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即《沙郡年记》是201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译者是王铁铭。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描述了作者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并且介绍了作者创造的新伦理学——土地伦理学。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作者介绍
3 内容介绍
4 翻译介绍
5 编辑推荐
6 目录
7 作者简介
8 序言
9 媒体推荐
10 沙乡年鉴读后感
基本信息
外文名:Sand County Almanac
页数:272
开本:32
书名:沙郡年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品牌:四川新华文轩
类型:辞典与工具书
出版时间:2014.6
译者:王铁铭
ISBN:978-7-5495-5145-3
定价:36.00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
语种:简体中文
作者介绍
和梭罗一样,利奥波德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有着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在国策制定和为创建20世纪美国的两个新专业──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学上,也卓有建树。他一生(1887—1948年)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都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目。《沙乡年鉴》中那些哲理性较强的文章,则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们对专业科学工作者和资源管理人员以及那些崇尚自然和欣赏优美文学的普通公民们,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内容介绍
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一开始是对一个荒弃了的沙乡农场上一年12个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利奥波德和他的一家人曾在这个农场里亲手进行着恢复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接下来,进一步就资源保护主义方面的问题陈述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其他地方的某些经历;最后则以几篇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美学和伦理学思考的文章结束全书。《土地伦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它通过把土地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只是共同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公民──的想像力,把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串到了一起。
文章的寓意是极其深刻的。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发生着世界性恶化的时代,利奥波德试图说明普通老百姓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答辩书,也不是通过渲染人们对生存危机的恐惧去进行动员而宣扬世界末日的宗教小册子。他力图在阐释土地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从而激发人们对土地共同体的热爱和尊敬。他认为,通过了解和热爱,就会产生一种在行为上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便能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功能。
利奥波德的文章,通过他本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那些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和那些他所描写过的地方的人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乐于接受新思想的读者。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他的思想也传到了海外,《沙乡年鉴》已经有了俄文、日文、法文和德文译本,现在,将再次用中文依照侯文蕙的具有深刻感受的译文出版。
翻译介绍
侯文蕙在她的译文中注入了一种对自然的爱,和一种对利奥波德所描述过的许多地方和环境的亲切感,并融入了她从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学中所获得的鉴赏力。她曾在夏日和冬季里徜徉在利奥波德的沙乡农场的树林中、草地上和沼泽边;曾与利奥波德的几个子女讨论过他的理论;并与其他谙熟利奥波德精神遗产的人们进一步探讨过他的科学和文学观。因此,她非常有资格向她的中国同胞介绍一位作家──一个土地共同体的公民伙伴们无论他们在哪都可能永远铭记的作家。
在侯文蕙翻译的利奥波德的经典之作的这个版本中,她加进了利奥波德早先为这本书写的一个自传式序言。利奥波德在写一个现在用在这本书中的较短的、更为深刻的前言之后,曾打算将先前所写的序修改成一个附录。但利奥波德恰恰在这本书为牛津出版社接受出版时逝世,因此未能进行修改,这篇序也一直未能出版。这确实是很遗憾的,因为在很多方面他都更好地揭示了各篇不同的文章所得以产生的那种特殊的生活经历。
由于在这个《沙乡年鉴》的中译本中附有原序,中国读者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到利奥波德时代正在变革中的历史状况,以及他对它们的某些反应。在一个现在也正经历着其自身巨大的经济增长,但也面临着各种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国家的读者那里,利奥波德呼吁生态理解、伦理意识和有责任感的土地管理上的恳求,大概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编辑推荐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 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沙郡年记
一月:融雪
二月:上等橡木
三月:大雁归来
四月:潮水袭来
五月:从阿根廷归来
六月:钓鱼田园诗
七月:庞大的领地
八月:青色牧场
九月:欢唱的树林
十月:暗金色
十一月:我若为风
十二月:家园
第二部分 随笔——地景特质
威斯康星州
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奇瓦瓦州和索诺拉州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曼尼托巴省
第三部分 乡野情趣
乡野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
鹿径
大雁的音乐
第四部分 结论
土地伦理
荒野环保美学
附录一 作者生平
附录二 本书中出现的动植物名称英汉对照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 。
