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华镇
太华镇
太华镇隶属于无锡市宜兴市,位于宜兴市西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至张渚镇,南靠安徽省广德县、浙江省长兴县,西邻溧阳市,北接西渚镇。面积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1万人(2017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3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龙珠路,在市政府驻地西南30千米处。邮编:214235。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行政区划
4 地理环境
5 自然资源
6 经济
7 社会事业
8 旅游特色
9 美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太华镇
所属地区:江苏省无锡市
邮政区码:214235
人口:2.51万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区类别:镇
政府驻地:龙珠路
面积:91.57平方千米(2017年)
方言:宜兴话
车牌代码:苏B
历史沿革
以境内太华山而得名。1938年设太华乡,1959年成立太华公社,1983年10月复为乡,1992年横山乡的见花、友谊村划入,同时撤乡设镇。
2003年3月17日,《市政府关于同意太华镇桥涯村等五个村民委员会区域调整的批复》(宜政发63号)同意如下调整:一、桥涯村委会与三洲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桥涯村委会。二、大涧村委会与新华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太华村委会。全镇辖乾元、茂花、太华、太平、桥涯、胥锦、石门、楼新桥8个村和杨店社区。
东汉建安年间,太华属阳羡县。公元209年,东吴孙权进妹联姻,导致刘备至东吴招亲。孙权以阳羡为封邑,赐太华(原名方岩山),为妹孙尚香汤沐邑。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四川成都,建元章武,故太华尊号为章山,纪念章武帝刘备。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至怀帝永嘉四年(304~310),义兴郡设义乡、国山、临津、阳羡、平陵、永世六县,太华属国山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将国山、义乡、临津并入阳羡县,改称义兴县,太华属义兴县。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太宗赵光义讳,义兴县改为宜兴县。设置在乡(农村)称乡,太华属宜兴县金泉乡。明初沿袭宋制。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乡称区,太华属宜兴县金泉区。
民国元年(1912)荆溪县并入宜兴县,设市、乡。乡以下沿用清代。太华属宜兴县元善乡(即原金泉区)。
民国18年(1929),设置区、乡、闾邻制,太华属张渚区。
民国23年(1934),改闾邻制为保甲制,太华分设华阴、黄石二乡。其中太华的荒山上、杨塔里、楼下、桥亭、见花等村属金源乡。
民国27年(1938),华阴、黄石二乡合并称太华乡,撤金源乡并人西渚乡。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设置太华、桥涯、砺山三乡。
1957年,三乡合并称太华乡。
1958年,太华、桥涯、砺山三大队隶属竹海人民公社。
1959年撤竹海人民公社,太华、桥涯、砺山三个大队合并建立太华人民公社。
1984年复称太华乡。
1992年撤乡,建立太华镇。
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沿袭宋制,太华隶属宜兴县金泉乡,设乡统都、都统图。金泉乡统都六个(四十八都~五十三都),统图十五个。太华境域分属金泉乡四十八都,图五:潘干、木竹、相王、乾元、官庄。四十九都图一,何家,砺山、东桥亭。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乡称区、改都编图。金泉乡改称金泉区,下设十七个图,其中一到六图,十六图均属太华境域。按千字文每图一字号:一图人字号:觉了(太平)、深洞、桥下、路西;二图奉字号:武花(茂花)、乾元岕、长园里、流白干、双涧;三图妇字号:桥下、胥井、大栗园、民望、马跑泉、翔羊、羊店、路东村、官庄;四图随字号:北川、长山干、横岭、西山口;五图外字号:黄坑、襄王下村;六图母字号:砺山、桥亭、静山、楼下、西店、可乐园、羊塔里、大塘头、荷花塘;十六图又外字号:襄王岭、泼活岕、马跪塘。清代沿袭明制。太华隶属金泉区。辖图不变。雍正四年(1726)宜兴分设宜兴、荆溪两县,太华属荆溪县金泉区。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荆溪县并人宜兴县,设市、乡制。市、乡下仍沿用清代的图,太华隶属宜兴县元善乡(即原金泉区区域)。
民国18年(1929)2月,改市、乡为区、乡、闾邻制,太华隶属宜兴县八区(张渚区)。
民国23年(1934)3月,并区划小乡,太华属七区。太华境内设乾元乡(含乾元、茂花)、觉了乡(含觉了、官庄)、桥下乡(含桥下、张家、深洞)、襄杭乡(含襄阳、杭坑),大涧乡(含大涧、北川、横岭、三儒里),胥民乡(含胥井、民望)。太华境内的荒山上、羊塔里、楼下、见花、桥亭、荷花塘等村隶属沸泉、钓桥二乡。
