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WWI),简称“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期间进行的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是二战之前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面最广的战争,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同盟国阵营包括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协约国阵营包括英国、法国、日本、俄国﹑意大利、中国等国家,其中,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19世纪末20年代初,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一战前,欧洲主要国家结成了两个潜在的敌对联盟,德、奥为一方,法、英、俄为另一方。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刺杀,引发一连串反应,成为该战争的导火索。该战争历时4年多,最终于1918年11月11日以德军求和告终,协约国阵营取得胜利。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加利波利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战役)、索姆河战役等,战火遍及欧、亚、非3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6500万人参战,伤亡人数超过300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约1700亿美元。

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另一方面,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给协约国送去大量粮食和枪炮,有近20万中国劳工到欧洲和中东为协约国服务,有数千人因此失去生命。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战争背景 3 战争原因 4 战役经过 5 战争结果 6 战争影响 7 战争评价 8 后世纪念 9 参与人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战方兵力:6500万左右

      地点:欧洲、太平洋、中东、地中海、非洲、亚洲部分地区

      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战后条约:《凡尔赛条约》及其他系列条约

      影响:影响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

      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主要协约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中华民国、大日本帝国

      外文名:World War I

      战后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参战方:同盟国、协约国

      伤亡情况:协约国总士兵阵亡: 5,497,600、同盟国总士兵阵亡: 3,382,500、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平民死亡总数:6,493,000

      主要指挥官:威廉二世、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穆罕默德五世、斐迪南一世、乔治五世、雷蒙·普恩加莱、尼古拉二世、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伍德罗·威尔逊、冯国璋、彼得一世、阿尔贝一世、斐迪南一世、康斯坦丁一世

      结果: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战胜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性、非正义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

      战后影响:欧洲四大帝国被摧毁、欧洲列强国力下降、美日兴起

      战争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繁复。其中,基本的矛盾有四对,即英德矛盾、俄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四对矛盾大致内容如下:

      英德矛盾: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后起的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20世纪初,德国工业地位超过英国,将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德国的商品在各地排挤英国。德国企图对已经取得世界霸权的英帝国发起挑战,希望建立一个从东非到西南非洲的“赤道非洲帝国”,与英国制定的“三C”计划(开普敦到开罗到加尔各答)发生冲突。在中近东,德国修建从君士坦丁堡、柏林到巴格达、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公开鼓吹这一铁道是替德国开辟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这直接损害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威胁着英属印度。德国扩张的主要目标很明显是夺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大规模地扩大海军更使英国感到德国已是它的最主要的敌人。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一些研究者视之为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俄德矛盾:德国禁止俄国牲畜输入,又限制俄国粮食进口。俄国也对德国报复,限制德国工业品进口。两国因这种不断的贸易摩擦,关系持续恶化。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且此战后,法国的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被割让给德国,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此外,法德为争夺北非殖民地,亦关系紧张。

      俄奥矛盾: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帝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南方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区进行扩张,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持续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担忧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受到俄国的煽动而独立。

      两大集团

      • 三国同盟

      1879年,在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与奥匈帝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 三国协约

      俄德交恶后,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俄国需要外资来建筑铁路,而法国正需要资本输出,法国政府就利用贷款发展两国外交关系。1892年,法国和俄国达成了《法俄军事协定》,第二年生效。协定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面对共同的敌人德国,英法的矛盾逐渐缓和。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协调了两国在殖民地的纠纷。法承认英占埃及;英承认法在摩洛哥的利益,并在外交上支持法征服摩洛哥的行动。英、俄在近东和远东的矛盾原来很尖锐,日俄战争后俄国被削弱,使英对俄的畏惧心理消除,而德国的巴格达铁道计划既有对付英国,也有封锁俄国黑海出口的意图,于是,英、俄在近东有了共同的敌手,原有的矛盾退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俄对英法资本的依赖性加强。这样,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约》,协调两国在波斯、中国西藏、阿富汗的争执。

      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建立,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战争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德国等资本主义国 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军事、经济国力大大增强,一举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原有“均势”遭到破坏,于是他们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这影响到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终酿成战争。

      持续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波及地区: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亚洲

      结果: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直接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对立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三国同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俄法同盟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达成了军事协议,它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

