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蝙蝠

东方蝙蝠东方蝙蝠

东方蝙蝠(学名:Vespertilio sinensisPeters)是一种蝙蝠科、蝙蝠属动物,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东方蝙蝠分布较广,自俄罗斯沿海边区到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拂晓前及黄昏时两次出来觅食,以昆虫为食,飞行呈波状,颇为迅速,归巢后以后肢挂起,体型中等大小,前臂长46~56mm,耳短而宽略呈三角形。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外形特征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养方式 6 保护级别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东方蝙蝠

      拉丁学名:Vespertilio sinensis

      科:蝙蝠科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东方蝙蝠

      命名人及年代:Peters,1880

      目:翼手目

      别称:伏翼、天鼠、飞鼠、仙鼠、夜燕

      界:动物界

      属:蝙蝠属

      纲:哺乳纲

      分布区域: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中国

      同义学名:Vespertilio superans

      外形特征

      东方蝙蝠体型中等大小,前臂长46~56mm。鼻部正常,无鼻叶或其他衍生物。耳短而宽略呈三角形,前缘与口裂几乎垂直,上缘向后先平再向后斜。耳孔前方具一耳屏,耳屏短而尖端圆钝。尾较发达,向后一直延伸到股间膜的后缘。突出股间膜不超过3mm。翼膜由趾基稍靠掌端起,有很狭的距缘膜。股问膜上的毛由躯体后部分布至两胫骨前1/3段的联接线处。第2指具一掌骨及一根很短的指骨,第3指具三节指骨,第1指节软骨化。后足长等于胫长之半。腭褶8~9行,乳头1对。

      毛色

      东方蝙蝠通体毛基均黑褐色,躯体背面毛尖灰白色,故使背面毛呈灰棕色,并具有花白的细纹形成具有银色光泽的波纹。腹面的毛近尖端一段为白色,与黑褐色毛基相混,故使整个腹面呈浅棕白色;但腹后半部、躯体近翼膜处的毛,除鼠蹊部外,由毛基至毛尖均为纯白色。

      头骨

      东方蝙蝠无眶后突,只有前颌骨的上支。吻部在鼻孔与泪骨间有明显的凹陷;前颌骨前端中间有明显的凹陷,向后深深陷入,在背面达眼眶间部的一半处为止,颌部凹入向两边伸展,其宽甚大于深。脑颅的高度,连听泡在内,甚小于门齿至颧弓的后基部之长。枕部高,大于颅全长的1/3,无矢状嵴,人字嵴发达。

      牙齿

      东方蝙蝠的齿型为典型的食虫型,具尖锐的齿尖。齿式=32。上颌内门齿较大,具3个尖,前尖较长,外侧尖较小,后侧尖较低;外门齿甚小,位于内门齿之外边,与犬齿之间有一空隙相隔。第1前臼齿缺失。下颌第1前臼齿较小,小于第2前臼齿之半。第2前臼齿与臼齿齿尖几相等。

      生活习性

      东方蝙蝠多数独居或两三只成小群,有时大批聚居在一起。拂晓前及黄昏时两次出来觅食,以昆虫为食,在昆虫多的日子捕食的时间较短。在日落后才飞出来觅食,昼夜活动中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较水鼠耳蝠更为严格。出动觅食时,先爬到缝隙口,用后肢将身体挂起,然后放松后肢,身体下落,同时展翅扑色。在旷野、树冠问觅食双翅目昆虫。飞行呈波状,颇为迅速,可突然变换方向而不减低飞行的速度,甚至可急转360。追捕昆虫,1分钟可捕食14只昆虫。午夜返回隐蔽所,归巢时借第1指钩住实物,而后再以后肢挂起,然后匍匐爬入内休息,或即伏着停息。次日黎明,清晨3时半活动。每日晨昏各活动1次。

      分布范围

      东方蝙蝠分布较广,自俄罗斯沿海边区到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中国分布在北京、东北、内蒙古、河北、甘肃、山两、四川、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分布。东方蝙蝠栖居于开阔的草原或山麓河谷,多选择各类建筑物为隐蔽所,如高大的木制水楼、粮库、铁皮房盖的楼房顶架,屋舍的天棚、门窗框后等。

      繁养方式

      春末产仔,6~7月间为哺育时期,每胎产2仔。小蝙蝠紧咬住母体胸部的乳头,以背部靠近母体腹部,两足倒挂起来,或匍匐在母体腹下。

      繁殖期间,雄雌分别栖息,雌兽集成50~70的个体群,幼兽独立生活后雌雄混合组成小群。幼崽受到惊吓时,以背靠近母体,两足抓住母体倒挂起来,或匍匐于母体体腹下;受惊时母兽也会带着幼兽飞去。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