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是一种由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是潮汕地区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

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从最小的月锣(狗仔锣)到最大的苏锣,以其打击乐器的形制、大小、形状、敲击方法和声音效果等区分就有三十多种。可分为高、中、低音三大区域。这样的打击乐合奏,具有音准和谐、层次分明的音响效果,加上通透的鼓声,给人一种响而不燥、悦耳动听的感受。潮州大锣鼓的乐器组合、演奏技法等已趋于完善,成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表演形式。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渊源 4 特点 5 类别 6 流行地区 7 套曲锣鼓 8 曲目

      基本信息

      中文名:潮州大锣鼓

      演奏形式: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

      美誉:东方交响乐

      地区:广东潮汕地区

      种类:以打击乐为主

      起源:源于中原文化

      简介

      潮州大锣鼓以打击乐为主,是以大鼓为中心,以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挥。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的演奏,被西方称之为“东方交响乐”。

      潮州大锣鼓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广泛流行于粤东、闽南以及东南亚一带,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州大锣鼓的风采。每逢年节或地区风俗佳节,大锣鼓便声震百里。

      渊源

      潮州大锣鼓源于古中原文化。在唐代,有一种以打击乐为主的鼓吹乐,常在庙堂祭祀、迎神赛会或节日欢庆活动中使用。潮汕人的先祖从古中原南迁而来,带来了这种气势恢宏的广场艺术,并在宋代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潮州大锣鼓。

      唐宪宗时,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祭神文章中已有吹击管鼓的记述,说明那时已有鼓吹乐的存在。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演出剧本《刘希必金钗记》中有“三棒鼓”和“得胜鼓”的锣鼓字谱记录。嘉靖丙寅年(1566)刊行的《荔镜记》“睇灯”场中,对潮州元宵佳节的描述有“鼓乐吹唱”、“满街锣鼓闹喧天”的词句。明清时期,潮州戏曲活动鼎盛,音乐也随之发展,锣鼓乐在舞台和民间已十分流行。每逢节日庆典,大锣鼓班便列队游行,穿街走巷,或集中广场台榭,进行演奏比赛,并成为潮州民间习俗。

      历史演变

      潮州大锣鼓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乐器组合、音响效果、演奏技法到表现内容都日趋完善,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文艺活动形式。大锣鼓在民俗活动中更是焕发异彩,城乡各地都有大锣鼓班,解放前潮州城区就有十三班锣鼓,涌现出一批很有代表性的名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潮州大锣鼓逐渐形成了以许裕兴、邱猴尚、陈松等三大流派:许裕兴为武派锣鼓,功法精湛,气势豪放,有如千军马,浩浩荡荡;邱猴尚为文派锣鼓,鼓点密集均匀、文雅细腻、力度适中、清脆感人;陈松则文武相兼、节奏鲜明、姿势优美、动作挺拔利索、手势多变。

      历史回眸

      1951年,邱猴尚、陈松等组成的大锣鼓队,赴广州参加欢迎苏联红旗歌舞团访问广州的演出活动。1952年,他们又到汉口参加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会演,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由邱猴尚司鼓的《抛网捕鱼》获得优秀节目奖。

      1953年,潮乐艺人组成了潮州民间音乐研究组。1956年,又组建了潮州民间音乐团,使音乐艺术的发掘研究更进一步。整理出近二十套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锣鼓套,如《六国封相》、《三关》、《双咬鹅》等等。潮州民间音乐团多次参加市、地、省、全国的各级文艺会演,创新曲目《庆丰收》参加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音乐周,荣获优秀节目奖,轰动京华;传统曲目《抛网捕鱼》是潮州大锣鼓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

      1957年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荣获金质奖章,为潮州音乐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95年,德国埃尔森大学教授卡尔·劳达格一行莅潮访问,市民间音乐团演出了潮州大锣鼓《关公过五关》,被德国教授称为"东方交响乐"。

      2000年,市民间音乐团锣鼓队在无锡市举行的"中华鼓王大会"中,获"优秀表演奖",鼓师陈镇锡获"中华鼓王"称号。

      2004年1月24日,潮州大锣鼓作为中法文化年中国新年大巡游的压轴节目,穿过法国凯旋门前香榭丽舍大道,征服了巴黎观众。

      2010年9月16日,潮州大锣鼓参加中国·韩城“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荣获银鼓王奖。

      特点

      潮州大锣鼓的游行队伍常以旌旗开道,扛在肩上的旗叫“标”,用带尾的青竹做旗杆,杆首挂着吉祥物,扛标的一般都是女青年。扛标姑娘只穿袜子不穿鞋,盛装墨镜,婀娜多姿。随后是精心打扮的金童玉女,肩挑鞭炮担、八宝吉祥担,给人们带来了祥瑞。娃娃们还扮戏人,表演一些传统潮剧片断。

      庞大的先导过后,是连绵不绝的锣鼓乐队。

      潮州大锣鼓的演奏分为长行套和牌子套两种。长行套常见于喜庆和节日游行,演奏一些长行鼓点;“二板锣鼓”、“三板锣鼓”。乐队行列如长龙出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子套则由许多不同宫音系统的牌子曲联缀而成。成套曲目以表现历史故事为主,结构紧凑、疏密相间、技法全面、风格独特、规范性强、极富地方特色。

