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谋人
元谋人
元谋人(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是约17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县的人科人属直立人种。
元谋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1965年5月1日在云南元谋县那蚌村发现了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后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化石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左右。之后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元谋人已经可以制作工具和使用火。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发现过程
3 牙齿化石
4 遗址发现
5 生存状态
6 年代谜团
7 后续发现
8 国际影响
9 遗址保护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元谋人
亚目:简鼻亚目
科:人科
界:动物界
属:人属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分布区域: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前
目:灵长目
别称:元谋猿人
亚科:人亚科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直立人
亚种:元谋直立人
三名法: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
发现过程
牙齿化石
1965年,钱方、浦余庆等学者到上那蚌村附近寻找化石。当时,他们在一位牧牛老人指点下,来到蚌村以西约1公里的山沟里寻找化石。下午5点钟时,一个人在一个土包下发现了云南马的化石,接着又发现了两颗人类的门齿。后来,学者将牙齿化石带回北京。1972年2月,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胡承志鉴定,公布了这一发现。胡承志在《地质学报》1973年第1期上发表了《云南元谋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一文。
197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大规模发掘,在附近地层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动物化石等。但没有发现新的人类化石。
元谋人
1976年7月25日,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后出现争议。)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元谋县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5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
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3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在遗址中还找到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
牙齿化石
化石图片
元谋人的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同一成年人个体。其石化程度深,颜色灰白,有裂纹几处。对元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发现,其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呈铲形,切缘部分较为扩张,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元谋人门齿的特点有:齿冠基部肿厚,末端扩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结节凸起,有发达的铲形齿窝。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状突很长,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
元谋人左侧门齿长11.4毫米,宽8.1毫米,高11.2毫米。右侧门齿长11.5毫米,宽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缘在生前有磨耗。
遗址发现
遗址
元谋盆地位于金沙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气候干燥炎热,是滇中地区著名的"热坝"。1965年5月初,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一行,在元谋大那乌村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左、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侧定,这两颗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烧焦的骨头,并且在有炭屑的地方都伴有动物化石,属共生哺乳动物化石,有40余种,距今170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这就说明,元谋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狩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学会用火,用火烤食他们所获取的猎物,开始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生存状态
1973年,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出土石器三件。另外,在同一地点采集到石器三件,推测被雨水冲刷出地表,也被视为元谋人的石器。
三件地层中出土的石器均为石英岩制造,均为刮削器。其一为两刃刮削器,由石片制成,从石器上的人工加工痕迹来看,可能是砸击修理的。其二为复刃刮削器,由小石块制成,三边有加工痕迹,略呈长方形,应是复向加工而成。其三为端刃刮削器,也由小石块制成,也为复向加工而成。
三件采集到的石器中:其一为石核,呈梭形,长90毫米,单台面。其二为石片,其原料为红色砂岩,长略小于宽,打击点散漫。其三为尖状器,由石英岩石片制成,左侧单面加工,右侧两面加工,在中轴相交,属正尖尖状器。
仅通过这些石器难以推断元谋人的石器加工技术。但可得知以下几点:元谋人会用捶击法制造以及修理石器,会制造刮削器和尖状器,且工具尺寸不大。
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有许多炭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大者直径达15毫米,小者1毫米左右。
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另外还发现有大量炭屑。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
经过多年发掘,总共出土石器17件,其中地层出土7件,地表采集到10件。
生活环境
同期动植物化石
元谋人的生活环境是通过共存的动植物化石来推测的。一般将元谋人地层第三、第四段的动物化石称之为元谋动物群,认为是与元谋人共生的动物。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全部都为绝灭种,部分(38.8%)属于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残余物种,大多数为早更新世当地常见物种。如果生活环境来考察,云南马等生活于草原,细麂、湖麂等生活于热带雨林,竹鼠、复齿鼠兔等动物生活于灌木丛之中,泥河湾剑齿虎等生活于森林之中。
根据植物孢子的分析,树木主要以松属植物为多,还有榆树等。草本植物则更多。
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凉爽。
年代谜团
头骨
关于元谋人化石的地质时代和绝对年代,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属早更新世早期,在距今170万年左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测定距今170万±10万年。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为距今160~110万年。根据与元谋人伴生的哺乳动物的研究和与北京人牙齿的比较,似乎更为原始。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中更新世。因为古地磁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根据元谋人的化石层,可能距今60万~50万年或更晚。
经过对所发现的石器的研究,表明元谋人所处时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如果将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为170万年前,那么元谋人就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由于这是最初的对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一些教材、通俗读物和百科全书都持此说。如果将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为60万年左右,那么元谋人的年代将晚于公王岭蓝田人。
相关争论
凡是有网纹红土的存在,那一定是80万年前的土层!“网纹红土,是一种表面有纹路的鲜红色的土层,它是在80多万年前,因长期的湿热气候促使岩石产生化学反应及风化而成,在今天长江以南许多地方仍然可见。”黄慰文说,叫“网纹”只是通俗的说法,其实纹路是一层一层的,更准确应叫“蠕”纹,就像虫子爬过的那种蜿蜒痕迹。“它有两大最明显特征,鲜红色、网纹十分清晰,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土壤能同时具备。”发现了网纹红土,它将有助于解决长达40年之久的元谋人年代的争论,为元谋人作证!
