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要
高要
高要,地处肇庆市南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县,北连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隶属于是广东省肇庆市,土地面积2186平方千米。全区下辖16个镇、南岸街道、279个村民委员会、7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15个村民小组、607个居民小组(截止2022年7月),常住人口741591人(截止2020年末)。2021年2月,入选“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榜单。高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7.4亿元。
截至2021年末,全区普通中学32所,专利授权2072个,有医疗床位2302张。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势力范围;1968年,成立高要县革命委员会;1993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要县,设立高要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委托肇庆市代管;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高要区主要旅游景点有金钟山省级森林公园、紫云谷景区。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经济
8 文化
9 交通
10 社会
11 著名人物
12 荣誉
基本信息
面积:2071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430.84亿元(2018年)
下辖地区:16个镇、1个街道
电话区号:0758
地理位置: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
方言:粤语
人口:总人口81.5380万人(2018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外文名:Gaoyao District
地理坐标: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国家/地区:中国
政府驻地:南岸街道
著名景点:高要学宫、文明塔、金利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
火车站:肇庆西站、新桥镇站
车牌代码:粤H
所属地区:广东省肇庆市
邮政区码:526100
中文名:高要区
区长:张浩龙
建制沿革
高要风景
高要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县东北有高峡山。据《水经注》:有“高要峡口”而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高要县,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置高要郡,1993年9月28日撤县设市(县级)。2015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76号)。同意撤销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高要区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高要县城曾是郡、州、府、路、专区治所,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南明永历王朝、中华民国军务院驻地,1988年迁往南岸镇。
2000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高要市总人口625125人,其中:河台镇32986人,乐城镇23497人,水南镇10875人,禄步镇61924人,笋围镇11244人,小湘镇17482人,大湾镇31192人,新桥镇36988人,白诸镇32339人,莲塘镇52003人,活道镇34739人,蛟塘镇25369人,回龙镇23285人,白土镇59766人,金渡镇31101人,金利镇58611人,蚬岗镇21881人,南岸镇44408人,马安镇15435人。
高要
2000年,高要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2002年,高要辖19个镇(南岸、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马安、大湾、禄步、笋围、小湘、河台、乐城、水南。
2002年,高要市辖南岸、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马安、大湾、禄步、笋围、小湘、河台、乐城、水南19个镇,共有324个村委会、26个居委会。
2003年4月18日,撤销马安镇,并入南岸镇,全市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324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总面积2196平方千米。市政府驻南岸镇。总人口72.89万人,外来人口26441人。
区划沿革
2003年4月18日,撤销马安镇,并入南岸镇,高要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
2004年3月,高要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撤销南岸镇,设立南岸街道。3月8日,南岸街道办事处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南岸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岸镇区划。
行政区划
高要
截至2021年,高要区下辖1个街道、16个镇。区划详情
1个街道:南岸街道。
16个镇:河台镇、乐城镇、水南镇、禄步镇、小湘镇、大湾镇、新桥镇、白诸镇、莲塘镇、活道镇、蛟塘镇、回龙镇、白土镇、金渡镇、金利镇、蚬岗镇。
自然环境
高要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高要地处肇庆市南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及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及云浮市新兴县,北与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相连。行政区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高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水文特征
河流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西江自西向东横贯高要。
气候环境
高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647.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1.6小时。
自然资源
2009年,高要主要矿产有黄金、砚石、萤石、石膏、硫铁、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花岗岩、泥炭土等3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华南之首,产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广东黄金之乡”;高岭土可开采储量近1亿吨。
水资源
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2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每日218.4万立方米。
林木资源
2009年,高要林业用地面积12.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3%,活立木蓄积量512.8万立方米。拥有国家级万有森林公园和省级金钟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2个共224.6平方公里。
人口
2018年末,全区人口出生率12.33‰,死亡率5.22‰,自然增长率为7.11‰,上升0.07‰;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81.5380万人,比上年增加3458人,其中:乡村人口57.9934万人。常住人口79.60万人,增长0.9%,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81万人。
经济
