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羊茅

紫羊茅紫羊茅

紫羊茅(拉丁学名:FestucarubraL.),是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植物,别名为毛稃羊茅、羊毛索、紫羊毛等。

紫羊茅根茎短或具根头,疏丛或密丛生,秆直立,平滑无毛,高30-60(70)厘米,具2节。叶鞘粗糙,圆锥花序狭窄,花果期6-9月。产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以及西南、华中大部分地区。生于海拔600-4500米的山坡草地、高山草甸、河滩、路旁、灌丛、林下等处。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牧草名称 3 牧草学名 4 来源与分布 5 牧草形态 6 牧草特性 7 生长环境 8 分布范围 9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10 栽培技术 11 常见牧草病害 12 常见牧草虫害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羊茅

      别称:Festuca rubra L. var. niitakensis Ohwi

      门:被子植物门

      目:禾本目

      亚科:早熟禾亚科

      种:紫羊茅

      拉丁学名:Festuca rubra L

      界:植物界

      纲:单子叶植物纲

      科:禾本科

      属:羊茅属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寒带地区、欧亚大陆都有分布

      牧草名称

      紫羊茅

      牧草学名

      Festuca rubra L.

      英文名:Red fescue

      来源与分布

      紫羊茅紫羊茅

      紫羊茅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寒带地区,欧亚大陆都有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及西北各地都有分布。多生于山区草坡,在稍湿润的生境形成繁密的草甸。在内蒙古呼盟、锡盟、大兴安岭多有分布,为冷湿地牧场重要草种。南方各省多分布于山地上部,如贵州梵净山上部等形成山地草甸。北京附近常见于林缘灌丛之间。

      有三个亚种:

      弱匍匐型紫羊茅(Festucarubrasubsp.trachophylla;英名:Creepingredfescue);

      强匍匐型紫羊茅(Festucarubrasubsp.rubra;英名:Strongcreepingredfescue);

      丛生型紫羊茅(Festucarubrasubsp.commutata;英名:Chewingsfescue)。

      牧草形态

      多年生禾草,具横走根茎。秆疏丛生,基部斜生或膝曲,兼具鞘内和鞘外分枝。秆细,高45~70厘米,具二至三节,顶节位于秆下部三分之一处。叶片对折或内卷,宽1~2毫米,长10~20厘米。叶鞘基部者长,上部者短于节间。分蘖叶的叶鞘闭合。成长后基部叶鞘红棕色,破碎呈纤维状。圆锥花序狭窄,长9~13厘米,宽0.5~2厘米。每节具1~2分枝,分枝直立或贴生,中部以下常裸露。小穗淡绿或先端紫色,含3~6小花。颖狭披针形。外稃长圆形,具不明显的五脉。第一外稃具短芒。颖果长菱形,不易脱落,遇雨潮湿常在果柄上发芽。约6~7月开花。

      牧草特性

      紫羊茅为根茎性中生禾草,常藉根茎进行繁衍。能适应潮湿的或干燥区湿润生境,无论在水湿的滩地或山区林缘都能发育为丛密的草甸。由种子萌发的植株,初期发育缓慢,当年不能形成生殖枝,在播种后三、四年才能充分发育,但已形成的草丛,春季萌发后或利用后的再生草生长很快,利用期长,属于长寿的多年生草。在气温达4℃时,种子开始萌发。生长最适温度约10~25℃,当气温逐渐升高时,影响其再生力和产草量。我国南方,夏季炎热,干旱,影响紫羊茅的生长,在草地利用、管理上,应适当控制放牧强度,防止草场退化。紫羊茅是长日照植物,春季返青早。在华北、华东地区,4月初返青,5月下旬抽穗,花期6月上旬,7月中旬种子成熟。绿色期长,约到11月上、中旬始枯黄越冬。耐寒性较强,在北方,次于冰草,但较多年生黑麦草、无芒雀麦草耐寒性稍强。喜凉爽湿润条件。不耐炎热,当气温达30℃时,出现轻度蔫萎,在38~40℃时,植株枯萎。在北京越夏死亡率可达30%左右,春秋季生长良好。但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低中山地种植,则表现常绿的性状。在华北地区可作冬春季放牧型青绿饲料。抗病、抗虫性较强,较少受病虫害的侵袭。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00~130厘米,但主要根层集中在10~20厘米土层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耐瘠薄土壤,在沙质土壤生长良好,根系充分发育;在粘土、沙壤土均可种植生长。能耐酸性土壤,在土壤Ph值4.5时,能够生长。但以在Ph6~6.5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喜湿润,耐水淹,在肥沃的土壤能很快建植成稠密的草地。再生力强,刈割30~40天后,可以迅速再生,恢复可利用的草地。利用年限长,一般可利用7~8年。栽培草地可利用10年以上,是建立人工放牧草地和混播草地的优良草种之一。紫羊茅的植株性状生长不稳定,很大程度依靠遗传性能,应根据生产需要的性状,提纯复壮,以防止退化。根据水肥需要和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可有较大的潜力。生长后期,多施氮肥,易使叶片徒长,分蘖增加,造成群落的透风、透光不良,易发生倒伏。紫羊茅具有厚密的植丛,浓绿的叶部,有适应土壤的能力,能耐频繁的刈割,生长发育整齐,能保持一定的嫩绿颜色,常采用作草坪植物,常与翦股颖等植物培植为优质的细叶草坪。坪种经过选育过程,现在已培育成多种优良的草坪植物。并以植物上部生长有限,下层发育繁盛,常用作果园覆盖植物。根系发育,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生长环境

