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

周至县周至县

周至县,隶属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西部,东依白马河中心线与鄠邑区为邻;南依秦岭主脉与佛坪县、宁陕县交界;西有界碑与宝鸡市眉县、太白县接壤;北凭渭河与武功县、兴平市和杨凌区、宝鸡市扶风县相邻。截至2022年2月25日,下辖1个街道19个镇,263个行政村,总面积2974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周至县户籍总人口698388人。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60.7亿元,较上年增长4.4%。

周至县,距西安市区78公里 。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峦叠嶂、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3.2℃。

截至2022年末,全县幼儿园112所,其中公办65所,民办47所。各类中小学145所。共有各类医疗机构531个,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24个。

文化旅游加快发展,烟火巷子盛大开园,周至水街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纳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管理清单。举办“玉兰文化旅游节”、周至-太仓文博交流展等旅游文化活动54场次,开发文创产品4款,新增高品质民宿41栋。

尧舜代时,周至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经济 8 文化 9 政治 10 交通 11 社会 12 旅游 13 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周至

      外文名:Zhouzhi

      行政区类别:县

      国家/地区:陕西省西安市

      政府驻地:二曲街道

      邮政编码:710400

      地理位置:渭河平原中部、秦岭北麓

      气候类型: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610124

      地理坐标: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

      面积:2974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698388人(2022年户籍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160.7亿元(2022年)

      下辖地区:1个街道、19个镇、263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029

      著名景点:楼观台、仙游寺、财神庙

      机场:咸阳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陕A

      县委书记:闻其伟

      县长:段军利

      建制沿革

      周至县原名盩厔县,盩厔是周旋、折旋之意的假借字,曲折之意是它的引申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盩厔(周至)县名沿用2000余年,是陕西省最悠久的县名之一。1964年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总表·附表》规定,改为周至县。

      历史沿革

      尧舜时代(约前24世纪),传说周至地属骆国。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京畿地。

      春秋,秦襄公八年至秦孝公十二年(前770—前350年),周至地为秦国管辖。

      战国,秦孝公十二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350—前222年),周至地属武功。

      秦(前221—前206年),周至属内史。

      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周至属雍国。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周至改属中地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改属左内史。建元六年(前135年),改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置盩厔县,治所设在今终南镇,属右扶风。

      东汉建武三年(27年),盩厔县并入武功县,隶扶风郡。

      西晋建兴元年(313年),复置盩厔县,隶扶风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武功县并入盩厔县,隶扶风郡。太和十一年(487年),复从盩厔县析出原武功县,盩厔县仍属扶风郡。

      西魏仍依北魏旧制。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盩厔属终南郡。郡址在今终南镇。天和二年(567年),析终南郡,于故址置恒州,盩厔属其治。又从盩厔分出仓城、温汤县,盩厔县治所迁至今户县甘河乡附近,仓城县治所设在今竹峪乡仓峪村附近,温汤县治所设在今广济乡暖泉村,3县均隶恒州。建德三年(574年),盩厔县迁治所于今址。于恒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二曲镇,辖周至、仓城、温汤县。大象二年(580年),仓城、温汤县并入盩厔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周南郡,盩厔县改隶京兆郡。

      周至县在中国陕西省的位置周至县在中国陕西省的位置

      唐武德三年(620年),废恒州,盩厔县改隶稷州。析出盩厔县东部地域置终南县,治所在今终南镇,隶雍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稷州,盩厔、终南县同隶雍州。贞观八年(634年),废终南县,仍归盩厔,隶雍州。天授二年(691年),置稷州,盩厔县属之。大足元年(701年),废稷州,盩厔县改隶雍州。天宝元年(742年),盩厔县改名宜寿县,隶雍州。至德二年(757年),撤销宜寿县,恢复盩厔县,改隶京兆府。乾宁二年(895年),属京兆府乾州管辖。天复元年(901年),盩厔县改隶凤翔府。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京兆府为大安府,盩厔县属之。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隶凤翔府;三年(925年),改隶凤翔府。