高要城区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0.84亿元,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3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6.8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73.62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2017年的18.7:42.7:38.6,调整为18.6:41.1: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378元,增长6.7%。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81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09亿元,增长4.8%。
第二产业
2018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9.8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43.08亿元,增长*7.7%;完成工业增加值177.1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94亿元,增长*8.1%。
2018年,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12.9%;完成增加值7.83亿元,增长10.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97亿元,增长9.3%。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87.37亿元,增长2.7%;房地产投资56.61亿元,增长38.8%。商品房销售面积58.03万平方米,下降30.2%%,商品房销售额38.92亿元,下降11.7%。
国内贸易
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83亿元,增长9.4%,其中:批发业的零售额11.79亿元,增长4.9%;零售业的零售额70.71亿元,增长11.6%;住宿业0.62亿元,增长6.4%;餐饮业12.72亿元,增长2.4%。
对外经济
201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40378万元,增长5.7%。其中:出口总值352874万元,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1664万元,下降56.7%。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8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6亿元,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支岀38.13亿元,增长22.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岀增长39.0%、教育支岀增长2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岀增长25.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岀增长1.3%、农林水支岀增长63.1%、科学技术支岀增长238.6%,公共安全支岀增长40.9%,节能环保支岀增长70.2%。
2018年,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44.34亿元,增长7.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8.72亿元,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186.99亿元,增长12.3%。
2018年,全年保险保费收入2.75亿元,增长7.1%;赔款1.25亿元,增长2.3%。
文化
高要城标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高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创了古老的史前文化。在高要县永安镇夏江村(现属鼎湖区)出土的双肩石斧、石锛等大量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生产工具,表明先民已有了与渔猎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磨制石器。在高要县广利镇龙一村(现属鼎湖区)贝丘遗址出土的一批彩陶片和夹砂粗陶片,显示这一时期高要先民的工艺水平。同时还先后挖出侧身曲肢骨架30具,这是广东省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其中一个具有明显的人工拔除上颌侧门齿痕迹,为新石器时期“拔齿成人”(古称“凿齿民”)的物证。金利镇茅岗石路村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标志着高要西江沿岸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而在北岭松山出土的战国墓及有关的铜器,表明古代高要深受楚文化的影响。高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重镇。高要先置县,后升格为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县,使高要升格为郡、州、府的行政中心,这是高要成为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政治中心的开始,奠定了千年名郡的基础。政治上的不断加强和稳定,为南迁移民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中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量输入,促进了高要的经济发展。高要建县第二年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立高要盐官,为岭南仅有的两处盐官之一,珠江口内外的盐均通过高要北运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中原所产的丝绸通过高要到达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陆上的延伸。著名的端砚问世于唐代,成为高要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宋代是高要大规模开发的重要时期。北方的战乱带来了大量移民南迁,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西江一带土地得以大量垦殖,兴筑堤围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和村落的建设,高要县被朝廷定为望县。绍圣三年(1096年),宋神宗赵顼之子赵佶被封为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赵佶继位登基,即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10月,宋徽宗改“兴庆府”为“肇庆府”,赐御书“肇庆府”横额,肇庆之名自此而来。
高要文化的发展与宋代几位名臣的推动有直接关系。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由扬州天长县令调任为端州知州,任期三年。他建驿站、星岩书院和丰济仓,开井利民,筑渠引水,深得百姓拥戴。宋代高要已成为全国两大产砚中心之一,新开砚坑近10个,以高要烂柯山的上、中、下三岩所产为佳,尤以下岩石为最上品。儒学在宋代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政和四年(1114年),郡守毛衍文设高要学宫(在现今肇庆市正东路42号),是端州有县学之始。
明朝至清代中叶,高要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兴盛景象。在政治军事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吴桂芳将两广提督(后改为总督)府从梧州迁至高要县城,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历时182年。高要一度是南明皇都,清顺治三年(1646年)10月14日,明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在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西江的鱼花、蚕茧、草席等物产远销各地,西江河面“帆樯如织”。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金渡织席艺人发明了花席,咸丰五年新桥人编织的洋篮竹器开始出口外销。明、清时高要的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展。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9月10日,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到高要传教,被誉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第一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始建城西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籍传教士纪好弼在城中路建造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为加强儒学教育,明宣德六年(1431年)建崧台书院。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振兴文风在南岸建造文明塔,并在塔下建文峰书院。天启四年(1624年),又在乌榕岗上建巽峰塔(俗称乌榕塔),寓生生不息之意。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高要人逐渐移居海外。高要华侨分布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澳大利亚为最多。
