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号
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主要内容
4 历代帝王年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年号
解释: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起始年:公元前140年(中国)、645年(日本)
拼音:nián hào
外文名:Reign Title
首创者:汉武帝
结束年:公元1911年(中国民国纪年诞生)
历史沿革
年号
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至西汉武帝即位,在年数之前加上有纪念意义的名号,是为中国古代年号之始。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前122年)为元狩元年。可是,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
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改换年号(或帝王纪年时代改称元年)叫做“改元”。
废除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西方公元纪年。而也有少数人提出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世界纪年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恢复年号的建议。
年号,作为五千年的中华帝国时代中国皇帝的专有产物,伴随着现今文明社会,早已成为历史,但年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中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遗产。
主要内容
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的年号也可以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明朝以后采用一世一元制,扣除复辟政变者(如明英宗),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等。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藩属国,通常会延用天朝年号,如朝鲜、琉球为中国藩属时,亦用中国帝王年号,是一种对天朝效忠的表现。以古代朝鲜为例,明朝亡之后,除与清朝文书往来,内部官方文书俱用明朝年号,改用中国干支或国王在位纪元,至于民间仍有坚持采用崇祯年号者,甚有直到崇祯三百余年者,与郑氏一直采用明朝永历年号,极为相似。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梁启超的统计是3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500多个。
有些年号是根据两个前代年号合并而成,如贞元取自贞观开元,隆兴取自建隆绍兴,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绍熙取自绍兴淳熙,庆元取法庆历元祐、开禧取自开宝天禧等。
历代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汉武帝(在位:前141年—前87年) | |||
建元 | 前140年—前135年 | 6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 |
元光 | 前134年—前129年 | 6年 | |
元朔 | 前128年—前123年 | 6年 | |
元狩 | 前122年—前117年 | 6年 | |
元鼎 | 前116年—前111年 | 6年 | |
元封 | 前110年—前105年 | 6年 | |
太初 | 前104年—前101年 | 4年 | |
天汉 | 前100年—前97年 | 4年 | |
太始 | 前96年—前93年 | 4年 | |
征和 | 前92年—前89年 | 4年 | 又作延和 |
后元 | 前88年—前87年 | 2年 | 此年号有争议,有人认为可能不是年号 |
汉昭帝(在位:前87年—前74年) | |||
始元 | 前86年—前80年 | 7年 | |
元凤 | 前80年—前75年 | 6年 | |
元平 | 前74年 | 1年 | 汉宣帝即位沿用 |
汉宣帝(在位:前74年—前49年) | |||
本始 | 前73年—前70年 | 4年 | |
地节 | 前69年—前66年 | 4年 | |
元康 | 前65年—前61年 | 5年 | |
神爵 | 前61年—前58年 | 4年 | |
五凤 | 前57年—前54年 | 4年 | |
甘露 | 前53年—前50年 | 4年 | |
黄龙 | 前49年 | 1年 | |
汉元帝(在位:前48年—前33年) | |||
初元 | 前48年—前44年 | 5年 | |
永光 | 前43年—前39年 | 5年 | |
建昭 | 前38年—前34年 | 5年 | |
竟宁 | 前33年 | 1年 | 汉成帝即位沿用 |
汉成帝(在位:前33年—前7年) | |||
建始 | 前32年—前28年 | 5年 | |
河平 | 前28年—前25年 | 4年 | |
阳朔 | 前24年—前21年 | 4年 | |
鸿嘉 | 前20年—前17年 | 4年 | |
永始 | 前16年—前13年 | 4年 | |
元延 | 前12年—前9年 | 4年 | |
绥和 | 前8年—前7年 | 2年 | 汉哀帝即位沿用 |
汉哀帝(在位:前7年—前1年) | |||
建平 | 前6年—前3年 | 4年 | 改元太初元将,同年又改回建平二年 |
太初元将 | 前5年 | 1年 | 又作太初 |
元寿 | 前2年—前1年 | 2年 | 汉平帝即位沿用 |
汉平帝(在位:前1年—5年) | |||
元始 | 1年—5年 | 5年 | 居延汉简中这个年号被用至元始二十六年 |
汉孺子(在位:6年—8年) | |||
居摄 | 6年—8年 | 3年 | 这时王莽摄政,代行皇帝,可能不是年号 |
初始 | 8年 | 1年 | 或作始初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新朝王莽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王莽(在位:8年—23年) | |||
始建国 | 8年—13年 | 6年 | 或作建国,有人认为不是年号,仅表示建国的含义 |
天凤 | 14年—19年 | 6年 | 也作始建国天凤上戊、始建国天凤 |
地皇 | 20年—23年 | 4年 | 也作始建国地皇上戊、始建国地皇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更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汉更始帝(在位:23年二月—25年九月) | |||
更始 | 23年二月—25年九月 | 3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东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汉光武帝(在位:25年—57年) | |||
建武 | 25年—56年 | 32年 | |
建武中元 | 56年—57年 | 2年 | 汉明帝即位沿用 |
汉明帝(在位:57年—75年) | |||
永平 | 58年—75年 | 18年 | 汉章帝即位沿用 |
汉章帝(在位:75年—88年) | |||
建初 | 76年—84年 | 9年 | |
元和 | 84年—87年 | 4年 | |
章和 | 87年—88年 | 2年 | 汉和帝即位沿用 |
汉和帝(在位:88年—105年) | |||
永元 | 89年—105年 | 17年 | |
元兴 | 105年 | 1年 | |
汉殇帝(在位:106年) | |||
延平 | 106年 | 1年 | 汉安帝即位沿用 |
汉安帝(在位:106年—125年) | |||
永初 | 107年—113年 | 7年 | |
元初 | 114年—120年 | 7年 | |
永宁 | 120年—121年 | 2年 | |
建光 | 121年—122年 | 2年 | |
延光 | 122年—125年 | 4年 | 汉顺帝即位沿用 |
汉顺帝(在位:125年—144年) | |||
永建 | 126年—132年 | 7年 | |
阳嘉 | 132年—135年 | 4年 | |
永和 | 136年—141年 | 6年 | |
汉安 | 142年—144年 | 3年 | |
建康 | 144年 | 1年 | 汉冲帝即位沿用 |
