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英文名: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是孙中山所创建的。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1894年,前身为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政策主张
4 发展历程
5 组织架构
6 党旗介绍
7 实力介绍
8 选举提名
9 历任首脑
10 党内事件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国国民党
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
政治立场:三民主义
党员:约109万人(2014年统计)
创立人:孙中山
缩写:KMT
外文名:Kuomintang of China
总部:台北中山区八德路二段232-234号
国际组织:国际民主联盟
前身:中国同盟会
成立时间:1894(清光绪二十年)年11月24日
现任主席:朱立伦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1月24日兴中会成立。在中国国民党的传统中,将兴中会至中国国民党的发展历史视为一脉相承,故以兴中会成立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作为中国国民党的创党之年,而创党日(党庆)为11月24日。
在组建和训练新军的时候,一些开明地方大员如张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学生任军官如蔡锷、阎锡山、许崇智等,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同时革命党人如黄兴、宋教仁等注重开展兵运,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分子,如吴禄贞、赵声、孙武等。这些军内革命党人待命伺机发动起义。
1911年武昌首义是新军起义,然后响应的陕西、湖南二行省,是新军起义。接下来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是新军起义。除上海、两广辛亥革命起义是以民军商团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义均为新军起义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新军大起义。
草创
清光绪20年(1894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孙中山赴夏威夷檀香山号召华侨亲友,创立“兴中会”革命救国组织。清光绪31年(1905年),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几个重要革命团体,于日本东京组成同盟会。清宣统3年(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领导的武昌起义,获中国各省响应,最终致清宣统皇帝溥仪逊位成功,中华民国肇建,中国政治制度由维持两千多年的帝制走向民主共和。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在北京虎坊桥湖广会馆联合数个小型政党组成国民党。民国2年(1913年)初,国民党在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代理孙中山理事长,当时国民党的实际掌权者)领导下,于全国选举中在参议院与众议院皆获得最多席次成为国会最大党。同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暗杀。同年7月12日,孙中山等人发动二次革命,旋即失败。11月4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民国3年(1914年)7月,孙中山等人于东京另组中华革命党,重新成为革命政党。
壮大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规约。
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在上海法租界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党内改组完成,正式进入中国国民党阶段,同时也同意了苏联“联俄容共”的要求。1925年以蒋介石领导的黄埔军校师生发动东征,平定广东,奠定隔年北伐的基础。1925年7月1日,以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于隔年发动北伐。1928年,奉系军阀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效忠于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中国自国民革命以来的分裂局势宣告统一,再次建立了全国一统的法统政府。1945年,领导国民革命军对日抗战胜利(八年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废除了中国自清朝以来与世界列强签订之对中国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跻身世界四强,并成为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与美、英、法、苏联同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46年1月10日至1月31日,由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民主同盟9人、青年党5人、无党派人士9人等38位代表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政府改组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国民大会案、协定五五宪草的修改原则12项,并决定组织宪草审议委员会;11月15日,在共产党缺席、但国大代表超过法定人数的情况下,制宪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12月25日三读通过,于民国36年(西元1947年)元旦公布,正式颁行《中华民国宪法》。
政策主张
在李登辉主政的12年期间,逐渐偏离一个中国路线,将中国国民党改造为“台湾国民党”,导致党内理念不清、路线争议不断,新党、亲民党相继出走。为凝聚人心,国民党决定重新确立立党理念和路线。
原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生
国防外交
建构全民参与的现代化“国防”,以精实军队战力,落实“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战略指导。扩大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及国际组织,巩固、增进与“邦交国”的关系,积极拓展与其它非“邦交国”的实质关系。团结全球华侨,宏扬中华文化,共同建构全球华侨的生命共同体。
经济方面
提升科技研发水准,编列研发经费,引导民间投入研发工作,以强化产业竞争力。开放“三通”、松绑“戒急用忍”,建构以中国台湾为中心的矽谷台北、上海以及东京、台北、上海“双黄金三角”,以巩固中国台湾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促进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劳工权益,增进劳资和谐。
两岸关系
2021年10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21届第1次全代会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政策纲领中提到,该党将延续过去党章、党纲的基础,坚持反对“台独”,积极推动两岸改善关系。
政纲“总论”部分谈到,当前执政的民进党无能处理两岸关系,频频挑衅,加深台海紧张局势。两岸应搁置争议,促进经贸及民间社会往来,以期建立平等互惠的制度性贸易机制与具备韧性、善意的社会连结,才有机会让两岸重新融冰。