元谋人的牙齿
“古地磁年代测定法,是一种根据地球磁性的变化规律来测定年代的方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士伦说,地球本身是个大磁场,可南、北两极并非永恒不变,相反不断在偏移,甚至每过几十万年,就可能发生一次南北极倒转,而地球上河流湖泊的形成、火山的喷发过程,都能记录当时地球的磁性状态。“但古地磁法不能产生数值年代,只能产生相对年代,它只有与同位素法相结合时,才能测出较为准确的年代,所以一些学者对元谋人的年代提出质疑。”不是有两颗牙齿化石吗?为什么不能做同位素测定?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周国兴解释说:“碳14的同位素法,一般只适合测定四五万年以下的年代,因为动植物遗体中的碳,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衰减,一过四五万年,就无法测定了。”
黄慰文告诉,网纹红土酸性很强,无法保存动物遗体,如百色盆地的网纹红土层就不含任何动物化石,所以,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应是从更下面地层出土的。
“现场发现元谋人的地质情况正是那样,网纹红土层正好覆盖在含元谋人化石、石器和动物化石的河湖地层之上,它就像一顶帽子,扣在元谋人头上,所以说,元谋人的年代,至少不会晚于距今80万年。综合其他种种测定,元谋人就是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
“其实早在2000年,美国古人类学界的权威专家就曾评论说,根据网纹红土的测定,中国学者们所说的一二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比如元谋人,是可信的。”
后续发现
中国“最早人类”及其近亲的调查发掘工作。对所获化石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早期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问题,从而对澄清当今人类起源的时间与地点之争作出我们的贡献。
云南元谋是这一攀登项目的重点工作地区。此前有关学者的初步研究显示,元谋古猿牙齿似乎存在大小两种类型。而这两种类型是否代表着两个生物种之间的差异,或仅仅是性别上的差异还不是很清楚。这就大大地妨碍了对元谋古猿整体特征,乃至整个云南古猿在演化分类上的地位及在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上的作用的认识。攀登专项启动后,野外发掘又获得了一批新的化石材料。在元谋发现的古猿化石中,牙齿化石占绝大部分。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由专项组织的对元谋古猿牙齿的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9年《科学通报》23期发表了刘武等对元谋古猿牙齿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成果。
这项新成果的研究材料包括自1986年首次发现古猿化石直至1998年底在元谋盆地历次发掘和收集的全部牙齿化石,共1266枚。由于样本数量大,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各测量项目的数据分布范围。刘武等人采用了直方图及正态曲线分析、双变量两维坐标分布、因子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犬齿面积比例系数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就元谋古猿牙齿大小尺寸的分布规律、元谋古猿与现生大猿及开远、禄丰古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这是自元谋古猿化石发现十多年来首次进行的较为系统规范的牙齿测量统计分析。直方图、两维坐标分布及因子分析发现元谋古猿牙齿尺寸具有较大的变异分布范围,多数牙齿呈现出明显的大小两种尺寸类型。然而,元谋古猿牙齿尺寸上的这种变异是否超出了开远、禄丰古猿及现生大猿单一种内的变异范围,则是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在元谋发现的古猿化石代表一个生物种还是两个生物种。为此,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方法来对比元谋古猿牙齿尺寸变异程度与其他中新世古猿及现生大猿牙齿变异程度的差别。在所计算的元谋古猿上下颌各牙齿的变异系数中,除上下颌犬齿的变异系数偏高外,元谋古猿其余牙齿尺寸的变异系数均位于或接近禄丰古猿及现生大猿牙齿尺寸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由于学术界基本倾向于认为到1987年为止发现的禄丰古猿代表着一个种(吴汝康,1987),因此该文变异系数对比分析强烈提示元谋古猿牙齿尺寸所呈现出的变异很可能尚未达到种间的变异范围。
古猿化石
自1956年在云南开远发现森林古猿牙齿化石以来,先后在云南的禄丰、元谋和保山发现了古猿化石。这些古猿在演化上的分类地位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将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与已发表的禄丰和开远古猿牙齿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试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牙齿尺寸方面的证据。从元谋与禄丰和开远古猿牙齿面积数据的分布对比看,在云南这三处地点发现的古猿的牙齿尺寸非常接近,其中元谋古猿与开远古猿彼此之间在牙齿数据上更为接近。禄丰古猿的牙齿尺寸较元谋古猿与开远古猿的牙齿尺寸稍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这项研究揭示了元谋古猿牙齿尺寸的分布规律,同时也就一些具体特点与在云南境内发现的禄丰古猿、开远古猿及现生大猿类进行了对比。