高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河台开耕节、宋隆茶果节、金利赛龙舟,还有金渡花席、新桥洋篮、大湾红木等手工艺。
交通
2009年,高要境内有广茂铁路、广肇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国道321线、国道324线、西江航道和省道264线、272线、273线、362线,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属广州1小时经济圈范围。高要公路通车总里程179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1.6公里。
社会
2018年,全年专利申请1382个,增长86.0%;全年专利授权771个,增长62.3%。
社会保障
2018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7.03亿千瓦时,增长2.3%。其中:工业用电量37.48亿千瓦时,增长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4亿千瓦时,增长9.0%。
2018年,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75万人,增长9.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32万人,增长44.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5万人,增长18.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33万人,增长1.4%。
2018年,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46人,比上年增加60人,增长1.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50元,比上年增加70元,增长10.3%。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有20个,减少1个,下降4.8%;床位940张,减少42张,下降4.3%;收养老人269人,增加149人,增长124.2%。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098人,增加109人,增长5.5%。
就业保障
2018年,据人社部门统计,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下降0.03%。
人民生活
201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5%,上涨了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1%;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涨5.5%;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涨1.8%;生产者岀厂价格指数上涨2.4%,交通费价格指数上涨4.6%,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7.7%,通信服务费价格指数下降2.5%。
2018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7.6元,增长5.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9.4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5.4元,增长9.0%。
2018年,年末全区普通中学28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3.39万人,增长1.2%;专任教师2743人,下降2.4%;小学46所,增加7所,在校学生6.47万人,增长6.4%;专任教师3197人,增长5.4%;小学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8.4%;九年义务教育率98.48%;高中升学率为93.24%,上升2.55%。
文体事业
2018年,全区拥有公共图书总藏量23.04万册,下降0.4%;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和文化馆、博物馆各一个;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获奖牌2块,获亚洲比赛奖牌1块,向上级输送人才21人,增长31.3%;旅游人数351.23万人次,增长9.0%。
卫生事业
2018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08万人,下降0.9%。年末共有医疗床位2241张,增长13.6%。卫生技术人员3543人,增长4.4%。其中:执业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共1265人,增长7.9%。
交通邮电
2018年,全年已装固定电话7.43万部;移动电话用户71.57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14.95万户。
2018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88.1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8.388公里,一级公路85.4公里。
2018年,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8.3万辆,增长11.7%。
大学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理工学院,位于肇庆市高要区祈福大道,2007年,学院迁入现址。广东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它也是粤西地区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高校。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各专业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并聘有欧美、日本等国的专家担任专任教师。有教师712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兼课、兼职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52人。学校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30个。中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要县城内端溪书院改为肇庆中学堂(即今肇庆中学),学生4班,学制5年,为肇庆有中学之始。光绪三十四年改星岩书院为高要阖邑公立中学堂(即今肇庆市一中),招收本科1班,学制5年,预科1班,学制2年。民国元年(1912年),肇庆府中学堂改称肇庆中学,高要阖邑公立中学堂改称高要县立中学。民国7年,葡属天主会创办培志学堂,设专修班及完全小学,后称海星中学。
民国20年(1931年),改高要县女子师范学校为高要县女子初级中学。民国24年并入高要县立中学为女子部,为中学男女同校之始。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中学相继兴办。民国31年(1942年)二区办起新江中学,三区办起宋隆中学。民国32年一区办起禄文中学。民国37年,在肇庆西门成立圣罗撒女子中学,为教会所办。
1949年高要境内有完全中学2间(含省立肇庆中学),初中6间(含教会办的3间),学生1350人,入学人数仅占当时全县人口0.27%。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中学分批接收和改造。1950年改县立中学为高要县第一中学,改禄文中学为高要县第二中学,改新江中学为高要县第三中学,改宋隆中学为高要县第四中学。同时停办所有教会办的中学。1957年,增办3间初中(乐城中学、广利中学、宋隆华侨中学),全县共有中学8所(含省立肇庆中学),学生3677人(其中高中641人,初中3036人),比1949年增长2.7倍,占当时全县人口的0.6%。
1958年后,中学发展较快,新办初中10间(莲塘中学、永安中学、大湾中学、沙浦中学、金利中学、白洞中学、白诸中学、活道中学、蚬岗中学、金渡中学),原高要县第一中学改称肇庆市第一中学,原二中、三中、四中分别改称禄步中学、新桥中学、宋隆中学,且都办成完全中学。1960年底统计,全县有完全中学5间(含肇庆中学),学生1087人;初中12间,学生6033人;半日制农业中学5间,学生926人。其时学生总人数达8046人,占当年全县人口的1.76%。
