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流行于南北朝时期民歌

敕勒歌敕勒歌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的民歌,出自北宋年间的《乐府诗集》,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由斛律金演唱。

《敕勒歌》是民族文化间互相影响、南北诗风互相融合的实例;也是中华境内各族从征战对抗走向和解交融的历史见证,是一元主体、多元格局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个案,此曲用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中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曾被谭维维等人翻唱。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创作背景 3 音乐歌词 4 音乐鉴赏 5 作品影响 6 学术研究

      基本信息

      创作年代:南北朝

      文学体裁:民歌、乐府诗

      别名:敕勒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中文名:敕勒歌

      作者:不详

      创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一般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它产生的时期为5世纪中后期。

      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谁,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认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音乐歌词

      敕勒歌(1)北朝民歌

      敕勒川(2),

      阴山(3)下。

      天似穹庐(4),笼盖四野(5)。

      天苍苍(6),野茫茫(7),

      风吹草低见牛羊(8)。

      版本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盖四野⑼。

      天苍苍,野茫茫⑽,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词句注释

      ⑴敕(chì)勒:种族名,又叫铁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一说即维吾尔族。

      ⑵敕勒川:敕勒民族居住处,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川,平原。一说河流。

      ⑶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和内兴安岭相接。

      ⑷穹(qióng)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游牧民族所居的圆顶帐幕,即蒙古包。

      ⑸笼盖:一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⑹苍苍:青色。

      ⑺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⑻见(xiàn):同“现”,呈现,显露。

      ⑼天似穹庐盖四野:这一版本载于明万历三年(1575)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六、清雍正十一年(1733)编就印行的《朔平府志》和雍正十三年(1735)刻印的《朔州志》。

      ⑽天苍苍,野茫茫:王灼《碧鸡漫志·汉之歌》和陶宗仪《说郛》卷十九上所引《敕勒歌》,此二句为“山苍苍,天茫茫”。

      歌曲译文

      • 译文一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音乐鉴赏

      敕勒歌敕勒歌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作品评价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是鲜卑人的后裔,他读了《敕勒歌》也深为赞赏:“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明代胡应麟云:“此歌成于信口,正在不能文者以无意发之,所以浑朴苍莽,使当时文士为之,便欲雕缋满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在论及此诗时说:“语言简练而有味,全诗一气贯注,音调浑壮,即使在民歌中也是很突出的”。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也作了相近的评价:“语言浑朴自然,气象苍莽辽阔,如同画家大笔挥洒,顷刻之间,便在笔底出现一幅粗线条的塞外风情画”。

      名家点评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六《解题》: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五: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碧鸡漫志》曰:“斛律金《敕勒歌》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卢: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金不知书,同于刘、项,能发自然之妙。韩昌黎《琴操》虽古,涉于摹拟,未若金出性情尔。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齐梁后,七言无复古意。独斛律金《敕勒歌》云:“敕勒川,天似穹庐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大有汉、魏风骨。金武人,目不知书,此歌成于信口,咸谓宿根。不知此歌之妙,正在不能文者,以无意发之,所以浑朴莽苍,暗合前古。推之两汉,乐府歌谣,采自闾巷,大率皆然。使当时文士为之,便欲雕绩满眼,况后世操觚者!

      作品影响

      《敕勒歌》流传很广,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文学方面,它也是民族文化间互相影响、南北诗风互相融合的实例;也是中华境内各族从征战对抗走向和解交融的历史见证,是一元主体、多元格局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个案。后世对《敕勒歌》的学术研究众多,涉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创作地域、歌词作者、歌词语言、歌词释文,歌的科学价值,敕勒川的地望,歌与斛律金的关系,敕勒族的命运等方面。有众多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如:王达津《〈敕勒歌〉小辨》 (《光明日报》1983年4月12日) ,刘先照《千古绝唱〈敕勒歌〉》 (《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吴庚舜、侯尔瑞《关于〈敕勒歌〉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其他》 (《河北师院学报》 1981年第1期) ,永安《民族大融合的瑰宝——关于〈敕勒歌〉的产生和流传》 (《文学遗产》1987年第6期),赵慧文《风光如画一一读〈敕勒歌〉》(《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第5期),周蒙、冯宇《雄浑质朴率真自然——〈敕勒歌〉论析》(《蒲峪学刊》1989年第3期),李丰旺《〈敕勒歌〉确系山西民歌》(《历史大观园》1992年第12期), 等等。

      学术研究

      《敕勒歌》在布局、结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许多杰特之处。但这首诗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文学方面,它也是民族文化间互相影响、南北诗风互相融合的实例;也是中华境内各族从征战对抗走向和解交融的历史见证,是一元主体、多元格局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个案。其史学和文化学乃至民族学上价值绝不低于文学创作。

      主要分歧

      • 作者

      关于《敕勒歌》一文的作者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认识:斛律金所作或所唱;斛律金之子斛律光所作;高欢所作;民间或集体创作并广泛流唱。

      • 族属和语言

      《敕勒歌》的民族属性和语言属性是互相关联的。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者主要有三种认识:鲜卑族或鲜卑语;敕勒族或敕勒语(维吾尔民歌);蒙古族或蒙古语。

      • 描写地域

      对于《敕勒歌》描写的游牧地区,主要有三种观点:内蒙古;山西;其他。

      研究动向

      对于《敕勒歌》的学术研究众多,涉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创作故乡,歌词作者,歌词语言,歌词释文,歌的科学价值,敕勒川的地望,歌与斛律金的关系,敕勒族的命运等方面。

      有众多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如:《内蒙古师院学报》1980年第3期,《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旅游天地》1984年第1期,《学林漫步》第10辑(1985),《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历史教学》1986年第7期,《新疆艺术》1987年第4期,《文史知识》1981年第1期及1988年第2期,《求索》1988年第4期,《地理知识》1989年第5期,《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总第四期),《阴山学刊》1993年第1期,《光明日报》1983年4月12日“文学遗产”第582期,《呼和浩特晚报》1987年6月30日(第三版),王达津《〈敕勒歌〉小辨》(《光明日报》1983年4月12日),刘先照《千古绝唱〈敕勒歌〉》(《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吴庚舜、侯尔瑞《关于〈敕勒歌〉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其他》(《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永安《民族大融合的瑰宝——关于〈敕勒歌〉的产生和流传》(《文学遗产》1987年第6期);周蒙、冯宇《雄浑质朴率真自然——〈敕勒歌〉论析》(《蒲峪学刊》1989年第3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