政纲关于具体政策的论述中提到,中国国民党始终坚决反对“台独”,将延续过去党章、党纲内容,包括2005年国共两党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五项愿景,以及马英九执政期间的基本方针,推动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各项有利于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工作,促使两岸关系重返和平繁荣的康庄大道,共同落实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天下为公”的理想。
政纲提出,通过“两岸论坛”及各类交流平台,增加多元对话机制,保障与促进民间社会往来,积极参与学术、宗教、体育、文化、城市及经贸交流,在互动中增进了解、累积善意,共同为两岸和平与繁荣努力。
政纲还提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反对“文化台独”,重建正确、包容与客观的台湾史观,妥善保存、发扬及创新中华文化,化解“去中国化”逆流。关于经济议题的论述中则提到,改善两岸关系,重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谈判,接续两岸产业合作机制,建立民间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两岸企业合作进军新兴国际市场。
发展历程
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在日本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同年11月,同盟会创办《民报》,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领导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不久,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政权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从此同盟会逐步分化。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与其他4个小党联合组成国民党,旨在通过“议会道路”实现“革命理想”。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结果失败,国民党四分五裂。1914年7月,孙中山召集部分国民党党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发布了《中国国民党规约》,规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1921年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国民党严重受挫。1922年9月,在第三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3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章程》和其他决议案,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承认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经过改组的国民党,从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成为当时革命政权和革命战争的核心骨干力量。从此,国民党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经过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国民政府。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右翼势力抬头,他们形成西山会议派,反对三大革命政策,进行反共分裂党的活动。1926年1月1~19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大”,重申了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处分了西山会议派的主要成员。在这次大会上,蒋介石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国民革命军总监。此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相继制造反动的、打击和排挤共产党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使共产党员被迫辞去他们担任的国民党中央部长等职。蒋介石先后攫取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以及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领导大权。1926年6月5日,国民党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出师北伐,以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议案。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当北伐在共产党的积极合作与参加下取得很大胜利时,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进行反共清党活动,镇压共产党人和工农进步力量,打击和排斥国民党左翼,并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7月15日汪精卫追随蒋介石在武汉实行“分共”,破坏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共产党人与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翼发表声明,退出国民党中央,由此,国共合作破裂,北伐大革命失败。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已不再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而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此后,国民党在全国建立起一党专政的统治。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领导集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集中兵力“围剿”红军。1935年11月12~23日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调整内外政策,保持领土主权完整。但蒋介石仍企图消灭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经中国共产党调停和各方面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共同抗日。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和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大规模的战役和会战,阻滞了日军的攻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成立伪国民政府。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也转向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连续发动3次反共高潮。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1945年5月5~2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坚持独裁、准备内战的路线和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为实现国内和平,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签订《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和平建国纲领》以及政府改组等协议。