汉冲帝(在位:144年—145年) | |||
永憙 | 145年 | 1年 | 汉质帝即位沿用 |
汉质帝(在位:145年—146年) | |||
本初 | 146年 | 1年 | 汉桓帝即位沿用 |
汉桓帝(在位:147年—167年) | |||
建和 | 147年—149年 | 3年 | |
和平 | 150年 | 1年 | |
元嘉 | 151年—153年 | 3年 | |
永兴 | 153年—154年 | 2年 | |
永寿 | 155年—158年 | 4年 | |
延熹 | 158年—167年 | 10年 | |
永康 | 167年 | 1年 | |
汉灵帝(在位:168年—189年) | |||
建宁 | 168年—172年 | 5年 | |
熹平 | 172年—178年 | 7年 | |
光和 | 178年—184年 | 7年 | |
中平 | 184年—189年 | 6年 | |
汉少帝(在位:189年—189年) | |||
光熹 | 189年 | 1年 | |
昭宁 | 189年 | 1年 | |
汉献帝(在位:189年—220年) | |||
永汉 | 189年 | 1年 | |
中平 | 189年 | 6年 | 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 |
初平 | 190年—193年 | 4年 | |
兴平 | 194年—195年 | 2年 | |
建安 | 196年—220年 | 25年 | |
延康 | 220年 | 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曹魏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曹丕(在位:220年—226年) | |||
黄初 | 220年—226年 | 7年 | 魏明帝即位沿用 |
曹睿(在位:226年—239年) | |||
太和 | 227年—233年 | 7年 | |
青龙 | 233年—237年 | 5年 | |
景初 | 237年—239年 | 3年 | 齐王即位沿用 |
曹芳(在位:239年—254年) | |||
正始 | 240年—249年 | 10年 | |
嘉平 | 249年—254年 | 6年 | |
曹髦(在位:254年—260年) | |||
正元 | 254年—256年 | 3年 | |
甘露 | 256年—260年 | 5年 | |
曹奂(在位:260年—265年) | |||
景元 | 260年—264年 | 5年 | |
咸熙 | 264年—265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蜀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刘备(在位:221年—223年) | |||
章武 | 221年—223年 | 3年 | |
刘禅(在位:223年—263年) | |||
建兴 | 223年—237年 | 15年 | |
延熙 | 238年—257年 | 20年 | |
景耀 | 258年—263年 | 6年 | |
炎兴 | 263年 | 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孙吴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孙权(在位:229年—252年) | |||
黄武 | 222年—229年 | 8年 | |
黄龙 | 229年—231年 | 3年 | |
嘉禾 | 232年—238年 | 7年 | |
赤乌 | 238年—251年 | 14年 | |
太元 | 251年—252年 | 2年 | |
神凤 | 252年 | 1年 | |
孙亮(在位:252年—258年) | |||
建兴 | 252年—253年 | 2年 | |
五凤 | 254年—256年 | 3年 | |
太平 | 256年—258年 | 3年 | |
孙休(在位:258年—264年) | |||
永安 | 258年—264年 | 7年 | |
孙皓(在位:264年—280年) | |||
元兴 | 264年—265年 | 2年 | |
甘露 | 265年—266年 | 2年 | |
宝鼎 | 266年—269年 | 4年 | |
建衡 | 269年—271年 | 3年 | |
凤凰 | 272年—274年 | 3年 | |
天册 | 275年—276年 | 2年 | |
天玺 | 276年 | 1年 | |
天纪 | 277年—280年 | 4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西晋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晋武帝(在位:266年—290年) | |||
泰始 | 265年—274年 | 10年 | |
咸宁 | 275年—280年 | 6年 | |
太康 | 280年—289年 | 10年 | |
太熙 | 290年 | 1年 | |
晋惠帝(在位:290年—306年) | |||
永熙 | 290年 | 1年 | |
永平 | 291年 | 1年 | |
元康 | 291年—299年 | 9年 | |
永康 | 300年—301年 | 2年 | |
永宁 | 301年—302年 | 2年 | |
太安 | 302年—303年 | 2年 | 或作大安 |
永安 | 304年 | 1年 | 建武元年,同年复称永安, |
建武 | 304年 | 1年 | 同上 |
永兴 | 304年—306年 | 3年 | |
光熙 | 306年 | 1年 | 晋怀帝即位沿用 |
晋怀帝(在位:306年—313年) | |||
永嘉 | 307年—313年 | 7年 | |
晋愍帝(在位:313年—316年) | |||
建兴 | 313年—317年 | 5年 | 也有只记到晋愍帝投降前赵时的建兴四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东晋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晋元帝(在位:318年—322年) | |||
建武 | 317年—318年 | 2年 | |
大兴 | 318年—321年 | 4年 | 或作太兴 |
永昌 | 322年—323年 | 2年 | 晋明帝即位沿用 |
晋明帝(在位:322年—325年) | |||
太宁 | 323年—326年 | 4年 | 晋成帝即位沿用 |
晋成帝(在位:325年—342年) | |||
咸和 | 326年—334年 | 9年 | |
咸康 | 335年—342年 | 8年 | 晋康帝即位沿用 |
晋康帝(在位:342年—344年) | |||
建元 | 343年—344年 | 2年 | 晋穆帝即位沿用 |
晋穆帝(在位:344年—361年) | |||
永和 | 345年—356年 | 12年 | |
升平 | 357年—361年 | 5年 | 晋哀帝即位沿用。前凉沿用该年号 |
晋哀帝(在位:361年—365年) | |||
隆和 | 362年—363年 | 2年 | 或作崇和 |
兴宁 | 363年—365年 | 3年 | 晋废帝即位沿用 |
晋废帝(在位:365年—371年) | |||
太和 | 366年—371年 | 6年 | |
晋简文帝(在位:371年—372年) | |||
咸安 | 371年—372年 | 2年 | 晋孝武帝即位沿用 |
晋孝武帝(在位:372年—396年) | |||
宁康 | 373年—375年 | 3年 | 《魏书》错写作康宁 |
太元 | 376年—396年 | 21年 | 晋安帝即位沿用 |
晋安帝(在位:397年—418年) | |||
隆安 | 397年—401年 | 5年 | 或作崇安 |
元兴 | 402年—404年 | 3年 |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元年三月,元显败 |
大亨 | 402年 | 1年 | 同上 |
义熙 | 405年—418年 | 14年 | 403年—404年桓玄篡位 |
晋恭帝(在位:419年—420年) | |||
元熙 | 419年—420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前赵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刘渊(在位:304年—310年) | |||
元熙 | 304年—308年 | 5年 | |
永凤 | 308年—309年 | 2年 | |
河瑞 | 309年—310年 | 2年 | |
刘聪(在位:310年—318年) | |||
光兴 | 310年—311年 | 2年 | |
嘉平 | 311年—315年 | 5年 | |
建元 | 315年—316年 | 2年 | |
麟嘉 | 316年—318年 | 3年 | |
刘粲(在位:318年) | |||
汉昌 | 318年 | 1年 | |
刘曜(在位:318年—328年) | |||
光初 | 318年—329年 | 12年 | 或作佐初 |