      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战争原因

      主词条:巴尔干战争、摩洛哥危机

      1898年的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20世纪初期,北非接连出现了两次摩洛哥危机,使英法协约得到强化,而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2年和1913年,战略位置重要的巴尔干地区接连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务,使之前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同盟瓦解并分化为两个集团。 20世纪初的巴尔干地区,是欧洲名副其实的“火药桶”。

      大战导火索

      主词条: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萨拉热窝事件后来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战役经过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向奥匈帝国开出了“空头支票”,使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1914年7月23日下午6时 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参见词条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通牒),塞尔维亚政府接受了除违反自身宪法、损害主权的第五条和第六条外的所有条款,同时开始了战争总动员。奥匈帝国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条款,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交战双方分为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两大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参见词条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参见词条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非洲、亚洲等地也有零星的战斗。

      两大阵营的主要国家与人物(按参战时间排序)

      所属阵营

      国家

      参战时间

      主要人物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1914年7月28日

      彼得一世、尼科拉·帕希奇、亚历山大王储(亚历山大一世)、拉多米尔·普特尼克

      黑山王国

      1914年8月1日(1916年1月向奥匈帝国投降)

      尼古拉一世、扬科·武科蒂奇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帝国:1914年7月30日(1917年2月退出)

      尼古拉二世、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

      共和国:二月革命后继续对同盟国作战

      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

      苏俄:1918年3月3日通过《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退出一战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包括法国殖民地)

      1914年8月3日

      乔治·克列孟梭、雷蒙·普恩加莱、勒内·维维安尼、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约瑟夫·霞飞、罗伯特·尼维尔、费迪南·福煦、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亨利·菲利浦·贝当

      比利时王国(包括比利时殖民地)

      1914年8月4日

      阿尔贝一世

      大英帝国(含英属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纽芬兰、南非及其他殖民地)

      1914年8月4日

      乔治五世、大卫·劳合·乔治、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约翰·弗伦奇、道格拉斯·黑格、休·特伦查德、温斯顿·丘吉尔

      日本帝国

      1914年8月23日

      大正天皇、大隈重信、寺内正毅、神尾光臣

      意大利王国(原为同盟国)

      1915年5月23日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安东尼奥·萨兰德拉、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路易吉·卡多尔纳、阿曼多·迪亚兹

      圣马力诺共和国

      1915年5月

      ——

      葡萄牙共和国(包括葡萄牙殖民地)

      1916年3月

      贝纳迪诺·马查多、西多尼奥·拜斯、诺顿·德·马托斯

      罗马尼亚王国

      1916年8月27日

      斐迪南一世、约内尔·布勒蒂亚努、康斯坦丁·普雷赞

      美利坚合众国

      1917年4月6日(以Co-belligerents名义)

      伍德罗·威尔逊、小牛顿·迪尔·贝克、约翰·约瑟夫·潘兴

      希腊王国

      1917年7月2日

      康斯坦丁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

      暹罗王国

      1917年7月

      拉玛六世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1917年8月14日

      冯国璋、段祺瑞等

      巴西合众国

      1917年10月26日

      文塞斯劳·布拉斯·佩雷拉·戈麦斯、佩德罗·马克斯·费尔南多·弗朗廷、乔斯·佩索阿·卡瓦尔坎蒂

      注:捷克斯洛伐克、亚美尼亚、波兰与阿拉伯的部分酋长国也派遣军队(或志愿者、非正规军)协助协约国作战。

      同盟国

      奥匈帝国

      1914年7月28日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卡尔一世、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德意志帝国(包含德国殖民地)

      1914年8月1日

      威廉二世、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埃里希·冯·法金汉、保罗·冯·兴登堡、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奥斯曼帝国

      1914年8月2日(秘密加入)

      1914年10月29日(正式加入)

      穆罕默德五世、恩维尔帕夏、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保加利亚王国

      1915年10月14日

      斐迪南一世

      进攻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1914年7月30日,俄国和奥匈帝国开始战争动员。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和俄国发出“双重最后通牒”。8月1日,法国、德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宣布与俄国进入战争状态。8月2日,德军进入卢森堡大公国。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英国开始战争动员。8月4日,德国向比利时王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奥匈帝国于8月5日向俄国宣战。