      后晋后汉、后周均依后唐旧制。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于终南镇设清平军,并划出盩厔东部设终南县,军、县治所均在终南镇,隶京兆府,盩厔县仍隶凤翔府。

      金贞祐四年(1216年),于县城东辛家寨村置恒州,辖盩厔、终南、眉县,隶凤翔府。

      元至元初年(1264—1278年),废恒州,终南县并入盩厔县,属凤翔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盩厔属之。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盩厔属之。

      周至县成平面图周至县成平面图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奉元路易名西安府,盩厔属之。

      清顺治元年(1644年),盩厔属西安府治。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周至属关中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盩厔县由陕西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盩厔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隶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盩厔县解放。

      1949年10月1日,周至归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下简称咸阳专署)管辖。1953年咸阳专署撤销,周至县改由宝鸡专署管辖。1956年撤销专署,周至由陕西省直辖。1958年眉县并入周至县。1961年复设咸阳专署,从周至析出眉县,周至归咸阳市辖。不久又改隶咸阳专署。1968年咸阳专署改为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周至归其管辖。1984年周至县改属西安市管辖。

      行政区划

      唐代周至划为17乡,乡名不详。

      北宋熙宁年检(1068—1077年),周至县基本沿袭唐制,全县划为17乡321社。

      明,周至编户40里(据《一统志》),里名不详。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全县分为4乡39里:西沟乡、仙金乡、六渠乡、临川乡。各乡所辖里数不详。

      清末,将全县40里划为36所。

      民国初年,全县划为5区,新增渭河南岸划成的河滩所,共37所。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1934—1940年),国民党政府在辖区内强化保甲制,周至县划分为23个联保,下辖173保2457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推行新县制,将23个联保改编成13乡和1个乡级镇,辖124保。县城划为乡级镇,辖4保。马召乡驻地迁往南神寨。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周至县解放,全县设15区,辖123乡。

      1950年5月,将原15区划为10区,辖101乡。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25乡。为加强对山区的领导,保留了集贤区、竹峪区。

      1958年3月,将白马河以东的12个自然村划入户县。9月,撤销涧河乡,所辖地域分别划归赤峪、尚村乡。11月,周至、眉县合县,将岐山县渭河南岸的高店、安乐区;兴平县渭河以南的富仁、宋滩乡及佛坪县的高炳区(辖6乡)亦划入周至,全县划为12个公社,公社下设58个管区。

      1960年5月,全县划为32个公社和1个县辖园艺场(富仁园艺场),471个生产大队,2676个生产队。8月30日,眉县复设。将尚村公社的9个自然村划归户县;将6个公社复归佛坪;将岐山县渭河以南的地区复归岐山县。

      1962年6月,又将划归佛坪县的6个公社复归周至。11月10日,全县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为24个公社401个大队2245个生产队。

      1980年,划出广济公社一部分设骆峪公社,将原城关公社分四屯、辛家寨、侯家村、城关公社和城关镇。全县有29个公社,1个社级镇,共30个行政单位。

      1984年,将原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另将哑柏、终南、楼观公社改称镇;将原城关公社与城关镇合并为二曲镇。1985年,周至县有乡、镇政府29个,辖363个行政村,4个居民社区,2489个村民小组。

      1989年,全县区划为25个乡、4个镇,2个农村工作委员会。4个居民社区,369个行政村,2557个村民小组。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周至县下辖1个街道、19个镇。

      区划详情

      1个街道:二曲街道。

      19个镇:哑柏镇、终南镇、马召镇、集贤镇、楼观镇、尚村镇、广济镇、厚畛子镇、青化镇、竹峪镇、翠峰镇、四屯镇、司竹镇、九峰镇、富仁镇、骆峪镇、陈河镇、板房子镇、王家河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610124001000二曲街道
      610124101000哑柏镇
      610124102000终南镇
      610124103000马召镇
      610124104000集贤镇
      610124105000楼观镇
      610124106000尚村镇
      610124107000广济镇
      610124108000厚畛子镇
      610124109000青化镇
      610124110000竹峪镇
      610124111000翠峰镇
      610124112000四屯镇
      610124115000司竹镇
      610124116000九峰镇
      610124117000富仁镇
      610124118000骆峪镇
      610124119000陈河镇
      610124120000板房子镇
      610124121000王家河镇