太和 | ? | ? | 见于《魏书》,一般认为是石勒的太和年号之误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成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李特(在位:303年) | |||
建初 | 303年—304年 | 2年 | 李流即位沿用 |
李雄(在位:304年—334年) | |||
建兴 | 304年—306年 | 3年 | |
晏平 | 306年六月—310年 | 5年 | 或作宣平 |
玉衡 | 311年—334年 | 24年 | 李班即位沿用,李期即位沿用 |
李期(在位:334年—338年) | |||
玉恒 | 335年—338年 | 4年 | 钟渊映认为《华阳国志》没有玉衡,只有玉恒,可能是玉衡是李期所改,李雄并没有改元玉衡,而记载错误,误以为是李雄年号;也有可能是李期没有改元,而是沿用李雄年号。但是这两个年号无从考质 |
李寿(在位:338年—343年) | |||
汉兴 | 338年—343年 | 6年 | 李势即位沿用 |
李势(在位:343年—347年) | |||
太和 | 344年—346年 | 3年 | |
嘉宁 | 346年—347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前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张寔(在位:314年—320年) | |||
建兴 | 317年—320年 | 4年 | 用晋愍帝年号,作建兴五年到八年。一作永安 |
张茂(在位:320年—324年) | |||
建兴 | 320年—324年 | 5年 | 用晋愍帝年号,作建兴八年到十二年。一作永元 |
张骏(在位:324年—346年) | |||
建兴 | 324年—346年 | 23年 | 用晋愍帝年号,作建兴十二年到三十四年。一作太元 |
张重华(在位:346年—353年) | |||
建兴 | 346年—353年 | 8年 | 用晋愍帝年号,作建兴三十四年到四十一年。一作永乐 |
张祚(在位:353年—355年) | |||
和平 | 354年—355年 | 2年 | |
张玄靓(在位:355年—363年) | |||
建兴 | 355年—361年 | 6年 | 晋愍帝年号 |
升平 | 361年—363年 | 3年 | 晋穆帝年号 |
张天锡(在位:363年—376年) | |||
升平 | 363年—376年 | 14年 | 晋穆帝年号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赵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石勒(在位:319年—333年) | |||
太和 | 328年—330年 | 3年 | |
建平 | 330年—333年 | 4年 | 石弘即位沿用 |
石弘(在位:333年—334年) | |||
延熙 | 334年 | 1年 | 石虎即位沿用 |
石虎(在位:334年—349年) | |||
建武 | 335年—348年 | 14年 | |
太宁 | 349年 | 1年 | 石世即位沿用。 |
石鉴(在位:349年—350年) | |||
青龙 | 350年 | 1年 | |
石祗(在位:350年—351年) | |||
永宁 | 350年—351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前燕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慕容俊(在位:348年—359年) | |||
元玺 | 352年—357年 | 6年 | |
光寿 | 357年—359年 | 3年 | |
慕容暐(在位:360年—370年) | |||
建熙 | 360年—370年 | 1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燕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慕容垂(在位:384年—396年) | |||
燕元 | 384年—386年 | 3年 | |
建兴 | 386年—396年 | 11年 | |
慕容宝(在位:396年—398年) | |||
永康 | 396年—398年 | 3年 | |
慕容盛(在位:398年—401年) | |||
建平 | 398年 | 1年 | |
长乐 | 399年—401年 | 3年 | |
慕容熙(在位:401年—407年) | |||
光始 | 401年—406年 | 6年 | |
建始 | 407年 | 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前秦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苻洪(在位:350年—350年) | |||
? | 350年 | 1年 | |
苻健(在位:351年—355年) | |||
皇始 | 351年—355年 | 5年 | |
苻生(在位:355年—357年) | |||
寿光 | 355年—357年 | 3年 | |
苻坚(在位:357年—385年) | |||
永兴 | 357年—359年 | 3年 | |
甘露 | 359年—364年 | 6年 | |
建元 | 365年—385年 | 21年 | |
苻丕(在位:385年—386年) | |||
太安 | 385年—386年 | 2年 | |
苻登(在位:386年—394年) | |||
太初 | 386年—394年 | 9年 | |
苻崇(在位:394年) | |||
延初 | 394年 | 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秦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姚苌(在位:384年—394年) | |||
白雀 | 384年—386年 | 3年 | |
建初 | 386年—394年 | 9年 | |
姚兴(在位:394年—416年) | |||
皇初 | 394年—399年 | 6年 | |
弘始 | 399年—416年 | 18年 | |
姚泓(在位:416年—417年) | |||
永和 | 416年—417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西秦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乞伏国仁(在位:385年—388年) | |||
建义 | 385年—388年 | 4年 | |
乞伏乾归(在位:388年—400年;409年—412年) | |||
太初 | 388年—400年 | 13年 | |
更始 | 409年—412年 | 4年 | 降于南凉,又降于后秦,409年复国 |
乞伏炽磐(在位:412年—428年) | |||
永康 | 412年—419年 | 8年 | |
建弘 | 420年—428年 | 9年 | |
乞伏暮末(在位:428年—431年) | |||
永弘 | 428年—431年 | 4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吕光(在位:386年—399年) | |||
太安 | 386年—389年 | 4年 | 或作大安 |
麟嘉 | 389年—396年 | 8年 | |
龙飞 | 396年—399年 | 4年 | |
吕纂(在位:399年—401年) | |||
咸宁 | 399年—401年正 | 3年 | |
吕隆(在位:401年—403年) | |||
神鼎 | 401年—403年 | 3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南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秃发乌孤(在位:397年—399年) | |||
太初 | 397年—399年 | 3年 | |
秃发利鹿孤(在位:399年—402年) | |||
建和 | 400年—402年 | 3年 | |
秃发傉檀(在位:402年—414年) | |||
弘昌 | 402年—404年 | 3年 | 或作宏昌 |
嘉平 | 408年—414年 | 7年 | 404年去年号。408年复称凉王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南燕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慕容德(在位:398年—405年) | |||
燕平 | 398年—399年 | 2年 | 诸书未言燕平年号之事,所据不详 |
建平 | 400年—405年 | 6年 | |
慕容超(在位:405年—410年) | |||
