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狮
南狮
南狮亦称醒狮,在桩阵上比赛,在我国岭南(尤其是广东等地)一带开展十分普及,近几年随着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大力推广,在北方也得到开展(如辽宁、天津、山东等地)。
南狮也是随着华人的迁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十分广泛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现代竞技舞狮
3 传说
4 起源
5 发展
6 特色
7 现今意义
8 醒狮的表演形式
9 舞南狮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
10 中国醒狮之乡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南狮
地 区:广东省
亦 称:醒狮
类 别:汉族传统民俗文化
现代竞技舞狮
现代竞技舞狮源起于80年代,由狮头、狮尾组成的单狮,在长10-14米,最高不超逾3米,最低不低逾0.8米的桩阵上,运用各种步形步法,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来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在表演过程中,其舒缓婉转之处,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绝;其飞腾、跳跃之时,让人胆颤心惊而又昂然振奋。
南狮造型夸张,颜色亮丽,而南狮鼓擂动起来也更是振聋发聩,使人警醒。可以说,南狮是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为一体的具有强烈吉祥、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能力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传说
舞南狮中国民间有数个传说,传说之一是在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梦见一头毛色五彩斑斓的瑞兽来朝拜。回京后,乾隆皇命人照他梦中所见的瑞兽形象来扎制一只,每在节日及庆典时命人舞动,喻为国泰民安,太平吉祥。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由于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及其它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起源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 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 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 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发展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主要分南狮、北 狮两种。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 南狮亦称醒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 间舞,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 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 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 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广东南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 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特色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 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 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 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 滑稽风趣。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 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 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 狮”。
南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是集观赏性、艺术性、 竞技性为一体的具有强烈吉祥、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能力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
现今意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花都各处乡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 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醒狮已成为广东特有的民 间舞品牌,其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 桥梁。
醒狮的表演形式
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
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当中「采青」最为常见。相传“采青”原来是有“反清复明”之意,现时一般是取其意头,有“生猛”,生意兴隆的象征。
舞南狮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
狮的舞动要配合音乐的节奏。舞南狮有时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带领。
舞狮之前通常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朱砂涂在狮的眼睛上,象征给予生命。
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中国醒狮之乡
“中国醒狮之乡”---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
遂溪县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每年12月8日都举行“遂溪醒狮艺术节”
“遂溪醒狮艺术节”就2005年举行过一次;后来就没举行过。
2004年首届“遂溪醒狮艺术节”于11月26日开幕。当天,在该地的文化广场和县城主要街道,举行了精彩的醒狮展演和“狮乡之夜”文艺晚会,11月27日至12月8日,各地醒狮队轮番表演,切磋技艺。此外,还举办了与醒狮有关的书法摄影展。
遂溪的民间醒狮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近年来,当地政府遵循“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坚持“现代与传统并重,推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民间醒狮艺术,醒狮队伍不断壮大,民间醒狮团队已有255个,其中高桩狮28个,地狮227个,表演者过万人。
舞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遂溪的舞狮队中,有男子、女子醒狮队;单狮、双狮;地狮、高桩狮;高桩单狮、高桩双狮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醒狮艺术风格,多支舞狮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其中的文车醒狮队还到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遂溪醒狮属于南狮,享有醒狮之乡之美誉,曾代表中国出访多个国家。
湛江遂溪文车醒狮团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醒狮表演特约嘉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