7月,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支持下悍然撕毁《双十协定》、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3月在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上,蒋介石宣布国共关系破裂,要与中国共产党斗争到底。7月国民政府颁布“总动员令”,宣布进入“戡乱阶段”,集中力量全面反共。经过3年内战,国民党溃败,南京国民政府灭亡。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蒋介石、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12月国民党中央总部迁往台北。蒋介石到中国台湾后,重建旨在“坚持反共抗俄”、“打回大陆”的国民党组织。1952年10月10日在台北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沿用“中国国民党”的称号,在中国台湾省执政;通过《中国国民党党章》、《中国国民党政纲》、《反共抗俄时期工作纲要》、《加强大陆地区对敌斗争工作案》等,提出“驱逐俄寇、消灭‘共匪’”,“团结反共力量,联合反共团体,建立反共抗俄联合阵线”的政治主张;决定在中国台湾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和“戒严”统治体制,并准备“打回大陆”。1963年11月国民党“九大”重订《中国国民党政纲》,提出“立足台湾”、“光复大陆”口号,正式放弃“武力打回大陆”口号。1969年3月“十大”通过了《政治革新要项》,提出“从根作起,全面革新”,“建设中国台湾巩固复兴基地,策进光复大陆工作”的方针。1972年蒋介石主持国民党第二次改组,扩大和强化党组织。
1979年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统一祖国方针。对此,国民党当局一方面说“和平、统一确实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愿望”,表示应该统一;另一方面又提出同共产党“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1981年4月,国民党“十二大”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1986年3月,蒋经国主持召开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将统一”。会后蒋经国提出以“变”应“变”的观念和“政治革新”主张,对国民党进行第三次改造,由“一党专政”调整为“一党执政、多党竞争”的政党体制。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在台实行38年的“戒严令”。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国民党“中常会”,正式宣布开放中国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决定。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7月国民党召开“十三大”,选举李登辉为国民党中央主席,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党章》和《中国国民党现阶段大陆政策》案,提出“坚守民主阵容,立足台湾,放眼世界”的方针,强调运用“政经实力”,推行“弹性外交”,以达到中国台湾“政治实体化”、“国际化”;对两岸关系,将以“一国两府”原则,处理两岸交流事务。1991年5月1日,国民党宣布中止“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国共两党内战状态,但仍保持敌视共产党的立场。
组织架构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变化过程。早期设总理1人,代表本党,总揽党务;设党本部,管理全党事务;下设总务部、党务部、财务部、宣传部、交际部、政治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妇女委员会。192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调整中央机构,由总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分掌党务。孙中山去世后,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恢复党魁制,保留总理一职,以纪念孙中山,另设总裁代理总理职务。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党务机关,中央常务委员会在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执行党务,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最高政治指导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为最高监察机关。国民党机关迁到中国台湾后,蒋介石根据“一党专政”和“以党领政”的原则,把大陆时期的国民党组织建制和构架搬到中国台湾。1952年“七大”通过《中央委员会组织大纲》,设总裁1人,成立中央委员会,下设1个处、7个组和5个委员会,分掌党务。1972年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修改《中央委员会组织条例》,对国民党组织系统作了调整,分设中央、地方、军队、产业、职业、知识青年、海外、“敌后”、机关9个党部,将原中央委员会下设的组、会扩编为1个处,7个工作委员会和5个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执行国民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外代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为党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中央党部秘书长、中央秘书处、组织工作会、大陆工作会、海外工作会、文化工作会、社会工作会、青年工作会、妇女工作会、财务委员会、党史委员会、考核纪律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和革命实践研究院。
国民党的党务组织架构主要分中央、县市(包括直辖市)、区级党部三级。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权。2000年3月下台,国民党为“浴火重生、从零开始”,于2000年6月后开启了党务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组织架构主要为:
全国代表大会
为该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代表任期为4年。主要职权为:修改党章,决定政纲、政策,检讨中央委员工作,讨论党务与政治议题,同意任命党主席提名的副主席,通过党主席提名的中央评议委员。
主席
国民党设主席1名,自2001年后改由党代表选举产生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连选可连任一次。2001年3月,国民党首次举行党主席由党员直选活动,现任党主席连战以高达97.09%的得票率当选。主席综理全党党务,为“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在主要决策上拥有最后的决定权。另外,国民党可提名数名副主席,经“全国代表大会”同意任命,2011年,国民党共有6名副主席。
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置委员210人,候补委员105人,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中央委员会主要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对外代表该党,讨论及处理党务与政治事项,选举中央常务委员等等。中央委员会设有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主要党主席提名、中央委员会通过任命。秘书长直接掌管中央委员会属下的各个机关,在国民党的决策机构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中央委员会下面设置政策、组织发展、文化传播、行政管理4个委员会及“国家发展研究院”、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考核纪委委员会三个直属运作单位。