太上 | 405年—410年 | 6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西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李蒿(在位:400年—417年) | |||
庚子 | 400年—404年 | 5年 | |
建初 | 405年—417年 | 13年 | |
李歆(在位:417年—420年) | |||
嘉兴 | 417年—420年 | 4年 | |
李恂(在位:420年—421年) | |||
永建 | 420年—421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胡夏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赫连勃勃(在位:407年—425年) | |||
龙升 | 407年—413年 | 7年 | |
凤翔 | 413年—418年 | 6年 | |
昌武 | 418年—419年 | 2年 | |
真兴 | 419年—425年 | 7年 | |
赫连昌(在位:425年—428年) | |||
承光 | 425年—428年 | 4年 | 或作承阳、永光 |
赫连定(在位:428年—431年) | |||
胜光 | 428年—431年 | 4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北燕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慕容云(在位:407年—409年) | |||
正始 | 407年—409年 | 3年 | |
冯跋(在位:409年—430年) | |||
太平 | 409年—430年 | 22年 | 冯弘沿用 |
冯弘(在位:430年—436年) | |||
太兴 | 431年—436年 | 6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北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段业(在位:397年—399年) | |||
神玺 | 397年—399年 | 3年 | |
天玺 | 399年—401年 | 3年 | 或作六玺 |
沮渠蒙逊(在位:401年—433年) | |||
永安 | 401年—412年 | 12年 | |
玄始 | 412年—428年 | 17年 | 或作元始 |
承玄 | 428年—431年 | 4年 | 甘肃出土的造经塔残石有与史书记载不同的“承玄二年岁在戊辰”字样 |
义和 | 431年—433年 | 3年 | |
沮渠牧犍(在位:433年—439年) | |||
承和 | 433年—439年 | 7年 | 或作永和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西燕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慕容泓(在位:384年) | |||
燕兴 | 384年 | 1年 | |
慕容冲(在位:385年—386年) | |||
更始 | 385年—386年 | 2年 | |
段随(在位:386年) | |||
昌平 | 386年 | 1年 | |
慕容顗(在位:386年) | |||
建明 | 386年 | 1年 | |
慕容瑶(在位:386年) | |||
建平 | 386年 | 1年 | |
慕容忠(在位:386年) | |||
建平 | 386年 | 1年 | |
慕容永(在位:386年—394年) | |||
中兴 | 386年—394年 | 9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刘宋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刘裕(在位:420年—422年) | |||
永初 | 420年—422年 | 3年 | 刘义符即位沿用 |
刘义符(在位:422年—424年) | |||
景平 | 423年—424年 | 2年 | |
刘义隆(在位:424年—453年) | |||
元嘉 | 424年—453年 | 30年 | 刘骏即位沿用 |
刘骏(在位:453年—464年) | |||
孝建 | 454年—456年 | 3年 | |
大明 | 457年—464年 | 8年 | 刘子业即位沿用 |
刘子业(在位:464年—465年) | |||
永光 | 465年 | 1年 | |
景和 | 465年 | 1年 | |
刘彧(在位:465年—472年) | |||
泰始 | 465年—471年 | 7年 | |
泰豫 | 472年 | 1年 | 刘昱即位沿用 |
刘昱(在位:472年—477年) | |||
元徽 | 473年—477年 | 5年 | |
刘准(在位:477年—479年) | |||
升明 | 477年—479年 | 3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萧齐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萧道成(在位:479年—482年) | |||
建元 | 479年—482年 | 4年 | 萧赜即位沿用 |
萧赜(在位:482年—493年) | |||
永明 | 483年—493年 | 11年 | 萧昭业即位沿用 |
萧昭业(在位:493年—494年) | |||
隆昌 | 494年 | 1年 | |
萧昭文(在位:494年) | |||
延兴 | 494年 | 1年 | |
萧鸾(在位:494年—498年) | |||
建武 | 494年—498年 | 5年 | |
永泰 | 498年 | 1年 | 萧宝卷即位沿用 |
萧宝卷(在位:498年—501年) | |||
永元 | 499年—501年 | 3年 | |
萧宝融(在位:501年—502年) | |||
中兴 | 501年—502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萧梁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萧衍(在位:502年—549年) | |||
天监 | 502年—519年 | 18年 | |
普通 | 520年—527年 | 8年 | |
大通 | 527年—529年 | 3年 | |
中大通 | 529年—534年 | 6年 | |
大同 | 535年—546年 | 12年 | |
中大同 | 546年—547年 | 2年 | |
太清 | 547年—549年 | 3年 | 萧纲即位沿用 |
萧纲(在位:549年—551年) | |||
大宝 | 550年—551年 | 2年 | |
萧栋(在位:551年) | |||
天正 | 551年 | 1年 | |
萧绎(在位:552年—554年) | |||
承圣 | 552年—555年 | 4年 | |
萧渊明(在位:555年) | |||
天成 | 555年 | 1年 | |
萧方智(在位:555年—557年) | |||
绍泰 | 555年—556年 | 2年 | |
太平 | 556年—557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南陈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陈霸先(在位:557年—559年) | |||
永定 | 557年—559年 | 3年 | 陈蒨即位沿用 |
陈蒨(在位:559年—566年) | |||
天嘉 | 560年—566年 | 7年 | |
天康 | 566年 | 1年 | 陈伯宗即位沿用 |
陈伯宗(在位:566年—568年) | |||
光大 | 567年—568年 | 2年 | |
陈顼(在位:568年—582年) | |||
太建 | 569年—582年 | 14年 | 陈叔宝即位沿用 |
陈叔宝(在位:582年—589年) | |||
至德 | 583年—586年 | 4年 | |
祯明 | 587年—589年正月 | 3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北魏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拓跋圭(在位:386年—409年) | |||
登国 | 386年—396年 | 11年 | |
皇始 | 396年—398年 | 3年 | |
天兴 | 398年—404年 | 7年 | |
天赐 | 404年—409年 | 4年 | |
拓跋嗣(在位:409年—423年) | |||
永兴 | 409年—413年 | 5年 | |
神瑞 | 414年—416年 | 3年 | |
泰常 | 416年—423年 | 8年 | 拓跋焘即位沿用 |
拓跋焘(在位:423年— 452年) | |||
始光 | 424年—428年 | 5年 | |
神䴥 | 428年—431年 | 4年 | |
延和 | 432年—435年 | 4年 | |
太延 | 435年—440年 | 6年 | |
