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好古
王好古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主要成就
4 医疗经验
5 学术思想
6 重要影响
7 主要著作
基本信息
出生地:河北省赵县
代表作品:《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草》
国籍:中国
逝世日期:1264年
主要成就:强调脏腑辨证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
职业:医生
中文名:王好古
出生日期:1200年
简介
王好古, 生于公元1200年,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早年 博通经史,以进士官本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曾同李杲学医于张元素,以年幼于李杲二十岁,后复从学于李杲,尽得其传。王好古的学术思想,渊源于《 内经》《 伤寒论》等经典,复受历代医家如 王叔和、 朱肱、 许叔微、韩祗和等的影响,特别是其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及李杲的脾胃内伤论,对他的熏陶尤深,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其阴证学说的基础。
王好古著有《 阴证略例》《 医垒元戎》《 此事难知》《癍论萃英》《 汤液本草》等书,其中 《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参以己见,从 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对阴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发,旨在阐明 伤寒阴证的危害及温阳的重要性。该书最早被收入元代 杜思敬《济生拔粹》中;至清, 陆心源根据钱遵王(曾)所藏的旧抄本,刊入“十 万卷楼丛书”。
陈修园《医书五十四种》及《 中国医学大成》都分别有载录。从版本内容看,元版较之清版,多有“阴证发黄”、“阴证 发斑”及一例医案。 据《阴证略例》 麻信之序,王氏门人有皇甫黻、张沌、宋廷圭、 张可、弋 彀英五人。
《癍论萃英》成书于公元1237年,本书语简意赅,对癍疹治疗及与疮疹辨别有独特见解,所立方剂颇切临床实用。 《医垒元戎》成书于公元1291年,鉴于仲景而后,伤寒、杂病分为两科,医工愈学愈 陋,愈专而愈粗之弊,遂祖述仲景之制,参以 易水、东垣之法,发明伤寒、杂病证治之要义,寄望学者融会贯通。本书载方1035首,既注重采摭前贤之用药心法,亦不乏化裁古方之 自出机杼者。
《汤液本草》初稿成于公元1298年,至公元1308年定稿。主要阐述药物治病机理、用药要点及炮制等内容。对张元素、 李东垣药学理论进行了阐发,反映了金元时期 药物学理论发展成就。 《此事难知》刊于公元1308年,系编辑其师李杲之医论,包括脏腑、 经络、 气血、营卫、诊法、病因病机、 天人相关、治法等。
主要成就
一)内感阴证论
自 张仲景《 伤寒论》问世以后,历代医家俱奉为经典,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一般研究 《伤寒论》者多详于三阳证而略于三阴证,《伤寒论》有关阴证的阐述并没有受到医家的重视。而且 承平之时“贵人挟 朔方鞍马劲悍之气,加以膏粱肥浓之养,故糁以刚剂,往往而中”)。致使医者临证“皆不言三阴”、“黜阴候不论”。王好古在临床实践中深感“伤寒,人之大疾,其候最急,而阴证毒尤惨。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更况临证时单纯之阴证、阳证并不多见。“病者虚实互见,寒热交分,气运加临,脉候不应,苟或圭黍之差,已有 云渊之失”。
因此,为使医者临证,“阴阳寒热如辨黑白”,使人民“免横夭以无辜,皆 康宁而得寿 ”,他耽嗜数年,搜前贤之嘉言,又验之临床,十年三易其稿,著成《 阴证略例》一书,以仲景 温里扶阳诸方证,及后世诸家有关阴证、阴脉的论述为其立论的依据,对阴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可谓 用心良苦。 王氏伤寒内感阴证说的提出,是基于他对“内伤三阴”的认识。其师张元素治 饮食内伤,曾根据气口脉象分别三阴经受病而用消、吐、下之法。王氏受此启发,悟得“洁古既有三阴可下之法也,必有三阴可补之法”。
二)“内已伏阴”说
王好古论内感阴证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外因方面,他以《素问·生气通天论》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 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 困薄”为据,指出阴证的形成与不知预防、 外感寒湿露雾之邪有关。指出:“阳气出则出,阳气藏则藏,晚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虚邪。动筋骨则逆阳耗精,见雾露则寒湿交侵”。
寒湿雾露之邪,因其性为阴而重浊,故“雾露入腹,虽不饮冷,与饮冷同”,可伤人阳气,导致阴证形成,显然,这与一般所说的风寒雨湿外感肌肤而致病迥不相同。内因方面,王氏认为阴证与纵欲、劳倦、饮食生冷、平素体弱有关。《阴证略例·阴证发渴》曰:“阴证……乃嗜欲之人,耗散精气,真水涸竭,元气阳中脱”而致。至于“好饮房室之人,真元耗散,血气俱虚”),当其罹内感阴证之后,每易深入厥阴、少阴,而出现二经之证。而“膏粱少有,平素气弱之人,患阴证尤多有之 ”,指出人的体质因素也是阴证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阴证的鉴别诊断
阴证的证候表现比较复杂,亦多变证和假象。为使医生临证“阴阳寒热如辨黑白”,所以,王好古对阴证的诊断研究颇深。他认为辨识阴阳主要是在 疑似之间,“若夫阳证,热深而厥,不为难辨;阴候寒盛,外热反多,非如四逆脉沉细欲绝易辨也。至于脉鼓击有力,加阳脉数倍,内伏太阴, 发热烦躁,欲坐井中,此世之所未喻。”而未喻之证则不易辨,稍有不慎,则贻误病情。于是,他广采诸家之说,参以己见,总结归纳出十二种常见症状作为临证辨识阴证阳证的客观指标。