1961年,原省立肇庆中学和肇庆市第一中学划归肇庆市管辖,同时执行部颁《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50条),贯彻调整方针,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压缩一些条件较差的全日制中学,发展半日制农业中学和林业中学。从1961年起,裁减白诸、白洞、沙浦3所公社办的戴帽子初中,把莲塘、永安、大湾、金利4所初中改为农业中学。1963年又裁减大湾农中,停办禄步中学高中班。据1966年统计,全县全日制中学保留10间(其中普通中学7间,农业中学3间),学生3482人(其中高中495人,初中2987);公社办半日制农业中学12间,林业中学11间,学生1847人。两类学校共有学生5329人,占全县人口的1%。
“文化大革命”时期,半日制农林中学先后被解散,全日制中学迅猛发展。1969年全县各大队小学普遍附设初中班,各公社普遍办起高中。1976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间(乐城、马安),高中18间(河台、水南、禄步、笋围、小湘、大湾、新桥、白诸、活道、莲塘、回龙、白土、金渡、蚬岗、广利、永安、沙浦、金利),大队办的小学、初中、高中九年制一条龙教育有7间(禄步1间、金渡1间、广利2间、永安3间),大队联办的初中1间,小学附设初中班298间。初中有641班,学生22464人,高中129班,学生6444人,中学生总人数达29808人,占全县人口的4.3%。由于急速发展,加之“文化大革命”中,运动多、劳动多、停课多、学制缩短(初、高中各2年制),取消了考试制度,学生知识质量严重下降。
1977年开始拨乱反正,贯彻部颁《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9年开始对中学进行调整,先后把水南、小湘、笋围、白诸、沙浦、大湾、金渡、河台、蚬岗、蛟塘、活道、回龙等12间高中调整为初中,其时剩下乐城、禄步、新桥、莲塘、白土、广利、永安、金利、马安等9间高(完)中;同时先后摘掉305间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帽子,联办成65间独立初中。
1980年定新桥中学为重点中学。1983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对普通高中进行结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先后改永安、莲塘、乐城等高中为农业职业高中。到1986年底统计,全县有普通高中6所,学生2255人;农业高中3所,学生929人;初中50所,学生26442人;中学生总人数达29526人,占全县人口的4%。
2015年有5间高中,分别为高要市第一中学,高要市第二中学,新桥中学,肇庆市实验中学,高要市复读中学。
小学
民国元年(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本县仍以私塾为多。民国17年,县教育会议决定“禁塾设校”,以后,小学有所发展。民国25年发展到589间(其中县立小学1间)。
民国29年(1940年),县推行国民教育,高级小学改称中心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改称国民学校。民国34年统计,全县有国民学校436间,私立小学10间。1949年国民学校减为316间,学生21540人,占当时总人口数的4.3%。
建国后,彻底取缔私塾,接收改造国民学校。学校名称一律冠以地名,统称小学。据1950年底统计,全县有小学403间,学生23200人。土地改革后,农民迫切要求学文化,学校发展加快。到1952年已有小学502间,学生456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1.5%。同年,本县执行部颁《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全部改为公办。1954年调整小学布局,学校减为354间,学生40968人,入学率61.92%。1957年又回升为383间,学生50068人。入学率64.47%。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发展了民办小学。1959年全县有小学481间,学生70594人,入学率80%。
1960年,国家出现暂时经济困难,部分学生退学,学校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八字方针,辞退超龄学生,在校学生下降至58531人。
1961年,部分公社中心小学开始办“五年一贯制”试验班。1963年贯彻《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40条),稳定了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逐步有所提高。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加大办耕读小学早午晚班,巡回教学,全日制与半日制同时并举等,小学又有较大发展,据1964年底统计,全县共有小学817间,学生69356人(其中半日制315间,7012人),入学率77.74%。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停课“闹革命”,学校处于混乱状态。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普及小学作为一项大政来抓”,小学才逐步得到稳定和发展。1976年,全县小学发展到758间,学生115296人,入学率达到96.6%,成为建国后小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但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下,学生知识质量下降。1978年贯彻《全日制小学教学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把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来抓,县、区分级办重点校。当时定广利、禄步、新桥三间中心小学为县重点小学,定各区小学为区的重点小学。从此,学校秩序纳入正轨,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至1983年统计,全县小学在校学生100400人,入学率96.68%,巩固率93.53%,成为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
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县有小学468间,学生85457人,入学率98.05%,巩固率98.39%,毕业率97.08%。1993年,全县有小学449间,学生78053人。
著名人物
石头希迁画像
高要人文荟萃,唐代有一代禅宗大师石头希迁(陈希迁),在六祖惠能门下出家,在其后的禅宗五家,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传承都渊源于希迁;宋代高要县城明直里梁氏一门两代三进士,明代莲塘梁氏一族考取了10名进士举人,贡太学者20人;明末清初,高要文风渐炽,书院林立,大批学者来此讲学传道,推动了高要教育的发展,东河总督苏廷魁、吴桂丹、冯誉骥等人考进了翰林院以及清代江南提督张国梁,何昆玉金石篆刻成就斐然,邓子舟灰塑艺术名扬省港,邓福所创洋篮飘洋过海,蔡九仪将少林武术带进岭南开创南拳新流派。民国以后,涌现出原国民党中央常委梁寒操、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余汉谋、马炳洪、林湛、唐云山、罗懋勋、吕鉴周等国民党上将和中将。康有为的学生陈焕章从晚清进士到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任民国议员,他创立了孔教,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孔教学院;中国第一个共产国际代表刘泽荣连任三届全俄华工代表大会执委会主席,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是最早见到列宁的中国人;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被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曾率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邓兆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杰出将领,历任海军副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以“黎家山水”享誉艺坛,成为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获得中国第一届“金彩奖成就奖”,是国画界的第一人。黄友棣的音乐作品享誉港台,被称为“音乐菩萨”。荣誉
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广东省蔬菜产业龙头市,广东省绿色名市,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年10月,高要区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21年2月,入选“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榜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