      类别

      长行套:由民间的唢呐鼓手班为适应游行和广场演奏的需要发展而成。鼓手班一般只有唢呐、苏鼓仔、钹仔、钦仔、月锣,亢锣等。由苏鼓仔增大而为柿饼鼓,再由柿饼鼓发展至直径2市尺的尖脚大鼓,大锣和大钹也由2个锣1个钹增加到4个锣2个钹,最多增加到24个锣8个钹,常用为8个锣4个钹,并配以深波和苏锣。管弦乐除大唢呐、小唢呐外,增加大锣鼓笛(28节笛)、洞箫、椰胡、中胡、秦琴、三弦、大阮、云锣等。大锣鼓常用鼓乐段有:火炮鼓,洗马锣鼓,拗槌锣鼓,相思锣鼓等。管弦乐的二板长行套和三板长行套常用乐曲有:“过江龙”、“小梁州”、“一粒星”、“北山茶”和“闹江州”等。在游行时,锣鼓套与管弦乐曲交叉进行,雄壮粗犷的大锣鼓声和优美悠扬的管弦乐声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牌子套:又称套曲锣鼓。由民间唢呐鼓手班搬演正字戏曲牌音乐锣鼓演变而成,约形成于清代咸丰年间 (1851—1861)。大锣鼓的套曲牌子主要用于表现戏曲人物故事情节。一个套曲锣鼓由若干音乐曲牌联缀而成,有固定的排列次序和一定的故事内容。

      流行地区

      潮州大锣鼓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广泛流行于粤东、闽南以及东南亚一带。

      同乐轩的扛大旗 花蓝 花屏 潮州大锣鼓。同乐轩是乐升平与和同轩继承馆户, 1981年12月恢复后拥有乐器20多种,演出曲目五十多首,多次参加大型文娱活动,现参加文艺巡游节目,有扛大旗、担花蓝、花屏、潮洲大锣鼓,使文化节文艺巡游推向高潮。

      套曲锣鼓

      潮州大锣鼓流传下来的套曲锣鼓有18套,分为文套套曲锣鼓和武套套曲锣鼓。所用乐器以大鼓、中鼓、斗锣、大钹、小钹、亢锣、深波、苏锣、钦仔、月锣等;管乐则以唢呐、笛子为主,此外还有椰胡、扬琴、叁弦、琵琶、提胡、大胡等。演奏大锣鼓时以大鼓为中心,司鼓者通过生动的鼓点、音色的变化以及吸收了中国拳术、剑术的手势结合击鼓、指挥的动作,在演奏时以不同的底鼓节奏(又称“明介”或“实介”)和抑扬收放的手势(又称“暗介”或“虚介”)带领乐队的情绪和演奏,表现了独有的气势和色彩。

      1.文套,以唢呐和小锣鼓为主要乐器,有文静温柔的特点,长于表现悲欢离合和儿女之情,如《抛网捕鱼》、《掷钗》等。2.武套,以大锣鼓和大唢呐为主要乐器,具有气势雄伟的特点,善于表现古战场的格斗场面。如《关公过五关》、《薛刚祭坟》等。当代整理和新创作的套曲锣鼓有《双咬鹅》、《大战三利溪》、《春满渔港》、《喜送丰收粮》等。主要用于舞台演奏。

      曲目

      潮州大锣鼓传统曲目共有十八大套,分别是: 《抛网捕鱼》、 《陈春生告官》、 《复中兴》、 《薛丁山三休樊梨花》、 《薛刚祭坟》、 《十八寡妇征西番》、 《秦琼倒铜旗》、 《六国封相》、 《黄飞虎反歌》、 《绿袍相掷钗》、 《关公过三关》、 《岳飞大战牛头山》、 《十仙蟠桃会》、 《天官赐福》、 《洪迈追舟》、 《八仙庆寿》、《双咬鹅》和《闹鸡》。

      详解

      《抛网捕鱼》 该曲由西秦戏《二度梅》某些场面的唱腔和牌子曲组成,全曲内容按剧情分为三个自然段落。第一段描写梅良玉、陈春生投江自杀;第二段描写陈春生被渔婆母女解救,留宿于渔家的经历;第三段描写陈春生被渔婆招为快婿并择吉成亲。

      《陈春生告官》 该曲也是由西秦戏《二度梅》某些场面的唱腔和牌子曲组成。内容描写陈春生被渔家母女救后招为快婿,渔女被知府公子抢去,陈春生写状告官,经过——番周折,最后一家团圆的故事。

      《复中兴》 该曲由《王莽篡位》中若干场面的唱腔和曲牌组成,全曲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写马武归刘秀;第二段描写吴汉杀妻;第三段写杀王莽。

      《薛丁山三休樊梨花》 该曲描写唐代薛仁贵征西,兵至樊江关,遣子薛丁山与樊梨花交战,二人一见倾心,互订终身,薛仁贵为二人完婚。因薛丁山疑心,三休樊梨花,后误会解除,夫妻和好。

      《薛刚祭坟》 该曲描写的是唐代名将薛门这后薛刚因大闹花灯,惊倒皇帝,踏死太子,致累一家三百六十余口被戮埋于铁丘坟;薛刚与妻子夜祭铁丘坟,被武三思追杀,两人战败逃走冲散;銮英产下一男,取名薛葵,带子避难的情景。

      《十八寡妇征西番》该曲描写的是宋代杨家将十八寡妇征西番的情景。由杨令婆考武、寡妇出兵、出番将、杨勇中箭、杨五郎下山、杨五郎点阴兵、团圆等乐段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