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称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太白县、眉县、周至三县交界处,太白山顶海拔3767米,始建于1965年,截至2023年5月,占地面积56325公顷,是以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的森林生态系统。1986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高等植物有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太白红杉等21种;高等动物有2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豹等20多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地理位置 4 水文气候 5 动物资源 6 管理状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所属国家:中国

      占地面积:56325公顷

      景点级别:国家级

      地理位置:陕西太白、眉县、周至三县交界处

      简介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太白、眉县、周至三县交界处,面积56325公顷,保护区于1965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地处秦岭山脉中段,是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区生物交汇过渡地带,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高等植物有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太白红杉等21种;高等动物有270多种, 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豹等20多种。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开展科学研究难得的“天然实验室”。

      太白山是指东、西太白山及其间的主脊跑马梁与一系列南北延伸的峰岭和深切河谷的组合体,由主脊和南北延伸的峰岭构成太白山的骨架,海拔多在2600m以上。从构造成因上看,它是一个断块山地,太白山占据了太白断块的主体,其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其海拔比北部的关中渭河谷地高3000余米。太白山顶面微向南倾。东西长,南北极窄;北坡极为陡峻,多深切峡谷或障谷。在中山地区山峰尖峭,在中山地区山峰尖峭,岭脊狭窄,山顶浑圆,山脊多呈套谷结构,并有多级阶发育。南坡相对平缓,河谷稍开阔,山脊多呈穹状和平梁状,除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外,在下部河段均发育了宽阔的槽形谷地,部分地区可见到多级阶地。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地区,寒冻风化异常强烈,现代冰缘地貌发育,石海、石河、石流坡遍布,石环、石圈、冰冻岩柱等也大量分布。第四纪冰川地貌,在主脊及两侧保存较好,尤以拔仙台周围地区最为完整,冰斗、冰蚀湖、槽谷,羊背石、冰碛垄等,冰碛形态极为清晰。

      地理位置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西部,地处宝鸡市的太白县、眉县和西安市周至县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在东经107°22′25″——107°51′30″和北纬33°49′30″——34°05′35″之间。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保护区北大门黑虎关海拔1060米,相对高差2707.20米。保护区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34.5千米,总面积56325公顷。保护区东自周至县西老君岭,西至太白县鳌山;南起周至县龙洞沟,北到眉县营头镇黑虎关。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地理属古北界,东方落叶林省,处在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北坡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南坡又多含华中植物区系成分。许多植物,特别是第三纪古老的孑遗种和横断山脉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联系。太白山是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的交汇和过渡地带,且南北坡动物差异较大,北坡以古北界动物为主,南坡以东洋界为主,并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太白山为秦岭山系的最高地段,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 m,成为我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山峰。它的形成可追溯到太古代,当时秦岭地区为古海占据,早期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由于嵩阳运动的结果,使太古代地槽开始褶皱回返,初步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的褶皱构造和断裂雏形。远古代初期地壳再度下降,后受吕梁运动的影响,地槽回返褶皱与太古代褶皱一起构成了秦岭地轴。燕山运动初期,开始了以断块为主的运动形式,秦岭隆升,渭河盆地继续沉降,形成了多级断块山地。在新构造运动及后来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受震荡上升运动和侵蚀剥蚀而改变了地貌形态。中生代特别是新生代以来不断的构造隆升,使太白山形成巨大的高度,并在全球气候变异下,在第四纪时太白山发育了冰川。所以,太白山的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因受到南北两侧大断裂的影响,内部有些劈理或错动产生,从太古界到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在全国土壤地理分区中,属黄河中下游,华北山地,秦岭北侧伏牛山褐土、棕壤区(Ⅳ-4c),但因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更由于相对高差很大,因而成土因素的组合复杂多样,形成的土壤类型繁多,并且在山体上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十分明显。

      主要的矿产有:铁、铜、金、石墨、白云石、石英石等。

      水文气候

      秦岭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太白山的地貌类型决定了其充分发育的河流。主要的河流(流域面积在百平方公里以上或发源于太白山的河流)有10条:东部的黑河、红水河(下游汇入黑河)。南部的湑水河、太白河、红崖河(太白河、红崖河在下游均汇入湑水河)。西部的太白河和北部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等。东北部的河流基本上流入渭河后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西、南部的河流流入汉江后汇入长江,属长江流域。其中最主要的4条河流是:湑水河、石头河、霸王河和黑河,均发源于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河流不仅是汉中盆地河关中平原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补充,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石头河、黑河引水工程,对保证西安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缓解西安市缺水状况起着重要作用.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地带中国西北部的暖温带南缘,在这一地区冬季盛行偏北、西北气流,寒冷而干燥,降水偏少;夏季受西南及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处于冬夏季的过渡期,气候变化较大,四季分明。7——9月降水量较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有利于植物生长,属典型的内陆季风气候区。

