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色

飘色飘色

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目前,依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飘色艺术起源于是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沙岗(黄坡圩),其形式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在不同地区有飘色、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经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看不见的色梗支撑,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 3 亮点 4 观赏特点 5 起源 6 安阳抬阁 7 表演要求 8 各地飘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飘色

      起源时间:明末清初

      属性: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

      全名:飘色巡游艺术

      起源地:广东省

      历史

      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饰)是精心巧妙的伪装.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据说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

      亮点

      沙湾飘色沙湾飘色

      飘色最大的亮点就是“色仔”、“色女”,他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游还是在乡村巡游,“色仔”、“色女”都精挑细选,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龄在7至9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飘色的核心是色梗的制作,色梗是支撑“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钢枝制成,巧妙利用力学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并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艺术结构造形分布.

      观赏特点

      员岗飘色员岗飘色

      飘色外形的巧妙之处是人物的造型动作和组合在整个飘色活动中都由真人装扮,并保持一个姿势和动作不变。所有造型动作和组合均由钢条铁管焊接成造型需要的结构,人物的动作则依靠在这些起承受与支撑作用的钢铁框架上,这些框架因人肢体的结构而设计,当造型人物穿服装时,其结构框架也被隐入服饰中,从外观看,不留意是看不到支撑的钢铁结构的。

      起源

      吴川飘色吴川飘色

      飘色(抬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期,安阳曲沟一带战乱频繁,被人称为“干戈沟”。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有感于当地民风淳朴,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将其更名为“曲沟”,不仅希望两地结缘,同时希望曲沟远离战争。孔子临行时,村民们击鼓相送,并选择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众人抬到高桌上,边行边唱,以让远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后来,村民们在喜庆自娱时,仍沿用了这种歌舞形式。因为是抬着歌舞,故名“抬歌”。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后来,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云里雾里的感觉,故更名为“抬阁”。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称“台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抬阁艺人们的制“阁”手法不断创新,“阁”也逐渐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抬阁艺术已发展成为集戏剧与杂技为一体,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演艺术形式。

      安阳抬阁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镇隆明珠飘色团板色广东省茂名市信宜镇隆明珠飘色团板色

      高阁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满足不同造型要求。

      “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表演要求

      高阁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满足不同造型要求。同时高阁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饰品等遮掩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一样。

      抬阁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多见一些长长的飘带,一为好看,二来可以通过这些飘带维持平衡。而在“阁”旁,还可见伴随修行者手持长叉,这些长叉除为表演者传递道具外,也用于维持架子平衡。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者负担,而且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这一点。

      阁上表演者为3~5名儿童,上阁儿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红,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

      “抬阁”演出时,阁前有锣鼓或秧歌队,锣鼓声声中欢快的秧歌扭起来,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阁”前行,十里八乡的乡亲纷纷前来观看,场面蔚为壮观。

      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安阳县抬阁表演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而安阳已成为“中国抬阁文化之乡”。

      各地飘色

      飘色,广东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通常由两三个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话故事或历史传奇中的人物及场面,由四个人抬着缓慢行进,同时还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供人观赏。《廿载繁华梦》第二回:“先定下 佛山五福、吉祥两家的头号仪仗,文马二十顶,飘色十馀座,鼓乐马务大小十馀副。”

      飘色是广东白话的称谓,意指在元宵节以装扮艳丽的彩旗队、彩车队、傩戏造型队和唢呐、歌舞、舞狮队、舞龙队等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组成的游街活动的统称。飘色活动在吴川据可考的时间至少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他的影响不仅在粤西,就在整个东南亚都名声在外。

      中山飘色

      中山飘色这一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中山北部的重镇黄圃,其民间艺术的代表作----飘色,源于何时,曾有多种说法。从飘色的属性来讲,由于元明时期大量南(海)番(顺)德等地氏族徒迁至黄圃,而其时的大黄圃包括了现番禺的很多地方,其中沙湾亦属大黄圃,因此有“黄圃飘色源于沙湾飘色”之说。就现有史料记载,黄圃飘色巡游在清晚期颇为活跃,到光绪及民间期间是鼎盛时期。尤其是三社坊、古鼓坊、灵会坊三坊的民间艺人在清光绪年间发起,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盛大的飘色巡游,俗称“三坊飘色”。时间定在农历三月三日,一连三天。由于农历三月为雨水季节,因而又有“黄圃飘色,雨水滴滴”之说 。

