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獾
猪獾
猪獾(huān)(拉丁学名:Arctonyx collaris),别称沙獾、山獾,是食肉目鼬科猪獾属的哺乳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易危动物。
猪獾外形和大小酷似狗獾,体重10千克以上,体长650-700毫米。体毛黑褐色,间杂灰白色针毛,与狗獾的主要区别为鼻垫与上唇间裸露,鼻吻部狭长而圆似猪鼻。从前额到额顶中央有一条短宽的白色条纹,并向后延伸至颈背;两颊在眼下各具一条污白色条纹;下颌及喉部白色,向后延伸几达肩部。毛色因地区不同常有变化。猪獾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林缘、灌丛等地带,穴居,主要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等地。猪獾为夜行性,性情凶猛,能在水中游泳,视觉差,但嗅觉灵敏,有冬眠习性,杂食性,主要食蚯蚓、青蛙、蜥蜴等动物,也吃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每年在2-3月产1胎,每胎2-4仔。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惊现猪獾,警民联手救助。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饲养
6 种类介绍
7 动物保护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猪獾
拉丁学名:Arctonyx collaris
科:鼬科
界:动物界
属:猪獾属
纲:哺乳纲
亚种:6个
食性:杂食
妊娠期:10个月左右
别名:沙獾,山獾
命名者:Cuvier
目:食肉目
亚目:裂脚亚目
亚科:獾亚科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猪獾
分布区域:东南亚一带
寿命:10年左右
哺乳期:3个月左右
外文名:Hog-Badger
命名年代:1825年
形态特征
猪獾
猪獾体型粗壮,四肢粗短。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故名猪獾。头大颈粗,耳小眼也小。尾短,一般长不超过200mm。前后肢5指(趾),爪发达。猪獾整个身体呈现黑白两色混杂。头部正中从吻鼻部裸露区向后至颈后部有一条白色条纹,宽约等于或略大于吻鼻部宽;前部毛白色而明显,向后至颈部渐有黑褐色毛混入,呈花白色,并向两侧扩展至耳壳后两侧肩部。吻鼻部两侧面至耳壳、穿过眼为一黑褐色宽带,向后渐宽,但在眼下方有一明显的白色区域,其后部黑褐色带渐浅。耳下部为白色长毛,并向两侧伸开。下颌及颏部白色。下颌口缘后方略有黑褐色与脸颊的黑褐色相接。背毛黑褐色为主,背毛基白色,中段黑色,毛尖黄白色;向背后方,黄白色毛尖部分加长,使背毛呈黑白二色,特别是背后部和臀部。胸、腹部两侧颜色同背色,中间为黑褐色。四肢色同腹色。尾毛长,白色。
猪獾
猪獾头骨形态和狗獾相似,但矢状嵴与人字嵴不如狗獾显著,额部与眶间区较狗獾宽而低平,稍向前倾斜,鼻骨较长,听泡宽而扁,距翼骨钩状突较远。翼臂的钩状突较宽,故两突间的间隔较近。腭骨较大,向后伸延部分达关节窝后缘的水平连线上。猪獾的齿式=38。门齿小,排列成弯月形。犬齿尖长,内侧切面平,中央常有裂缝。第1、2上前臼齿极小,常退化。第3上前臼齿长扁形,中央臼齿突。上裂齿三角形。臼齿近方形。下前臼齿侧扁。下臼齿长,第1枚下臼齿前端两齿突前后排列,后端齿突两侧排列,内侧3齿突、外侧2齿突,但低于前端齿突。第2下臼齿小,仅是裂齿的一半。
生活习性
猪獾喜欢穴居,在荒丘、路旁、田埂等处挖掘洞穴,也侵占其他兽类的洞穴。洞穴的结构比较简单,洞口一般有1~2个,多设在阳坡山势陡峭或茅草繁密之处。洞内1米深处常为直洞,也有长达8~9米的直洞。整个洞穴显得清洁干燥。卧处常铺以干草。
猪獾具有夜行性。性情凶猛。当受到敌害时,常将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吼声似猪,同时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作猛烈的回击。能在水中游泳。视觉差,但嗅觉灵敏,找寻食物时常抬头以鼻嗅闻,或以鼻翻掘泥土。
猪獾有冬眠习性。通常在10月下旬开始冬眠,冬眠之前大量进食,使体内脂肪增加。入蛰后有时也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出洞口晒太阳。次年3月开始出洞活动。
猪獾
猪獾杂食性。主要以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甲壳动物、昆虫、蜈蚣、小鸟和鼠类等动物,也吃玉米、小麦、土豆、花生等农作物。猪獾栖息于高、中低山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平原、丘陵等环境中,一般选择天然岩石裂缝、树洞作为栖息位点。
分布范围
猪獾分别范围
分布于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阿萨姆邦)、印度尼西亚(来华朝贡)、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遍布各省、区,尤其以南方更多。