      由于受山地条件及大气环流的影响,保护区内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具典型的亚高山气候特点,并形成明晰的垂直变化和气候带。从气候垂直变化看,由低向高依次出现了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其主要气象因子及特征。

      其中,降水最多月份是每年的7——9月,其海拔高度为2000m左右,这时温湿度配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每年的3——5月和10——11月保护区内最为干燥,尤以3——5月为甚,随着温度的回升,林内可燃物干燥,造成林火隐患,在冬季11月——翌年3月),保护区内大部分地区有积雪。复杂的气候条件是太白山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环境、生物因素,如地貌、土壤、植被、动物、植物等亦形成相应的垂直变化,在南北坡亦有差异。

      动物资源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位于动物的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和过渡地带,呈现出明显的过渡型的动物区系特征,本区计有脊椎动物68科,284种。

      鸟 类: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共有鸟类192种(其中繁殖鸟170种),隶属于13目37科,占秦岭鸟类总数的53.8%。在繁殖鸟总数中,属东洋界63种,占繁殖鸟总数的37.1%,古北界67种,占39.4%,广布种40种,占23.5%。可以看出鸟类区系成份中,东洋种和古北种大致相等,古北种比东洋种成分稍高,说明太白山在鸟类分布上的过渡性,与秦岭地区的鸟类区系组成是一致的。本区的繁殖鸟中,有留鸟112种,占繁殖鸟总数的65.88%,夏候鸟58种,占34.12%。鸟类的分布虽与植被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与植被的分布高度相吻合,有随着海拔升高鸟的分布种类减少的趋势。

      本区重要的鸟类有: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血雉(Ithaginis crusemtu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以及杜鹃科、夜鹰科、啄木鸟科、雨燕科、山雀科等食虫鸟类。前者多为特产种和观尝鸟类资源,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后者则在生态系统中起着控制林木害虫的作用。

      兽 类: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兽类有64种,隶属于6目24科。在兽类组成中,古北界27种,占42.9%,东洋界23种,占36.5%,广布种12种,占19%,特有种1种,仅占1.8%,说明兽类在古北界和东洋界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古北界成分稍高。由此可见,太白山兽类动物区系具有南北过渡、相互渗透、交错重叠的特点,成为动物区系的交汇和过渡地带。本区的兽类主要有金丝猴、大熊猫、豹(Panthera pardus)、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斑羚(Nacmorhedus goral)等。这些动物多分布在中、高山地带,少数分布在低山地带。羚牛是保护区的大型兽类,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南北坡均有分布,太白山地区为羚牛(秦岭亚种)的分布中心,数量较多。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本区南坡的黄柏塬地区的海塘河、大干河、小干河、欠开营河、太白河流域的中高山地带和龙洞沟地区,有由东向西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约有大熊猫10只,主要食物以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和华桔竹(Fargesia spathacea)为主,本区为中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1997年动物监测时在秦岭北坡万泉沟的阳台到凉水井发现了大熊猫粪便和活动痕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南端的龙洞沟与老县城保护区接壤,常有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在此活动,附近村民多次发现,保护区尚没有金丝猴活动的记载。林麝在中低海拔均有分布,为重要的药用经济动物,在民间被广泛应用,对资源威胁较大,经深入宣传和保护,金丝猴种群数量已开始回升。

      两栖、爬行动物:

      两栖、爬行动物在本区均有一定的分布。据调查两栖动物有9种,隶属于2目5科,广布于古北界与东洋界的有5种,占两栖动物总数的55.6%,东洋界5种,占44.4%。其区系特征是:广布种种类多,数量比例大,古北界种类少见,说明保护区两栖动物呈现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趋势。两栖动物主要有:大鲵(Andrias dauidianus)、秦巴北鲵(Ranodon tsinpaensis)、大蟾蜍中华亚种(Bufo gargarizans)、秦岭雨蛙(Hyia tsinlingehsis)和中国林蛙(Rana chcnsinensis)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较少,盗扑情况严重,应加强保护。