      自8月开始,德军根据战前制定并经过修改的施里芬计划,意图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国军队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9月5日至12日)的奋力抵抗,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后,德军退守埃纳河一线,英法联军于9月15日至18日,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但被击退(参见词条埃纳河战役)。自此,作战双方在瓦兹河至瑞士边界地段,自运动战开始转入阵地战。9至10月,英法联军与德军在瓦兹河和加来海峡之间的广阔地区进行“奔向大海”战役,双方都试图迂回对方翼侧,但没有成功。10月底,德军发起第一次伊普尔战役,双方互有胜负,最后陷入僵持。从此,西线从瑞士边境至加来海峡形成一条绵亘的战线,进入阵地战阶段。

      在东线,俄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于8月16日率先进攻东普鲁士,但第二集团军却在德军的包围下被歼灭(参见词条坦能堡战役)。9月,俄西北方面军对德第8集团军实施进攻,反被击败,伤亡惨重(参见词条马祖里湖战役)。俄军的进攻虽遭受失败,但也分散了德国的兵力,影响了西线的战事。与此同时,俄军将奥匈军队驱逐出莱姆堡,迫使其撤至喀尔巴阡山脉。 10月29日,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此后与英国在中近东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战争。11月初,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

      此外,东亚的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参见词条青岛之战)。

      僵持

      1915年至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1915年2月19日,英法为实现强行闯入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以达到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目的,发动了加里波利之战。结果,英法虽投入大量军队进攻,却终未成功,被迫于同年11月至1916年1月进行大撤退。

      1915年4月26日,原属同盟国阵营的意大利在获得协约国承诺的领土补偿后决定倒戈,同协约国阵营签订《伦敦条约》。5月,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与德国断交,正式加入了协约国。 10月,保加利亚王国在见证了俄军于东线的溃败及英法在加里波利之战中的困境之后,加入同盟国,联合德国、奥斯曼帝国占领塞尔维亚全境。1916年8月,罗马尼亚王国加入协约国,但同盟国军队很快打败了罗马尼亚军,同年12月占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上战役:

      西线为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2月21日至25日,德军猛攻法国东北部凡尔登要塞,欲与法军决战。最初,法军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法国政府急速增援19万生力军、25000吨军火和3900辆汽车,并任亨利·菲利浦·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德军虽全力进攻,取得突破,但始终未能占据凡尔登,并自8月底起转入防守。10月21日,法军大举反攻,至12月18日收复全部失地。此战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就在凡尔登战役进行的同时,为减轻法军在凡尔登地区的压力,英法联军于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带向德军猛烈进攻。战斗延续到11月18日,双方在索姆河两岸的狭窄地带进行拉锯式的阵地战,协约国使用飞机配合作战,英军初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这场消耗战使英法德损失兵力超过100万,被称为“索姆河地狱”。

      与此同时,东线俄军在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发动了被称作“布鲁西洛夫突破”的夏季攻势。这次战役被称为一战中俄国最成功的进攻,奥匈帝国损失了110万人,德国伤亡也达到35万人;但俄国自身亦损失惨重(伤亡50万),这削弱了同盟国持续参战能力。

      在海上,英国实行海上封锁政策,准备把波罗的海的德国舰队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德国为扭转不利形势,迫切需要突破海上封锁,企图主动出击,寻机与对方决战。1916年5月31日下午,英德舰队在日德兰半岛西北海面上遭遇,发生战斗(参见词条日德兰海战)。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由于英国舰队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仍掌握着制海权,德国打破封锁的尝试失败。

      1916年6月,经英国鼓动,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于发起阿拉伯大起义 ,英军中东总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也在1917年对奥斯曼帝国发起总攻。结果使得阿拉伯半岛、叙利亚等地于1918年彻底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德属东非殖民地在司令官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的带领下,在大战之初便与英、比、葡等国军队作战。英属罗得西亚和印度军队于1916年8月占领了德属东非的行政中心莫罗戈罗,但直到德国投降时,协约国都始终无法占领德属东非全境。

      经过这一阶段的数次战役,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整个局面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转化。

