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讽刺诗
《讽刺诗》是前秦赵整创作的古诗词作品。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原文
3 注释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讽刺诗
文学体裁:古诗词
创作年代:前秦
作者:赵整
原文
讽谏诗二首其一
序:高僧传曰:正性好几谏。无所回避。苻坚末年。宠惑鲜卑。惰於治政。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坚动容曰:是朕也。又歌曰:北园有一树。坚笑曰:将非赵文业耶。
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
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①。
按:① 高僧传一,《乐府诗集》六十作琴歌,《诗纪》三十六。
注释
高僧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诗》:“高僧本姓 竺 ,开士旧名 林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顶骨数珠者,以高僧顶骨中取圆厚如碁者为之。”《瞭望》1991年第50期:“ 曼殊 是个美食家,虽为高僧,不肯茹素。”
正性(1).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汉书·律历志上》:“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 三国 魏 孟康《荐崔林》:“﹝ 崔林 ﹞禀自然之正性,体高雅之弘量。” 宋范仲淹《省试自诚而明谓之性赋》:“存乎诚,而正性既立。”
(2).佛教语。离断烦恼谓正性。 元萨都剌《灯草》诗:“慧灯莫与羣迷染,正性何愁欲境遮。”
几谏微谏,婉言劝谏。《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几者,微也。当微谏纳善言於父母。”《晋书·孝友传·刘殷》:“ 殷 恒戒子孙曰:‘事君之法,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明史·王德完传》:“果中宫不得於陛下以致疾欤?则子於父母之怒,当号泣几谏。”
末年(1).老年;晚年。《庄子·齐物论》:“ 昭文 之鼓琴也, 师旷 之枝策也, 惠子 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成玄英 疏:“皆少年盛壮,故能运载形智至於衰末之年。”《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 阮孝绪 ﹞末年蔬食断酒。” 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 秉忠 自幼为僧, 世祖 至 大都 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末年始就冠服。”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后山师曾黄》:“ 陈后山 平生尊 黄山谷 ,末年乃云‘向来一瓣香,敬为 曾南丰 。’”
(2).指一个君主在位或一个年号的最后一段时期。《汉书·孔光传》:“ 霸 亦治《尚书》,事太傅 夏侯胜 , 昭帝 末年为博士。”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 贞元 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 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序》:“ 太祖 元年,户九十六万;末年天下既定,户三百九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 同治 末年,这里的道台姓 马 ,是敝同乡。”
(3).指一个朝代最后的一段时期。如: 明 朝末年。
无所回避没有什么需要避开的。形容处事刚直无所避忌。《后汉书·蔡茂传》:“ 茂 则纠案,无所回避。” 章炳麟《序〈革命军〉》:“ 蜀 邹容 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
宠惑惑于所宠。《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而崇替去来之甚者,必唯宠惑乎?当其接牀笫,承恩色,虽险情赘行,莫不德焉,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