      自然环境

      周至县周至县

      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是西安的西大门,地处关中西部,东依白马河中心线与鄠邑区为邻;南依秦岭主脉与佛坪、宁陕交界;西有界碑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北凭渭河与武功、兴平市和杨凌区、扶风县相邻。介于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之间,总面积2974平方千米。距西安市区68千米。县城与附近各地(以公路线为准)距离:东距鄠邑区、周至界32.5千米;西距眉县、周至界17.5千米;最东部与鄠邑区交界的是尚村乡的宋滩村;最南部与宁陕县交界的是板房子乡的光秃山、与佛坪县接壤的是厚畛子乡的光头山;最西部与眉县交界的是竹峪乡境内的鹰咀石;最北部是与兴平市交界的尚村乡的马寨滩。

      地质构造

      周至县南山北原。山地占76.4%,处秦岭中部,为地台;平原占23.6%,处渭河平原中部偏西,为地堑。

      地层

      周至东起耿峪口,中经黑峪口、西骆峪口,西至泥峪口,是平行于海拔550米、600米、700米等高线走向的坡角线,将周至县分为南部地台、北部地堑两部分。

      南部山区:属秦岭褶皱带,是长期活动的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岩石变质作用强烈,岩浆侵入活动频繁。根据地层的形成时代,可将县境内褶皱带分为两部分:

      1.厚畛子——沙梁子——双庙子一线以北,主要是前震旦系秦岭群和长城系宽坪群,属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

      2.厚畛子——沙梁子——双庙子一线以南,主要为中泥盆统和中石炭统地层分布区。

      秦岭褶皱带中侵入岩的种类较齐全。
      北部平原:属渭河地堑,是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县境内地堑地区,分布着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及第四纪的陆相沉积物。

      构造

      周至县秦岭地台和渭河地堑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特征,差异显著。
      秦岭褶皱带,是地史上历次地壳运动形成的复杂构造带,在多期南北方向挤压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褶皱和断裂构造,主要呈近东西方向排列。断裂构造以东西向压性断层为主,次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压扭性断层。

      地形地貌

      周至县地势北低南高,跨3个自然地貌单元。依次为渭河平原,黄土台原,秦岭山地。境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南部是重峦叠障的秦岭山脉。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平原

      平原南界位于广济——马召——集贤一线,北界在渭河南岸,地势自南西向北东方向缓倾。位于渭河平原中部偏西。东西46公里,南北16公里,海拔399—530米,占周至县23.6%。平原区由渭河漫滩、渭河一级阶地、渭河二级阶地、冲、洪积扇四个微地貌单元组成。

      台原

      黄土台原分布在秦岭山前地带,呈东西向带状展布,西宽东窄,台面受侵蚀切割较为破碎,黑河口以东呈梁、峁状地形。黄土台原与冲、洪积扇呈陡坎相接,高于冲洪积扇面60—90米。海拔500—600米。地表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组成。面积18.25万亩。该区人口较少,地下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是周至县农业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

      山地

      周至县境南部为秦岭中部山地,可分为低山(海拔600—1000米),中山(海拔1000—3500米),高山(海拔3500米以上)。占周至县总面积的76.4%,西部太白山海拔3762.2米,拔仙台为秦岭第一高峰。太白山生物系复杂,资源丰富,植物带垂直分明,高山上有第四纪冰川遗迹,是旅游、登山胜地和多种学科研究、教学基地。
      秦岭山地西自拔仙台分岔,北线有东跑马梁、老君岭、界石岭、官城梁、青岗砭,海拔2500—3000米。南线有将军祠、灵官台、光头山、秦岭梁,海拔2500—2900米。山势南高北低。秦岭山多由深变质的片岩及火成岩构成,是金属及非金属矿藏的重要产地。