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务,是国民党的最高决策机关,举凡党政的重大决策和决议,均在此会议中决定。中央常务委员会置常务委员31人,下台后改由党主席指定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互相票选产生,并随着“立法院”党团在党内决策地位的提高,“立委”在中常委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占半数左右。
中央评议委员会
它是国民党的咨询机构,其成员由党主席聘任,提请“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或追认。中央评议委员以会议方式行使职权,置主席团主席若干人,主持会议。
地方党部
国民党由于历史悠久,加之长期执政,在各地都设立了绵密的地方党部与基层组织。
党旗介绍
青天白日是中国国民党党旗,设计时间为1893年。
历史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秋天,革命党人陆皓东居住于尢(you)烈的听涛阁,设计了“青天白日旗”。
两年后,孙逸仙在香港举行兴中会的首次会议,通过了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党的旗帜,此后多次起义皆以此旗为标帜号召。倒袁后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后,继续以青天白日旗为党旗。
含义
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
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象征著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华民国为远东大国,日出东方为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
由革命先烈陆皓东设计,用作兴中会的革命旗帜,并由后来成立之中国国民党沿用为党旗至今。青天白日旗也是中华民国海军的舰首旗。
实力介绍
国民党
在2000年前,中国国民党因长期执政而几乎垄断了岛内所有的政治、军事、经济与社会资源,并依凭执政资源在岛内各种大小型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下台后,尤其亲民党从中国国民党内分裂出去后,中国国民党的实力迅速下滑。(一)表现在选票上的实力迅速下滑。在“一党专政”时期,国民党不仅在全岛性的领导人、“立法委员”、县市长等大型选举中一般都能获得过半数的选票和席次,在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以及村里长等基层选举中,更是经常囊括80%以上的席次。下台后,虽然国民党在基层选举中仍能获得70%以上的席次,但在大型选举中的得票率却迅速下降。如在领导人选举中的得票率由1996年的54%下滑为2000年的23.1%;“立委”选举得票率由1998年的46.43%下降为2001年的28.56%,席次由123席下滑为68席;县市长选举得票率由1997年的42.22%下滑为2001年的35.15%,获得9个席次,连同台北市,2000年执政的县市共有10个。
(二)政党认同度迅速下跌。根据岛内各种民调机构所做的民调显示,在2000年以前,国民党的政党认同度一般都能保持在30%以上,但是下野后却急剧下跌到20%以下,2000年一直在14%左右徘徊,居于民进党、亲民党之后。
(三)党员人数下降。在2000年以前,国民党自己号称有200万党员。下台后,为了凝聚党员的向心力,国民党自2000年9月起进行的了为期4个月的党员重新登记。虽然国民党官方数字显示,参加党员重新登记的党员人数已突破100万,但党中央私下访查发现,实际上真正自行缴交党费、承认自己仍属国民党员的仅余34万人。
到2011年,党员人数恢复至约1,090,000人。2012年,在“国会”席位达到64个,超过50%,在“议会”席位达到409。
选举提名
国民党于2015年4月20日至5月16日进行参选人领表和党员联署;5月17、18日受理申请提名登记,5月27日至6月5日举办登记人员政见说明会,6月5日至13日进行民调,6月14日进行党员投票与公布民调结果。
据提名要点,建议提名名单于6月17日报请国民党中常会核备,并在7月中旬前提报国民党全代会通过。
2017年9月9日,第20届中央委员选举,投票率97.12%,为历届最高;此外,本届青年当选人数为39人,占总席次18.57%,也较上届的26人,占总席次12.38%,大幅增加:前“立委”杨琼璎拿下1328票第一高票,上届第一高票的现任“立委”黄昭顺以1253票排名第二,现任“立委”徐榛蔚1123票排名第四,现任“立委”蒋万安则以1042票,冲到第八名。
2017年9月11日,经监选委员会核定当选名单后,由中央委员会公告于国民党全球信息网。
历任首脑
中国国民党历任首脑及在职时间为:
总理孙中山(1919年~1925年3月12日)
1925年3月~1933年3月,主席蒋介石
总裁蒋介石(1938年4月~1975年4月)
主席蒋经国(1975年4月~1988年1月)
李登辉(1988年2月~2000年3月)
连战(2000年3月~2005年8月)2005年8月,任荣誉主席。
马英九(2005年8月~2007年4月)
吴伯雄(2007年4月~2009年10月)2009年10月,任荣誉主席。
马英九(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日)
吴敦义(代理)(2014年12月4日~2015年1月18日)
朱立伦(补选)(2015年1月19日~2016年1月17日)
黄敏惠(代理)(2016年1月18日~2016年3月29日)
洪秀柱(补选)(2016年3月30日~2017年8月)
吴敦义(2017年8月~2020年1月)
林荣德(代理)(2020年1月-2020年3月)
江启臣(2020年3月~2021年10月)
朱立伦(2021年10月~)
党内事件
国民党
2016年9月,中国台湾“行政院”党产会”下令冻结国民党4.6亿元(新台币)台银支票,国民党9月薪水恐发不出来,决定提出法律诉讼。对此,国民党“立委”王金平表示,国民党会去审慎研究、处理;至于党团支不支持提告,王金平说,这要看党团意见。国民党账户遭冻结,9月薪水发不出来,国民党中央2016年9月30日召集县市党部主委扩大会报,党主席洪秀柱哽咽自责,首度向全体党工说对不起,自承努力不够,在场党务干部相当讶异,因为即使在去年面临“换柱”如此重大打击时,洪也未曾在公开场合哽咽且几乎落泪。2016年9月,国民党受到“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追讨党产,陷入困境,甚至连党工9月份薪水都无法如期发放。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更喊话,为了筹出薪水,卖房也在所不惜。2016年10月,台北市劳动局发函,限令国民党10月18日前就要将积欠的9月份薪资发放完毕,否则最高将处30万元罚款(新台币)。
2016年10月26日,国民党行管会主委邱大展证实,国民党将一次发放党工9月、10月薪资。
2016年11月25日,中国台湾“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召开临时委员会,会中决议将中投和欣裕台公司等国民党转投资公司收归“国有”。
2017年3月10日,中国台湾高等“行政法院”废弃原国民党胜诉裁定,改判党产会胜诉,二度冻结国民党银行账户新台币8亿多元资金。
2017年3月,国民党宣称:半年来配合台当局“党产会”自查旧有党产的过程中,发现一批1947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二期美金公债,估算现值约385亿元新台币,2017年3月17日上午台当局财政部门及中国台湾“中央银行”回应表示:“依照1992年10月29日修正发布的“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凡是在1949年前大陆时期发行且尚未清偿的外币债券,“在国家统一前,债务不予处理””。
2017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并通过新政策纲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