后续发现
(一)确定了在元谋发现的古猿代表着一个生物种
在对早期人类及化石高等灵长类,尤其是第三纪古猿的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在同一个地点发现的化石材料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与测量数据的差别与变异究竟是分类上的差别还是性别上的差异。在对禄丰古猿化石研究的早期阶段,曾经提出过在禄丰发现的化石可能代表着两个种。在随后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逐渐倾向于支持禄丰古猿是由在形态特征上具有高度性别差异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生物种,在这一过程中,对牙齿测量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元谋古猿化石研究早期已经注意到元谋古猿牙齿化石依尺寸和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并提出这两种类型分别相似于禄丰古猿的雌、雄性,但同时又指出元谋古猿的大、小两种类型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不能用性别差异来解释,有可能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古猿(Pilbeam,1997)。这次对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的分析显示多数牙齿呈现出大小两种尺寸类型的双峰分布现象,牙齿数据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系数的对比结果也显示,绝大多数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的变异系数均位于或接近代表着单一生物种的禄丰古猿及现生大猿牙齿尺寸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所以笔者提出了在元谋发现的古猿代表着一个生物种,牙齿尺寸大小两种类型的变异现象是性别二态的反映,说明当时生活在元谋地区的古猿是由在形态特征上性别差异显著的一个种群所组成。
(二)探讨了元谋古猿与现生大型猿类及开远、禄丰古猿的关系
自1956年在云南开远小龙潭发现古猿牙齿化石以来,相继在云南的禄丰、元谋和保山发现了古猿化石。这些古猿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演化上的系统地位以及在早期人类起源上的作用等问题一直是中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元谋古猿是继禄丰之后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丰富的第三纪古猿化石材料。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有关学者对这批材料做了一些研究并就上述问题进行过探讨。但实际上对涉及元谋古猿分类及演化地位的许多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而澄清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刘武等人在1999对在元谋发现的古猿牙齿测量数据与现生大猿及开远、禄丰古猿牙齿尺寸上的相似与差别程度进行了对比,试图就元谋古猿与现生大猿及开远、禄丰古猿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提示元谋古猿在系统分类上与开远及禄丰古猿接近,而与大猩猩、黑猩猩、猩猩等现生大猿类较远。在元谋古猿与开远和禄丰古猿关系的分析方面提示元谋、禄丰和开远三处古猿牙齿的尺寸比较接近,其中元谋与开远更为接近。综合对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对比结果,刘武等人认为中新世生活在云南不同地区的古猿也许在系统分类上比较接近。
这项研究是元谋古猿发现十几年来所进行的最为全面详尽的基础性数据积累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在未来的研究中彻底阐明在中国云南发现的古猿的系统地位及其在早期人类起源上的作用无疑将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藏品信息
中国地质博物馆元谋人藏品图片
中国地质博物馆:图片描述:这是元谋人据以命名的两颗牙齿化石,也是元谋人化石仅有的两件标本。这一化石是地质工作者钱方等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那蚌村附近,并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命名于1973年,学名为直立人。元谋亚种(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 Hu),简称元谋直立人或“元谋人”、“元谋猿人”。根据牙齿化石的出土层位、伴生动物化石的研究以及古地磁方法,测得元谋人的生活时代是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乃至亚洲大陆上已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元谋人化石仅发现一左一右两颗上中门齿,可能属于男性青年个体。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模式复杂。