      爬行动物有14种,隶属于1目4科,广布于古北界、东洋界的种有2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14.3%,古北界4种,占28.6%,东洋界8种,占57.2%。从区系组成上可以看出,保护区是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东洋界种类向古北界渗透,东洋界种类北移明显。保护区爬行动物的优势种是:黄纹石龙子(Eumeces xanthi)、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颈槽游蛇(Rhabdophis nuchalis)。爬行动物应加强对蛇类资源的保护,使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

      鱼类资源: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系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据调查,区内鱼类共有6种,隶属于2目3科。鲤科3种,占鱼类总数的50%,鳅科2种,占33.3%,鲑科1种,占16.7%。其区系成分的主要特点是种类比较单一,种类偏少,且一般分布海拔较高,约在1500m左右,水温较低。重要的鱼类有: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应加强保护其种群和数量的安全。红尾副鳅(Paratobitis rariegatus)和多鳞铲颌鱼(Scaphes macrolepis)等5种鱼类也应当加强保护,使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森林昆虫: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相当丰富,种类亦较繁多。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尧教授1962年发表太白山蝶类6科98种,蛾类20科175种,后又记载长翅目昆虫5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时调查采集的昆虫标本,经初步整理有1435种,分属于19目99科,已经定名的1083种。经对5个科147种昆虫区系从属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得知,古北界区系34种,占总数的23.2%,东洋界区系31种,占总数的21.1%,说明在保护区古北区系种和东洋区系种所占成分无明显差异,古北区系成分稍高些。可见保护区的昆虫区系具有南北种类相互渗透和交错重叠的特点,使之成为昆虫种源的交汇和过渡地带。 保护区种类、组成异常丰富的森林昆虫,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昆虫有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 huashanensis),分布于南坡的中、高山地带;三尾褐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 dongchuanensis),仅分布于北坡的蒿坪寺——斗母宫一带。这两种珍稀蝶类数量很少,应加强保护。

      管理状况

      太白山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盛唐时期鹦鸽、桃川、嘴头、营头等地道路沿线人口密集。明、清以后,外地逃荒者相继迁入,在太白县的鹦鸽、桃川、嘴头等地落户。清道光4年(1824年)在周至县和洋县之间的老县城设佛坪厅;周至县有千余人移入。近年来,村民逐步由高海拔移入低海拔,居住逐渐趋于集中。保护区周边社区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林业、牧业及非农业方面。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胡麻、药材为主,蔬菜作物以洋芋、甘兰、甜椒为主。绿菜花、生姜、紫菜为太白县嘴头镇等地特产。社区许多农户以饲养猪、羊、牛、鸡等家畜家禽。割生漆、养土蜂、砍棍把、割扫帚、生产木耳、干杂果等副业生产是社区群众较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因受地理条件等因素所限,社区群众的收入差距较大。

      保护区周边共有9个乡(镇),1个林业局、3个国有林场、1个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局部设在眉县首善镇平阳街东段。保护区内仅有村民1户,且与管理局蒿坪保护站为邻。

      1995年9月——2002年6月,保护区管理局与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编制了《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计划》、《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与评估计划》、《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计划》等一批指导性规划文件。

      2.强化人员培训,增强职工素质。1996年至今,保护区管理局先后选派了62人次参加全国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

      3.建立了规范的巡护与监测体系。将全区划分了16条巡护样线,总长度239km,分为月巡护、季度巡护、年巡护样线;区划了野生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宗教活动与古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旅游活动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保护状况等监测样线15条,制作了统一的巡护与监测表格,制作了野外工作地图,将样线标注在野外工作地图上。野外巡护与监测工作由保护站巡护员和有关科技人员完成,在野外填写有关表格,并将重要信息标注在野外地图上,然后由数据管理员将分析结果和有关管理对策提供给局领导或反馈给有关部门,改进保护管理策略。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结合保护区的特点及实际,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实验区两部分。其中核心区面积为32378公顷,占总面积57.5%,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禁止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实验区面积2394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2.5%,实验区下又划分了旅游小区,面积263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6%,实验区经过批准可以开展非消耗性的可持续性活动(如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