      气候特征

      周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春季暖气团渐强,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天气炎热,暖湿气团凝云致雨,多雷暴,间有冰雹。秋季连阴多雨。周至县受地貌影响,山原高差3000余米,高峰低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南北差异显著。山区属湿润地区,四季中,夏短而炎热,冬长而寒冷,夏秋低温多雨,春冬雪掩青山。平原属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稍短,日照充足,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春季多风,夏季多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干冷少雨雪。

      光照

      太阳辐射总量(光量)平原:109.68千卡/平方厘米。年际变化,5—8月较大;季节变化夏季最强。6、7月太阳总辐射每日430卡/平方厘米以上;9、10月温度高,云雨多,日照少,总辐射锐减。

      气温

      周至县平原年平均气温13.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2℃;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5℃。

      深山区年平均温度:双庙为6.4℃,厚畛子8.4℃。

      山区年平均气温:在海拔576米的低山区木匠河口为12℃,在海拔1109米的中山区板房子为10℃,在海拔1500米的中山区黑河上源钓鱼台为8.4℃,在海拔1975.8米的四方台双庙气象站处为6.4℃。年平均气温与平原仅差1.1℃。

      降水

      周至县降水量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由低向高递增。表现为地区差异大,年内变化大,年际变化亦大的规律。地区差异是:多年平均降水量山区为850.52毫米,平原为699.98毫米。从降雨特点上看,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雨日少,雨势猛,强度大,往往出现洪灾或伏旱,秋季常出现连阴雨,雨日多,强度小,雨势缓。据记载最大30日降水量为563.9毫米,占多年平均雨量的66.26,因之洪涝灾害比较频繁。冬春季节,雨雪稀少,多出现春旱。

      周至县在6、7月内几乎天天都有,一般风速8—15米/秒。平原大风除1月和12月未有外,其余各月都有发生。山区大风1—12月均有发生,平原以6、7月最多,山区以3、4月最多。

      水文概况

      周至县秦岭北属黄河流域,1公里以上的峪沟52条,形成河流15条,其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2条,50—100平方公里6条,50平方公里以下7条。河流特点为山区部分河床陡峻,山谷高深,水流急湍;出峪后河床比降变缓,水面扩散,流向呈东北方向,汇入渭河。县内秦岭南渭水河属长江流域。

      周至河流密布,河流名称古今变异不大。但水系组合与河道平面形态变化较大。从水系组合来看,古代黑河、田峪河、沙河、就峪河、仰天河、阳化河、干干河、赤峪河等单独入渭,为渭河支流,而后仰天河、阳化河、干干河成为清水河的支流;田峪河、沙河、就峪河、赤峪河等成为黑河的支流。从河道的平面形态来看,平原各河,是河流的下游段,两岸地势平坦,横向摆动幅度较大,具有游荡河流的特征。

      周至的湖泊、陂塘、水库亦不少。分布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三清池等,是华中地区最高的湖泊群。

      土壤类型

      周至县土壤分为潮土、水稻土、淤土、黄土、土、褐土、山地石渣土壤和山地草甸土等类型。周至县土壤普查出9类土壤,24个亚类,44个土属。平原区有81个种。

      自然灾害

      周至县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涉及面广而且重。时有水、旱灾交替或其他自然灾害相继发生,使灾害加重。

      自然资源

      周至县境内秦岭北麓有“九口十八峪”,大小52条峪沟,形成平原15条河流,年径流量9.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5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总量达3.2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地衣地衣

      周至县农作物中,粮食作物30余属种,120个品种;经济作物20余属种,140余个品种;蔬菜79属种,220余个品种;果品作物10科17属170个品种。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有乔木100余种,灌木360种,木本油料植物10余种。野生植物有种子植物121科640属1550种;苔鲜植物63科142属302种;此外,还有大量的蕨类、地衣和菌类植物。太白山区域及厚畛子乡的光头山还生长着特有种植物,计有29个单属和1个特有属,150个特有种。水域中有浮游植物8藻门100属种。

