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译文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译文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译文

《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译文》是指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声声慢原文和译文。

该词主要写词人独处陋室,周围环境冷冷清清引起内心伤感,也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基本内容 3 词牌 4 创作背景 5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声声慢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别名:声声慢.寻寻觅觅

      文学体裁:词

      基本内容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 译文 原文 译文 寻寻觅觅①,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②。 乍暖还寒③时候,最难将息④。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⑤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⑥,如今有谁堪⑦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⑧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⑨,怎一个愁字了得⑩?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注释: ①、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②、忧愁苦闷的样子。 ③、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④、休养,调理。 ⑤、对付,抵挡。 ⑥、极。表示程度极高。 ⑦、可。 ⑧、怎么,怎样。 ⑨、情形,光景。 ⑩、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词牌

      【声声慢】  原名《胜胜慢》。据传蒋捷用此调咏秋声,全词都以“声”字押韵,改为《声声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按《词谱》所说,平韵体以晁补之、吴文英词为正体,晁词九十九字,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吴词九十七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八句四平韵。仄韵体(一般押入声)以高观国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句读与吴文英词相同。李清照这首词则为前后片各五仄韵。另有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用“仙吕调”。又名《人在楼上》、《神光灿》、《寒松叹》、《凤求凰》等。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无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作者简介

      李清照

      (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 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