      性喜寒冷潮湿、温暖的气候,在肥沃、潮湿、富含有机质、pH值为4.7~8.5的细壤土中生长良好。耐高温;喜光,耐半阴,对肥料反应敏感,抗逆性强,耐酸、耐瘠薄,抗病性强。

      分布范围

      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及西北各地都有分布。南方各省多分布于山地上部,如贵州梵净山上部等形成山地草甸。北京附近常见于林缘灌丛之间。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紫羊茅适口性良好,牛、羊、兔、鹅等各种家畜都喜食,在供给家畜青饲料有良好的价值。粗蛋白质占干物质的21%,粗纤维只有24.6%。紫羊茅的有机质消化率(%),较羊茅高10%。紫羊茅主要用于放牧,亦可用以调制干草。叶片纵卷闭合,除抽穗开花时,外观似茎的部分几乎全部是由叶片和叶鞘组成的“叶类茎”。从茎叶比看,叶片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除生殖期外,几乎全部由叶组成,而且质地柔软,利用率很高。

      广泛用于绿地、公园、墓地、广场、高尔夫球道、高草区、路旁、机场和其他一般用途的草坪。在欧洲,它与翦股颖混播用于高尔夫果岭和保龄球场。在寒冷潮湿地区,紫羊茅与草地早熟禾混合使用将大大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建坪速度,而在建坪期间,又没有过分的竞争,能够共存。一旦紫羊茅一草地早熟禾草坪建立起来,紫羊茅在遮荫处、干燥的沙壤上和管理水平低的地方能够成为优势种,而草地早熟禾在潮湿、排水条件良好、管理水平高和全日光的地方成为优势种。紫羊茅由于根茎弱、再生力差而较少用作运动场和高尔夫发球台,用作商品生产的紫羊茅草皮也是很少的。紫羊茅可用于温暖潮湿地区狗牙根占优势种的草坪的冬季交播材料。紫羊茅也用于交播损坏的高尔夫果岭(以翦股颖为材料),以便能迅速覆盖,提供一个可击球表面,直到翦股颖长出为止。与多年生黑麦草和粗茎草地早熟禾相比,紫羊茅在秋季和春季的过渡时期内性状较好。

      栽培技术

      紫羊茅种子很轻,1000粒重约0.7~1克,每千克136万粒。发芽率高,但顶土率较小,播种时需要注意浅覆土。播种前要精细整地。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可春播、夏播或秋播。北方以雨季播种较好,出苗快,杂草危害程度较轻。条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1~2厘米,也可撒播,或与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混播。播种量1~1.5千克。如用于绿化草坪,播种量需4~5千克。紫羊茅前期生长很慢,须注意除草,特别春播时,除草尤为重要。播种前应施用充分的有机肥料,对根系发育,幼苗生长和促进分蘖都有明显的作用。生长初期,地上部生长缓慢,对氮肥的需要不很明显。在放牧或刈割后应及时追施氮肥,一般每亩施硫铵15~25千克,对于促进分蘖,恢复生长有促进作用,并可结合灌水效果明显。在酸性土壤中,苗期需要一定量的过磷酸钙,如每亩施用20~25千克,对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都很重要。采种时,春季不宜放牧或割草,待穗部变黄后即可采种。穗长约15~20厘米,可以采收穗部,然后刈割秸秆。颖果不易脱落,不及时收割,遇雨可能在果柄上萌发生长。

      常见牧草病害

      禾草麦角病、禾草霜霉病

      常见牧草虫害

      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草原毛虫类、意大利蝗、蛴螬、蝼蛄类、金针虫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大垫尖翅蝗、小麦皮蓟马、麦穗夜蛾、跳甲类、叶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