      动物资源

      锦鸡锦鸡

      周至县兽类有金钱豹、青羊、黄羊、鹿、麝、狐狸、野猪、獾等40余种;鸟类有锦鸡、环颈雉、白脸山雀、斑啄木、松花鸡、长尾兰鹊、黄鹊、麻鹊、喜鹊等230余种。

      黄羊黄羊

      珍贵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二类保护动物大鲵、金钱豹、斑羚、小熊猫、金猫、锦鸡等,三类保护动物林麝、豹猫等。

      农作物害虫有30余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有126种。

      森林害虫有174种,森林害虫天敌有12种,如赤眼蜂等。

      河池自然鱼类有4目7科21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鲤、鲫、细鳞鲑、鲶、黄鳝等。经济水生动物有:鳖、虾、蚌、螺、蛙等。珍稀鱼类及水生动物有:大鲵(娃娃鱼),秦岭细鳞鲑等。放养鱼种有草鱼、青鱼、花鲢、白鲢、鲂、鲤鱼等。还有鳖、虾、鳝、蚌、螺、蟹等种。浮游动物4大类(原生动物、枝角类、轮虫、挠足类)60属种。

      周至县林区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林中动物270余种。其中兽类有黑熊、金钱豹、青羊、黄羊、鹿、麝、狐狸、野猪、獾等达40余种;乌类有锦鸡、环颈雉、白脸山雀、斑啄木鸟、松花鸡、长尾兰鹊、黄鹊、麻鹊、喜鹊等230余种。珍贵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二类保护动物大鲵、金钱豹、斑羚、小熊猫、锦鸡等,三类保护动物林麝、豹猫等。

      矿产资源

      花岗石花岗石

      周至县蕴藏着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已发现约40余处16个矿种。金属矿产有铁矿、铜矿、锌矿、钴矿、金矿、银矿、镉矿等,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矿、花岗石、大理石、建筑用沙、砾石、粘土、蛇纹岩、硫矿等。

      地热资源

      周至县境内分布着秦岭山前断裂带、渭河断陷盆地中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及北西向的哑柏——马召断裂带,这三大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地热的分布,并起主要的导热的储热作用,区域地热水储存量相当大,且补给来源充足。在楼观台、镇丰、哑柏成井3处,马召、西楼及镇东井沟凹地也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前景。

      人口

      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698388人,其中男性368235人,女性330153人,分别占52.73%和47.27%。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 194392户,户均人口3.6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5.96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9.98‰,死亡率10.02‰;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0.43%,比上年提高 0.19个百分点。

      经济

      2022年,根据区(县)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60.7亿元,较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8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73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08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构成为27.31:16.63:56.06。人均GDP28709元,较上年增加2495元。

      2022年,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0.53亿元,占生产总值(GDP)比重为50.1%,较2021年提高3.3个百分点。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66人,全年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转移就业人数45567人。

      2022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 53169万元,较上年增长7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99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15579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3.7 %;非税收入133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2%。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8794万元,增长16.8%。其中:用于教育、科技和文化支出 126242万元,增长5.1%,占支出的24.8%;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479万元,增长16.0%,占支出的16.6 %;卫生健康支出39260万元,增长27.8%,占支出的7.7%;农林水支出118643万元,增长71.4%,占支出的 23.3%;节能环保支出16862万元,增长0.4%,占支出的3.3%。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66亿元,较上年可比增长5.8%。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55.5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0.63%;畜牧业产值9.7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2.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35亿元,可比增长5.6%。县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47亿元,较上年可比增长5.8%。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51.5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1.08%;畜牧业产值8.7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2.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49亿元,可比增长5.5%。

      2022年,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0.29万亩,比上年减少1.1万亩,下降3.5%。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49万亩,下降8.24%;秋粮播种面积13.8万亩,增长2.83%。全年粮食产量10.55万吨,较上年下降2.13%。其中夏粮5.66万吨,下降4.39%;秋粮4.89万吨,增长0.62%。县属粮食播种面积27.76万亩,比上年减少1.32万亩,下降4.5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5.27万亩,下降8.89%;秋粮播种面积12.49万亩,增长1.38%。全年粮食产量9.64万吨,较上年下降3.21%。其中夏粮5.24万吨,下降5.24%;秋粮4.4万吨,下降0.68%。

