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诗经》中一首诗

桃夭桃夭

《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桃夭》是一首预祝出嫁女子家庭生活美满的诗。灿灿桃花,以喻新娘的适龄风华;硕大果实、蓁蓁其叶,则进而预祝新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家庭带来丰饶,福禄成荫,子女满堂。诗人这种花盛子多的赞美和祝福,反映的不仅是当时的观念,亦可以说是一个民族自古及今的婚姻理想。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作品原文 3 字词注释 4 作品译文 5 创作背景 6 作品鉴赏 7 后世影响

      基本信息

      中文名:桃夭

      文学体裁:爱情诗

      创作年代:周代

      出处:诗经

      作者:无名氏

      别名:周南·桃夭

      作品原文

      桃夭桃夭

      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原文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之子(2)于归,宜(3)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4)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字词注释

      桃夭桃夭

      (1)夭夭:树枝柔嫩随风摇曳的样子。一说茂盛而艳丽的样子。灼灼:花朵鲜艳盛开的样子。华:同“花”。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不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这里用桃花来比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易》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诗集传》曰:“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因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过此就算不及时了。《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毛诗正义》曰:“礼虽不备,相奔不禁。即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者不禁是也。”又曰:“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结合到本诗中所表现的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而传说婚嫁年龄于此不著,认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孔疏曰:“《摽有梅》卒章传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会而行之,谓期尽之法。则‘男女以正’谓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时行,则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则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2)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女子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之子于归”一句,毛传曰:“之子,嫁子也。于,往也。”《说文》曰:“子,人以为称。”《尔雅·释训》:“之子也,是子也。”子,古代称男子,亦可称女子。《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郑笺云:“之子,是子也。御,迎也。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3)宜:和顺、亲善。室:指夫妻所居。家:指一门之内。此句指善处室家和家人。“宜其家室”等句,郑笺云:“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说文》:“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齐诗》:“古者谓子孙曰孥。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郑笺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大小。”所谓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朱熹《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王先谦《集疏》:“《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上指其夫,故专言家,下论夫妇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实,除开具体的细节上的区别,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好解的,正是对于女子未来的家庭生活的美满祝福。

      (4)蕡(fén坟):肥大。有蕡即蕡蕡。蓁蓁(音:真):叶子茂密的样子。蓁(zhēn真):叶子茂盛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毛传云:“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这是对新娘的各个方面的赞美,主要还是突出了女子作为社会单位的夫妇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

      作品译文

      桃夭桃夭

      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桃叶茂密色葱绿。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创作背景

      关于《周南·桃夭》的意旨,《毛诗序》说:“《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作品鉴赏

      毛诗序讲解

      桃夭桃夭

      诗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官)民也。”

      1.此诗为什么以“桃夭”为题?

      “桃夭”是“桃之夭夭”的简化。桃树是春季繁盛之树,开花时间早,所结的果实多,“夭夭”就是青春茂盛的样子,因此,“桃之夭夭”就是象征年轻、健康,而且能使家庭多子多孙的女子。为什么此诗以“桃夭”为名?桃树是春季繁盛之树,春季开花并孕育果实,女子在青春之时出嫁,不仅因此而得到归宿,而且有益于生儿育女。

      2.女子什么年龄出嫁最好?

      根据《黄帝内经》之说,女子虚岁十四岁“天癸(鬼)至”,意味着从此可以怀孕生子。根据《仪礼》,女子十五岁行“笄(机)礼”以示成年。行过“笄礼”之后可以许嫁,但在出嫁之前还要学习妇道,一般是在十八岁到二十岁之间出嫁,如果超过二十岁,在礼仪方面的要求就降低一些。其实,在施行所谓的“计划生育”之前,中国的婚姻法也规定女子十八岁可以结婚。如果早于十五岁或十八岁,则不合天道;如果晚于二十岁,则影响很多。

      3.为什么说“后妃之所致”?

      后妃之德,在于有善心,不妒忌。因为有善心,所以能推己及人,不仅为众嫔妃着想,而且为天下女子着想。因为不妒忌,所以能为丈夫着想,为治国平天下着想。后妃自己守持正道,感化、教化所至,使天下男女都因此而知守持正道,一同向善,此即“男女以正”。后妃明白香火子嗣对于家国天下之安宁的意义,因而考虑到天下男女婚姻的意义,不使天下女子过了适合结婚年龄还没有归宿,不使天下男子超过了应当结婚的年龄还没有妻子,此即“婚姻以时,国无鳏民”。

      4.为什么不能说此诗是女子出嫁的诗?

      桃夭桃夭

      从此诗的表面意思来说,好像就是写女子出嫁的诗歌。为什么不直接说“此诗写女子出嫁”,却要说“君王与后妃的德行使家庭和谐、天下安宁”?说女子出嫁,只是个人之事,未明国家政教的责任;从君王与后妃之德政而言,则是使天下人都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使天下之男女都能有家庭,此是政教所必须重视的事情。《礼记·礼运》中说:大同社会,要“男有分(奋),女有归”。所谓“男有分”,是说使男子之中的贤德君子从政,使庶民各有其职、各尽其能,从而使天下男子各安本分。所谓“女有归”,是说使到了结婚年龄的女子都能得到合适的归宿,从而使之得到安宁和保障。这需要“君上有道”作为前提,如果“君上”只顾自己却心中不为天下男女着想、只顾富国强兵而轻视天下百姓的身心安宁,也就不会把“男有分,女有归”的事放在心上。

      5.婚姻的重要意义:

