日,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物多样性监测人员在整理安放在海拔4300米处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中华鬣羚影像。
2022年4月24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林业部门在蛟潭镇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安装的红外摄像机拍摄到一头成年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的影像。
2023年2月,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山县)洪坪管理站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一段在海拔1695米密林中,约9月大中华鬣羚“跪地求乳”的珍贵画面。
2023年6月8日,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几处不同点位的红外线相机捕捉到了四段中华鬣羚的珍贵画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