繁殖饲养
猪獾
猪獾发情、交配于4~9月,而于次年的4~5月份产仔,妊娠期长达约10个月,主要因为受精卵有延迟着床的特性。受精卵着床于春季出洞之后,胚胎发育时间一般不超过6周。每胎以产2~4仔者为多,初生仔长10多厘米,哺乳期约为3个月。幼仔2岁达到性成熟。寿命大约为10年。
人工养殖
场圈建设
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安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在环境较僻静的地方建一个15~20平方米的园地,周围用石头或水泥砖砌2米高的围墙。墙内用石头做成假山,假山周围垒砌若干个洞穴,洞穴上端要严实,以防漏水。洞内放些柔软的干草或树叶等,圈舍面积、假山大小及洞穴数量的多少视饲养獾数量而定。内设食盆、饮水器,由于獾生活能力强,不需严格保暖,只需防风雪、雨淋和太阳直晒,舍上加盖棚盖即可。
饲料喂养
獾是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饲料有:花生、大豆、玉米、谷子、瓜干、各种薯类及瓜果、蔬菜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青蛙、鼠类、昆虫等。在饲料来源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实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五谷杂粮,食品加工下脚料,都可作为獾的口粮原料,价格越便宜越好。在饲喂时,最好将植物性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合理搭配使用。在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适当配些蛋白质饲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次数,使獾的躯体达到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过冬。当獾进入配种期时,因公、母獾性欲冲动,交配体力消耗大,蛋白质饲料应占饲料的40%,碳水化合物饲料应占50%,蔬菜占10%,还应补充一点麦芽、酵母、维生素之类。母獾进入妊娠期后,营养质量应提高,蛋白质饲料增加到50%左右,而且还要做到新鲜和多样化,以保证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和母獾的身体健康。
做到"三定":一定时。每天喂1次,一般为下午6~8时;二定量。随日龄变化而变化,成獾每日喂300克左右;三定水。供足清洁水,让獾自由饮水。
仔獾饲养
主要把好"四关":一是温度关。仔獾出生一般在4月,虽然已进初夏,但北方天气与仔獾要求的温度不适应,因此,要保持产仔箱内温度达到25℃~30℃;二是母乳关。由于仔獾靠母乳生长发育,而且仔獾生长又快,为此,一定要增加母獾的日粮营养水平,动物性饲料最达达到50%~55%,以避免母獾叼仔吃仔现象的发生;四是分群关。仔獾生长快,初生时全身无毛,6日龄体重达60克左右,10日龄达100克,14日龄达135克,60日龄可独立生活,因此,仔獾60日龄与母獾分开饲养。
防疫措施
猪獾
獾抗病力较强,在管理上应作到预防为主,防疫结合。一是投料要新鲜无污染物;二是要经常打扫饲养场地,保持干燥卫生,并定期消毒;三是饲养场要保持安静,防止生人进入。同时还要防止家狗和野狗的侵袭。四有病早治。獾免疫力强,但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已发现常见病如肠炎、肺炎等,一经发现及时治疗。种类介绍
序号 |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人及年份 |
---|---|---|---|
1 | 猪獾指名亚种 | Arctonyx collaris collaris | Cuvier, 1825 |
2 | 猪獾南方亚种 | Arctonyx collaris albogularis | Blyth, 1853 |
3 | 猪獾缅甸亚种 | Arctonyx collaris consul | Pocock, 1940 |
4 | 猪獾泰国亚种 | Arctonyx collaris dictator | Thomas, 1910 |
5 | 猪獾苏门答腊亚种 | Arctonyx collaris hoevenii | Hubrecht, 1891 |
6 | 猪獾北方亚种 | Arctonyx collaris leucolaemus | Milne-Edwards, 1867 |
动物保护
猪獾
种群分布不零散。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高山区地带和柬埔寨的西南部与东部地区,猪獾很常见。在缅甸由于目击者的减少,可以说明该种的丰度普遍下降。研究表明猪獾种群数量趋势在其分布范围可能不同,但总体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该种受到的威胁主要是被人类捕获。
保护级别
猪獾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