      《礼记·昏义》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也就是说,婚姻不仅仅是当事的男女两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男女双方小家庭的事,婚姻关系到祖先和后嗣的大问题,再往大处说,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兴旺的大事,怎能不重视呢?君主和后妃如果不重视婚姻,而使男大而无妻、女大而无归,其政就算不得仁政。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男女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却不能结婚,结婚之后夫妻不能和睦稳定,则其人身心不安宁,家国不安宁。

      桃夭讲解

      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灼:浊)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蕡:坟)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真)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第一章讲解:

      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灼:浊)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不是说桃花美丽,而是指桃树繁茂茁壮。春季到来,迎春先放,而桃花继开,而迎春花似未成年之幼女,桃花则似成年之少女,生机盎然。“灼灼其华”,貌似是说桃花之美丽,但是,这里是指桃花众多,而且桃花开放不是为了炫耀美丽于人间,乃是勃勃生机的自然展现,更是为生成果实做准备。所以,这里所要表达的,不是对女子美貌的赞美,而是讲女子的健康和修养。“夭夭”是健康的体现,“灼灼”是修养的体现。如果女子凭借美貌诱惑或者要挟男子,被诱惑、被要挟的男子是靠不住的。

      “之子”就是“这个女子”。少女既已成年,便到了成家年龄。为什么女子成家被叫做“于归”呢?因为女子结婚成家,就好比是是得到了归宿,其中意味着夫妻共同构建的家庭才是自己的归宿,而不是以自己的亲生父母之家作为归宿。男子也是把夫妻共同构成的家庭当做自己的家,与妻子所不同的是,其主要责任在于和妻子一起赡养自己的父母,对岳父母则要放在第二位,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妻子家中没有兄弟的时候,就应该负担起赡养岳父母的责任。

      既为人妻,往往容易依赖亲生父母之家,而难以将丈夫之家作为自己的归宿,此是人之常情,要发生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作为丈夫的男子能够使妻子感到可以依靠而托付终身。这个过程短暂一些,有益于早日达到夫妻和顺,进而达到整个家庭和顺。所谓“宜其室家”,是说少女到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应该出嫁成家的年龄,不可错过时间。按礼,女子二十成婚,男子三十成家。女子二十成婚,对女子心态的尽快转变、对夫妻恩爱、对生育子女、对女子生育之后的身体恢复,都是非常有益的。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从历史来看,年龄越大的孕妇,分娩的危险也就越大。

      2.第二章讲解:

      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蕡:坟)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蕡”是桃树的果实的样子,“有蕡其实”,就是说桃子结出了果实。桃树虽然并非像花草那样一岁一枯荣,但是,终究需要其果实来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因此,若逢春和景明,则桃花结成硕果乃是必然之事。少女出嫁而成为人之妻,夫妻便负起了使子孙繁衍的责任和义务。

      生儿育女,绝非仅仅为了自己,因为生下儿子,可以使本家族香火延续不断,家家如此则使人类“子子孙孙无穷匮”;生下女儿,长大成人之后出嫁,不仅使本家族与其他家族联姻,而且同样使人类“子子孙孙无穷匮”。

      要生儿育女而且使儿女健康成长,固然需要夫妻和顺,但也需要整个家庭的和顺,所以,前面说“宜其室家”是从夫妻和顺而达到家庭和顺,此处说“宜其家室”是从家庭和顺而保证夫妻和顺,进而使得儿女能够健康成长。

      再者,“蕡”又可以理解为“实在的样子”,“有蕡其实,也就是说此女不仅年轻健康,而且还有妇德。有妇德,然后能知道如何孝顺公婆,知道如何辅助丈夫,知道如何对待家人,知道如何教育子女。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夫道”比“妇道”更重要,因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如果丈夫的言行不遵循“夫道”,也就意味着不能担当丈夫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这个家庭或国家都难以长久安宁。身为丈夫,自己应当重视“夫道”;身为妻子,自己应当重视“妇道”。如果丈夫自身不注意,却以“妇道”责备妻子,如果妻子自身不注意,却以“夫道”责备丈夫,都会导致家庭不和睦。

      3.第三章讲解:

      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真)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蓁蓁”是繁盛的样子。桃花落后,果实繁多,一眼望去,只见叶子繁盛。叶子繁盛,意味着桃树的健康茁壮。繁盛的叶子,接受阳光雨露,滋养果实,进而能使果实丰硕。有花果而无茂盛的枝叶,桃树难以健康成长,所结的果实也难以长久。这象征着着女子出嫁,生儿育女,自身健康,也使儿女健康成长。

      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需要衣食,需要和平的环境,一般说来,这是丈夫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衣食以及和平的环境,终究还是为了人的生活。人的生活,不仅包括使自己能生能活,还要使祖先的在天之灵安息并使后世祭祀不忘,要使他人能生能活,还要使后代子孙能生能活,因此,繁衍子孙,不仅是夫妻个人之事,不仅是个体家庭之事,还是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之事。

      所谓“宜其家人”,是从家庭到人人都觉得满意。全诗从“室家”说到“家室”,又从“家室”说到“家人”,好比是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过程。因为“室”是指夫妻所居住,而外人不能随便进入的“内室”;“家”是指夫妻以及家庭的主要成员;“家人”则是指夫妻以及家中的所有人。家家都能和谐和睦,才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艺术特色

      桃夭桃夭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侯特征。《文心雕龙》:“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总之,这首诗虽然并不长,但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体现了先民社会特有的那些礼俗和风情,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营养。

      后世影响

      《周南·桃夭》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当代《诗经》研究者陈子展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女作家王安忆有一部小说,名字便叫《桃之夭夭》。此诗开篇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是“兴”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这个比喻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晋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北宋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北宋陈师道《菩萨蛮·佳人》“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周南·桃夭》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拙而已。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艳如桃李”等词句,也是受到了这首《周南·桃夭》的启发,而“人面桃花”更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经典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