民国23年(1934)11月,废闾邻制推行保甲制。七区辖一镇十五乡,太华境域设华阴乡辖大涧、襄阳、杭坑、北川、横岭、三儒里、胥井、民望八个保。黄石乡辖桥下、觉了、张家、深洞、乾元、武花、官庄(含杨店自然村)七个保。境内的荒山上,羊塔里、楼下、见花、桥亭等村并人金源乡。
民国27年(1938)5月,七区辖8乡1镇,撤华阴、黄石两乡合并始称太华乡。辖15保。1保襄阳,2保杭坑,3保北川,4保横岭,5保三儒里,6保大涧,7保民望,8保胥井,9保桥下,10保张家,11保深洞,12保觉了,13保乾元,14保武花,15保官庄(含杨店村)。撤销金源乡,将境内的见花、楼下、桥亭、荷花塘、羊塔里、荒山上等村并人西渚乡。
民国26年(1937)11月底,日军侵占宜兴后,共产党在沦陷区发展抗日力量,曾在宜南山区建立宜南办事处、龙池区,太华乡属龙池区。民国34年(1945)3月,宜兴南部和溧阳南部合并成立宜溧县抗日民主政府,辖龙池、万芳、滨湖等区,太华乡仍属龙池区。
民国35年(1946)3月,太华乡辖16保。1保襄阳,2保杭坑,3保北川,4保横岭,5保三儒里,6保大涧,7保民望,8保胥井上村,9保胥井下村,10保桥下,11保张家村,12保深洞,13保觉了(太平),14保乾元,15保武花,16保官庄(含杨店村)。
民国37年(1948)5月,张渚区辖1镇5乡,太华乡辖10保。1保襄阳,2保杭坑、上大涧,3保北川、横岭、三儒里,4保民望、下大涧,5保胥井,6保桥下、深洞,7保张家,8保觉了(太平),9保乾元、武花(茂花),10保官庄(含杨店自然村)。境内见花、楼下、荒山上、羊塔里、桥亭、荷花塘属西渚乡。
解放后
1949年5月,太华乡属张渚区辖10保。1949年9月,废保甲制,改村、组制。太华地区设太华、桥涯两乡。太华乡辖大涧、襄阳、杭坑、北川、横岭、三儒里、胥井、民望。桥涯乡辖桥下、张家、深洞、大平、乾元、茂花(原名武花含砺山村),官庄村(含杨店自然村)。太华境内的荒山上,羊塔里、楼下、见花、桥亭、荷花塘等村属金泉乡。
1951年8月,原太华乡辖8个村不变。桥涯乡(原桥下)辖太平、深洞、桥涯、张家村(三洲)、官庄5个村。增设砺山乡辖乾元、茂花、杨店(含荒山上、羊塔里)、楼下、见花、桥亭(含荷花塘等自然村)6个行政村。
1954年6月,张渚区改为善卷区,辖11乡,太华、桥涯、砺山三乡所辖行政村不变。
1956年2月8日,撤桥涯乡并人太华乡;撤砺山乡并人金泉乡。
1957年9月1日,善卷区辖7乡。撤金泉乡,乾元、茂花、杨店、楼下、见花、桥亭6个行政村,并人太华乡,原茗岭乡的石门村划人太华乡。全乡建立21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襄阳、杭坑、大涧、北川、横岭、新华(原名三儒里)、胥井、华兴(胥井村分设)、石门、民望、桥涯、张家、深洞、太平、乾元、茂花、官庄、桥南(原名杨店村)、桥北(原名桥亭村)、楼下、见花。
1958年9月9日,撤销区、乡、镇、村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善卷区改称竹海人民公社,太华、桥涯、砺山三个大队隶属竹海人民公社。
1959年1月12日,撤竹海人民公社,太华、桥涯、砺山三个大队合并,建立太华人民公社,设5个大队。太华大队辖襄阳、杭坑、大涧、新华、北川、横岭。民望大队辖胥井、民望、石门。桥涯大队辖太平、桥涯、张家、深洞。砺山大队辖乾元、茂花、官庄。楼下大队辖桥南、桥北、楼下、见花。
1959年6月,撤桥涯、太华、民望、砺山四个大队,太华人民公社设15个大队:桥涯、太平、深洞、张家、胥井、民望、石门、乾元、茂花、官庄、襄阳、大涧、杭坑、新华(含北川、横岭)、楼下大队(含桥南、桥北、见花)。
1960年2月,撤楼下大队,太华人民公社设18个大队:桥南、桥北、见花、楼下、乾元、茂花、官庄、太平、桥涯、张家、深洞、胥井、民望、石门、大涧、襄阳、杭坑、新华(含北川、横岭)。
1962年1月,撤新华大队,太华人民公社设20个大队:新华、北川、横岭、大涧、襄阳、杭坑、胥井、民望、石门、桥南、桥北、楼下、见花、桥涯、太平、深洞、张家、乾元、茂花、官庄。
1972年4月,设置横山人民公社时,太华人民公社划出见花大队、桥北大队的三、四生产队即东山、下宅、荷花塘、梨云、静山与原钓桥冯家村6个自然村组成友谊大队,并人横山人民公社。太华人民公社辖19个大队:大涧、襄阳、红卫(原称杭坑)、北川、横岭、新华、胥井、民望、石门、桥涯、张家、深洞、太平、乾元、茂花、官庄、楼下、桥南、桥北。
1984年2月,体制改革,实行政社分设,改太华人民公社为太华乡,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
1992年5月,撤横山乡,见花、友谊二村归属太华乡,辖21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92个自然村。同年5月,撤乡建镇,建立太华镇。镇区设居民委员会1个,下设居民小组13个。
现太华镇辖乾元村、茂花村、太华村、桥涯村、胥锦村、太平村、石门村、楼新桥村8个行政村,镇区设杨店居委。
地理环境
宜兴市太华镇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徽省广德县、江苏省溧阳市毗邻,浙江省天目山余脉绵延境内,属宜南低山丘陵区。镇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森林覆盖面达77%。集镇处于较为宽广的砺山盆地中。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尚足,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物产富饶,景色宜人。太华属低山带丘陵区竹林密布,植被茂盛,地带性土壤为黄红土壤,宜耐阴性植物的生长,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盛产竹木、茶叶、板栗、银杏和中草药等。