太平真君 | 440年—451年 | 12年 | |
正平 | 451年—452年 | 2年 | |
拓跋余(在位:452年) | |||
承平 | 452年 | 1年 | 或误作永平 |
拓跋濬(在位:452年—465年) | |||
兴安 | 452年—454年 | 3年 | |
兴光 | 454年—455年 | 2年 | |
太安 | 455年—459年 | 5年 | |
和平 | 460年—465年 | 6年 | 拓跋弘即位沿用 |
拓跋弘(在位:465年—471年) | |||
天安 | 466年—467年 | 2年 | |
皇兴 | 467年—471年 | 6年 | |
元宏(在位:471年—499年) | |||
延兴 | 471年—476年 | 6年 | |
承明 | 476年 | 1年 | |
太和 | 477年—499年 | 23年 | 元恪即位沿用 |
元恪(在位:499年—515年) | |||
景明 | 500年—504年 | 5年 | |
正始 | 504年—508年 | 5年 | |
永平 | 508年—512年 | 5年 | |
延昌 | 512年—515年 | 4年 | 元诩即位沿用 |
元诩(在位:515年—528年) | |||
熙平 | 516年—518年 | 3年 | |
神龟 | 518年—520年 | 3年 | |
正光 | 520年—525年 | 6年 | |
孝昌 | 525年—528年 | 4年 | |
武泰 | 528年 | 4年 | |
元子攸(在位:528年—530年) | |||
建义 | 528年 | 1年 | |
永安 | 528年—530年 | 3年 | |
元晔(在位:530年—531年) | |||
建明 | 530年—531年 | 2年 | |
元恭(在位:531年) | |||
普泰 | 531年 | 1年 | 一作普嘉 |
元朗(在位:531年—532年) | |||
中兴 | 531年—532年 | 2年 | |
元修(在位:532年—534年) | |||
太昌 | 532年 | 1年 | |
永兴 | 532年 | 1年 | |
永熙 | 532年—534年 | 3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东魏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元善见(在位:534年—550年) | |||
天平 | 534年—537年 | 4年 | |
元象 | 538年—539年 | 2年 | |
兴和 | 539年—542年 | 4年 | |
武定 | 543年—550年 | 8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西魏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元宝炬(在位:535年—551年) | |||
大统 | 535年—551年 | 17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北齐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高洋(在位:550年—559年) | |||
天保 | 550年—559年 | 10年 | 高殷即位沿用 |
高殷(在位:559年—560年) | |||
乾明 | 560年 | 1年 | |
高演(在位:560年—561年) | |||
皇建 | 560年—561年 | 2年 | |
高湛(在位:561年—565年) | |||
太宁 | 561年—562年 | 2年 | 或作大宁、泰宁 |
河清 | 562年—565年 | 4年 | |
高纬(在位:565年—577年) | |||
天统 | 565年—569年 | 5年 | |
武平 | 570年—576年 | 7年 | |
隆化 | 576年 | 1年 | |
高延宗(在位:576年) | |||
德昌 | 576年 | 1年 | |
高恒(在位:577年) | |||
承光 | 577年 | 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北周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宇文毓(在位:557年—560年) | |||
武成 | 559年—560年 | 2年 | 宇文邕即位沿用 |
宇文邕(在位:560年—578年) | |||
保定 | 561年—565年 | 5年 | |
天和 | 566年—572年 | 7年 | |
建德 | 572年—578年 | 7年 | |
宣政 | 578年 | 1年 | 宇文赟即位沿用 |
宇文赟(在位:578年—579年) | |||
大成 | 579年 | 1年 | |
宇文衍(在位:579年—581年) | |||
大象 | 579年—580年 | 2年 | |
大定 | 581年 | 1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隋朝帝王年号
杨坚(在位:581年—604年) | |||
---|---|---|---|
开皇 | 581年—600年 | 20年 | |
仁寿 | 601年—604年 | 4年 | 隋炀帝即位沿用 |
杨广(在位:604年— 618年) | |||
大业 | 605年—618年 | 14年 | 《隋书》、《北史》等只记载到大业十三年,而《资治通鉴》则只记载到十二年。赵翼则考证李渊虽然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但是隋炀帝仍在,大业年号并没有废 |
杨侑(在位:617年—618年) | |||
义宁 | 617年—618年 | 2年 | |
杨侗(在位:618年—619年) | |||
皇泰 | 618年—619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唐朝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李渊(在位:618年—626年) | |||
武德 | 618年—626年 | 9年 | 唐太宗即位沿用 |
唐太宗(在位:626年—649年) | |||
贞观 | 627年—649年 | 23年 | 唐高宗即位沿用 |
唐高宗(在位:649年—683年) | |||
永徽 | 650年—655年 | 6年 | 新罗开始使用中国唐朝年号 |
显庆 | 656年—661年 | 6年 | 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因此唐朝人追称显庆年号多称明庆,又作光庆 |
龙朔 | 661年—663年 | 3年 | |
麟德 | 664年—665年 | 2年 | 《旧唐书》、《新唐书》都称是龙朔三年十二月,诏改明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纪元钞》则记载“龙朔四年六月一日改”,与史书的记载相差半年。 |
乾封 | 666年—668年 | 3年 | |
总章 | 668年—670年 | 3年 | 《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总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
咸亨 | 670年—674年 | 5年 | |
上元 | 674年—676年 | 3年 | |
仪凤 | 676年—679年 | 4年 | |
调露 | 679年—680年 | 2年 | |
永隆 | 680年—681年 | 2年 | 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唐朝人多称永崇 |
开耀 | 681年—682年 | 2年 | |
永淳 | 682年—683年 | 2年 | |
弘道 | 683年 | 1年 | |
唐中宗(在位:683年—684年) | |||
嗣圣 | 684年正月—二月 | 2个月 | |
唐睿宗(在位:684年—690年,684年九月后,武则天临朝称制) | |||
文明 | 684年二月—八月 | 7个月 | |
光宅 | 684年九月—十二月 | 4个月 | |
垂拱 | 685年—688年 | 4年 | |
永昌 | 689年正月—十一月 | 11个月 | |
载初 | 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 2年 | 从元年起用子正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则天皇帝(在位:690年—705年) | |||
天授 | 690年—692年 | 3年 | 元年改国号为周 |
如意 | 692年 | 1年 | 用子正 |
长寿 | 692年—694年 | 3年 | 用子正 |
延载 | 694年 | 1年 | 用子正 |
证圣 | 695年 | 1年 | 用子正 |
天册万岁 | 695年 | 2月 | 用子正 |