      2022年,全年全县水果面积34.31万亩,较上年增长0.47%,其中猕猴桃面积31.28万亩,较上年增长0.35%,占水果总面积的91.17%。水果产量52.54万吨,增长6.49%,其中猕猴桃产量 49.05万吨,增长6.84%;其它水果产量3.49万吨,增长2.05%。全年猕猴桃产值33.5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2.69%,较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县属水果面积30.36万亩,较上年增长0.50%,其中猕猴桃面积28.67万亩,较上年增长0.32%,占水果总面积的94.43%。水果产量47.03万吨,增长6.66%,其中猕猴桃产量45.03万吨,增长6.90%;其它水果产量2万吨,增长1.52%。全年猕猴桃产值31.8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3.95%,较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2022年,全年全县蔬菜收获面积8.61万亩,比上年增长0.70%;产量23.51万吨,增长3.11%;产值13.0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6.55%,较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县属蔬菜收获面积8.25万亩,比上年增长0.41%;产量23.01万吨,增长2.95%;产值12.7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7.52%,较上年提高 0.88个百分点。

      2022年,全年全县肉、奶产量分别为9374吨和5442吨,较上年分别增长10.97%和3.28%。蛋产量4991吨,较上年增长0.14%。县属肉、奶产量分别为7738吨和2575吨,肉产量较上年增长13.33%,奶产量较上年下降1.88%。蛋产量4235吨,较上年增长0.62%。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3.3%,食品制造业增长4.0 %,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29.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4 %,医药制造业下降20.4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8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5.9%,金属制品业增长6.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9% 。

      2022年,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7.6%。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下降19.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6%,食品制造业增长4.0 %,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29.3%,医药制造业下降1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9.6%,金属制品业下降0.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9% 。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化学药品原药824.24吨,下降27.75%;瓦楞纸箱5788吨,增长0.82%;商品混凝土132.92万立方米,增长100.19%;水泥26.02万吨,增长64.02%。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672台,增长23.08%。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瓦楞纸箱5788吨,增长0.82%;商品混凝土132.92万立方米,增长100.19%;水泥26.02万吨,增长64.02%。

      建筑业

      2022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8户,实现产值 7.45亿元,增长52.98%。签订合同额11.58亿元,增长16.62%。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63亿元,比上年下降1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7亿元,下降1.7%;金融业增加值 10.33亿元,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15.13亿元,增长4.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3.61亿元,增长4.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户,营业收入为19018.8万元,比上年增长32.3%。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66.7%;工业技改投资下降37.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3%。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11.9%;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4.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5%。

      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16户,完成投资8.84亿元,较上年增长4.7%。其中住宅投资8.0亿元,增长8.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62亿元,下降26.2%。商品房销售面积16.9万平方米,增长32.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7万平方米,增长3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21万平方米,下降81.4%。

      商品贸易

      2022年,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亿元,比上年下降14.6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38户,消费品零售额5.22亿元,增长0.9%。县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38户,消费品零售额4.99亿元,增长0.6%。

      金融

      2022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41.94亿元,增长15.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6.21亿元,增长3.7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3.68亿元,增长22.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02.53亿元,下降2.68%。

      文化

      周至民间艺术源于图腾崇拜、祭祀庆祝。集贤古乐、军寨道情被誉为音乐化石;牛斗虎、夹板舞曾在全国、省、市获奖;秦腔源于明末,盛于当代,曲词会、自乐班、皮影、木偶常演常新;民间谣谚、传说、工艺品独具异彩;书法、体育历史悠久。这是历代人民精神文化的结晶。

