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605公里,最宽处74公里。截至2018年6月,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米,最深处约26米。该湖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千米,流域国家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其中85%的流域面积在哈萨克斯坦。伊犁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依次分布着高山冰川带、亚高山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带、绿洲、盐碱地和沙漠、湖泊和沼泽。

伊犁河和卡拉塔尔河则成为巴尔喀什湖西部和东部最重要的流入河流。最为特别的是,狭窄的乌泽纳拉尔湖峡从中部将湖泊分为东西两部,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坡。巴尔喀什湖渔业资源丰富,素有“垂钓者天堂”美誉。

以前一个名叫巴尔喀什的巫师,他的女儿叫伊犁。伊犁喜欢上了贫穷的牧羊人卡拉塔尔。巴尔喀什不同意,于是伊犁与卡拉塔尔私奔。巴尔喀什勃然大怒,对他们施咒,把他们变成了不能汇合的两条河,不顾一切的巴尔喀什躺在了它们中间,最后化身为一弯湖泊。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名称起源 3 地理环境 4 水文特征 5 自然资源 6 气候特征 7 巴湖近况

      基本信息

      中文名:巴尔喀什湖

      所属国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占地面积:18200 km²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集水区国家:哈萨克、中国

      湖泊长度:605公里

      湖泊面积:16,996平方公里

      最大深度:25.6米

      古称:夷播海

      湖泊类型:堰塞湖

      外文名:Balkhash Lake

      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东南部

      海拔高度:342米

      特色:一半咸水湖一半淡水湖

      集水区面积:413,000平方公里

      湖泊宽度:东侧74公里、西侧19公里

      平均深度:6米

      湖岸线长度:2385千米

      湖面冰冻:11月底到翌年4月初

      最深处:26米

      名称起源

      西汉时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设有中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西汉时,居住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地区的是乌孙、大宛、无雷等。根据 《汉书》 记载,武帝元狩年间,张骞作为中国政权代表到达了乌孙。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在乌垒 ( 今轮台县 )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包括上述广大地区在内,有效地推行西汉中央政府政令。东汉末年,中原对于西域的控制日渐松弛,该地区曾经臣服于中央王朝的西域各国和部落首领开始了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隋朝时期,该地区主要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建立后,中国在该地区设立了最高军政机关安西都护府。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由高仙芝和李嗣业率领的中国军队在中亚的怛罗斯被阿拉伯联军歼灭,唐朝在西域的势力消失,中原王朝再次无力控制该地区,这一时期来自西亚中东的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势力和部落开始进入这一地区,元明时代成为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突厥部落的领地。16世纪初,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属哈萨克汗国统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被杀后,清朝政府再次正式接管这一区域,1762年,重新设立军政机构伊犁将军管理上述区域。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19世纪中叶,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广大地区,共达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占为己有。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湖变成哈萨克斯坦领土。航天员刘伯明拍摄的巴尔喀什湖2021年9月消息,航天员刘伯明拍摄的巴尔喀什湖。

      地理环境

      巴尔喀什湖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哈萨克语:Бал?ашК?ли,俄语:ОзероБалхаш)古称夷播海,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洲中部,哈萨克东南部湖泊,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是世界第四长湖。它东西长约605公里,南北宽8至70公里,西部宽74千米,面积1.83万平方公里。萨雷姆瑟克(Sarymsek)半岛从南岸伸向北岸,把湖面分为两个水域,西半部广而浅,东半部窄且深。西湖宽27~74公里(17~46哩),为淡水,水深不超过11公尺(36英尺),东湖宽10~19公里(6~12哩),为咸水,水深达26公尺(85英尺)。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接纳了大量的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占总入水量的75%至80%,而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加之湖区气候干旱,远离海洋,湖水大量蒸发而使湖水含盐量增多,因而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整个湖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年平均气温10℃,东部9℃,年降水量430公厘。11月底到4月初湖面冰冻。湖区地层多碳酸盐沉积。

      水文特征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因为湖东西两部分有乌泽纳拉尔湖峡相连,并且与海不相连,所以在定义上是一个湖。

      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大陆性气候令湖面蒸发大量湖水。

      湖的西半部分广阔而水浅,宽度约27公里至74公里,但水深不超过11米。湖的东半部分水色较西部分清澈,宽度约10公里至20公里,水深约25米,盐度(10.4‰)较高。

