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酐
酸酐
酸酐(英文:Anhydrides)是某含氧酸脱去一分子水或几分子水,所剩下的部分。一般无机酸是一分子的该酸,直接失去一分子的水就形成该酸的酸酐,其酸酐中决定酸性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而有机酸是两分子该酸或多分子该酸通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而形成的。只有含氧酸才有酸酐。无氧酸是没有酸酐的。
酸酐一般可看作是由酸脱水而成的氧化物(有机酸的酸酐不属于氧化物)。许多能再与水作用而成原来的酸。根据酸的性质可分为:(1)无机酸的酸酐,由一个或两个酸分子缩水而成。例如碳(酸)酐即二氧化碳CO2、硝(酸)酐即五氧化二氮N2O5。(2)有机酸的酸酐,由两个一元酸分子或一个二元酸分子缩水而成的化合物,虽不是氧化物,也称酸酐。例如乙酸(CH3CO)2O,邻苯二甲酸酐C8H4O3等。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物质结构
3 理化性质
4 应用领域
5 检测方法
6 衍生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酸酐
拼音:suān gān
所属类别:化学物质
外文名:Anhydrides
定义:由含氧酸脱水而成的化合物
实质:由酸脱水而成的物质
物质结构
酸酐
“酸酐就是酸性氧化物”这句话在一定范围内是对的。酸酐是酸脱水形成的,而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从概念上看,二者是不可等同的。在无机化学中酸酐是酸脱水形成的,且绝大多数为氧化物,所以二者可以等同,但有机化学中,很多有机酸脱水后都不是氧化物,如:醋酸(CH3COOH)脱水形成醋酸酐((C4H6O3,(CH3CO)2O),所以也就不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了。理化性质
1、对称的酸酐
取代的或无取代的一元酸的对称酸酐的命名一般是将对应的酸的名称中的酸换成酸酐。
由同一个母体氢化物上两个酸基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按对称酸酐命名,或按杂环化合物命名。
2、不对称(混合)酸酐
不同的一元酸形成的酸酐的命名系将形成酐的两个酸的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再以酸酐结尾。
3、酸酐的硫属类似物
含有结构通式“—CO—S—CO—”,“—CO—S—CS—”或“—CS—S—CS—”的酸酐的硫属类似物,其命名和它们的氧类似物一样,采用类别名硫代酸酐(thioanhydride)。酰基基团之间的硫用前缀“硫代(thio-)”表示,其他的硫原子则在相应的酰基基团前面加上前缀“硫代(thio-)”。
硫代酸酐还可基于母体氢化物硫烷来命名,其相应的类别名为二酰基硫烷(diacylsulfanes)。
各种不同硫属元素置换的酸酐的命名可参考从乙酸丙酸酐派生出来的各种不对称硫代酸酐的命名方式(见下)进行命名。
常见酸的酸酐:
H2SO4→ SO3
H2SO3→ SO2
H2CO3→CO2
H3PO4→ P2O5
HNO3→ N2O5
HNO2→ N2O3
CH3COOH → (CH3CO)2O
H3PO3→ P2O3
应用领域
理论上来说,酸酐与水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酸。
酸酐
注意:并不是所有酸酐都会与水结合生成酸的。比如醋酸的酸酐,分子间“脱”去了水,而“脱”去的水是不可能直接把水“安”回去就能复原的。SiO2也是这个道理。H4SiO4是原硅酸,而不是硅酸。硅酸是H2SiO3,所以脱去水是SiO2。
H4SiO4的酸酐也是SiO2,因为H4SiO4就等效于H2SiO3·H2O,结合的水是“外挂”上去的,可以直接脱去不用管。就和明矾KAl(SO4)2·12H2O,那个结合水是可以直接省略掉。虽然在化学式中,但是只是一个“外挂”,相当于穿了件衣服而已。
检测方法
如何确定含氧酸的酸酐
酸酐
无机酸中非金属的同价态氧化物就是含氧酸的酸酐了。例如,碳酸中碳的化合价是+4,那么它的酸酐就是二氧化碳。有机酸可以用去掉水的方法,就是先在酸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把氢离子配成偶数(原先是偶数就不用了)再去掉一个或几个H2O。例如:CH3COOH(数字为下角标 ,下同)中只有1个氢离子先在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2,再去掉一个H2O,得到的(CH3CO)2O就是它的酸酐了;同样道理,如果有3个氢离子,就加上化学计量数2,再去掉3个水。
氧化铝就是Al(OH)3脱水生成的,因为氢氧化铝可以写成HAlO2·H2O(偏铝酸),而脱了水就是氧化铝{2HAlO2·H2O= Al2O3·2H2O(脱水)→Al2O3}。
衍生物
醋酸酐
酸酐
酸缩去水而成的化合物,如一个碳酸分子(H2CO3)缩去一分子水(H2O)剩下的二氧化碳(CO2)就是碳酸酐。两个醋分子(CH3COOH)缩去一分子水(H2O)剩下的((CH3CO)2O)就是醋酸酐。醋酸酐不属于氧化物。
硅酸酐
硅酸酸酐:二氧化硅(SiO2)。
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即与水接触不生成硅酸,但人为规定二氧化硅为硅酸的酸酐。
高锰酸酐
高锰酸酐:七氧化二锰(Mn2O7)
KMnO4(高锰酸钾)和冷的浓硫酸作用生成暗绿色的油状七氧化二锰(Mn2O7):
5H2SO4+4KMnO4→ 2K2SO4+ Mn2(SO4)3+ Mn2O7+ 5H2O + 2O2↑
遇有机物即燃烧,受热爆炸分解,常温下缓慢放出O2(氧气)转化为MnO2(二氧化锰),分解时也会产生少量臭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