      周至民间文艺——牛虎斗周至民间文艺——牛虎斗

      周至汉代以来,在较发达的农业沃土上,产生了优秀的民间文艺,农民在祈福祛凶,迎新送旧,丰收喜庆,节令民俗中,用多姿多采的民间艺术抒发情怀,特点有:
      多样——民间艺术有近百种,村村有特色,甚至村中的两个街巷也不雷同。民间歌舞有牛斗虎、夹板舞、竹马、明马钻蔑、旱船等;社火有青器焰光、车社火、灯社火、芯子等;民间文学有民间故事、歌谣、曲艺、风俗传说等;民间工艺有刺绣、蜡制品、漆制品、泥塑、面塑、雕刻、纸扎,布制品香包、花卉、老虎枕、猫头鞋、等;民间绘画有壁画、国画、漆画、粉画等。
      独创——有的民间艺术是他处无,此处有。如牛斗虎,表演集拟人、拟动物、夸张、舞蹈、音乐为一体,维妙维肖,形神兼备。集贤古乐、青器焰光、明马钻蔑等也属于此。有的是他处有,此处特。如跑旱船,分有站人船、转船、对船等。周至豆村的皮影、大蜡、剪纸多次在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古典——如集贤古乐,源于秦汉和唐代宫廷音乐,秦昭王、汉武帝、唐明皇等,曾带着宫廷乐队在长杨宫、集贤殿、五柞宫、玉真观、楼观台等地演奏,至今遗韵独存,被中外誉为音乐文物。周至道情源于楼观道教的通俗演唱,演变为宣传各种道教故事为主的音乐的艺术,现存的古香古色的大量手抄本,被誉为音乐化石。民间锣鼓源于汉唐行军作战的鼓吹。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周至县令率本县乐队参加长安音乐比赛。

      芯子是节庆日表演的立体惊险高空社火节目。在木平台装上三四米的铁柱,将演员固定在铁柱骨架上,用杂技造型扮成故事细节,用纸、布等物塑上背景。如刀尖站人,发丝系人,棒头倒立,担挑双人等,神奇惊险而巧妙。令人身临其境。大型带背景的芯子称焰光。清末,哑柏仰天村与邻村竞赛社火芯子,从灵泉寺佛象后的彩绘佛光上得到启示,芯子衬以巨大的焰光背景,平面上用大小不同的青瓷,粘结成变化的图案组合,有的还可转动,既富丽而又光彩照人,使木平台上装饰的山亭突出,人物生动。
      剪纸本县豆村的剪纸最为有名,现存有清代精品百余件。它吸收了剪彩、刺绣和皮影艺术的特点,构图丰满完整,布局讲究,变化多端,有主有从。贴在窗纸上的暮窗花,单色彩线窗花,精巧细腻似白描;点色窗花则简练概括、色彩丰富,是剪纸、绘画的有机结合。内容有走兽、花鸟、社火芯子、戏剧人物、吉祥字样等。50年代后,周至妇女的剪纸,创作出不少精美的作品。刘阿丽等4位女青年创作的花卉剪纸组画,1984年曾作为陕西民间美术精品在香港展出;吕孔雀等6位女青年创作的280幅剪纸,1986年作为西安文化艺术精品赴法国巴黎展出。

      地方特产

      秦岭土蜂蜜周至地处秦岭北麓腹地,花草资源丰富,土蜂养殖历史悠久。所产土蜂蜜色泽金黄、品质地道、口味独特,且纯净无杂,属营养保健佳品。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储藏在脾内的甜物质。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75%以上),以及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酶类、芳香物质等。具有极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自古以来被称为自然界的珍品。《神农本草经》一书中记载:蜂蜜“治邪气,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

      风味小吃

      肉夹馍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基本制作工艺是:将肥瘦适度的鲜猪肉,用凉水洗于净,切成1—2公斤的长条,放入陈年老汤锅内,加入适量的凉水、食盐、料洒、糖色,含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10余种香料的调味包,压上铁篦子,先用大火烧开,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慢煮,保持汤锅小开,煮约2小时后改用微火焖3—4小时,此时肉已完全酥烂,即可捞出拆去骨头。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馍香肉酥,回味无穷。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书记
      刘军
      副书记雷鹏程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段军利
      副县长王小勇、周训良、李西安、刘文博、侯淑艳、王刚利、骞 宸

      参考资料来源于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政府。

      交通

      周至县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西安,西结宝鸡,南连汉中,北通杨凌。310国道横贯东西,穿境而过,与近在咫尺的陇海铁路并驾齐驱;108国道纵贯南北,将西宝南线、陇海铁路与西宝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北通咸阳国际机场,仅50千米之遥。

