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

孙家栋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中科院院士,辽宁瓦房店人,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被称为“卫星之父”。

他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经历 3 主要成就 4 荣誉记录 5 人物评价 6 人物言论 7 人物影响 8 人物轶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孙家栋

      外文名:Sun Jiadong

      国籍:中国

      性别:男

      毕业院校: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生日期:1929年4月(己巳年)

      出生地:辽宁瓦房店市人

      职业: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改革先锋称号,共和国勋章

      人物经历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瓦房店市。

      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

      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后,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1958年,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原创工作。

      1960年,担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

      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参加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谈判。

      1992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2009年2月,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出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年9月2日,被聘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名誉校长。

      2018年10月,辟缔思(PDC)未来学校在北京正式成立。该校由呼家楼中心小学倡导成立,坐落于朝阳区酷车小镇。北斗之父孙家栋受聘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主要成就

      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

      孙家栋是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过程。

      荣誉记录

      荣誉奖项
      • ▪2020-12-18 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59名(获奖)

      • ▪2019-09-17 共和国勋章(获奖)

      • ▪2018 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获奖)

      • ▪2018-12-18 改革先锋称号、并获颁改革先锋奖章、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获奖)
      • ▪2017-02-08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获奖)
      • ▪2011-01-18 终身成就奖 (获奖)
      • ▪2011-01-11 入围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 (提名)
      • ▪2010-07-01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
      • ▪2010-01-11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
      • ▪1999 两弹一星功勋奖 (获奖)
      • ▪1985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获奖)

      人物评价

      孙家栋孙家栋

      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孙家栋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钱学森评)

      在中国的航天领域,孙家栋是很有权威性的。孙家栋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人民网、欧阳自远评)

      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善于综合,敢于决策。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他的业绩受到我国航天界广大科技人员的敬佩和赞誉。(新华网评)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感动中国颁奖)

      人物言论

      孙家栋孙家栋

      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航天技术以后,人类的探索必然要向深空发展,第一步肯定就是月球。

      绕月探测工程是一项自主创新的工程。我们所开展的各方面工作,一定是“中华牌”。

      假设你要决心发射,那这里头就带着一定的风险,我们绝对不希望发射失败。

      感觉到国家给这样一个重任,受到国家的这样一个信任,自己确实感觉到非常地荣幸,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嫦娥工程”呈现给世人的最大亮点是4个字——“自主创新”。

      人物影响

      2021年9月26日,由郑晓龙任总导演,以孙家栋(佟大为 饰)等8位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故事切入的电视剧《功勋》,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7个平台播出。

      人物轶事

      曾因左撇子被退学

      1935年,孙家栋上学,和母亲一样,也是左撇子,不被学校接受,两周以后退学。一年以后,孙家栋就学会熟练地使用右手。到营口上学后,他已可左右开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绩优异。

      红烧肉“吃”出锦绣前程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再回姐姐家。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空军招人,当晚就要赶往北京。孙家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当时可能没想到,贪馋也会贪出个锦绣前程。

      相识108天后结婚

      1959年8月9日,在孙家栋和魏素萍第一次见面后的第108天,按照两人的约定,魏素萍带着自己在哈尔滨“道里秋林”百货商店量身定做的镂花布拉吉和时髦高跟皮鞋,拎着提包,只身从哈尔滨跑到北京来找孙家栋。这一天,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们俩举行了简朴、热闹的婚礼。

      钱学森钦点主持设计“东方红一号”

      1967年,孙家栋开始迎来人生的第一次辉煌。他被钱学森点将,调任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师。他被提拔为型号总体设计室主任,他参与成功仿制“P-2”导弹、试射国产“东风一号”导弹。

      卫星发射时出现意外

      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后,在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他要求再调5度,最终正确的指令使卫星化险为夷。

      坐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

      2020年7月31日,91岁高龄的孙家栋院士坐着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进入现场时,他向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挥手致意、问好。