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桥镇
和桥镇
和桥镇,镶嵌在太湖之滨的一颗名闻遐边的璀璨明珠,宜兴市四大镇之一,1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古来就是“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的繁华商埠。和桥镇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万。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享有"小无锡"的美誉。和桥全面对外开放,投资环境小中见大。工业区内厂房鳞次栉比,成为倍受中外客商青睐的一方风水宝地。和桥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人称“教授之乡”。为国家孕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拥有和桥籍的专家、教授达500多人,两院院士9名。以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手植西府海棠而闻名的海棠园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地理位置
3 区划沿革
4 经济发展
5 新农村建设
6 基础设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和桥镇
政府驻地:西横街30号
面积:96.8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镇
电话区号:0510
人口:人口6.89万
地理位置
和桥的区位优势天造地合,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无论是苏锡常的发展,都无形地影响并引领着和桥的发展进程。
与沪宁杭三大都市几乎是等距离的。立体、环形交通,让良好的区位优势如虎添翼,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和桥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北枕常州、西傍南京,东有无锡、苏州、上海,南邻苏浙皖三省交界处;104国道、锡溧漕运河、新长铁路、锡宜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穿镇而过;殷村港运河,贯穿东西,连接太湖与江苏滆湖。
区划沿革
相传宋时邵氏兄弟不和,经乡邻相劝,合建桥以示和好,取名和桥。镇以桥名。清朝置和桥镇,1959年1月成立和桥公社,1959年5月仍改为和桥镇,1986年和桥乡并入。2000年南新镇并入,2004年闸口镇并入。
2005年9月2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和桥镇新胜、何溪村民委员会更名的批复》(宜政发176号)同意新胜村委会更名为北新村委会、何溪村委会更名为钟溪村委会。和桥镇辖同里、石路、北庄、湖滨、大生、和桥、永兴、西锄、王母桥、云中、西育中、中巷、北新、闸口、福巷桥、钟溪、北渠、新圩、楝聚19个村和劳动、团结、兴业、生建、鹅西、南新、海棠7个社区。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使和桥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镇合理规划,管理严谨科学。古镇,融时代气息与历史文化于一体。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新型示范小城镇”、1999年被评为“中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0年又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受到国家的关注。
和桥镇各产业协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每年按30%左右的速度递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果。和桥镇水产围网面积1万多亩,内塘水面积3万多亩,盛产湖蟹、中华鳖、青虾、鲌鱼及蚌珠等农特产品。和桥镇工业已形成纺织制衣、环保机械、精细化工、电子陶瓷、汽车配件、塑胶制晶为主的产业体系,部分产品已达到国内外科技领先水平。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第三产业态势凸显,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客商在和桥投资兴业,外向型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和桥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社会稳定,民风朴实、文化底蕴丰厚。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滆湖的水产品久负盛名,尤以湖蟹、青虾、淡水鱼及蚌珠著称。和桥镇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服装、轻工机械、汽车配件、环保设备、建设化工、电子电缆、塑料纤维为主的产业体系,部分产品已达到国内外科技领先水平。私营经济发展迅猛,两个私营经济开发区已具规模。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商业网点和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一批批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在和桥投资兴业。规划建设中的和桥工业集中园是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重点工业小区。创业园东至新长铁路,西靠南新集镇、南至塘渎港,北临殷村港,总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园内实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明显,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注重特色,有序推进,园内突出产业特色、园内特色、现代特色和发展特色,不断增强园区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增强和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外凝聚力、辐射力。
和桥镇工业集中区是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重点工业小区。集中区东至新长铁路,西靠南新集镇,南至屺亭镇,北临殷村港,总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区内实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明显,享受着国家和地方政府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施、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注重特色,有序推进,区内突出产业特色、园林特色、现代特色和发展特色,不断增强集中区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增强和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辐射力。和谐发展的工业集中区,无疑是我们合作共赢的新起点。
新农村建设
同里村位于和桥镇东南方,区域面积4.5平方千米,47个村民小组,3700余人。锡宜高速公路、沪宜一级公路穿村而过,连接太湖、滆湖的烧香港及锡溧漕河分别流经同里村3千米。同里村有山有水,盛产葡萄、银杏,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全村有纺织服装、化工建材、机械电子等企业28个,其中江苏新雪竹针织有限公司生产的雪竹内衣是中国十大品牌内衣之一,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能年产5000万块空心砖。2006年工业应税销售1.3亿元。村先后被评为无锡市民主法制村,宜兴市文明标兵单位、村民自治模范村、农副业先进村、“12345”学习型示范家庭先进村、殡葬改革先进集体。
和桥镇西锄村位于宜城镇北郊15公里风景优美的滆湖之滨,东依武宜运河,南靠104国道。西锄村总人口近五千人,是宜兴市人口最多地域最大的行政村之一,也是市政府命名的“滆湖秋色”的阳羡新十景所在地。西锄村走农副工并举的强村富民之路,现已形成以电子、陶瓷、汽车配件、电机、化工、环保为主的工业结构,不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产品畅销中国各地和日本市场。
基础设施
和桥镇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劳动力素质高。商业网点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教授之乡”的教学风范长盛不衰,和桥镇拥有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中学各一所。水电通讯、金融保险、文化医疗、宾馆、度假村等配套齐全,有线、宽带进入千家万户,业余生活多彩丰富,文体设施分布合理,居住环境令人瞩目,全方位服务随时随地。
和桥镇工会成立于1950年10月。现在是由原和桥、南新、闸口三个镇合并后重组,2004年12月10日成立了和桥镇总工会。有一幢三层560平方米的独立大楼,内设办公室、活动室和会议室。和桥镇总工会有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工会干事、会计和办事员各一名,设委员15名,常委5名。和桥镇现有工业企业800家,在职职工总数21882人,工会会员21483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6944人(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入会率98%。基层工会792家,其中基层独立工会57家,联合工会22家(村级联合工会14家,社区联合工会7家,工业集中区联合工会1家)覆盖全镇737家小企业工会。总工会先后获得了“无锡市工会工作示范乡镇”、“江苏省百强乡镇工会”、“江苏省探索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全国劳动争议调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