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平原

潮汕平原潮汕平原

潮汕平原,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通常指韩江三角洲、黄岗河三角洲和榕江、练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包括澄海、潮安、揭阳、揭西、普宁、潮阳、饶平等县的平原部分及华南重要港口汕头市,是广东的农业稳产高产地区。

潮汕平原是由河流冲积和海积而成,平原发育于古海湾和古河道上,并不断向海外伸展,海上孤岛成为平原上的残丘,韩江三角洲由顶部扇形堆积平原、中部低地平原和海滨沙龙三部分组成,黄岗河三角洲面积较小,在樟林之东北以上背山面海的狭长走廊与韩江三角洲相连。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形成 3 地质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潮汕平原

      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

      主要城市:汕头、潮州、揭阳、汕尾

      形成时间:大约10000年前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中国东南沿海

      人口:1800万

      形成原因:断陷盆地

      著名景点:龙湖古寨、广济桥、广济楼

      所属地区:广东省

      形成

      潮汕平原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历代劳动人民与海抗争的过程加速了平原的扩展。历史上沿海居民长期过着耕三渔七”的生活,也就是经济上以渔盐为主。他们因地制宜利用海滩,通过修堤筑围,引淡洗咸,经过“水坦”、“草坦”、“潮田”、“围田”等发展阶段,把海滩改造为良田。“围田”地势较高,土壤完全脱盐,是高产农田;“潮田”地势稍低,受潮水影响,称塭田,产量低而不稳定,此外潮田还可辟为盐埕进行晒盐;低洼的“水坦”可以用来养殖鱼、贝;“草坦”则低潮时露出海面,可种植席草(咸草)发展手工业。这就是所谓“平土可耕、高土可种、下土可渔、下卤可盐”的士地利用方式。明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加速了海滩的围垦。

      如澄海县自明代置县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250年中从海滩扩大耕地近8万亩,平均每年增加300余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潮汕沿海通过围海扩大土地31.7万亩(211平方公里),其中以澄饶联围最大,达7.25万亩。

      地质结构

      大约10000年前,全球气候变暧,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潮汕断陷盆地大部分变成古海湾,海岸线一度到达潮州城、榕城和潮阳司马浦一带,桑浦山和小北山成为海湾中的岛屿。6000多年前陈桥人就在海滨从事渔猎生活。几千年来随着河流泥沙的冲积,沧海变桑田。由于韩江挟带的泥沙较多,韩江口向海推进的速度较快,大约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海岸线人致推进到鮀浦——庵埠——上华——南峙山——樟林一线。2000多年来海岸又向东南推进8-10公里。由于榕江泥沙较少,所以河口牛田洋仍保留喇叭状的海湾。潮汕平原地质构造上是几万年前形成的断陷盆地。几万年来由于周边的山地、丘陵发生缓慢的上升运动,而平原区的地壳逐渐沉降。钻探资料显示其沉降深度一般达几十米,最大的沉降中心在潮安彩塘一带,第四纪松散层厚度达16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