自然资源
太华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除少量娑婆树、古柏、榉树外,还有鸡爪树、杉荆树、青刚、黄檀、石楠等珍稀古树。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英砂、白泥、瓷土和建筑石等。煤主要分布在砺山,属于无烟煤,藏储量600多万吨;石英砂主要分布在太平、官庄、石门、桥涯等村,八十年代开采,后因环境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而停息;白泥:主要分布在胥锦、太平等村。紫泥瓷土:主要分布在太华村杭坑大尖峰内;耐火泥分布在茂花、胥锦等村;化工石分布在胥锦村官庄、桥涯村;建筑石:在境内各山体及涧滩内。矾土分布在桥涯村原深洞自然村。
宜兴市太华镇境内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两种。
经济
太华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致力优化发展,打造特色重镇,创优发展环境,经济建设势头良好,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富民步伐不断加快,太华呈现出政通人和、发展加快、环境优化的良好态势。2006年,全镇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环境优美镇、平安江苏建设先进集体。2007年,基本实现省级生态村全覆盖。
2008年,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富有山镇特色的发展之路。
经济概况
太华镇是江南经济发达的名镇之一。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团结拼搏,全镇现拥有工业企业三百余家,其中私营企业248家。在大力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中,又逐步形成了以绢纺印染、化工涂料、印铁制罐、竹木胶合板为四大支柱行业。2003年经济总量达到二十六亿元。其中,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1家。超五千万元的企业2家。超千万元的企业达19家。应税销售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占全镇总量的百分之六十。
太华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是:科技水平含量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后劲实力足。全镇申报各专利产品项目十几只,并有25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加快促进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宜兴市太华镇还投资数千万元成功创建了太华工业集中区,已完成了区内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十多家企业入驻集中区,工业集中区将成为太华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亮点。
2012年可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2.5亿元;剔除化工关闭因素,工业应税销售增6.4%;工业利税完成1.9亿元;工业后劲投入完成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其中工业完成1.1亿元,完成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750万美元,完成到位注册外资500万美元;自营出口总额完成6800万美元;实现镇级财政收入5060万元。工业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增长。
特色产业优势显现。我镇原有的四大行业,化工关闭后,其余的竹木制品、印铁制罐相对集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两个行业应税销售增幅达40%和23%。
骨干企业增势强劲。涌现了一批产品市场适销,装备水平提升的骨干企业。博大竹木业完成应税销售3亿元,增幅64%;森大竹木业完成应税销售1.4亿元,增幅50%;海福印铁制罐完成应税销售2.3亿元,增幅56%。
后劲投入持续加大。工业后劲投入在困难的年景中迈出步伐,其中:博大竹木业建造1.8万平方米的厂房扩能项目顺利实施;海福公司引进印铁先进生产线2条,仅设备就投入2000多万。
创新载体明显增多。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新建宜兴市级企业研发机构1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60%。正在积极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包装设计中心。