      任何民间艺术的发展沿袭,都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黄圃飘色,因历史的原因,随着破“四旧”等影响,于1961年开始逐渐沉埋。“国逢盛世万事兴”,1994年开始,黄圃的经济发展了,黄圃飘色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奇苑喜获新生并发出绚丽的异彩。黄圃镇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牵头向社会各界捐资,建起了中山市首间古色古香的飘色馆。之后,每年的重大节日及传统节日期间,黄圃飘色都以其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山的大地上。飘色的板数也越来越多,内容也越变越新。并于1997年3月成立了“黄圃民间飘色艺术协会”。

      黄圃飘色黄圃飘色

      黄圃飘色,主要由色柜、色心、色脚、色梗、色扛等组成。传统的飘色多用二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八大仙”等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这“色心”比较讲究,一般只选用体重较轻的小童扮演,以达到“飘”的作用。因此黄圃飘色形成了色彩艳丽、色心妖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玲珑飘逸的地方特色。由于黄圃飘色的出色表现,1998年在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中,黄圃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飘色艺术之乡。

      2005年,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黄圃镇为“中国(黄圃)飘色之乡”。

      信宜飘色

      “冼太夫人”造型“冼太夫人”造型

      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喜庆活动,在广东茂名信宜市镇隆镇大街小巷,都会举行飘色巡游,吸引了四邻八乡村民前来观看,就连旅居海外乡亲也回乡一睹为快。

      飘色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所谓飘色,是由三至四人推着一张长约二米、宽约一米,高约零点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飘起造型各异的人物或动物,仅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犹如腾云驾雾般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巧夺天工的画面令人称奇叹服。信宜镇隆独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难度飘色,以其飘体庞大、气势磅礴和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被中国民俗专家赞誉为中国民间民俗艺术一绝。

      信宜镇隆飘色缘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当地艺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在粤西一带,当时由于禁演粤剧,粤剧艺人就想出了将粤剧某个片断制成造型,在元宵节时由人抬着巡游欢庆,并渐渐地流传下来。可是,由于社会变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不少当地年青人已不知飘色为何物,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生土长的镇隆青年刘天一,在父辈的熏陶下十分喜爱飘色这门民间艺术,决心将其发扬光大。在其父亲及老艺人陈维才、冯英生的指导下,刘天一开始参与飘色制作,并组建了镇隆明珠飘色团义务为乡亲们演出。二00五年,刘天一与他的明珠飘色团,以《普天同庆》、《幡桃仙景》、《凤凰展翅》三板飘色参加广东省首届飘色大赛,就小试牛刀,喜获一等奖。

      二00六年,为了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刘天一打破飘色的制作传统,创作出长宽至七米、高六米,凌空飞出十八人的大型飘色《欢乐神州》。镇隆十八飘甫一在广州亮相,就以其恢宏大气、技艺高超而获得满堂喝彩,在来自全国十六个省二十八支飘色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此次展演的最高奖“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在场的权威民间艺术专家一致认为,镇隆十八飘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堪称中国民俗一绝。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公布,粤西信宜镇隆飘色榜上有名。

      珠海飘色

      飘色,是斗门区乾务镇的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明朝天启年间,乾务镇乡民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为官清廉、严明,爱民如子,深得人民的爱戴与称颂,被誉为“铁面梁公”。后来,梁国栋深感明朝廷腐败无能,自己壮志难酬,再加上思乡心切,遂以母老为由,弃官回乡。潜心钻研琴、棋、书、画。回乡时,从江西省仿铸“江西飘色”的关键部件¾¾三支色棍带回家乡乾务,分别交给乾东、乾西、乾北三村保管,并细心指导乡民操作装置。据《乾务镇志》记载:飘色,是我镇的传统民间艺术。明天启间(1625年),乾务镇乡民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从江西省仿铸“江西飘色”的要件色棍三支带回家乡乾务,并作装置的指导。将三支色棍分别交与乾东、乾西、乾北保管,逢年值喜负责巡演。乾东是“喜鹊练梅”,乾西是“八仙闹东海”,又名“蟛蟹过江”,乾北是“白蛇传”,又名“仕林祭塔”。这三台飘色,不仅是乾务卓越的民间艺术,也是过去香山县民间艺术代表之一。解放前,每年孟春季节及乡中特大的庆喜日子,都举行“汇色”巡演(三台飘色汇合一起游行)助兴。

      珠海飘色(乾务飘色)经过了兴旺、沉寂到今天的再次发展,由原来留传下来的三台增加到十二台,每台飘色均融入地方特色又各具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珠海市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