万岁登封 | 695年—696年 | 1年 | 用子正 |
万岁通天 | 696年—697年 | 2年 | 用子正 |
神功 | 697年 | 1年 | 用子正 |
圣历 | 698年—700年 | 3年 | 用子正 |
久视 | 700年—701年 | 2年 | 元年复寅正 |
大足 | 701年 | 1年 | |
长安 | 701年—704年 | 4年 | |
神龙 | 705年—705 | 1月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唐中宗(在位:705年—710年) | |||
神龙 | 705年—707年 | 3年 | |
景龙 | 707年—710年 | 4年 | |
李重茂(在位:710年) | |||
唐隆 | 710年 | 1年 | 或作唐元、唐兴、唐安 |
唐睿宗(在位:710年—712年) | |||
景云 | 710年—712年 | 3年 | |
太极 | 712年 | 1年 | |
延和 | 712年 | 1年 | |
唐玄宗(在位:712年—756年) | |||
先天 | 712年—713年 | 2年 | |
开元 | 713年—741年 | 29年 | |
天宝 | 742年—756年 | 15年 | 三年正月朔改“年”为“载” |
唐肃宗(在位:756年—762年) | |||
至德 | 756年—758年 | 3年 | 称“年”为“载” |
乾元 | 758年—760年 | 3年 | 元年复载为年 |
上元 | 760年—761年 | 2年 | 去年号,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 |
宝应 | 762年—763年 | 2年 | 唐代宗即位沿用 |
唐代宗(在位:762年—779年) | |||
广德 | 763年—764年 | 2年 | |
永泰 | 765年—766年 | 2年 | |
大历 | 766年—779年 | 14年 | |
唐德宗(在位:779年— 805年) | |||
建中 | 780年—783年 | 4年 | |
兴元 | 784年 | 1年 | |
贞元 | 785年—805年 | 21年 | |
唐顺宗(在位:805年) | |||
永贞 | 805年 | 1年 | |
唐宪宗(在位:805年—820年) | |||
元和 | 806年—820年 | 15年 | 唐穆宗即位沿用 |
唐穆宗(在位:820年—824年) | |||
长庆 | 821年—824年 | 4年 | 唐敬宗即位沿用 |
唐敬宗(在位:824年—826年) | |||
宝历 | 825年—827年 | 3年 | 唐文宗即位沿用 |
唐文宗(在位:826年—840年) | |||
大和 | 827年—835年 | 9年 | 或作太和 |
开成 | 836年—840年 | 5年 | 唐武宗即位沿用 |
唐武宗(在位:840年— 846年) | |||
会昌 | 841年—846年 | 6年 | 六年三月唐宣宗即位沿用 |
唐宣宗(在位:846年—859年) | |||
大中 | 847年—860年 | 14年 | 唐懿宗即位沿用 |
唐懿宗(在位:859年—873年) | |||
咸通 | 860年—874年 | 15年 | 唐僖宗即位沿用 |
唐僖宗(在位:873年—888年) | |||
乾符 | 874年—879年 | 6年 | |
广明 | 880年—881年 | 2年 | |
中和 | 881年—885年 | 5年 | |
光启 | 885年—888年 | 4年 | |
文德 | 888年 | 1年 | 唐昭宗即位沿用 |
唐昭宗(在位:888年—904年) | |||
龙纪 | 889年 | 1年 | |
大顺 | 890年—891年 | 2年 | |
景福 | 892年—893年 | 2年 | |
乾宁 | 894年—898年 | 5年 | |
光化 | 898年—901年 | 4年 | |
天复 | 901年—904年 | 4年 | 南吴太祖杨行密用此年号到904年。前蜀高祖王建在907年九月用此年号(天复七年) |
天祐 | 904年—907年 | 4年 | 元年八月唐哀帝即位沿用。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钱镠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梁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朱温(在位:907年—912年) | |||
开平 | 907年—911年 | 5年 | 闽太祖王审知在开平三年至五年亦用此年号。新罗自907年用后梁年号 |
乾化 | 911年—913年 | 3年 | 后梁末帝朱友贞复用乾化年号;吴越太祖钱镠和闽太祖王审知亦用此年号 |
朱友圭(在位:912年—913年) | |||
凤历 | 913年 | 1年 | 吴越太祖钱镠在913年用该年号 |
朱友贞(在位:913年—923年) | |||
乾化 | 913年—915年 | 3年 | 复用朱温乾化年号三年至五年 |
贞明 | 915年—921年 | 7年 | 吴越太祖钱镠,闽太祖王审知同时用该年号 |
龙德 | 921年—923年 | 3年 | 吴越太祖钱镠,闽太祖王审知同时用该年号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唐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李存勖(在位:923年—926年) | |||
同光 | 923年—926年 | 4年 | 闽太祖王审知和荆南武信王高季兴以及新罗亦用 |
李嗣源(在位:926年—933年) | |||
天成 | 926年—930年 | 5年 | 楚武穆王马殷,闽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钧,荆南武信王高季兴、高丽(933年起)用此年号。929年七月荆南文献王高从诲复用此年号 |
长兴 | 930年—933年 | 4年 | 马楚衡阳王马希声和文昭王马希范,闽惠宗王延钧,荆南文献王高从诲亦用此年号 |
李从厚(在位:933年—934年) | |||
应顺 | 934年 | 1年 | 吴越世宗钱元瓘、楚文昭王马希范、荆南文献王高从诲用此年号 |
李从珂(在位:934年—937年) | |||
清泰 | 934年—936年 | 3年 | 吴越世宗钱元瓘、楚文昭王马希范、荆南文献王高从诲用此年号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晋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石敬瑭(在位:936年—942年) | |||
天福 | 936年—944年 | 9年 | 七年六月石重贵即位沿用。后汉刘知远,吴越世宗钱元瓘和成宗钱弘佐,楚文昭王马希范、荆南文献王高从诲也用此年号。947年吴越忠逊王钱弘倧,荆南文献王高从诲、楚废王马希广(四月)再用此年号。高丽自938年用后晋年号 |
石重贵(在位:942年—946年) | |||
开运 | 944年—946年 | 3年 | 吴越成宗钱弘佐、楚文昭王马希范、荆南文献王高从诲也用此年号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汉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刘知远(在位:947年—948年) | |||
天福 | 947年 | 1年 | 沿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十二年) |
乾祐 | 948年—950年 | 3年 | 元年二月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沿用。吴越忠懿王钱俶,荆南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保融,楚废王马希广,高丽亦用此年号。北汉世祖刘旻、睿宗刘钧从951年继续沿用此年号到956年(乾祐四年—九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后周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郭威(在位:951年—954年) | |||
广顺 | 951年—953年 | 3年 | 吴越忠懿王钱俶、荆南贞懿王高保融,高丽亦用此年号 |
显德 | 954年—960年 | 7年 | 元年正月世宗柴荣即位沿用;六年六月恭帝柴宗训即位沿用。南唐元宗李璟,荆南贞懿王高保融,吴越忠懿王钱俶亦用此年号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北宋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赵匡胤(在位:960年—976年) | |||
建隆 | 960年—963年 | 4年 | 南唐元宗李璟,李煜;吴越忠懿王钱俶;荆南待中高保勖、高继冲用此年号 |