      之所以产生”一湖两水“这一罕见奇特现象,主要是因为巴尔喀什湖所处的地理位置,该湖地处中亚心腹地带,气候极度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泊。但是,巴尔喀什湖有其特殊之处:其一,在湖泊西半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而西注入该湖,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主要水源,平均含盐量仅有1.48‰;而湖泊东半部仅有湖东岸的巴尔喀什湖盆地与阿拉湖盆底地接壤:北岸同哈萨克丘陵毗连,是岩石高地,有古代阶地的痕迹,南岸是低凹的沙地,芦苇丛生,中多小湖沼,经常被湖水淹没,日益沙漠化,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也达到10.42‰。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二,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从地图上量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巴尔喀什湖在世界内陆湖泊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湖泊。

      水文环境

      以湖中部的萨雷姆瑟克半岛以北的乌泽纳拉尔湖峡(宽约3.5公里)为界,把湖水分为东西两半:西半部广而浅,为淡水,东半部窄且深,为咸水。东西两部分通过乌泽纳拉尔湖峡相连。西湖宽27~74千米,水深不超过11米,湖水清澈,颜色浅淡,伊犁河自南岸注入湖中。东湖宽10~20千米,湖水蔚蓝清澈,入湖河流有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列普萨河等河。11月底到4月初湖面冻结。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提供了该湖75%~80%的入水量,加之其它较大河流的注入,使得西半部湖水,平均含盐量仅为1.48‰。而湖泊的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仅有数条小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高达10.4‰。

      巴尔喀什湖巴尔喀什湖


      自然资源

      巴尔喀什湖区地层多碳酸盐沉积,动物繁多,特别在芦苇丛中有大量鸥、野鸭和鸬鹚,此外多天鹅、鹈鹕、雉和鹧鸪。野兽有野猪、狼、狐狸和野兔等。湖中有20种鱼类,有6种是这里的特产,其余是人工养殖的,包括鲤、鲈、鳊、鲟、狗鱼、弓鱼等。30年代起在湖中养鱼,发展渔业。湖上有货轮来往。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巴尔喀什是重要的炼铜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南岸伊犁河下游农牧业(种植水稻、养牛)发达。1970年伊犁河上建成卡普恰盖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巴尔喀什湖的水文状况有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湖港有布鲁尔拜塔尔和布尔柳托别。

      气候特征

      整个湖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1930~1967年西部平均气温7℃,东部4℃;6月份西部27℃,东部22℃,1月份西部-18℃,东部-25℃。年平均水温在9~10℃之间。年降水量430毫米。湖面年蒸发量达950~1200毫米,因而湖面下降,盐度增加。11月底到翌年4月初湖面冰冻。

      伊犁河从南面注入湖的西半部,占总流入水量80~90%,直至20世纪末一项水电计划,减少了河水流入的水量。此外还有卡拉塔尔(Karatal)、阿克苏(Aksu)、阿亚古兹(Ayaguz)等小河流入湖的东部。由于西半部注入水量多,因此湖水常年自西向东流。西半部湖水清澈,东半部含盐分较高,两湖之间有一狭窄的水道相连。北岸是岩石高地,有古代阶地的痕迹;南岸是低凹的沙地,芦苇丛生,中多小湖沼,经常被湖水淹没。湖区是哈萨克斯坦旅游疗养地。东西两端湖滨有铁路干线通过。湖沿岸蕴藏有铜矿和铁矿。湖中产芦苇和鲤、鲈等鱼类。

      巴湖近况

      随着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化发展,使得中亚地区的用水量日增。咸海和巴尔喀什湖都严重受到了“灭湖”的威胁。同时巴尔喀什湖湖水还受到了哈萨克斯坦的工业严重污染。

      巴尔喀什湖的渔业资源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由于对违规捕鱼打击不力,偷渔者屡禁不止,在水产业上缺乏合理的规划,使得每年的捕捞量大大超过了生态警戒线。巴尔喀什湖流域只有9家合法的捕鱼公司,但是这些企业通过转让捕捞权坐收渔利。通过转让得到捕鱼权的公司则肆意打捞。沿岸企业的污水排放严重地污染了水域。水中的铜含量已经超过正常标准的数十倍。如此下去,该湖的渔业资源将面临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