科技成果体现特色。全年共申请发明专利14件,授权2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立项1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只。
2012 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农业结构调整1300多亩(其中引进黄茶、黄金魁、白茶360亩,优质葡萄60亩,中草药750亩,花卉苗木120亩,林果180亩);植树6万株;茶叶产量达242吨,产值达3285万元,获省“陆羽杯”评比获特等奖3只,一等奖5只;“国饮杯”评比获特等奖5只,一等奖2只;香港斗茶会银奖1只,申报获有机茶5只。茶场厂房改造、设备添置,总投入超1000万元。优质果品:葡萄、桃、梨、杏喜获丰收。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相继在我镇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与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对接。金农园珍稀花卉苗木基地、蓝山湖农庄、泥巴园红梅基地、红豆杉基地、献和中草药基地等一批涉农企业的基地示范效应逐步显现,观光效应得到逐步放大。
全年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大局,按照“打造花海养生胜地,建设旅游特色名镇”的总体目标,致力把太华建成云湖景区的核心功能组团、宜兴旅游产业的新兴板块以及国内一流、长三角著名的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的目标任务。一是积极参加旅游的宣传推介。利用各种平台推介太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如“央企恳谈会”、“江苏省第五届森林生态旅游节”、“魅力无锡”、“中国·宜兴两岸素食文化博览会”、“秋洽会”、“中国竹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制作画册、展板、视频,全方位、多层次推介太华。中国营销学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把太华镇评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被列为重点推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二是有效找准定位对外招商引资。突出旅游度假、农业观光招商,总体根据《太华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打造花海养生胜地建设旅游特色名镇”,深入接洽并推进红星美凯龙集团、广东浩芸环境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智创投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旅游服务业推介项目。三是成功举办了各类大型活动。2011年10月份,我镇在云湖国际会议中心成功隆重举行“太华镇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会暨重大服务业项目签约仪式”,云湖桃源度假村、乾元温泉度假酒店、砺山浪漫花海乐园等项目在内的1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达35.3亿元。营造了各方关注太华、投资太华的浓厚氛围。
综述
2014全镇完成工业应税销售26.5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3亿元,其中服务业后劲投入2.22亿元;完成各项税收5800万元,同比增长9.5%;完成镇级财政总收入7136万元,同比增长22%;完成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910万美元,同比增长264%;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0元。
第一产业
2014年改造老茶树400多亩,新拓茶树100多亩,有效提高了茶树品质。2013年优质茶叶产量达到128吨,实现产值3300万元,比往年同期增长13%。继续开展绿化造林,全年完成绿化造林500多亩,植树6万多株,新增生态公益林7643亩。优质果品喜获丰收,完成产量130吨。蓝山湖、金农园有机蔬菜外销配送至省内外大中城市,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农业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华锦、分岕岭茶场共计投入320万元建设循环农业设施,发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华锦、分岕岭茶场、曼地亚红豆杉基地共计投入85万元新建喷滴灌溉设施,灌溉面积达425亩,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蓝山湖有机蔬菜基地投入近200万元建设道路、沟渠、联栋蔬果大棚,基础设施得到提档升级。特色农业品牌不断打响。乾元茶场投入400多万进行品牌策划和广告宣传,喜获国内广告界的最高奖项“长城奖”;在名优茶评比中,我镇获得第十六届“陆羽杯”特等奖5只、一等奖2只,第十届国际名特优茶比赛金奖5只;“太华笋干”、“乾红早春茶”、“茗鼎牌茶叶”等入选2014年“真正无锡味”评选,进一步扩大了太华名优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产业