乾德 | 963年—968年 | 6年 | 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忠懿王钱俶、高丽用此年号 |
开宝 | 968年—976年 | 9年 | 九年十月宋太宗即位沿用。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忠懿王钱俶用此年号 |
宋太宗(在位:976年—997年) | |||
太平兴国 | 976年—984年 | 9年 | 吴越忠懿王钱俶用此年号 |
雍熙 | 984年—987年 | 4年 | |
端拱 | 988年— 989年 | 2年 | |
淳化 | 990年—994年 | 5年 | |
至道 | 995年—997年 | 3年 | 宋真宗即位沿用 |
宋真宗(在位:997年—1022年) | |||
咸平 | 998年—1003年 | 6年 | |
景德 | 1004年—1007年 | 4年 | |
大中祥符 | 1008年—1016年 | 9年 | 高丽自1016年起用北宋年号 |
天禧 | 1017年—1021年 | 5年 | |
乾兴 | 1022年 | 1年 | 宋仁宗即位沿用 |
宋仁宗(在位:1022年—1063年) | |||
天圣 | 1023年—1032年 | 10年 | |
明道 | 1032年—1033年 | 2年 | |
景祐 | 1034年—1038年 | 5年 | |
宝元 | 1038年—1040年 | 3年 | |
康定 | 1040年—1041年 | 2年 | |
庆历 | 1041年—1048年 | 8年 | |
皇祐 | 1049年—1054年 | 6年 | |
至和 | 1054年—1056年 | 3年 | |
嘉祐 | 1056年—1063年 | 8年 | 宋英宗即位沿用 |
宋英宗(在位:1063年—1067年) | |||
治平 | 1064年—1067年 | 4年 | 宋神宗即位沿用 |
宋神宗(在位:1067年—1085年) | |||
熙宁 | 1068年—1077年 | 10年 | |
元丰 | 1078年—1085年 | 8年 | 宋哲宗即位沿用 |
宋哲宗(在位:1085年—1100年) | |||
元祐 | 1086年—1094年 | 9年 | |
绍圣 | 1094年—1098年 | 5年 | |
元符 | 1098年—1100年 | 3年 | 宋徽宗即位沿用 |
宋徽宗(在位:1100年—1125年) | |||
建中靖国 | 1101年 | 1年 | |
崇宁 | 1102年—1106年 | 5年 | |
大观 | 1107年—1110年 | 4年 | |
政和 | 1111年—1118年 | 8年 | |
重和 | 1118年—1119年 | 2年 | |
宣和 | 1119年—1125年 | 7年 | 宋钦宗即位沿用 |
宋钦宗(在位:1126年—1127年) | |||
靖康 | 1126年—1127年 | 2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南宋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宋高宗(在位:1127年—1162年) | |||
建炎 | 1127年—1130年 | 4年 | |
眀受 | 1129年 | 1年 | 元懿太子因苗刘兵变即位到退位一共26天 |
绍兴 | 1131年—1162年 | 32年 | 宋孝宗即位沿用 |
宋孝宗(在位:1162年—1189年) | |||
隆兴 | 1163年—1164年 | 2年 | |
乾道 | 1165年—1173年 | 9年 | |
淳熙 | 1174年—1189年 | 16年 | 宋光宗即位沿用 |
宋光宗(在位:1189年—1194年) | |||
绍熙 | 1190年—1194年 | 5年 | 宋宁宗即位沿用 |
宋宁宗(在位:1194年—1224年) | |||
庆元 | 1195年—1200年 | 6年 | |
嘉泰 | 1201年—1204年 | 4年 | |
开禧 | 1205年—1207年 | 3年 | |
嘉定 | 1208年—1224年 | 17年 | 宋理宗即位沿用 |
宋理宗(在位:1224年—1264年) | |||
宝庆 | 1225年—1227年 | 3年 | |
绍定 | 1228年—1233年 | 6年 | |
端平 | 1234年—1236年 | 3年 | |
嘉熙 | 1237年—1240年 | 4年 | |
淳祐 | 1241年—1252年 | 12年 | |
宝祐 | 1253年—1258年 | 6年 | |
开庆 | 1259年 | 1年 | |
景定 | 1260年—1264年 | 5年 | 宋度宗即位沿用 |
宋度宗(在位:1264年—1274年) | |||
咸淳 | 1265年—1274年 | 10年 | 宋恭帝即位沿用 |
宋恭帝(在位:1274年—1276年) | |||
德祐 | 1275年—1276年 | 2年 | |
宋端宗(在位:1276年—1278年) | |||
景炎 | 1276年—1278年 | 3年 | |
赵昺(在位:1278年—1279年) | |||
祥兴 | 1278年—1279年 | 2年 |
辽朝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辽太祖(在位:916年—926年) | |||
神册 | 916年—922年 | 7年 | |
天赞 | 922年—926年 | 5年 | |
天显 | 926年—938年 | 13年 | 元年七月阿保机逝世,皇后摄政。至天显二年十一月辽太宗即位沿用 |
辽太宗(在位:927年—947年) | |||
会同 | 938年—947年 | 10年 | |
大同 | 947年 | 1年 | 辽世宗即位沿用 |
辽世宗(在位:947年—951年) | |||
天禄 | 947年—951年 | 5年 | |
辽穆宗(在位:951年—969年) | |||
应历 | 951年—969年 | 19年 | |
辽景宗(在位:969年—982年) | |||
保宁 | 969年—979年 | 11年 | |
乾亨 | 979年—983年 | 5年 | 辽圣宗即位沿用 |
辽圣宗(在位:982年—1031年) | |||
统和 | 983年—1012年 | 30年 | 高丽自994年起用此年号 |
开泰 | 1012年—1021年 | 10年 | |
太平 | 1021年—1031年 | 11年 | 高丽自1022年起用辽年号,该年号用至1037年 |
辽兴宗(在位:1031年—1055年) | |||
景福 | 1031年—1032年 | 2年 | |
重熙 | 1032年—1055年 | 24年 | 或作重和,崇熙 |
辽道宗(在位:1055年—1101年) | |||
清宁 | 1055年—1064年 | 10年 | |
咸雍 | 1065年—1074年 | 10年 | |
大康 | 1075年—1084年 | 10年 | 或作太康 |
大安 | 1085年—1094年 | 10年 | |
寿昌 | 1095年—1101年 | 7年 | 或作寿隆、盛昌 |
辽天祚帝(在位:1101年—1125年) | |||
乾统 | 1101年—1110年 | 10年 | 或作乾通 |
天庆 | 1111年—1120年 | 10年 | 高丽自1116年起停用辽朝年号 |
保大 | 1121年—1125年 | 5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金朝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金太祖(在位:1115年— 1123年) | |||
收国 | 1115年—1116年 | 2年 | |
天辅 | 1117年—1123年 | 7年 | |
金太宗(在位:1123年— 1135年) | |||
天会 | 1123年—1137年 | 15年 | 金熙宗即位沿用 |
金熙宗(在位:1135年—1149年) | |||
天眷 | 1138年—1140年 | 3年 | |
皇统 | 1141年—1149年 | 9年 | |
金海陵王(在位:1150年—1161年) | |||
天德 | 1149年—1153年 | 5年 | |
贞元 | 1153年—1156年 | 4年 | |
正隆 | 1156年—1161年 | 6年 | |
金世宗(在位:1161年— 1189年) | |||
大定 | 1161年—1189年 | 29年 | |
金章宗(在位:1189年— 1208年) | |||
明昌 | 1190年—1196年 | 7年 | |
承安 | 1196年—1200年 | 5年 | |
泰和 | 1201年—1208年 | 8年 | 八年十一月卫绍王完颜允济即位沿用 |
完颜永济(在位:1208年— 1213年) | |||
大安 | 1209年—1211年 | 3年 | |
崇庆 | 1212年—1213年 | 2年 | |
至宁 | 1213年 | 5个月 | |
金宣宗(在位:1213年— 1224年) | |||
贞祐 | 1213年—1217年 | 5年 | |
兴定 | 1217年—1222年 | 6年 | |
