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在晋
王在晋
王在晋 (1567年7月22日-1643年)明代官员、学者。字明初,号岵云,河南浚县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在魏阉逆案中因参与纂修《三朝要典》受到一定牵连。大学士韩爌等本云:“以上三十人,俱应补入谄附定罪。”有《岵云集》、《三朝辽事实录》、《越镌》等。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个人履历
4 建关争议事件
5 史籍记载
6 家庭成员
7 著作
基本信息
本名:王在晋
别名:王明初,王岵云
字:明初
号:岵云
所处时代:明代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浚县(今属河南)
出生日期:隆庆二年六月十七日(1567年7月22日)
逝世日期:1643年
主要作品:《越镌》、《历代山陵考》等
主要成就:提出“拒奴抚虏,堵塞守关”的经略辽东方案
籍贯:南直隶太仓州
人物生平
王在晋,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工部署郎中事 、南京礼部署郎中事 、福建副使兴泉兵备 、湖广参议 、湖广提学参议 、浙江右参政兼佥事 、浙江按察使 、浙江右布政使 、江西左布政使 。部分任内历经兵事。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督理营田提督军务 。泰昌时(1620年),进督河道 ,迁兵部左侍郎。 广宁之战中,王在晋受命以任户、工、兵三部左侍郎,上书请辞不被允许。 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今辽宁北镇)后,朝廷大震,诛除熊廷弼、王化贞。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晋代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州)、莱(州) ,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宝剑。王在晋分析当时关外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兵部尚书张鹤鸣为视师辽东复命时说:“自辽患以来,经略死难系狱,累累匪一……今日经略,难于前日之经略万备矣。王在晋铁骨赤心,雄才远略,识见如照烛观火,肩重如迎刃理丝,但秉正不阿,人醉独醒,独臣于在晋两人耳……在晋不足惜,如辽事何,此今日酿辽事大祸根也。此臣不顾嫌疑,不顾仇害,为国家大计而吐肝胆于皇上之前也。”对王推崇备至。
蓟辽总督王象乾建议王在晋:“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于是,在晋以“抚虏、堵隘”守山海关的方略,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他认为,“高岭有乘墉之势,斗城如锅底之形。昔武侯云地势兵者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奴有战地,而我无守地。山海一关不过通夷贡夷之道,严远戍之防有两河为保障,何夷虏之足忧。而今且以为冲边绝塞,此岂有形之天堑,成不拔之金汤者哉。臣与同事诸臣谋之,有欲筑敌楼,先居高山、高岭者。夫敌楼孤峙,能击远不能击近,倘为贼所乘,则益助其凭高博击,而我失其所控御矣。有为再筑边城从芝麻湾起,或从八里铺起者,约长三十里,北绕山,南至海,一片石统归总括,角山及欢喜岭悉入包罗。如此关门可恃为悍蔽。”“……科臣周希令议费四五百万金以固金汤,而科臣沈应时亦亟议筑起边城为山海屏蔽,臣核道、镇估工计费,谓湏银百万,盖并造衙舍、筑铳台、建营房之费尽入估数。”“臣尝谓必有复全辽之力量,而后可复广宁,必有灭奴之力量,而后可复全辽。不然启无巳之争,遗不了之局,而竭难继之供,不可不虑。”他发现山海关关城本身存在重大的隐患,建议修重城,重城修好以后,山海关关城才真正能成为雄关天险,极具战略目光。
朝廷发帑金20万两。他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等的反对,袁崇焕要求修筑到二百里之外的宁远,但王在晋不听。袁崇焕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叶向高,但叶向高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这时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帝大喜,特加孙承宗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不久辞职。
天启五年(1625年),王在晋由原南京兵部尚书被任用为南京吏部尚书, 不久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崇祯元年,召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迁兵部,任内对孙承宗加以抨击。 后因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乡 ,卒于乡。著有《三朝辽事实录》。撰《海防纂要》,乾隆四十四年禁毁。
个人履历
万历二十七年三月 工部署郎中事
万历二十七年十二月 福建副使兴泉兵备
万历三十三年九月 湖广参议
万历三十五年闰六月 湖广提学参议
万历三十八年三月 浙江右参政兼佥事
万历四十年闰十一月 浙江按察使
万历四十三年四月 浙江右布政使
万历四十四年二月 江西左布政使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督理营田提督军务(山东巡抚)
泰昌元年八月 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军务俱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道总督)
泰昌元年十月 添设兵部左侍郎
天启元年六月 添注兵部左侍郎兼督三部事
天启二年三月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辽东经略)
天启二年八月 南京兵部尚书
天启二年九月 辞去南京兵部尚书
天启五年三月 南京吏部尚书
崇祯元年三月 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
崇祯元年四月 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
崇祯二年正月 削籍
建关争议事件
他提出以“抚虏(收买蒙古)、堵隘(再修一座关城)”作为守山海关的方略,因而与孙承宗发生争执,但《明史》与《三朝辽事实录》的记载极为不同。
《明史》的版本
孙承宗诘问王在晋,等八里铺重城修好了,是否把旧城现有的四万人都填进去守?
王在晋答,要另外派四万。
孙承宗问,旧城外为新城,旧城外的品坑地雷为敌人设,还是为自己设?新城如守不住,四万新兵怎么办?
王经略回答说,他在山上留了三座山寨给溃军。
孙承宗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不是教他们溃败吗?
孙承宗说:“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日哄堂奥,畿东其有宁宇乎!”
之后王在晋无言以对,谈话就此结束。(在晋无以难)
《三朝》的版本
王在晋在自己编写的《三朝辽事实录》中引用了所谓孙承宗的奏疏。 在王在晋的引文中,未涉及“四万新军”来守卫重城的事情,大致内容如下:
孙承宗在看过重城的部署以后向王在晋询问,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坑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王在晋告诉孙承宗,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王在晋并称边兵易于逃跑,即使杀死逃兵亦不能制止,但大规模溃败时更回天乏术。“两城”的设置,既是依仗城池而稳定军心,又可借此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消减边兵溃散的念头。
之后,孙承宗无言以对,谈话就此结束。(臣遂无以应)
史籍记载
明史记载
王在晋石刻像
在晋,字明初,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自部曹历监司,由江西布政使擢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进督河道。泰昌时,迁添设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署部事。三月,迁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八月,改南京兵部尚书,寻请告归。五年,起南京吏部尚书,寻就改兵部。崇祯元年,召为刑部尚书,未几,迁兵部。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卒。方志记载
王在晋(1570年),字明初,明代浚县人,约生活在明隆庆至清顺治(1567—1661年)年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历部曹、监司,擢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升河南道总督。泰昌元年(1620年)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2年)署部事。是年三月,迁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八月改南京兵部尚书。不久,辞官告归。天启五年(1625年),起任南京吏部尚书。未几,迁兵部尚书。曾总理户、兵、工三部事务,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后受张庆臻改敕书罪牵连,削官归里。崇祯七年(1634年),为《浚县志》作序。《明史》第二百五十七卷载其传,明《诗综》收其诗
家庭成员
万历二十年进士履历录
曾祖:王祺祖父:王瓒
父亲:王亮器
著作
有《越镌》、《历代山陵考》、《海防纂要》、《总部疏稿》、《经略抚齐中枢疏》、《龙沙学录》6卷、《通漕类编》9卷、《岱史》、《辽记附述》、《辽评纪要》、《评辽续记》、《兰江集》、《宝善堂集》、《西坡漫稿》、《西湖小草》、《三朝辽事实录》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