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歌

雷州歌雷州歌

雷州歌是广东省雷州市的民间文学。

雷州歌是广东雷州半岛地区汉族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广东省四大汉族民歌之一,以雷州话演唱。雷州歌也称雷歌,是记载着雷州半岛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

2008年,雷州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基本内容

      基本信息

      中文名:雷州歌

      批准时间:2008年

      所属性质: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Ⅰ-81

      地区:广东省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广东省雷州市

      基本内容

      雷州歌雷州歌

       雷州歌是记载着雷州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

      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湛江市雷歌研究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雷州歌的主题思想也不断升华。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州歌的基本特征: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每首4句,每句7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4字是阳平声,这就是雷州歌格律。这种格律接近七绝,唱起来琅琅上口。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叫做“一条歌唱到城”,即赶集时沿途接连不断地唱歌,直唱到城镇。这种自由腔调开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雷州半岛,不论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论是年迈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爱唱雷州歌,创作雷州歌。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的骚人墨客,硕学名流。如官至闽浙总督的陈王宾、身为朝中翰林院编修的陈昌齐、名登进士的安徽休宁县知县洪泮洙、举人黄清雅、丁宗闽、贡生黄景星、陈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头创作人才,他们都热心参与创作和赛歌(主要是口头)活动,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传承下来。雷州歌的出现就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的历史,它简直就成为雷州人的诞生、迁徙、劳动、生活等一部口传的历史。雷州歌的对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劝世歌又衍生出雷剧,因此地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雷州歌是南国艺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体现。要了解雷州的历史,要熟悉雷州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认识雷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

      今年6月被列入第二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雷州“民歌”——“雷州半岛文化景观”人们都说,民歌是一种文化的缩影,是历史的传承和演绎。民歌的魅力正是在于其原汁原味。而雷州半岛的“红土文化景观”正是这么一首世代传唱、脍炙人口的民歌。 以雷州为中心的“红土文化景观”,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两千年的文化遗迹,有雷祖古庙、三元古塔、天宁禅寺等,再加上龙门镇元宵节与南兴镇三月三节的飘色、人龙舞等。雷州的雷剧等民俗风情,更是奇趣无穷。 游览完雷城,还可穿过二十万亩洋田到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英利镇的鹰峰岭古火山等景区探奇。在雷州,特别是龙门镇,到处可见“菠萝的海”和“剑麻之海”,雷州的木菠萝、荔枝、那是中国最有特色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