元光 | 1222年—1223年 | 2年 | |
金哀宗(在位:1224年— 1234年) | |||
正大 | 1224年—1231年 | 8年 | |
开兴 | 1232年 | 1年 | |
天兴 | 1232年—1234年 | 3年 | |
金末帝(在位:1234年) | |||
盛昌 | ? | ? | 李兆洛《纪元编》以此作末帝年号,但没有史料证据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元朝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1260年—1294年) | |||
中统 | 1260年—1264年 | 5年 | |
至元 | 1264年—1294年 | 31年 | |
元成宗(在位:1294年—1307年) | |||
元贞 | 1295年—1297年 | 3年 | |
大德 | 1297年—1307年 | 11年 | 元武宗即位沿用 |
元武宗(在位:1307年—1311年) | |||
至大 | 1308年—1311年 | 4年 | 元仁宗即位沿用 |
元仁宗(在位:1311年—1320年) | |||
皇庆 | 1312年—1313年 | 2年 | |
延祐 | 1314年—1320年 | 7年 | 元英宗即位沿用 |
元英宗(在位:1320年—1323年) | |||
至治 | 1321年—1323年 | 3年 | 元泰定帝即位沿用 |
元泰定帝(在位:1323年—1328年) | |||
泰定 | 1324年—1328年 | 5年 | |
致和 | 1328年 | 1年 | |
元天顺帝(在位:1328年) | |||
天顺 | 1328年 | 1年 | |
元文宗(在位:1328年—1332年) | |||
天历 | 1328年—1330年 | 3年 | 元明宗(1329年)复用该年号 |
至顺 | 1330年—1333年 | 4年 | 三年八月,文宗死,十月元宁宗即位沿用;十二月元惠宗即位沿用 |
元惠宗(在位:1333年—1370年) | |||
元统 | 1333年—1335年 | 3年 | |
至元 | 1335年—1340年 | 6年 | |
至正 | 1341年—1370年 | 30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明朝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明太祖(在位:1368年—1398年) | |||
洪武 | 1368年—1398年 | 31年 | 三十一年闰五月明惠帝即位沿用。朝鲜自1370年起始行明年号 |
明惠宗(在位:1398年—1402年) | |||
建文 | 1399年—1402年 | 4年 | 四年六月明成祖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 |
明成祖(在位:1402年—1424年) | |||
永乐 | 1403年—1424年 | 22年 | 明仁宗即位沿用 |
明仁宗(在位:1424年—1425年) | |||
洪熙 | 1425年 | 1年 | 明宣宗即位沿用 |
明宣宗(在位:1425年—1435年) | |||
宣德 | 1426年—1435年 | 10年 | 明英宗即位沿用 |
明英宗(在位:1435年—1449年) | |||
正统 | 1436年—1449年 | 14年 | 明代宗即位沿用 |
明代宗(在位:1449年—1457年) | |||
景泰 | 1450年—1457年 | 7年 | 明英宗复位沿用 |
明英宗(在位:1457年—1464年) | |||
天顺 | 1457年—1464年 | 8年 | 明宪宗即位沿用 |
明宪宗(在位:1464年—1487年) | |||
成化 | 1465年—1487年 | 23年 | 明孝宗即位沿用 |
明孝宗(在位:1487年—1505年) | |||
弘治 | 1488年—1505年 | 18年 | 明武宗即位沿用 |
明武宗(在位:1505年—1521年) | |||
正德 | 1506年—1521年 | 16年 | 明世宗即位沿用 |
明世宗(在位:1521年—1566年) | |||
嘉靖 | 1522年—1566年 | 45年 | 明穆宗即位沿用 |
明穆宗(在位:1567年—1572年) | |||
隆庆 | 1567年—1572年 | 6年 | 明神宗即位沿用 |
明神宗(在位:1572年—1620年) | |||
万历 | 1573年—1620年 | 48年 | 明光宗即位沿用 |
明光宗(在位:1620年) | |||
泰昌 | 1620年 | 1年 | 明熹宗即位沿用 |
明熹宗(在位:1620年—1627年) | |||
天启 | 1621年—1627年 | 7年 | 明思宗即位沿用 |
明思宗(在位:1627年—1644年) | |||
崇祯 | 1628年—1644年 | 17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清朝帝王年号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努尔哈赤(在位:1616年—1626年) | |||
天命 | 1616年—1626年 | 11年 | 有学者认为后金只使用汗号纪年,实际并无年号。《清实录》用“建元天命”,是编者附会汉制所做 |
皇太极(在位:1626年—1643年) | |||
天聪 | 1627年—1636年 | 10年 | 有学者认为后金只使用汗号纪年,实际并无年号。《清实录》用“建元天命”,是编者附会汉制所做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年号 | 起讫时间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皇太极(在位:1626年—1643年) | |||
崇德 | 1636年—1643年 | 8年 | 清世祖即位沿用 |
福临(在位:1643年—1661年) | |||
顺治 | 1644年—1661年 | 18年 | 清圣祖即位沿用。朝鲜始行清年号 |
玄烨(在位:1661年—1722年) | |||
康熙 | 1662年—1722年 | 61年 | 清世宗即位沿用 |
胤禛(在位:1722年—1735年) | |||
雍正 | 1723年—1735年 | 13年 | 清高宗即位沿用 |
弘历(在位:1735年—1796年) | |||
乾隆 | 1736年—1795年 | 60年 | 清仁宗即位沿用 |
颙琰(在位:1795年—1820年) | |||
嘉庆 | 1796年—1820年 | 25年 | 清宣宗即位沿用 |
旻宁(在位:1820年—1850年) | |||
道光 | 1821年—1850年 | 30年 | 清文宗即位沿用 |
奕詝(在位:1850年—1861年) | |||
咸丰 | 1851年—1861年 | 11年 | 清穆宗即位沿用 |
载淳(在位:1861年—1875年) | |||
同治 | 1862年—1874年 | 13年 | 清德宗即位沿用 |
载湉(在位:1874年—1908年) | |||
光绪 | 1875年—1908年 | 34年 | 溥仪即位沿用 |
溥仪(在位:1909年—1912年) | |||
宣统 | 1909年—1912年 | 3年 | 1912年01月01日中华民国成立废除年号纪年,实行民国纪年 |
内容来源网站:参考资料2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废除年号纪年,改用“中华民国”(简称“民国”)纪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统年号废除。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废民国纪年,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详见词条:洪宪帝制)
1917年7月1日,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恢复“宣统”年号,以当年为“宣统九年”。7月12日张勋败于黎元洪“讨逆军”,溥仪被迫退位,宣统年号同时废除。(详见词条:丁巳复辟)
1932年3月1日,溥仪于长春(伪“新京”)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定伪“年号”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仪“登基”为伪“满洲帝国”“皇帝”,改“年号”为“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溥仪下诏“退位”,伪满“年号”亦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详见词条:伪满洲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