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盐效应
食盐效应
食盐效应是指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故事
4 教育启示
基本信息
中文名:食盐
主要食用功效:调味
储藏方法:日常存储
主要营养成分:钠
适宜人群:所有人
简介
做菜时缺了其它任何调料都勉强可以吃,惟独缺了盐,手艺再高的厨师任其怎么调和其它调料都没法食用——盐,不可或缺;但是放的太多,更没法吃;舀一勺往人嘴里送,只能使人反胃呕吐;想吃甜食端来咸菜,同样让人皱眉。所以,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么领情,原因在此。
故事
很久以前,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以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的需要。在这所学校里,教授由跑、跳、爬、游泳、飞行等科目组成的活动课程。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动物学习所有科目。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鸭子在游泳科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对于飞行这门只能勉强及格,而对跑这门课感到非常吃力。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以腾出时间跑步,他不停地练,脚掌都磨破了,终于勉强及格。而他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期得不到练习,期末时也只获得了中等成绩。学校对中等成绩是能够接受的,所以除鸭子以外没有谁在乎这一点。兔子在刚开学时是班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中有太多的作业要做,结果精神都快崩溃了。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里最出色的,但对飞行科目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而不允许从树顶上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并花了很多时间致力于发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时爬行科目只得了一个C,跑只得了一个D。鹰由于活泼爱动受到了老师们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验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了树的顶端,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学期结束公布成绩,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由于学习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也能飞点,因此他的成绩是班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员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生活在草原上的许多鼠类动物没有在这所学校里读书,因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拒绝在课程里增加挖掘这一科目。为了子女的将来着想,他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商贩那里当学徒,之后又联合了其他鼠类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办得相当成功。
教育启示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盐之于做菜。要讲究合适,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出力不讨好,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么领情,原因在此。因而,大到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小到课堂教学的方略,都应该考虑是不是适合学生。比如,理想的课程就应该向每一个学生开放,适合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置多元化的发展目标,使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处于一个开放的弹性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创造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需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又比如,课堂教学就应该从过去的以“教”为中心改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变革。我们教师的定位,就要从“传道授业解惑”进一步转向“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功”,教师就要以为学生服务的观点,确立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在“促进”与“引导”上花功夫。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切,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教育当然不能以“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感官效果来扼杀学生的天性,而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目前,不少家长和老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性恶论”角度看待学生,认为学生天生就具有破坏性,不严厉管教就难以成人,主张采取强制、管束、灌输、矫正等方式教育学生。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多种心理的和伦理的缺陷,也和时代的主体教育精神相违背。教师应当确立一种乐观的人性观,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持积极和促进态度。也就是说,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成功欲望,追求健康成长,只要教育得法,都是可以造就的。同时,还要学会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学校正是允许犯错误的地方,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完美无缺的,那么就不需要来学校教育了。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一碗水端平,用成功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注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出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征的真正尊重。现在很多学校都打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口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体现了“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的办学理念。随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日渐推广,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这一命题获得了教育界的广泛支持。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还是把学生当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客体,在参与教育活动的权利等方面,学生依旧是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民意要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采纳,因此现实的问题是: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已是不争的事实,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主体性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当然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放任自流,处于一种闲散状态,要明确的是,学生也是责权主体。卢梭曾说,传统教育对学生们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现代教育则是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这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尊重其个性,顺应其天性,宽容其过失,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挥其特长,激励其心志,以发展的眼光期待每个学生成长进步。有教无类就是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有理有节的宽严结合,刚柔相济的情感交流,因人、因事、因时、因境而变换教育的方式方法,更以博大的胸怀和换位思考的方法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关爱而不溺爱,宽容而不袒护,使学生倍感存在的价值和教育的温馨。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充分而和谐地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在于不能墨守成规,关键在于去努力创造。至少应该包括编写适合孩子的教材、制定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把握孩子的学习心理、创设适合孩子的学习情境。创造的依据,就是要以优良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