2014年年我镇35家超千万元企业完成工业应税销售超20亿元,占全镇工业应税销售的75%以上,占比份额进一步提升。全镇超2000万企业增加5家,已达到20家。技改扩能增添后劲。
第三产业
2014年全年我镇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00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
社会事业
2014年累计申请专利25件,成功设立无锡市工业设计中心1个,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个,申报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3只;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富胜机械与上海交通大学、宏宇模具与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共同合作开展科技研发、推动企业发展。
文化
2014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太华乡村漫游节”、“百名画家画太华”。
社保
2014年全年新增社保248人次。办理就业失业登记620人次,为失业人员领取灵活就业补贴443.7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转移农村劳动力458人;公积金扩面完成85个。新农保参保5355人,上交参保费532.03万元。扶贫救助全力以赴。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6万、尊老慰问金70多万、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40万元。镇慈善冠名基金二期共筹集到96万善款,用于困难救助、结对助学、助老助医等,发放慈善救助金总额超过72万元。计生工作多措并举。深化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统筹推进幸福家庭建设。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及时查处违法生育案件,全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90多万元。
旅游特色
太华镇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苏、浙、皖三省的交界之处,是江苏通往皖南山区的重要门户。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太华成为三省货物的集散地,人员交往的中心地。全镇面积91.57平方千米(2017年)。有八个行政村,总人口2.51万人(2017年)。镇区范围内山体、植被保护良好、生态景观及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素以“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板栗天地”而著称。
境内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荒山绿化率达100%,10万亩毛竹浩瀚无垠,青翠欲滴,2000多种植物胜似天然植物王国,并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基地。与800亩水面的龙珠湖相映成趣,真可谓“翠满三春色,抽来入画幽”,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太华山、九峰禅寺誉志海内外,总投入6000多万元已建设的龙珠水库,更为太华的生态锦上添花。
黄石庵竹海景区位于太华镇西南,10万亩毛竹青翠欲滴,与龙珠水库、太华山、九峰禅寺在同一生态风光带,绵延起伏,逶迤苍茫,宛如烟波浩淼的绿色海洋,故名竹海,是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世外桃源。这里的生态环境宜人,山水相映成趣,风景如诗如画。当你漫步于竹海中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毛竹倚山抱石,千姿百态,茂密的竹叶遮天蔽日,娇翠欲滴。在竹林的小道上静静地穿梭,路边不时有潺潺的小溪从石缝里流出,晶莹清澈。景区内清新幽静,空气清新,鸟鸣声、风声、溪水声、竹涛声使人陶醉。
美誉
太华镇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境内生态环境宜人,山水相映成趣,风景如诗如画,素以“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板栗天地”而著称,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全镇已形成绢纺、化工、印铁、竹木四大支柱产业,是著名的“绢纺之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