      吴川飘色

      吴川梅岭的飘色《八仙过海》吴川梅岭的飘色《八仙过海》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飘飘如仙,惊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闻名遐迩. 尤其是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吴川飘色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吴川市元宵节时,吴川飘色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场面极为壮观。观众常常多达100多万。吴川飘色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吴川飘色不仅在本地广泛开展活动,还先后到过茂名市、中山市、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海南省海口市、云南潞西等地参加文化活动的展演。1992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9月,吴川飘色造型赴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被专家学者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2005年,吴川飘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邀请,吴川飘色参加了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香港各届庆回归暨特区政府成立九周年庆典大巡游活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香港各大报刊、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2006年元宵节,吴川举办全国首届“鼎龙杯”飘色大汇演,吴川飘色3套获金奖、4套银奖、1套铜奖。2000年, 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镇为“中国民间(飘色)艺术之乡”。

      香港飘色

      香港长洲太平清醮飘色巡游万人空巷。香港长洲举办盛大的“太平清醮飘色巡游”及“抢包山”两个节庆气氛浓厚的活动。飘色是始于明末清初流传的民间传统艺术,由小孩装扮成民间故事人物,以立体舞台的形式游行表演。由于舞台的特殊设计,站在其上的小孩,恍如站在刀尖、杆顶,甚至凌空浮起;乡民合力抬着前行,使舞台上下微动,更显“飘”的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是长洲岛别具地方特色的节日,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举行。飘色巡游是节庆的高潮,由潮州锣鼓、舞狮队、彩旗队、飘色队等组成,巡游队伍多达几千人。2007年香港长洲太平清醮飘色队伍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慈禧”、“华山圣母”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飘色外,亦有时事主题,包括讽刺教院风波的“大石压死蟹”、穿上绿色旗袍的“罗太”、奥运风帆金牌选手李丽珊、香港回归十周年,以及奥运马术项目为主题的飘色。

      番禺飘色

      “雄鸡报喜”造型“雄鸡报喜”造型

      沙湾飘色是一种在岁时节令期间进行巡游展演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雏形,主要是在每年正月初三“北帝诞”祭祀活动期间抬着与北帝有关的人物造型巡游。每逢酬神庙会,广东各地的流浪艺人便装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叫做“赛色”或“彩色”。清中叶受中原一带“色”艺术的影响,番禺员岗、市桥一带的“水色”、“马色”传到沙湾。沙湾飘色以色柜为展示舞台,由4至8人抬一色柜,色柜上站立一个8至10岁的古装儿童——即 “屏”,“屏”上再站立一至两个2岁左右的古装儿童——即“飘”。飘色是以“屏”和“飘”的扮相、姿态、服饰及道具有机结合组成造型,来表现某个故事、传说、戏曲和风俗内容。色柜、屏、飘用一根钢枝(色梗)承载和连在一起,色梗藏在色柜、屏、飘的服饰和道具内,给人悬空而立、凌空而起的艺术效果。

      番禺沙湾飘色大抵可分两个时期。一是发展时间,即从员岗传入至道光年代,经历100多年。这时期飘色的人物造型还是较为简单粗糙。二是鼎盛时期。咸丰年间,粤剧名伶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起义失败后,清廷迁怒广东梨园,解散粤班,禁演粤剧,并焚毁佛山琼花会馆。少数艺人搭串于外江班,大多数散居各地谋生。乡俗、北帝出游,例必演戏。遂以色代戏,出色规模比之既往更大。沙湾经济富裕,何氏宗族大小公尝拥有土地四万多亩,历来发放助学金奖励子弟读书。所以文化发达,文化名人辈出。入夜书声琅琅,琴声不绝,向有粤剧之乡和广东音乐之乡的美称。清末民初,沙湾粤剧专业艺人汇集足可自成一班,且名伶甚多。加之族中公款充足,飘色经费宽裕,乡中具有历史知识的文人雅士与民间飘色艺人一起,精心设计,如“六国大封相”“刘邦斩蛇”“精忠报国”等内容,以抒发爱国情操和反迫害之情。自此,沙湾每年飘色游行,便以数十板计,板板人物各不相同,蔚为大观,成为沙湾飘色的鼎盛时期。出游后又进行评选,由该年轮值当甲(主持单位)发奖,俗称“赏色”。沙湾和员岗的飘色艺人均说清末民初是飘色的最盛时期。

      沙湾飘色有传统色板逾200多种。除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如“囊括七雄”、“为国争光”、“青云直上”等新板色外,还挖掘整理出72板色。其中爱国惩奸的有“精忠报国”、“护国庇民”、“马上琵琶”等,锄暴除霸、扶弱济贫的有“三调芭蕉”、“飞剑伏魔”、“大闹东海”等,反抗统治压迫的有“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美好婚姻,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有“黛玉葬花”、“水浸金山”、“柳毅传书”、“黄莺惊梦”等;歌颂国泰民安,升平盛世的有“梅开二度”、“竹报平安”、“乔松跨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