      5.1996年到2001年底,确定眉县大湾村为社区共管示范村,进行了社会经济本底调查、贫富划分、矛盾与冲突排序,能源需求分析,建立了资源共管保护体系,编制了《大湾村资源管理计划》,帮助大湾村分析论证和选择了茅栗嫁接板栗,栽植猕猴桃,栽培花菇,饲养母猪,扶持医疗站、喷灌,栽植核桃、柿子,推广节柴灶、沼气池、小型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工程等10余个社区发展项目,先后请来专家为他们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期.通过社区共管,改善了示范村部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村民的保护意识,改善了保护区同社区的关系,村民已不到保护区从事盗伐、偷猎等活动,减少了村民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6.1998年到2002年,先后邀请区内及与太白山有关的周边庙寺主持人,有关县道教、佛教协会,民政局,统战部地代表,召开了3次联合保护座谈会,共同协商互利发展、联合保护的办法。先后给蒿坪寺庙改造了照明电线路,给蒿坪寺、中山寺、大殿庙宇修建了节柴灶,给高寒山区的拔仙台、大爷海配备了液化汽灶,选择了中山寺、大殿为联合保护示范庙宇,聘请了部分寺庙主持人为兼职护林员。宗教人士通过教规教义,向宗教信徒们宣传自然保护的思想,他们还主动维护巡护道路,清扫垃圾,巡护山林,报告案件等。。

      7.2003年1月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太白山保护区在黄柏塬地区,结合退耕还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反偷猎体系建设项目。

      在太白山仍然有很多因素威胁着那里的野生动物的生存,主要是:

      1.森林采伐:

      秦岭生态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林区,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森林采伐活动对当地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尤以针叶林的采伐面积最大。截至1989年底陕西省6个林业局的1200人在秦岭山区进行采伐活动。修筑的林区采伐公路约1700多公里,累计采伐的林区面积达68037公顷,其中皆伐作业面积占20%,采伐的林木近1754.07万立方米。1998年的调查表明,森林采伐是威胁秦岭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主要因素。大规模的采伐活动和对采伐迹地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使秦岭山区的生境由原来呈连续状态的森林变成了原始林、人工林(而且是引进的速生树种)、灌木林或竹林、林间裸地、公路等斑块组成的镶嵌生境。其产生的后果不仅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面积减小,而且还因栖息地的斑块化改变了野生植物动物的栖息条件,使野生动物由保护区外向保护区内迁移,造成秦岭地区物种分布格局的改变。

      2.农业生产:

      在太白山位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坡地在30°以下坡地几乎都被当地农民垦殖为靠天吃饭的农田。由于失去了原有植被的保护,这些农田在3年后就被雨水冲刷掉土壤层而不再适宜栽种而被撂荒。然后他们再重新找一块林子,烧荒垦殖。在秦岭的浅山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目前还无法获得农业垦殖活动对秦岭生态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进行蚕食的确切数据。

      3.草药采摘:

      太白山是著名的药山。当地药材公司挂牌收购的中草药有358种,仅太白山周围地区的药农每年卖给药材公司的药材总值约84-160万元,其中还没有计算草药的产值。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采摘中草药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现金收入之一。全年各个季节都能够见到上山采药的农民,但是以春秋两季最多。由于长期的超量采摘,给当地的植物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许多名贵的中草药资源,如黄芪、细辛、大黄、杜仲等已经枯竭。采摘活动还破坏了当地的植被,造成局部小片地区的土壤裸露,高山草甸生境受到破坏,使很多野生动物丧失了栖息地。

      4.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获得现金收入的渠道,但是却给太白山生态区的阔叶林树种造成毁灭性的厄运。栽培食用菌需用直径为8-12cm的栎木。这些树种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区。每架食用菌需用木材0.15cm3,对森林资源破坏很大。在秦岭山区许多地方靠近居民点的可利用的栎树林均被采伐,连保护区境内的资源也不能幸免。其结果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

      5.狩猎:

      由于传统的利用方式,社区村民有狩猎习惯。据调查营头乡大湾村1/3的农户有猎枪。1991-1995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发生野生动物案件12起,多发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低山区至中山区,以冬季为主,主要猎杀野猪、鬣羚、青羊、红腹锦鸡等。工作人员还在山岔峡、白云峡、龙洞沟和欠开营地区发现有下套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尤其是龙洞沟、老庙子到将军石一带的太白红杉林内,下套捕杀林麝现象较为严重。偷猎活动严重地破坏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栖息环境。

      6.其它因素:

      给太白山野生动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其它因素还有采矿、森林火灾、外来物种引入、生活和选矿用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少数的偷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