      反攻

      1917年至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

      1917年2月,德国宣布施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4月,一向倾向于协约国的中立国的美国被德国这一政策激怒,正式对德作战。早有参战之意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受美国之邀请,也在3月14日宣布对德绝交,1917年3月16日起,中国警察开入天津、汉口的德国租界,占领租界内的领事馆、管理机关和警察署、兵营,降下德国国旗,改升中国五色旗,各租界改由中方设置的特别区管理局管辖。大总统冯国璋在8月14日发布《大总统布告》,声明自当日上午10时起,对德国、奥匈帝国宣战,“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中国收回秦皇岛、塘沽等地的德国兵营,海军部派人到上海,监督解除了德国商船的无线电设施,并拆卸了主要的航行工具。在华德国驻军都被中国军队缴械,分别予以集中看管。 此后,中国以“以工代战”的形式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派出十几万名劳工奔赴欧洲战场。 同年初开始,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经过俄临时政府失败的“克伦斯基攻势”,新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宣布退出一战。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规定德国接受十四点是一切和谈的前提。 3月至5月,德军在西线开始发动攻势,一度离巴黎仅60公里,但在7月发起的对马恩河地区协约国军的攻势遭遇失败。随后协约国军反攻,至8月6日结束战斗。德军败退至维勒河和埃纳河一带,协约国军占据马恩河突出地带(即第二次马恩河会战,参见词条马恩河会战)。 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的指挥下,开始反攻,把德军驱逐出法国和比利时国境,德军主力已开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亚的军队被击溃,29日向协约国投降。10月31日奥斯曼帝国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4日,基尔港海军舰队水兵举行起义(参见词条基尔水兵起义),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参见词条德国十一月革命)。威廉二世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兰。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

      第一次战役: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

      第二次战役 1918年5~6月,德军在埃纳河地区实施进攻后,形成正面80公里、纵深60公里的马恩河突出部。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Somm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阵亡共约134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

      加利波利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加里波利战役(Battle of Gallipoli)是第一场具有现代意义的陆海军联合登陆作战。1915年2月19日-12月19日,协约国意图通过这次战役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切断德国与东方的联系,打破同盟国对巴尔干地区的封锁。不过,由于糟糕的战前准备、陈旧的战场情报、拖沓犹豫的战场指挥,这场战役成了协约国方面的灾难。由德国将军利曼·冯·赞德尔斯率领的土军依托海岸边陡峭丘陵的有力地形顶住了协约国军的进攻,把计划中的速决战变成了痛苦的堑壕战。随着冬季暴风雨雪天气的到来,协约国军从12月19日开始撤退。整个战役期间,差不多有五十万协约国士兵被运到加利波利,伤亡人数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远征军包括四十一万英国部队和七万九千法国部队。英国伤亡人数共计二十一万四千,法国为四万八千,协约国伤亡总计二十六万两千人。土耳其军参战的至少有五十万人,据官方记载,有二十五万一千人遭受伤亡,但这些数字值得怀疑。

      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最终,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战胜国

      协约国:英国(包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它一些殖民地)、法国、美国、俄国、意大利、比利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希腊、日本、中国。

      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流行感冒。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5000

      ·俄罗斯:3,10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罗马尼亚:275,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一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巴黎和会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它和约

      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分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分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分。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 签订条约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

      《圣日耳曼条约》 1919年9月10日 ,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

      《讷依和约》 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6月4日 ,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

      《色佛尔条约》1920 年8 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 经中日谈判 ,签订了《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

      1922年2月6日签订的《九国公约》,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战争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在这次战争中,参加国家多达30多个,约1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总数的67%。按当时的美元计算,参战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也达1516亿美元。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有人估计,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得兴起于欧洲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沙皇俄国(1547~1917)、德意志帝国(1871~1918)、奥匈帝国(1867~1918),以及兴起于亚洲西部、曾一度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扩张并且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1299~1922)覆灭了。 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北洋政府

      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幅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

      中国(北洋政府)也加入到了这次世界大战。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维埃俄国)。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妇女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养家做事的只有女人。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体系诞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之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亚、太平洋等地的矛盾。

      战争评价

      战后国际秩序重建战后国际秩序重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使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

      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

      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历史赐予其最好的机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后世纪念

      2014年,联合国、欧盟、法国、英国等国家或组织分别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活动。 2018年11月,美国、法国等国开启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

      参与人物

      主要战争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