序言
有些人没有野生的东西也能生存,有些人则不然。这些散文对前者而言既是快乐的源泉,同时也将他们置于两难的境地。
在野生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亡之前,人们对它们就如同对刮风和日落一样毫不在意。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牺牲天然、野生和免费的一切是否值得。对我们这些热爱野生事物的少数人而言,看大雁比看电视重要得多,而找到一朵白头翁花的机会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我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承认,在机械化确保我们享用美味的早餐以及科学向我们揭示其生长奥秘之前,野生的东西对于人类而言几乎是毫无价值,因此与野生事物相关的冲突也就归结于一个度的问题。我们少数人看到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得到的回报日趋减少这一规律,多数人则没有发现这一点。
人必须顺应自然,这些散文就是我顺应自然之作。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我的家人在周末的时候为了逃离太过现代的生活而居于“窝棚”时的所见所为。在威斯康星的这个因为破败而被更大更美好的社会遗弃的农场上,我们用铁锹和斧子努力重建我们在各处正在失去的一切。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寻找并找到了上帝赋予我们的肉食。
这些散文按季节顺序构成了一本《沙乡年鉴》。
第二部分记录了我的一些生活片段,这些片段逐渐地,有时候甚至令人痛苦地让我意识到,我们已经失去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这些生活片段覆盖了北美大陆各州,历时四十年。它们适当地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带着“自然环境保护”的标签。
第三部分用更符合逻辑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了我们这些持不同意见者的一些观点和理由。只有志同道合的读者才会努力地理解第三部分的哲学问题,或许可以说这些散文旨在告诉人类同伴如何重新与自然同步。
环境保护之所以没有取得进展是因为它与亚伯拉罕土地概念相矛盾。我们滥用土地,因为我们认为土地是属于我们的有价值的物品。只有当我们把土地视为我们隶属于其中的群落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使用土地的时候心怀热爱和尊敬。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土地在机械化的人类的影响力之下幸存,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在受制于科学的前提下从土地上获取造福文化的美学收获。
土地即群落是社会生态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热爱土地和尊敬土地却是道德规范的延伸。土地产生文化收获是很早即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事实,可惜后来通常被人们所遗忘。
这些散文试图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
诚然,这样的土地观和人文观会受制于个人的经验和偏见,从而变得模糊或者扭曲。但是,不管真相何在,至少有一点如水晶般清晰透明,那就是我们更强大更美好的社会现在就像是一个疑病症患者,因为过分热衷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失去了维持身体健康的能力。整个世界都在贪婪地想要建造更多的浴缸,却丧失了建造浴缸乃至开关水龙头所必需的身体的稳定性。在现阶段再也没有比对过剩的物质财富的大加鄙视更有益的了。
价值观的改变或许可以通过重新评估不自然的、驯化的和受限制的东西,并以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东西取而代之来实现。
奥尔多·利奥波德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1948年3月4日
媒体推荐
像风和日出一样,获取野生的东西被当作理所当然,直到社会的进步,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消失。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一个较高品质的生活所花费的自然成本是否值得?我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认为,看大雁要比看电视重要,找到一朵白头翁花和自由的发表言论一样,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奥尔多·利奥波德
今天,《沙乡年鉴》被认为是自然史文献中的一部经典,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人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利奥波德为一代人反映出了新的自然观和一个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苏珊·福莱德
沙乡年鉴读后感
《沙乡年鉴》是一本描绘土地和人关系的书,与《瓦尔登湖》相媲美,被誉为自然文学的典范,美国环保界的《圣经》。这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沙乡年鉴,地质特征,乡野的秘密和土地伦理。
其中,“沙乡年鉴”讲述了作者与家人在远离大都市的“世外桃源”里的所见所闻和周末事务。作者一家在一个被遗弃的贫瘠的沙乡农村里,尝试使它恢复生机,寻找那些已经失去的却又是上帝赐予的最重要的东西。“地质特征”讲述了生活给作者的各种智慧,一些痛苦和难过的经历,失去朋友的插曲。作者花费四十年时光,走遍美洲大陆,记录事件的清晰样本。“乡野的秘密”主要讲述作者对乡野及野生动物的看法,讨论一些最基本的生态保护观点。“土地伦理”以推理的方式阐述作者对土地的观点,并提出科学理论,属于总结。
《沙乡年鉴》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状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我们毫无疑问已经深陷在危险中。食物来自饭店,热能来自暖器和空调。我们沉迷在工业带来的舒适生活中,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动植物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少。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能够说是世界从近代逐步走向现代的时期。在这300年里,人类的礼貌飞速地发展,时代在进步,地球正在一点点地为我们所改变。同时,在这300年里,地球上也有300多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无防御潜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狮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亚洲西部唯一的老虎、世界上仅有的纯白的狼。。。。。其中有的是因为失去了栖身之地,有的是因为人们的大肆捕杀。
真心期望人们能发现错误并能改正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