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龙庙

都龙庙都龙庙

都龙庙,在苍龙岭下,始建于北魏,南出庙东侧门即苍龙岭。庙依几块巨大片状石壁而建,构思奇巧,建筑风格别致,徒刑大小与岭的险峻相得益彰。庙后为苍龙岭西崖壁,苍松成林,岩花铺锦。

都龙庙,庙前与救苦台之间地面平坦,间有伏石,四周环境优美多富变化,加之又是北峰到五云峰之间最大的坪场,故游人多在此驻足小憩。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由来 3 相关典故 4 兴盛时期

      基本信息

      中文名:都龙庙

      地理位置:苍龙岭下

      外文名:Dulong Temple

      创建时期:北魏

      历史由来

      都龙庙都龙水库

      蓝山都龙庙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三里亭.  舜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与炎、黄、尧等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舜帝为中华道德之祖。《史记》中说,尧在位时,舜就因德高望重而被四岳(即四方部落首领)所推崇,尧经过三年考察,确定舜为自己的接班人;尧命舜帝摄政,舜帝巡行四方,消灭了稣、共工和三苗。尧死后,舜即被推为首领,后人尊为“舜帝”。

      相关典故

      都龙庙都龙庙

      舜岩位于所城镇岩口村。岩口村村后,有一座类似“睡美人”的石山,山脚围绕着一小片茂密丛林。一道小溪自山脚丛林中潺潺流出,滋润周围成片良田。沿溪而上,直到离山脚不过二十米的地方,才能发这个十分隐秘的舜岩的洞口。舜岩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树木葱笼,怪石纵横,十分隐蔽;洞内开阔,迎面可见一层层“仙人梯田”,拾级而下,可见一暗河自溶洞深处流出,水清流急,沿暗河直上,穿过几个窄小的通道,还有三层大“厅”,厅内天然生成石人石桌石椅,令人叹为惊奇。据说舜帝南巡时曾在这里休息打尖。洞口最高处有一椅状平石,光滑平坦,可坐可卧,就是舜帝坐过的地方,当地人称为“龙椅”,洞顶石壁上还残留着古时文人墨客一些诗文雕刻,其中最醒目的是“舜岩”两个斗大的字。

      兴盛时期

      都龙庙都龙庙

      再说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听说舜帝驾崩于苍梧之野,非常悲痛,跨长江,过洞庭,千里寻夫,一直到了蓝山境内。在县城塔峰镇东南,有一座秀丽的山峰,诸峰重重叠叠,如石榴花瓣逐层开放,所以叫石榴花岭。山上曾建有“皇英故祠”,也是蓝山“八景”之一;现在庙毁碑裂已完全颓圮。祠后山上有一巨石,光滑如镜,传说二妃曾在这一带停留休息,忽然听说舜帝的消息,匆忙梳妆后就离开了,连镜子都没来得及带走,这块大石就是二妃留下的镜子,这一带就叫梳妆台。

      因听说舜帝被葬在高山之上,二妃沿舜水一直向上走,走到所城望嶷亭处,远远地望见了高高的九嶷山主峰三分石,于是一直走到三分石下,四下张望。可惜崇山峻岭,舜帝究竟葬在何处?二妃于是根据“舜帝葬于高山”的说法逐个数着高山推测,共数出九座最高的山峰,九座山峰都云缠雾绕,瑞气蒸腾,都被疑为舜帝安葬之处,是为“九疑”,后来演化为“九嶷”,这就是“九嶷山”这个名字的来历。当然,这里的“九”应该只是概数,极言其多而已。因为蓝山处于南岭山系,境内海拔在1000米上的山峰共有258座,三分石也只是第二高峰。

      由于二妃心中悲痛,边走边哭,泪水洒了一路。洒在竹子上,在竹杆上形成许多斑点,于是有了“斑竹”,斑竹又称“泪竹”,是九嶷山一带特有的产物。斑竹共有两类:一类斑痕像水滴,传说是二妃眼泪洒成的,叫“泪痕斑”;另一类斑痕像指掌痕,传说是二妃手持竹杆时留下的痕迹,叫“掌纹斑”。现在斑竹的主要产区均在蓝山县境内,泪痕斑竹产于三分石下的蓝山县板塘自然保护区一带(属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而掌纹斑竹则产于荆竹瑶族乡蒲林村一带。

      由于保护不力,目前泪竹资源被毁严重。1980年,九嶷学院创始人、著名教授乐天宇曾两度从蓝山境内深入三分石一带考察泪竹资源,对泪竹被毁深感痛心,说:“六十年代做轿杠,七十年代做帐杆,八十年代做钓杆,九十年代做笔杆。”

      舜帝南巡,对蓝山文明的进步和历史文化的奠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舜德遗风,将永为蓝山人民所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