云南元谋建成元谋人博物馆
这是一位游客在博物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建成。该博物馆有1个序厅和5个展厅,分别展示人类起源图解、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场景模拟等,陈列了“ 这是云南元谋县新建成的元谋人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这是一名青年男子在元谋人博物馆内拍摄“元谋人”复原头像。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20米请拯救乌东德淹没的元谋人攀枝花成昆铁路
金沙江攀枝花-宜宾段将修建四个大型水电站,从上到下依次是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至于后三个水电站倒没没有什么,淹没的仅仅是高山峡谷而已,而最上游的乌东德水电站将涉及到 1 上游临近的西南钢铁基地-攀枝花 2 中国最早人类化石元谋人的发现地元谋县 3 西南大通道,历史遗迹成昆铁路80公里的路段 4 当年红军抢渡金沙江的皎平渡。 而这里,我们只需要20米的高度就可以保住上面的东西 乌东德水电站初步计划上限定为980米,拟定950米、970米、975米
云南元谋人遗址保护碑旁建起数十座新坟
元谋人纪念碑 元谋人遗址保护碑 元谋人遗址保护碑旁的凌乱新坟 元谋人遗址保护碑旁的凌乱新坟 日前造访举世闻名的元谋人遗址时吃惊地发现,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圣地正遭到乱葬坟的“偷袭”。紧靠着元谋人遗址保护碑,杂乱无章地垒起了数十座现代坟墓,从西、北两侧侵入保护地,元谋人遗址正面临着乱葬坟的威胁。 元谋人遗址位于元谋坝子南部边沿上那蚌村后的一片紫砂山地上,距县城约八公里。
国际影响
1972年2月22日
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特殊日子里,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发现“元谋人”这一重大新闻,《人民日报》报道:“这是继中国北方发现的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古人类和中国西南地区第四纪地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早在1903年
日本学者横山又次郎所著书中就有在元谋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1926年冬至1927年初,美国自然博物馆中亚考察队在云南考察,格兰阶先生在元谋盆地东侧,马街南十里地处发现马、大象、犀牛等骨骼化石,根据化石把这个动物群及化石产出地层时代放在早更新世,并预感到有可能保留有早期人类化石的遗骸。
1926年—1940年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如纳尔逊、格兰阶、克勒特纳、卞美年、柯尔伯特、胡承志、裴文中、邱占祥、周明镇等多次对元谋盆地及元谋组地层第四纪进行过考察研究,考察中在元谋发现了冰川遗迹,经测定认定为华南唯一有代表性的更新世初期地质。考察中还发现了众多化石点,称之为“马街马化石层”。
1976年春
在“纪念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写作一百周年报告会”上,钱方、马醒华代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宣布:用古地磁方法测出元谋人年代为170±10万年;程国良代表地质所宣布:用同样方法测出元谋人生存年代为163—164万年;刘东生代表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发言:该所测出元谋人生存年代数据和上述单位结果基本相同。同年7月底,新华社、《人民日报》发布了“元谋人”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的重大新闻,“元谋人”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区,有力地挑战了人类起源非洲中心论这一学说,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遗址保护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陈列馆位于元谋县龙川街,距离元谋县城7公里处。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于1985年动工兴建,1987年落成。陈列馆展厅介绍了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等内容,馆藏文物千余件,展厅内陈列分“人类的起源”、“元谋古猿”、“元谋史前文化”三部分,揭露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简史,系统地展示了原始人类的进化环节。
元谋人遗址有纪念碑,不远处有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元谋人牙齿化石的标本,古生物化石及其他有关实物、资料。
2009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元谋人陈列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