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兜树
露兜树
露兜树(拉丁学名:Pandanus tectorius Sol.),露兜树科露兜树属植物。俗名为簕芦、林投。
露兜树,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气根;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气根;叶簇生枝顶,3行螺旋状排列,条形,先端长尾尖,叶缘和下面中脉有粗壮锐刺;花期为1-5月。其生长在海边沙地或引种作绿篱,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原产于热带非洲,印度,澳洲,印度洋及太平洋诸岛屿,国内产地为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露兜树的叶纤维可编制各种工艺品;鲜花含芳香油;根、叶、花、果药用,治肾炎水肿等炎症。
露兜树的幼果绿色,成熟时桔红色。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植物学史
3 形态特征
4 生长习性
5 种类介绍
6 繁殖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露兜树
界:植物界
纲:单子叶植物纲
科:露兜树科
种:露兜树
原产地:热带非洲
生长习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
域:真核域
宽度:4厘米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
学名:PandanustectoriusSol.
门:被子植物门
目:露兜树目
属:露兜树属
命名者及年代:Sol、1900
花期:1-5月
叶长:80厘米
亚纲:棕榈亚纲
繁殖方式:分株、播种
植物学史
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黄绿色,中空似气球,果表有粗毛,似用钉子锤人,故名钉头果。
形态特征
露兜树
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的气根。叶簇生于枝顶,三行紧密螺旋状排列,条形,长达80厘米,宽4厘米,先端渐狭成一长尾尖,叶缘和背面中脉均有粗壮的锐刺。雄花序由若干穗状花序组成,每一穗状花序长约5厘米;佛焰苞长披针形,长10-26厘米,宽1.5-4厘米,近白色,先端渐尖,边缘和背面隆起的中脉上具细锯齿;雄花芳香,雄蕊常为10余枚,多可达25枚,着生于长达9毫米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分离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条形,长3毫米,宽0.6毫米,基着药,药基心形,药隔顶端延长的小尖头长1-1.5毫米;雌花序头状,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长15-30厘米,宽1.4-2.5厘米,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锯齿,心皮5-12枚合为一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子房上位,5-12室,每室有1颗胚珠。聚花果大,向下悬垂,由40-80个核果束组成,圆球形或长圆形,长达17厘米,直径约15厘米,幼果绿色,成熟时桔红色;核果束倒圆锥形,高约5厘米,直径约3厘米,宿存柱头稍凸起呈乳头状、耳状或马蹄状。花期1-5月。
生长习性
露兜树
原产热带非洲、印度、澳洲,印度洋及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有分布。生长在海边沙地或引种作绿篱。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宜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类介绍
林投(Pandanus tectoriusSol. var.sinensisWarb.)露兜树的区别在于:叶较窄,叶先端变狭且具长的尾鞭,长达15厘米;子房(4-)5-6(-7)室;果较小,圆球形,长约8厘米,直径8厘米,由50-60枚核果束组成,每一核果束长约2.5厘米,宽约2厘米。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生长在海边沙地上。
繁殖栽培
露兜树果
露兜树全年常绿,叶片清秀雅致,是理想的观叶植物,可用于布置厅堂、客室,具有较强的绿意,在南方,露兜树常用来绿化道旁、围篱、建筑物周围和海滨。食用价值
露兜树的果实部分经加工或去皮后可食用。
其他价值
据清《澄海县志》载:露兜树为村俗坊间与筋竹为园,用以为界,谓之露头园,一名露兜。露兜树多用作防风林及园篱,叶的纤维是佳品,可用之编织帽、席、笼屉等工艺品;花香,可提芳香油;果肥厚多肉可食,根含氨基酸、糖类,可治肾炎、水肿;幼树可盆栽,成株则为庭园树,因叶片排列层叠有序,螺旋向上,有运转、鸿钧之誉,港人喜爱。
露兜树含有维生素、丰富的矿质元素和多种营养成分,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总糖、丝氨酸和谷氨酸质量分数、维生素C、钾质量分数较高。开发利用露兜树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