1)发热辨:阳证发热则寒热互见,或蒸蒸而热;阴证发热则 下利清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身表热而手触之不热。
2)口渴辨:阳证则口舌干燥,渴而多饮,且喜凉饮,脉沉实有力;阴证口舌干燥而不喜饮或喜 热饮,若饮其冷水,则渴不解而发热更甚。
3)烦躁辨:阳证则躁而口渴,脉沉有力;阴证躁而欲坐卧泥水中, 四肢逆冷,脉沉细无力。
4) 咳逆辨:阳证则咳而有力,声高气粗;阴证则 怅怏而连续不已,声末而作咳逆。
5)便秘辨:阳证便秘则伴发热,口渴,脉有力,能食不大便;阴证便秘则伴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
(6)下血辨:阳证血色鲜红,阴证则色如豚肝。
7) 小便不利辨:阳证则色赤而不利,阴证则小便色先白而后多不利。
8)小便色赤辨:阳证则赤而涩少,阴证则赤如灰汁,不涩而快利。
9)手足 自汗辨:阳证手足 濈然汗出;阴证手足自温而自汗或手足厥冷而有汗。
10)全身有汗辨:阳证发热,汗出,不恶风寒或微恶风寒;阴证则恶风寒,汗出身凉或汗出身热而脉沉弱无力。
11) 谵言 妄语辨:阳证面赤烦躁,脉实;阴证则伴胸背两手斑出如唾血丝,或鼻中微衄,脉虚无力。
12) 厥证辨:阳证则爪甲时温,脉沉有力;阴证 发厥则爪甲清冷,大便软利, 小便清白,脉弱无力。
医疗经验
一)调治阴证经验
1.外感寒湿,调中解表
寒湿雾露之邪中人,虽可致表证,但对其论治,王氏则非常重视人的“本气虚实”,善用 扶正祛邪之法。若外感寒湿雾露之邪,症见发热,恶寒,汗出,腰背强硬,头项不舒,四肢沉困,饮食减少,或食已脘闷,脉浮紧或缓者,自制 神术汤,方取 苍术辛苦而温,其气芳香,温燥之中又有散性,既能燥 脾胃之湿,又能散风寒之邪,配合辛温之防风、 甘草、生姜、葱白以温中燥湿,健脾解表。并据司天之气的不同,而加主时之药,如太阳寒水司天加 桂枝善后;阳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少阳 相火司天,加黄芩、生地;太阴湿土司天,加白术、 藁本;少阴 君火司天,加 细辛、独活;厥阴风木司天,加 川芎、防风。如对霜降以后春分之前,伤雾露湿气邪盛者则用神术加 藁本汤、神术加 木香汤,若内伤冷物兼外感风邪有汗者则用 白术汤。上述方剂可反映出王氏治疗阴证外感,重视固本健脾燥湿的特点,其用药则反映了王氏 师门重视 升降沉浮的经验。
二)遣药制方特点
与温补的治则相应,王氏调治阴证,极力反对使用寒凉之品,明确强调:“双解、蜜茶、沐浴,阴证皆不可用”。即对《 伤寒论》第29条阳气来复以后“若 胃气不和, 谵语者,少与 调胃承气汤 ”的治法也持有异议,认为“先温后下,不可轻用,内别有消息”)。因此,治疗阴证选方用药,一般多温热辛甘,少有苦寒。《 阴证略例》载方58首,其中 温中散寒和破阴 回阳的方剂共46首,占总数的79%。
而且,在多数方剂中,常常数味温热药物并用。其中尤以 附子、 干姜并用之方居多,达16首。还有附子、硫黄; 川乌、干姜;附子、硫黄、 桂心、干姜并用等配伍。其自制方剂,具有味少量轻,注重健脾温阳的特点。如治疗内感阴证兼有外感寒湿的 神术散,由苍术、防风、甘草、生姜、葱白五味组成,其用量三钱;而治“伤寒痼冷,脘 腹冷痛”的 已寒丸也只六味药物所成,方中良姜、 茯苓、干姜、茴香四味皆有温中健脾之功。
学术思想
王好古论伤寒为病,非常重视内因的作用,认为不论内伤外感,其所以为病,总由人体正气之虚所致。外感寒邪,内伤饮冷或空腹不食,均可导致内伤阴证的发生。但其得病有轻重之不同,预后有可治不可治的区别,全在于人体正气的虚实程度。王氏的这一理论认识,与《 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不仅如此,王氏在以上文字中,还说明了出现三阴证的病机,与人体内已伏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从体质角度分析病机,强调体质从化观点,颇有实际意义。王氏论伤寒强调正气之虚为本,李杲论内伤病,亦强调元气不足为根,二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可见王氏之学受李杲之学术思想的启迪,是一脉相承的。
重要影响
一)王好古在 张元素脏腑辨证及李杲脾胃学说的影响下,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繁引诸家之言,独阐阴证之辨证治疗,从而把散见于历代著作中零乱而无条理的有关阴证的论述,整理发挥成为具有 辨证施治体系的一门独特学说,这是中医学理论在 金元时期的一大发展,对后世研究阴证有莫大的启发。
二)王好古论阴证,重视内因,不囿于伤寒外感之说,提出了内感阴证理论,并阐发了以太阴内伤虚寒为主的阴证学说,使阴证的 辨证论治从伤寒外感阴证,发展到内伤杂病阴证,大大扩充了阴证的范围,从而把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结合起来。阴证学说既是对仲景学说的发展,又补充了东垣脾胃内伤详论“热中证”之未备。其主张 温补脾肾,对明清 温补学派医家深有影响。
主要著作
1《阴证略例》 元•王好古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此事难知》 元•王好古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3《汤液本草》 元•王好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研究著作
1《王好古医学全书》 盛增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王好古学术思想研究》 李光秀 《首都医药》2001年07期
3《王好古学术思想探讨》 王新智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略论王好古的阴证学说》杨志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年11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