      2022年,全县境内公路里程2259.49公里,其中国道136.74公里、省道46.22公里、县道301.62公里、乡道353.22公里、村道1421.69公里。开通城乡班线29条,营运客车131辆。

      社会

      2022年,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073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5.18%;电信业务收入3.66亿元,增长3.98%。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1009户;移动电话用户52.5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203692户。

      科技事业

      2022年,全年共实施科技项目4个,其中:市级农业科技项目2个、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项目1个,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奖补项目1个。全年共创建市级科技示范村2个,省级科技示范村1个。县属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5家,累计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

      教育事业

      2022年,全县幼儿园112所,其中公办65所,民办47所。在园儿童17167人,比上年下降4.45%。全县各类中小学145所,其中普通初中25所,高中7所,小学111所,教学点11所(不计校数),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小学在校学生60421人,比上年下降3.65%;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4979人,比上年下降1.73%;初中在校学生13935人,比上年下降3.56%;高中在校学生11396人,比上年增长1.38%;特教学校在校学生111人,比上年下降9.76%。中小学专任教师4341人,比上年下降1.18%,其中中学专任教师1985人,比上年下降9.32%。全县初中毕业生人数(含职业初中)5099人,初中毕业升学率84.32%,较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2022年,县图书馆总馆藏书量为纸质图书19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18个图书馆分馆总藏书量为9万册。2022年度,文艺演出221场,其中线下活动163场,线上58场。年末全县共有健身路径480套,实现了全民健身路径全覆盖。2022年度,新建多功能运动场3个,新建笼式篮球场1个。

      卫生事业

      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531个,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24个。卫生机构床位0.28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357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36人。婴儿死亡率1.9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36‰。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100%。

      人民生活

      2022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00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7元,比上年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9元,比上年增长5.0%。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县养老机构7个,在院入住365人,共有床位990张。年末城镇低保对象194户、347人,发放低保金336.11万元;农村低保对象7901户、21546人,发放低保金1.67亿元。1669户、 1690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发放供养金2872.65万元。

      2022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7657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019人。参加失业保险4735人。参加工伤保险19794人。

      2022年,全县已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560677人。已参加职工医疗保险31398人。已参加生育保险19944人。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站2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其中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2.01%。

      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7天,比上年减少13天。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₂)年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年平均浓度为1.8毫克/立方米,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臭氧(O3)最大八小时平均浓度为171微克/立方米。1类功能区昼间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为48.7分贝,1类功能区夜间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为39.3分贝,2类功能区昼间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为48.5分贝,2类功能区夜间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为44.9分贝,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为67.2分贝,交通噪声夜间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为48.2分贝。

      2022年,单位GDP能耗 0.364吨标准煤/万元,增长0.5%。

      安全生产

      2022年,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事故起数较上年持平;死亡1人,较上年持平。其中建筑施工行业1起。

      平安建设

      2022年,全县平安建设满意度96.77%,较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旅游

      旅游景点:周至县共有国家级4A级景区2处(道文化展示区、黑河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至自然保护区和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2处(楼观台森林公园和黑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1处(翠峰山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大秦寺塔、法王塔、瑞光寺塔、西域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个。

      2022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016.5万人次,同比增长26.6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54亿元,同比增长30.68%。

      楼观台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楼观台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曾任周至县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诞生于此,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法王塔,以隋代佛舍利的出土而扬名海内外。屹立于县城西的“八云塔”为唐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也留传着神奇美妙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宾客观光旅游,县城所在地二曲镇则是因明清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的李顒(号二曲)而得名。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坐落于财神赵公明故里,陕西周至县集贤镇赵代村,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建设有核心建筑院落三进财神殿,包括赐福殿、财神殿和三霄殿。在财神殿东西南北都建有赵公明统帅的四路财神偏殿,四周的偏殿和小庙供奉有妈祖、黄大仙、关羽,文财神、武财神,华夏众多的财神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众神体系,是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

      荣誉

      2018年12月,周至县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周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