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兴郡
始兴郡
始兴郡是粤北第一古郡,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有1756余年历史,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分桂阳郡南部都尉置始兴郡,治曲江县(广东省韶关市东南)。辖境相当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广东省曲江县、仁化县、乳源县、始兴县、阳山县、翁源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乐昌市(县级市)、南雄市(县级市)、连州市(县级市)、英德市(县级市)、清远市(地级市)、韶关市(地级市)等地。先后属荆州、广州、湘州。梁以后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韶州。唐朝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韶州为始兴郡。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辖域和下辖行政单位变化
基本信息
中文名:始兴郡
行政区类别:郡
地理位置:亚洲大陆东部(华南板块)南岭中段蔚岭以南,萌渚岭(连阳山脉)以东、以南,万时山以东、以南,北江上游
存在时间:265年(三国吴)~758年(唐朝)
别名:广兴郡
所属地区:华南地区
下辖地区:阳山县、桂阳县、中宿县、始兴县、曲江县、含洭县、浈阳县、斜阶县
所有曾辖范围(大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广东省韶关市(除新丰县)、广东省清远市
辖域和下辖行政单位变化
战国时期为南楚、扬越、南越地(分属),在广东省阳山县一带曾有过阳禺国。
广东省乐昌市北部及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在秦朝初期属苍梧郡,后苍梧郡并入属长沙郡;广东南雄市东部和江西大余县秦朝属于庐江郡。其余地区属于南海郡。
秦朝末期至楚汉相争时,乐昌市北部及今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属长沙国(剩余部分属南海郡),南雄市东部属于九江王国。原南海郡龙川县县令赵佗继任南海郡尉,合并桂林郡、象郡并攻灭瓯雒国,建立南越国(秦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全部辖地及瓯雒国灭亡前领土),在南越国内保留南海郡。原属秦南海郡的地区属南越国南海郡。
西汉初期,南雄市东部、大余县属于淮南国,汉高祖六年(前202年),分长沙国长沙郡南部置桂阳郡。乐昌市北部、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属长沙国桂阳郡。
前198年(西汉吕后二年),在桂阳郡南部,广东省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一带设立桂阳县。
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汉灭南越国,保留南海郡,但把秦朝至南越国属于南海郡的大部分粤北地区分别划入桂阳郡(桂阳郡的阳山县、含洭县、曲江县、浈阳县辖区大部分在秦朝及南越国时期属南海郡,此时乐昌市北部地区也划归曲江县)和豫章郡南野县(广东省南雄市、始兴县地汉灭南越国后统一属之)。此外汉朝在南海郡剩余辖地设立中宿县(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北临桂阳郡,属南海郡。
东汉设桂阳南部都尉,治所在广东省韶关市东南莲花峰下,辖阳山、桂阳、曲江、含洭、浈阳五县。桂阳南部都尉和桂阳郡其它辖县的边界和湖南省-广东省边界重合。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豫章郡分置庐陵郡,南野县属庐陵郡。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撤销阳山县,其地归含洭县管辖。
三国东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南野县属庐陵南部都尉。
三国东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析庐陵南部都尉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辖今江西省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市、广东省始兴县,治所大概位于距韶关不远的大桥镇一带)。后再从始兴县分置斜阶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
三国东吴
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冬,析含洭县桃乡置阳山县,进以桂阳郡始兴都尉置始兴郡。下辖始兴(约广东省南雄市、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两地)、中宿县(原属南海郡)、斜阶县、桂阳县、阳山县、含洭县、浈阳县、曲江县八县,属于荆州管辖,治所在曲江县(广东省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
晋朝
晋废斜阶县入南野县。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始兴郡划归广州管辖。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分荆州地置湘州(州治在湖南省长沙市),始兴郡改属湘州。
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废湘州,属荆州,郡治迁往东南十里官滩(韶关市浈江区南郊五、六公里)。
南朝
宋曾设小桂郡(大概在连州一带)。
公元452年(宋元嘉二十九年)始兴郡改属广州。
公元467年(宋泰始三年)改浈阳县为贞阳县。
公元470年(宋泰始六年)在贞阳县西六十里置冈溪县,始兴郡分出桂阳、阳山、含洭三县,与冈溪县组成宋安郡。
公元472年(宋泰豫元年)改称广兴郡,省冈溪县和宋安郡。
公元479年(齐建元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广兴郡复名始兴郡,属湘州。
齐(479年至502年)时,从曲江县分置仁化县(县治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走马坪北20里的恩溪扶溪合流处)。以晋朝所废之斜阶县之辖地置令阶县(治所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西七里)。
梁至唐朝垂拱三年(502年至687年)撤销仁化县,并入曲江县。
梁天监二年年间(公元503年)分始兴地置安远县。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置广德县(广东省清远市连山瑶族自治县),四月令阶县改名为正阶县。
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在含洭县置衡州和阳山郡,衡州辖阳山郡(辖含洭县、阳山县、桂阳县、广德县四县)、始兴郡,在中宿县地置清远郡,辖中宿县(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威正县、廉平县、恩洽县、浮护县(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中南部)五县(威正县、廉平县、恩洽县、浮护县县治不详),隶属广州。
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分曲江县西北境置梁化县。
梁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分梁化县置平石县。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衡州分作东衡州、西衡州,东衡州治所在曲江县,辖始兴郡。
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正阶县并入始兴县。
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南康郡地大余(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改属东衡州始兴郡。
梁承圣中元年至四年(552—555年)分始兴地置安远县。
公元554年(梁承圣三年),析浈阳县东部立翁源县,属清远郡。以始兴郡增置东衡州(治在曲江),始兴郡属东衡州。
梁末陈初,一度废东衡州,始兴郡改属衡州(州治在今英德市)。
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改安远县为安远郡,隶属东衡州,即韶州。
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复置东衡州,始兴郡隶属东衡州。
公元560—566年(天嘉年间),改衡州为西衡州,治仍在含洭县,含洭县属西衡州阳山郡,浈阳县仍属东衡州始兴郡。
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大余改隶东衡州安远郡。
隋朝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始兴郡,改为东衡州,不久又改为韶州(州、县治所回迁莲花山)。废安远郡置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按:《隋书》是年省诸郡,于始兴郡置广州总管府,统县十六,始兴在焉。),此为大余建县之始。
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韶州废,入广州。
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废平石县入梁化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废始兴郡,大庾县改为大庾镇,入虔州(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县。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梁化县为乐昌县(因县内有乐石、昌山而得名),直属韶州。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南海郡。
唐朝
初隶属广州管辖。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韶关地区置番州,隶番州,未久番州改称东衡州。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东衡州称韶州,隶属于岭南道。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析始兴县北界的化南、横山两乡置贞昌县(今南雄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韶州复置始兴郡,治所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西一里武水西)。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韶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